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延安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 History of The CCP》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3,文件大小:282.0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五章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 第一节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被打败:英法等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总体实力下降:一枝独秀的美国其经济和军事实 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社会主义的苏联进一步巩固:东欧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波澜壮阔,旧 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瓦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人民斗争不断向前发展。这些,都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 美国推行反苏反共的全球战略,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在世界各地设立军事基地,试图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1945年10月 2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演讲中就宣称:美国负有“领导世界”的重大责任 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欧洲是重点,亚洲也是重要地区。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控制了中国就基本上控制了亚洲。这样,就可以集 中力量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美国政府把国民党视为其控制中国的工具,因此,它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一方面,千方百计帮 助国民党政府扩大统治区域,出动大量飞机和军舰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另一方面,美国督促蒋介石用政治谈判的办法,令 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共产党问题。 战后的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力量的中坚,在全球范围与美国相抗衡,极大地牵制了美国的力量。但是苏联当时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 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苏联政府并承诺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但是,苏联同时又给中国革命力量在东 北的立足和发展以尽可能的支持与援助,对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先机进入东北起了重要配合作用。 2、抗战胜利后决定中国政治走向的关键 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修养生息,重建家园。因 此,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指出,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 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一立场是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要求的,也 与当时中国大多数民主党派和民主政治力量的主张相一致。 而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力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发出三道命令:一是命令解放区 人民军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敌伪擅自行动:二是命令嫡系部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三是命令日、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组织 共产党武装力量受降 欲继续其一党专政的国民党,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 总之,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不同主张,以蒋介石为首的 国民党统治集团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军民之间的关系,成为左右战后中国政治走向的关键 重庆谈判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第五章 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 (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 第一节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被打败;英法等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总体实力下降;一枝独秀的美国其经济和军事实 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社会主义的苏联进一步巩固;东欧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亚非民族解放运动波澜壮阔,旧 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瓦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人民斗争不断向前发展。这些,都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创造了 有利条件。 美国推行反苏反共的全球战略,凭借经济和军事优势,在世界各地设立军事基地,试图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1945年10月 2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演讲中就宣称:美国负有“领导世界”的重大责任。 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欧洲是重点,亚洲也是重要地区。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控制了中国就基本上控制了亚洲。这样,就可以集 中力量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美国政府把国民党视为其控制中国的工具,因此,它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一方面,千方百计帮 助国民党政府扩大统治区域,出动大量飞机和军舰帮助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另一方面,美国督促蒋介石用政治谈判的办法,令 中国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即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共产党问题。 战后的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力量的中坚,在全球范围与美国相抗衡,极大地牵制了美国的力量。但是苏联当时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 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苏联政府并承诺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但是,苏联同时又给中国革命力量在东 北的立足和发展以尽可能的支持与援助,对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先机进入东北起了重要配合作用。 2、抗战胜利后决定中国政治走向的关键 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修养生息,重建家园。因 此,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指出,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 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一立场是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要求的,也 与当时中国大多数民主党派和民主政治力量的主张相一致。 而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力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8月11日,蒋介石发出三道命令:一是命令解放区 人民军队就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敌伪擅自行动;二是命令嫡系部队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三是命令日、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组织 共产党武装力量受降。 欲继续其一党专政的国民党,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同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 总之,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不同主张,以蒋介石为首的 国民党统治集团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军民之间的关系,成为左右战后中国政治走向的关键。 二、重庆谈判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内战危险的准备应对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国民党正积极准备夺取抗战胜利果实,有可能发展 成为大规模内战,我党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讲 演,指出:党的方针是,一方面坚决反对内战、阻止内战:另一方面切实做好应对全面内战的准备,以军事自卫对付蒋介石的军事进 锋相对,寸土必争 2、重庆谈判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接连致电毛泽东,邀请其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同国民党谈判的问题。会议认为:当前形势表明,内战是可以避免和必须避免的, 和平是可能取得的。会议决定,今后对待国民党的方针是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以斗争求团结,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会议最 后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谈判。在毛泽东去重庆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鉴于形势的发展,中央政治局决 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立即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通知还告诫全党,绝对不要因为谈判而放松对蒋介石的警惕和斗争。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乘飞机抵达重庆。重庆谈 判从8月29日一直持续到10月10日,前后历时43天。期间,毛泽东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同蒋介石进行多次会谈。有关国内和平的 具体谈判,则是在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的。 双方主要围绕十一个问题进行商谈,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 的党治:等等 解放区政权和军队问题成为谈判双方争执的焦点。国民党政府代表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借口“政令军令统一”,执意要共产 党“放弃其地盘,交出其军队”,导致这两个问题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谈判期间,共产党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了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先后多次会见了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人。这些活动,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并成为这次国共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 个重要因素 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表示意义接受“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 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人民的某 些民主权利:同意“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上而下的普选”,等等。谈判未能解决的,主要是解放区政权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以 及军队整编问题。双方同意“继续协商”或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发表,给全国人民以和平民主建国的巨大希望,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3、“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蒋介石在签订《双十协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的同时,密令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进剿。因此,1945年 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是:北撤长江以南部队,收缩南部防线:巩固华北以及华东 华中的解放区;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并争取控制东北

1、抗战胜利后中共对内战危险的准备应对 1945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日本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中指出,国民党正积极准备夺取抗战胜利果实,有可能发展 成为大规模内战,我党应准备调动兵力,对付内战。8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讲 演,指出:党的方针是,一方面坚决反对内战、阻止内战;另一方面切实做好应对全面内战的准备,以军事自卫对付蒋介石的军事进 攻,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2、重庆谈判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于8月14日、20日、23日接连致电毛泽东,邀请其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同国民党谈判的问题。会议认为:当前形势表明,内战是可以避免和必须避免的, 和平是可能取得的。会议决定,今后对待国民党的方针是蒋反我亦反,蒋停我亦停,以斗争求团结,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会议最 后决定,先派周恩来前往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谈判。在毛泽东去重庆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鉴于形势的发展,中央政治局决 定: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立即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通知还告诫全党,绝对不要因为谈判而放松对蒋介石的警惕和斗争。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乘飞机抵达重庆。重庆谈 判从8月29日一直持续到10月10日,前后历时43天。期间,毛泽东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同蒋介石进行多次会谈。有关国内和平的 具体谈判,则是在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之间进行的。 双方主要围绕十一个问题进行商谈,包括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结束国民党 的党治;等等。 解放区政权和军队问题成为谈判双方争执的焦点。国民党政府代表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借口“政令军令统一”,执意要共产 党“放弃其地盘,交出其军队”,导致这两个问题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谈判期间,共产党代表团广泛地进行了争取团结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毛泽东、周恩来先后多次会见了各民主党派的领导 人。这些活动,使中国共产党的立场得到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普遍同情和支持,并成为这次国共谈判取得某些积极成果的一 个重要因素。 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表示意义接受“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 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同意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承认人民的某 些民主权利;同意“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实行由上而下的普选”,等等。谈判未能解决的,主要是解放区政权问题和国民大会问题以 及军队整编问题。双方同意“继续协商”或提交政治协商会议解决。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发表,给全国人民以和平民主建国的巨大希望,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3、“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蒋介石在签订《双十协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的同时,密令国民党军队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进剿。因此,1945年 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指示。其主要内容是:北撤长江以南部队,收缩南部防线;巩固华北以及华东、 华中的解放区;控制热河、察哈尔两省,并争取控制东北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重工业发达,因此,调整战略布局的关键是进军东北。1945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决 定建立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等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之后,派出2万名干部和11万部队开赴东北。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将分散于南 方的军队迅速集中到长江以北,将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和苏皖北部山区。 在调整战略部署的同时,中共中央还要求加速实现军事战略的转变:作战形式上实现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各战略区组建野战 兵团:调整、健全了各大区党的领导机构。除了调整战略布局、组建野战兵团,中共中央命令部队开始了以控制四大铁路干线为作战 目的的解放区保卫战。到1946年1月,解放区已拥有239万平方公里土地,1.49亿人口,506座城市。 运动与政治协商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本质又重新暴露出来。在接收日、伪财产时,国民党各级官员竞相贪掠、中饱私 囊。还将大量民有企业加以侵吞、重税盘剥,导致民族工商业大量倒闭,失业工人日益增多。为了积极准备内战、维持巨额军费和行 政费用,国民党政府印发大量纸币,导致严重通货膨胀,人民失望至极 945年11月19日,重庆各界代表举行反内战大会,成立陪都各界反内战联合会。1945年11月到12月,昆明数万名大中学校学生相 继罢课抗议。12月1日,大批国民党军警特务闯进西南联大殴打师生,导致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酿成了震惊全国的昆明“一二 ”惨案 面对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昆明学生重新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游行示威。同时,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进行了追悼烈士大会和声援活 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被迫接受了学生提出的大部分条件。 “一二一”运动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使坚持内战政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 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 2、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争端。蒋介石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也决定接受马歇尔调处。12月27 日,中共代表团向国民党代表提交了一份书面建议,要求无条件停止内战。1946年1月5日,国共双方初步达成停战协定。1月10日,停 战协定正式签署,规定至迟在13日午夜,双方军队在各自位置上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经过艰苦的谈判,会议通过《和平建国 纲领》,规定改组国民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改组后的政府作为结束国民 党的“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渡时期的政府,负有召集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的任务。宪法草案案规定,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的最高国 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 总统解散立法院。宪法草案案又规定,中央同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省可以制定省宪。这对于解放区民主 政权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障 对于军队问题,国民党主张先必须军队国家化才能政治民主化,共产党则坚持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同时进行。最后确定实行 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和以政治军的办法,决定由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商定中共军队的整编办法进行 整编,并按照国民政府军令部的计划整编国民党军队。政协协议的种种规定,不是新民主主义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破国民党 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重工业发达,因此,调整战略布局的关键是进军东北。1945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决 定建立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等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之后,派出2万名干部和11万部队开赴东北。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将分散于南 方的军队迅速集中到长江以北,将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和苏皖北部山区。 在调整战略部署的同时,中共中央还要求加速实现军事战略的转变;作战形式上实现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各战略区组建野战 兵团;调整、健全了各大区党的领导机构。除了调整战略布局、组建野战兵团,中共中央命令部队开始了以控制四大铁路干线为作战 目的的解放区保卫战。到1946年1月,解放区已拥有239万平方公里土地,1.49亿人口,506座城市。 三、“一二一”运动与政治协商会议 1、 “一二一”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本质又重新暴露出来。在接收日、伪财产时,国民党各级官员竞相贪掠、中饱私 囊。还将大量民有企业加以侵吞、重税盘剥,导致民族工商业大量倒闭,失业工人日益增多。为了积极准备内战、维持巨额军费和行 政费用,国民党政府印发大量纸币,导致严重通货膨胀,人民失望至极。 1945年11月19日,重庆各界代表举行反内战大会,成立陪都各界反内战联合会。1945年11月到12月,昆明数万名大中学校学生相 继罢课抗议。12月1日,大批国民党军警特务闯进西南联大殴打师生,导致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酿成了震惊全国的昆明“一二 一”惨案。 面对国民党当局的镇压,昆明学生重新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游行示威。同时,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进行了追悼烈士大会和声援活 动。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被迫接受了学生提出的大部分条件。 “一二一”运动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使坚持内战政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 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 2、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争端。蒋介石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中共也决定接受马歇尔调处。12月27 日,中共代表团向国民党代表提交了一份书面建议,要求无条件停止内战。1946年1月5日,国共双方初步达成停战协定。1月10日,停 战协定正式签署,规定至迟在13日午夜,双方军队在各自位置上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隆重召开,会议中心议题是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经过艰苦的谈判,会议通过《和平建国 纲领》,规定改组国民党政府,成立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委员的一半由国民党以外的人士充任。改组后的政府作为结束国民 党的“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渡时期的政府,负有召集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的任务。宪法草案案规定,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的最高国 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对立法院负责;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 总统解散立法院。宪法草案案又规定,中央同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省可以制定省宪。这对于解放区民主 政权的存在也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保障。 对于军队问题,国民党主张先必须军队国家化才能政治民主化,共产党则坚持政治民主化与军队国家化同时进行。最后确定实行 军党分立、军民分治的整军原则和以政治军的办法,决定由军事三人小组(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商定中共军队的整编办法进行 整编,并按照国民政府军令部的计划整编国民党军队。政协协议的种种规定,不是新民主主义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破国民党 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制造了“较场口事件”,这更体现出了国民党政府对民主制度公然破坏的倒行逆施 四、内战危机与中国共产党自卫战争的准备 1、国民党制造内战危机 国共停战协定签订后,出现了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军事局面。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大小进攻四千多次,使 用兵力270万人次。同时,国民党在美国军舰和飞机的帮助下,将五十多万精锐部队抢运到华东和华北,控制了全国各大城市,然后将 军事进攻重点指向东北。从1946年1月到4月,蒋介石将20多万部队调往东北,使东北兵力达30万人。之后向本溪、四平发动了猛烈攻 击,并很快占领了长春、吉林,逐步控制了松花江以南地区。与此同时,美国为国民党政府装备了45个师,训练了15万多名各类军事 人员,并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物资援助,派出数千人的军事顾问团 2、面对全面内战中共的准备 面对国民党企图挑起全面内战的种种举措,中国共产党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巩固解放区,做好粉碎国民党进攻的准备。 首先对部队进行整编。到1946年6月,人民军队兵力达127万。并开展练兵运动,改进和加强政治、后勤工作,从而提高了部队的 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增强了战斗力 其次,在解放区开展反奸反特、清匪反霸斗争和减租减息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 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抗日战争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即支持和引导农民群众,使地 主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绝不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五四指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 问题上,开始由抗战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五四指示》的贯彻实施,激发了广大 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更加可靠的基础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制造了“较场口事件”,这更体现出了国民党政府对民主制度公然破坏的倒行逆施。 四、内战危机与中国共产党自卫战争的准备 1、国民党制造内战危机 国共停战协定签订后,出现了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军事局面。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大小进攻四千多次,使 用兵力270万人次。同时,国民党在美国军舰和飞机的帮助下,将五十多万精锐部队抢运到华东和华北,控制了全国各大城市,然后将 军事进攻重点指向东北。从1946年1月到4月,蒋介石将20多万部队调往东北,使东北兵力达30万人。之后向本溪、四平发动了猛烈攻 击,并很快占领了长春、吉林,逐步控制了松花江以南地区。与此同时,美国为国民党政府装备了45个师,训练了15万多名各类军事 人员,并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物资援助,派出数千人的军事顾问团。 2、面对全面内战中共的准备 面对国民党企图挑起全面内战的种种举措,中国共产党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巩固解放区,做好粉碎国民党进攻的准备。 首先对部队进行整编。到1946年6月,人民军队兵力达127万。并开展练兵运动,改进和加强政治、后勤工作,从而提高了部队的 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增强了战斗力。 其次,在解放区开展反奸反特、清匪反霸斗争和减租减息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 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抗日战争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即支持和引导农民群众,使地 主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绝不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五四指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 问题上,开始由抗战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五四指示》的贯彻实施,激发了广大 农民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更加可靠的基础

第二节击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与开辟第二条战线 、全面内战爆发与战略防御作战的胜利 、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调集22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接着向晋南、苏皖边、鲁西南等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 全面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援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共产党。国民党总兵力430万,人民解 放军127万。国民党军队拥有装备良好的陆、海、空军,统治着全国76%的面积、3.39亿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 部分现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解放区面积小、人口少,现代工业很少,基本靠传统的农业经济。国民党依靠美国的支持,而苏联 担心中国革命将自己卷进去,所以对中共采取消极态度 面对严峻的形势,194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指出: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 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 老虎”的著名论断。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真正强大的力量属于人民 为了挫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中共确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军事上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以集中兵力 打运动战为主。政治上,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 团的原则。经济方面,中共中央指出:必须一切依靠自力更生,作持久打算。 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发起全面进攻。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其中,前八个月粉 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四个月粉碎了重点进攻。 1946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中原突围作战的重大胜利: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至10月,人民军队收复48座城市,歼敌 近30万。至1947年2月,又歼敌41万,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 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同时,国民党单方面作出决定,于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召开“国民大会”。面对国民党一党包办 的“国民大会”,中共代表团全部撤离延安,《新华日报》也被国民党查封。至此,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中共中央确定了“打倒蒋介 石”的方针。 1947年3月至6月,蒋介石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彭德怀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 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击败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也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

第二节击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与开辟第二条战线 一、全面内战爆发与战略防御作战的胜利 1、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调集22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接着向晋南、苏皖边、鲁西南等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 发。 全面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援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共产党。国民党总兵力430万,人民解 放军127万。国民党军队拥有装备良好的陆、海、空军,统治着全国76%的面积、3.39亿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 部分现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解放区面积小、人口少,现代工业很少,基本靠传统的农业经济。国民党依靠美国的支持,而苏联 担心中国革命将自己卷进去,所以对中共采取消极态度。 面对严峻的形势,194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指出: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底 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 老虎”的著名论断。指出了,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真正强大的力量属于人民。 为了挫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争取自卫战争的胜利,中共确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军事上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以集中兵力 打运动战为主。政治上,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 团的原则。经济方面,中共中央指出:必须一切依靠自力更生,作持久打算。 2、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各个战场发起全面进攻。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其中,前八个月粉 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四个月粉碎了重点进攻。 1946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中原突围作战的重大胜利;苏中七战七捷歼敌5万余人。至10月,人民军队收复48座城市,歼敌 近30万。至1947年2月,又歼敌41万,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 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同时,国民党单方面作出决定,于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召开“国民大会”。面对国民党一党包办 的“国民大会”,中共代表团全部撤离延安,《新华日报》也被国民党查封。至此,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中共中央确定了“打倒蒋介 石”的方针。 1947年3月至6月,蒋介石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彭德怀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 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击败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也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

山东解放的进攻。在4个月的作战中,解放军共收复和解放城市153座,歼敌40余万,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集团,为人民解放军由战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加强解放区建设 加强解放区政权建设、财经工作和民兵建设 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能够战胜国民党军队,还依赖于加强各解放区的建设。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按照自力更生 持久打算的方针,在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同时,大力加强解放区建设,主要是政权建设、财经工作和民 兵建设。所有的解放区都迅速建立起地方政权和工会、农会、妇女会等群众团体。实行“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 营,军民兼顾,公私兼营”的财经方针。各解放区还以县为单位编成民兵团,以区为单位编成民兵大队,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编成民 兵中队或分队。 2、贯彻《五四指示》,实行土地改革 加强解放区建设的中心问题时贯穿《五四指示》,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为此各解放区广泛发动农民群众进行土 地改革,使农民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从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2月,各解放区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对于土改中出现 的一些问题,各解放区于1947年上半年开展了土改复查工作。通过土改运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激发了他们发展生产和支 援革命战争的热情。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是战胜国民党的基本保障 3、解放区的民族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根据新的形式和对少数民族状况的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就内蒙古 工作发出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政府。1945年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宣告 成立,选举乌兰夫为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 1947年4月,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选出临时参议会、内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任主 席。不久中共内蒙古工作委员会成立,乌兰夫任书记。内蒙古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它为日后各少 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开创了先例,积累了经验 三、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1、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了许多条约、协定,美国在中国享有了许多特权,美国在华外资总额猛增。同时,驻华 美军以“占领者”的姿态在中国横行霸道。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和美军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与此同时,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僚资本逐渐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使民族工商业日益凋敝。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使民 族工业、商业及金融业受到严重摧残,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严重萎缩状态。为了适应内战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开支 猛增,造成整个财政。为了缓解危机,国民党政府大量印行货币,从而导致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商业大批倒闭,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加之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各级官吏和军队又对人民横 征暴敛,巧取豪夺,从而给国统区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流通雪上加霜,造成严重破坏

山东解放的进攻。在4个月的作战中,解放军共收复和解放城市153座,歼敌40余万,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集团,为人民解放军由战 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条件。 二、加强解放区建设 1、加强解放区政权建设、财经工作和民兵建设 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能够战胜国民党军队,还依赖于加强各解放区的建设。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按照自力更生、 持久打算的方针,在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同时,大力加强解放区建设,主要是政权建设、财经工作和民 兵建设。所有的解放区都迅速建立起地方政权和工会、农会、妇女会等群众团体。实行“发展经济,保证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 营,军民兼顾,公私兼营”的财经方针。各解放区还以县为单位编成民兵团,以区为单位编成民兵大队,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编成民 兵中队或分队。 2、贯彻《五四指示》,实行土地改革 加强解放区建设的中心问题时贯穿《五四指示》,实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为此各解放区广泛发动农民群众进行土 地改革,使农民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从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2月,各解放区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对于土改中出现 的一些问题,各解放区于1947年上半年开展了土改复查工作。通过土改运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激发了他们发展生产和支 援革命战争的热情。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支持,是战胜国民党的基本保障。 3、解放区的民族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根据新的形式和对少数民族状况的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5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就内蒙古 工作发出指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政府。1945年11月26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宣告 成立,选举乌兰夫为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军事部部长。 1947年4月,召开了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选出临时参议会、内蒙古自治政府,乌兰夫任主 席。不久中共内蒙古工作委员会成立,乌兰夫任书记。内蒙古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它为日后各少 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开创了先例,积累了经验。 三、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1、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了许多条约、协定,美国在中国享有了许多特权,美国在华外资总额猛增。同时,驻华 美军以“占领者”的姿态在中国横行霸道。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和美军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 与此同时,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僚资本逐渐控制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命脉,使民族工商业日益凋敝。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使民 族工业、商业及金融业受到严重摧残,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严重萎缩状态。为了适应内战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开支 猛增,造成整个财政。为了缓解危机,国民党政府大量印行货币,从而导致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 降。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工商业大批倒闭,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加之国民党政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各级官吏和军队又对人民横 征暴敛,巧取豪夺,从而给国统区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流通雪上加霜,造成严重破坏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战政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这个集团自身的贪污腐化和对人民的横征暴敛,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灾 难,也使自己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46年6月起,国统区反美反蒋斗争逐步开展起来。1946年12月,驻华美军强奸中国女大学生,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驻华美军暴 行的群众运动来开序幕。以抗议美军暴行为主的国统区人民运动的兴起,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以此为标志,以学生群众 为先锋的爱国民主力量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国民党统治的经济与政治危机也愈来愈严重。国民党为维护其统治,加强了对人民运动的镇压。 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国统区的党组织应扩大宣传,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 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等城市学生在南京中央大学回合后,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残酷镇 压,酿成“五·二○”血案。同日,北京、天津大、中学生进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学生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统区 各阶层人民斗争的发展。1947年,有20多个城市320万名工人罢工:农村反国民党暴政的农民武装人数达数十万:仅5月到6月,城市贫 民抢米风潮席卷了全国40多个城市。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了反抗国民党暴政的“ 八”起义。 正如毛泽东在1947年5月30日为新华社写的评论中所指出的:中国境内已经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 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 第三节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一年后,战争形势已经向有利于革命力量的方向转变。国民党总兵力减少,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则大大 增加,武器装备也获得改善。为了打破蒋介石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破坏和消耗解放区战略的意图,中共中央作出决策:人民解放军第 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共,主力打到外线去,在外线歼敌。 1、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作为主要突击方向。为了实施这一计划,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 署。三军配合,即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从中央突破,跃进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苏鲁 皖地区:以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陕鄂地区。两翼牵制是: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进攻陕北之敌北 ↓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向海边

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战政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以及这个集团自身的贪污腐化和对人民的横征暴敛,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灾 难,也使自己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中。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与发展 1946年6月起,国统区反美反蒋斗争逐步开展起来。1946年12月,驻华美军强奸中国女大学生,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驻华美军暴 行的群众运动来开序幕。以抗议美军暴行为主的国统区人民运动的兴起,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以此为标志,以学生群众 为先锋的爱国民主力量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国民党统治的经济与政治危机也愈来愈严重。国民党为维护其统治,加强了对人民运动的镇压。 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国统区的党组织应扩大宣传,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 1947年5月20日,南京、上海等城市学生在南京中央大学回合后,举行“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残酷镇 压,酿成“五·二〇”血案。同日,北京、天津大、中学生进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学生运动的高涨,推动了国统区 各阶层人民斗争的发展。1947年,有20多个城市320万名工人罢工;农村反国民党暴政的农民武装人数达数十万;仅5月到6月,城市贫 民抢米风潮席卷了全国40多个城市。1947年2月28日,台湾爆发了反抗国民党暴政的“二·二八”起义。 正如毛泽东在1947年5月30日为新华社写的评论中所指出的:中国境内已经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 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 第三节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一年后,战争形势已经向有利于革命力量的方向转变。国民党总兵力减少,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则大大 增加,武器装备也获得改善。为了打破蒋介石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破坏和消耗解放区战略的意图,中共中央作出决策:人民解放军第 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共,主力打到外线去,在外线歼敌。 1、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选择地处中原的大别山作为主要突击方向。为了实施这一计划,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 署。三军配合,即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从中央突破,跃进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苏鲁 皖地区;以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陕鄂地区。两翼牵制是: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吸引进攻陕北之敌北 调;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胶东展开攻势,将进攻山东之敌牵向海边

从1947年6月底起,到8月底,刘邓大军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11月底,陈谢兵团也完成了战略展开:陈粟率领的华 东野战军主力也于11月底完成了战略展开。至此,三路大军都已打到外线,把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夺 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2、内线各战场的反攻 西北野战军于1948年8月组织的沙家店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战局,开始转入内线反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组织的胶东保 卫战,最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进攻。东北民主联军9月发起的秋季攻势,歼敌6.9万人,迫使国民党军队退缩在仅占东北总面 积14%的34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晋察冀野战军先后发起大清河北战役、清风店战役,并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全歼守敌2万余人 各战场人民解放军在内线和外线的配合作战,构成了向国民党军队发动战略进攻的总形势。从1947年6月到12月,在半年的作战 中,人民解放军共歼敌75万余人。这一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 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毛泽东讲,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和整党 《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改运动 为了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于1947年7月至9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 着重讨论了土地改革和整党两大问题,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并于同年10月10日公布。 《中国土地改革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所有 权。《大纲》规定了彻底平分土地的基本原则: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 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分配数量和质量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 个人所有。《中国土地法大纲》有力地推动了新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获得土地的亿万农民迸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他们踊跃参 军参战,担负战争勤务,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与物力支持。对于在土改中出现的“左”的倾向,中共中央通 过领导人讲话和发布文件,通过具体化和细化政策,引导土改运动走上了正常轨道 2、整党工作 各解放区党组织在开展土改运动的同时,根据全国土地会议关于整党工作的部署,开展了整党工作。整党的基本方针是开展批评 与自我批评,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党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 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客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在整党中出现 的“左”的偏向,中共中央也进行了坚决制止 从1947年冬至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也利用战争间隙,运动诉苦、三查、三整,在全军普遍地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从而提高了 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密切了官兵关系,教育改造了大量俘虏,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夺取解放战争在 全国的胜利作了准备 3、制定和实施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1)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从1947年6月底起,到8月底,刘邓大军完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11月底,陈谢兵团也完成了战略展开;陈粟率领的华 东野战军主力也于11月底完成了战略展开。至此,三路大军都已打到外线,把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的重要后方,变成人民解放军夺 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2、内线各战场的反攻 西北野战军于1948年8月组织的沙家店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战局,开始转入内线反攻。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组织的胶东保 卫战,最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进攻。东北民主联军9月发起的秋季攻势,歼敌6.9万人,迫使国民党军队退缩在仅占东北总面 积14%的34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晋察冀野战军先后发起大清河北战役、清风店战役,并攻克华北重镇石家庄,全歼守敌2万余人。 各战场人民解放军在内线和外线的配合作战,构成了向国民党军队发动战略进攻的总形势。从1947年6月到12月,在半年的作战 中,人民解放军共歼敌75万余人。这一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转变,标志着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 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毛泽东讲,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二、土地改革运动的发展和整党 1、《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改运动 为了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于1947年7月至9月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 着重讨论了土地改革和整党两大问题,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并于同年10月10日公布。 《中国土地改革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的所有 权。《大纲》规定了彻底平分土地的基本原则: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 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分配数量和质量上,抽多补少、抽肥补瘦,使全乡村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 个人所有。《中国土地法大纲》有力地推动了新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获得土地的亿万农民迸发出极大的革命热情。他们踊跃参 军参战,担负战争勤务,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与物力支持。对于在土改中出现的“左”的倾向,中共中央通 过领导人讲话和发布文件,通过具体化和细化政策,引导土改运动走上了正常轨道。 2、整党工作 各解放区党组织在开展土改运动的同时,根据全国土地会议关于整党工作的部署,开展了整党工作。整党的基本方针是开展批评 与自我批评,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党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 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客服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在整党中出现 的“左”的偏向,中共中央也进行了坚决制止。 从1947年冬至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也利用战争间隙,运动诉苦、三查、三整,在全军普遍地开展了新式整军运动。从而提高了 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密切了官兵关系,教育改造了大量俘虏,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夺取解放战争在 全国的胜利作了准备。 3、制定和实施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1)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为了全面制定党的行动纲领,准备夺取全国胜利,中共中央于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即十二 月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报告中,毛泽东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指出中国人 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一个将要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转折点,系统地阐述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军事方面,总结了人民革命战争特别是18个月以来解放战争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歼灭敌人有生力 量。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使人民解放战争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经济方面,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 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政治方面,提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基本政治纲领,即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 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十二月会议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的胜利,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一系 列政策上作了重要准备 (2)制定新形势下各方面的具体政策和策略 在土地改革方面,中共中央批评了“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等错误观点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把团结中农提到战略的高度。1948 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概括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 度,发展农业生产。 中共中央对城市政策的重点是解决如何正确对待工商业的问题。1948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和文件,强调防止将 农村斗争地主富农的办法应用于城市:对于城市中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应当保护:禁止农民进城捉拿和斗争地主:不要忙于组织城 市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和生活改善的斗争:不要轻易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的口号。这些具体政策,对于纠正和预防在占领和接管城市 工作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偏向起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反复强调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能胜利,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1948年以后, 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建立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路线、 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起了重大作用,为党夺取和掌握全国政权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准 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形势的重大变化 进入1948年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进一步展开。到1948年秋,全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进一步发生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的重大变化

为了全面制定党的行动纲领,准备夺取全国胜利,中共中央于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即十二 月会议。会议主要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书面报告。报告中,毛泽东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指出中国人 民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到一个将要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转折点,系统地阐述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 军事方面,总结了人民革命战争特别是18个月以来解放战争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其核心是歼灭敌人有生力 量。十大军事原则的提出,使人民解放战争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经济方面,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 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政治方面,提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基本政治纲领,即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 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十二月会议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的胜利,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一系 列政策上作了重要准备。 (2)制定新形势下各方面的具体政策和策略 在土地改革方面,中共中央批评了“贫雇农打江山坐江山”等错误观点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把团结中农提到战略的高度。1948 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概括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 度,发展农业生产。 中共中央对城市政策的重点是解决如何正确对待工商业的问题。1948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和文件,强调防止将 农村斗争地主富农的办法应用于城市;对于城市中地主富农经营的工商业应当保护;禁止农民进城捉拿和斗争地主;不要忙于组织城 市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和生活改善的斗争;不要轻易提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的口号。这些具体政策,对于纠正和预防在占领和接管城市 工作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偏向起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反复强调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能胜利,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1948年以后, 中共中央连续发出指示,要求全党各级组织建立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起了重大作用,为党夺取和掌握全国政权作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组织准备。 第四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1、全国形势的重大变化 进入1948年后,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进一步展开。到1948年秋,全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形势进一步发生了有利于中国共产党 的重大变化

首先,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第二年的作战中,损失152万人。总兵力也只达到365万 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人民解放军则上升到288万人,其中正规军149万人,并且兵力可以集中用于前线,在第一线的机动兵力已优 于国民党军队。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昂,国民党军队则士气低落。在武器装备上,人民解放军已缴获了大批美式现代化武器 其次,全国政治经济形势迅速向着有利于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的方向发展。1948年3月28日至5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所 谓“行宪国大”,由国民党中央圈定的代表,选举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的面目暴露无遗。国民党政 府的恐怖政策和专制统治,加速了其与统治区人民的离心离德。自1947年11月至1948年4月,国统区许多大城市的大中学生接连掀起反 对国民党迫害进步学生、取缔学生团体的反迫害运动。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迅速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 政府的号召。社会各阶层积极响应。从8月起,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层的代表人士陆续进入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进 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政治上已经完全陷入孤立境地 再次,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更是急剧地走向全面崩溃。到1948年6月,国民党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4345656亿元法币。为了挽救危 局,国民党政府宣布自1948年8月20起实行币值改革。然而,这些措施都已无济于事。物价依然飞涨,金圆券仅仅数月就同刚被废止的 法币一样形同废止。币值改革的失败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最终垮台 与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解放区的生机与活力。约有1亿人口的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改,翻身农民的生产和 革命积极性高涨: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后,解放区得到休养生息,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使战争资源大为增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也使革命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民主人士逐渐汇聚到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2、战略大决战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9月会议)。会议总结了2年来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形势和 基本经验,并提出全党的战略任务: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在从1946年7月算起的大约5年时间内根本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会议对第 年的工作作了部署:在军事上,准备打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会战,力争歼灭更多的国民党军队:在政治上,决定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 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来解放区共商建国大计,准备于1949年内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新中国的临时中央政府,以取代国民党 政府:经济上,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生产,以支援战争,加强城市和工业管理工作,使党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还 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和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各方面工作干部以接管新解放区的广大地区的问题。 九月会议为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为最后打倒蒋介石、有计划有步骤地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从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了重要准备。 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秋季攻势的一个重要战役是攻克国 民党重兵设防的济南。济南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0万余人,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随后,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组织了辽沈、淮 海、平津三大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当时全国五大战场中,东北是人民解放军数量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首战东北,可以及时粉碎国民党战略收缩 企图:解放东北可以使人民解放军有一个强大的战略总后方。基于上述考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最终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进行战略 决战。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北宁路打响。战役第一阶段集中攻打锦州,解放长春。第二阶段全歼廖耀湘兵团。第三阶段,解放 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解放。整个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上升到310万人,国民党军队下降到290万人,从而 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格局

首先,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第二年的作战中,损失152万人。总兵力也只达到365万 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人民解放军则上升到288万人,其中正规军149万人,并且兵力可以集中用于前线,在第一线的机动兵力已优 于国民党军队。人民解放军士气高昂,国民党军队则士气低落。在武器装备上,人民解放军已缴获了大批美式现代化武器。 其次,全国政治经济形势迅速向着有利于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的方向发展。1948年3月28日至5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所 谓“行宪国大”,由国民党中央圈定的代表,选举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的面目暴露无遗。国民党政 府的恐怖政策和专制统治,加速了其与统治区人民的离心离德。自1947年11月至1948年4月,国统区许多大城市的大中学生接连掀起反 对国民党迫害进步学生、取缔学生团体的反迫害运动。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迅速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 政府的号召。社会各阶层积极响应。从8月起,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层的代表人士陆续进入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进 行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政治上已经完全陷入孤立境地。 再次,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更是急剧地走向全面崩溃。到1948年6月,国民党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4345656亿元法币。为了挽救危 局,国民党政府宣布自1948年8月20起实行币值改革。然而,这些措施都已无济于事。物价依然飞涨,金圆券仅仅数月就同刚被废止的 法币一样形同废止。币值改革的失败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最终垮台。 与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解放区的生机与活力。约有1亿人口的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改,翻身农民的生产和 革命积极性高涨;解放军转入外线作战后,解放区得到休养生息,生产恢复和发展很快,使战争资源大为增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也使革命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各民主党派和各阶层民主人士逐渐汇聚到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2、战略大决战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9月会议)。会议总结了2年来人民解放战争的基本形势和 基本经验,并提出全党的战略任务: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在从1946年7月算起的大约5年时间内根本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会议对第三 年的工作作了部署:在军事上,准备打若干次带决定性的大会战,力争歼灭更多的国民党军队;在政治上,决定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无 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来解放区共商建国大计,准备于1949年内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新中国的临时中央政府,以取代国民党 政府;经济上,恢复和发展解放区生产,以支援战争,加强城市和工业管理工作,使党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会议还 讨论了党的建设问题和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各方面工作干部以接管新解放区的广大地区的问题。 九月会议为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为最后打倒蒋介石、有计划有步骤地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从 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了重要准备。 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战场上,发起规模空前的秋季攻势。秋季攻势的一个重要战役是攻克国 民党重兵设防的济南。济南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0万余人,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随后,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组织了辽沈、淮 海、平津三大战略性战役。 辽沈战役。当时全国五大战场中,东北是人民解放军数量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唯一战场;首战东北,可以及时粉碎国民党战略收缩 企图;解放东北可以使人民解放军有一个强大的战略总后方。基于上述考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最终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进行战略 决战。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在北宁路打响。战役第一阶段集中攻打锦州,解放长春。第二阶段全歼廖耀湘兵团。第三阶段,解放 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解放。整个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上升到310万人,国民党军队下降到290万人,从而 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基本格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