正在加载图片...
、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内战危险的准备应对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国民党正积极准备夺取抗战胜利果实,有可能发展 成为大规模内战,我党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讲 演,指出:党的方针是,一方面坚决反对内战、阻止内战:另一方面切实做好应对全面内战的准备,以军事自卫对付蒋介石的军事进 锋相对,寸土必争 2、重庆谈判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接连致电毛泽东,邀请其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同国民党谈判的问题。会议认为:当前形势表明,内战是可以避免和必须避免的, 和平是可能取得的。会议决定,今后对待国民党的方针是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以斗争求团结,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会议最 后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谈判。在毛泽东去重庆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鉴于形势的发展,中央政治局决 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立即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通知还告诫全党,绝对不要因为谈判而放松对蒋介石的警惕和斗争。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乘飞机抵达重庆。重庆谈 判从8月29日一直持续到10月10日,前后历时43天。期间,毛泽东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同蒋介石进行多次会谈。有关国内和平的 具体谈判,则是在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的。 双方主要围绕十一个问题进行商谈,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 的党治:等等 解放区政权和军队问题成为谈判双方争执的焦点。国民党政府代表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借口“政令军令统一”,执意要共产 党“放弃其地盘,交出其军队”,导致这两个问题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谈判期间,共产党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了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先后多次会见了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人。这些活动,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并成为这次国共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 个重要因素 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表示意义接受“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 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人民的某 些民主权利:同意“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上而下的普选”,等等。谈判未能解决的,主要是解放区政权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以 及军队整编问题。双方同意“继续协商”或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发表,给全国人民以和平民主建国的巨大希望,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3、“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蒋介石在签订《双十协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的同时,密令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进剿。因此,1945年 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是:北撤长江以南部队,收缩南部防线:巩固华北以及华东 华中的解放区;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并争取控制东北。1、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内战危险的准备应对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国民党正积极准备夺取抗战胜利果实,有可能发展 成为大规模内战,我党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讲 演,指出:党的方针是,一方面坚决反对内战、阻止内战;另一方面切实做好应对全面内战的准备,以军事自卫对付蒋介石的军事进 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2、重庆谈判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接连致电毛泽东,邀请其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同国民党谈判的问题。会议认为:当前形势表明,内战是可以避免和必须避免的, 和平是可能取得的。会议决定,今后对待国民党的方针是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以斗争求团结,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会议最 后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谈判。在毛泽东去重庆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鉴于形势的发展,中央政治局决 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立即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通知还告诫全党,绝对不要因为谈判而放松对蒋介石的警惕和斗争。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乘飞机抵达重庆。重庆谈 判从8月29日一直持续到10月10日,前后历时43天。期间,毛泽东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同蒋介石进行多次会谈。有关国内和平的 具体谈判,则是在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的。 双方主要围绕十一个问题进行商谈,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 的党治;等等。 解放区政权和军队问题成为谈判双方争执的焦点。国民党政府代表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借口“政令军令统一”,执意要共产 党“放弃其地盘,交出其军队”,导致这两个问题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谈判期间,共产党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了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先后多次会见了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人。这些活动,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并成为这次国共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一 个重要因素。 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表示意义接受“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 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人民的某 些民主权利;同意“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上而下的普选”,等等。谈判未能解决的,主要是解放区政权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以 及军队整编问题。双方同意“继续协商”或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发表,给全国人民以和平民主建国的巨大希望,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3、“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蒋介石在签订《双十协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的同时,密令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进剿。因此,1945年 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是:北撤长江以南部队,收缩南部防线;巩固华北以及华东、 华中的解放区;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并争取控制东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