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计的区别,以及环境会计在环境问题核算方面与理需要环境会计。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全球 传统会计的差异。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可持续发展大会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纪 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影响不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核元,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先后确立可持续发 算中时,外部性就凸显了出来。作为生态经济学展理念,然而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还存在不 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外部性( Exter同认识,在对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nality)理论也是环境会计核算的经济学理论依企业的环境管理上行动滞后t 据。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资源外部性主要 2.环境会计核算是企业进军国际化市场竞争 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生态环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的确立,使各个 境带来的企业外部成本,二是企业开展生态环境国家逐渐加强了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企业参 保护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效益应作为企业环境收与国际竞争需要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1。会 益。在传统会计核算中,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在计核算是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方 企业生产或经营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企业在式,遵循客观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环境会计 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而要求企业明确涉及环境问题的客观性,并对客观 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没有支付相应成本,保护生存在的环境影响进行真实记录,履行环境责任 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无法确认为企业收益, 3.环境会计核算是宏观经济计量“绿色GDF 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难以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的微观基础。国家在宏观环境经济调控活动中, 帕累托最优[p113。 根据自然资源情况制定能源资源价格,需要根据 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环境状况制定环境排污收费、生态补偿规则、绿色 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生态环境由于其具税费额度等,企业开展环境会计核算是正确开展 有整体性、区域性和外部性等特征,使得保护生态宏观环境核算、监督与反馈经营活动的前提,为 环境更重要的是强调主体责任、公平的管理原则“绿色GDP”的正确计算提供真实系统的环境数 和公共支出的支持。环境会计基于公据与信息,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必然要求。 平性的原则,要求共同承担环境责任、享有平等生 4.环境会计核算是全面反映企业信息的必然 态环境福利[1m2523。 要求。企业需要对政府以及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 3.会计学理论。环境会计是传统会计学的一者、债权人、中间商、供应商、社会公众等提供完整 个重要发展分支,环境会计以基本会计理论框架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定期向利益相 为基础,对传统会计理论做以补充完善,计量环境关者提供环境财务报告反映环境与资源情况的全 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成本,并对环境效益进面、重要的信息,反映企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 行计量和报告 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益及其相互联系,让信息相关者全面了解企业的 影响。 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情况及其相互联系,为 会计原则、制度和目标,会计假设,以及会计其理性决策提供参考。 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会计学基本理论,为环 国外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进展 境会计制度的构建确立了一个理论平台;会计要 素的确认和计量构成环境会计中对环境资产、环 环境问题得到关注以来,为协调人与自然的 境负债和环境成本等要素的概念、内容、确认流程关系,国外许多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 和计量标准的环境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会计学手研究环境问题,环境会计成为他们研究的一个 中会计账户体系的设置、会计报表报告系统是构重要内容。1971年,比蒙斯(F.A. Beams)在《会 成环境会计核算、环境会计报告,环境信息披露制计学月刊》上发表《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 度等的基础 究》,提出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与企业个体成本 (四)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的转换,企业承担污染成本的计量方法和标 环境会计活动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准[17;1973年,马林(J.T. Marlin)在《会计学月 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深入到人们经济活动刊》发表《污染的会计问题》,提出会计核算依据真 的各个层面,环境经济学、会计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实性原则的污染计量合理性,并对污染的企业核 的交叉融合,环境会计的研究和实践活动逐步算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环境会 展开 计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开始兴起1。联合国相关 1.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管机构,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也相继在环 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计的区别,以及环境会计在环境问题核算方面与 传统会计的差异。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 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影响不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核 算中时,外部性就凸显了出来。作为生态经济学 和环境 经 济 学 的 基 础 理 论 之 一,外 部 性 (Exter- nality)理论也是环境会计核算的经济学理论依 据。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资源外部性主要 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开发利用影响生态环 境带来的企业外部成本,二是企业开展生态环境 保护活动所产生的外部效益应作为企业环境收 益。在传统会计核算中,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在 企业生产或经营活动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企业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从而 导致了破坏生态环境没有支付相应成本,保护生 态环境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无法确认为企业收益, 使得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难以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 帕累托最优[10](pp.1-13)。 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 提 供 的 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生态环境由于其具 有整体性、区域性和外部性等特征,使得保护生态 环境更重要的是强调主体责任、公平的管理原则 和公 共 支 出 的 支 持[11](pp.89-92)。环 境 会 计 基 于 公 平性的原则,要求共同承担环境责任、享有平等生 态环境福利[12](pp.25-28)。 3.会计学理论。环境会计是传统会计学的一 个重要发展分支,环境会计以基本会计理论框架 为基础,对传统会计理论做以补充完善,计量环境 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成本,并对环境效益进 行计量和报告,记录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环境 影响。 会计原则、制度和目标,会计 假 设,以 及 会 计 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会计学基本理论,为环 境会计制度的构建确立了一个理论平台;会计要 素的确认和计量构成环境会计中对环境资产、环 境负债和环境成本等要素的概念、内容、确认流程 和计量标准的环境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会计学 中会计账户体系的设置、会计报表报告系统是构 成环境会计核算、环境会计报告,环境信息披露制 度等的基础[13]。 (四)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环境会计活动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要求,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深入到人们经济活动 的各个层面,环境经济学、会计学等相关基础理论 的 交 叉 融 合,环境会计的研 究和实践活动逐步 展开。 1.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 发 展 管 理需要环境 会 计。1992年 巴 西 里 约 热 内 卢 全 球 可持续发 展 大 会 开 启 了 人 类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新 纪 元,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先后确立可持续发 展理念,然而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还存在不 同认识,在对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企业的环境管理上行动滞后[14]。 2.环境会计核算是企业进军国际化市场竞争 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的确立,使各个 国家逐渐加强了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企业参 与国际竞争需要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15]。会 计核算是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方 式,遵循客观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环境会计 要求企业明确涉及环境问题的客观性,并对客观 存在的环境影响进行真实记录,履行环境责任。 3.环境会计核算是宏观经济计量“绿色 GDP” 的微观基础。国家在宏观环境经济调控活动中, 根据自然资源情况制定能源资源价格,需要根据 环境状况制定环境排污收费、生态补偿规则、绿色 税费额度等,企业开展环境会计核算是正确开展 宏观 环 境 核 算、监督与反馈经营活动的前提,为 “绿色 GDP”的正确计算提供真实系统的环境数 据与信息,是宏观环境管理的必然要求。 4.环境会计核算是全面反映企业信息的必然 要求。企业需要对政府以及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 者、债权人、中间商、供应商、社会公众等提供完整 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定期向利益相 关者提供环境财务报告反映环境与资源情况的全 面、重要的信息,反映企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 益及其相互联系,让信息相关者全面了解企业的 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情况及其相互联系,为 其理性决策提供参考[16]。 二、国外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与进展 环境问题得到关注以来,为协调人与 自 然 的 关系,国外许多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着 手研究环境问题,环境会计成为他们研究的一个 重要内容。1971年,比 蒙 斯(F.A.Beams)在《会 计学月刊》上 发 表《控 制 污 染 的 社 会 成 本 转 换 研 究》,提出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与企业个体成本 的转 换,企业承担污染成本的计量方 法和标 准[17];1973 年,马 林(J.T.Marlin)在《会 计 学 月 刊》发表《污染的会计问题》,提出会计核算依据真 实性原则的污染计量合理性,并对污染的企业核 算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环境会 计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开始兴起[18]。联 合 国 相 关 机构,以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也相继在环 7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