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IBM 几年前做过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企业 IT 外包最大的顾虑是安全问题。这一点在国内的银行业表 现得最为明显。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拥有超过 14000 名技术人员,仅珠海的软件开发中心就有 500 多名开 发人员,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中心各有 300 人左右。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总监张云辉表示:“很多公司过高估计了安全问题。关键在于你是否 真正关注成本和回报。”亚信的张灏注意到,国内企业更多地不是关心成本和回报,而是对服务的价格非常 敏感,看到服务报价就打退堂鼓。他们不会考虑这个价格中除了薪水等直接成本外,还有为实现服务专门 定制的软件系统等间接费用。“国内外用户对成本的理解不同。外企的人工成本除个人薪水外,还包括培训 等看不见的成本。而国内企业的理解更多地还停留在薪水本身,因此他们认为外包并不合算。”惠普全球副 总裁、中国区专业与支持服务集团总经理纪治兴说。 另外,国内对于外包的认识还未提高到战略层次。“在国外,大宗的 IT 外包合同都是由董事会和 CFO 来决定,CIO 则主要负责 IT 业务外包风险的衡量。”IBM 的金其年说。 一家目前赢利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信息工程部总经理就抱怨说:“两年前我就想尝试更经济的外包,但 公司对这块成本的变化并不在乎。”IBM 的金其年认为这是国内外 IT 外包命运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 成本上非常细微的减少,国外企业都愿意尝试。” 一位咨询界人士曾对国内银行业为“数据大集中”而进行的大规模硬件改造提出质疑,认为这是银行不 关心投入产出的表现。不过,国内企业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去年加拿大帝国银行与惠普、J.P.摩根及 IBM 签定 IT 外包合同后,就有两家国内银行派人专程到加拿大帝国银行考察和学习。 和国内 IT 服务提供商一样,国内企业困惑的还有方法论问题。有些企业认为观念已不是什么障碍,如 何采购 IT 外包服务才是最头疼的,毕竟这和买硬件、软件有本质区别。IT 外包概念模糊的用户,面对同 样概念模糊的厂商,如何评估、签合同、控制质量、定价等等都是潜在的陷阱。一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信 息部门的人士坦率地说:“我根本弄不清楚把哪一块业务拿出去外包最划算,而哪一块绝对不能外包。” 专家指出,企业评估自己的需求并选择服务提供商,这是一个“很复杂、很慎重”的事情。企业要听取 内外部专家的意见,这支专家队伍至少要覆盖法律、人力资源、财务及 IT 等领域。综合意见后才能拿出一 份包括服务等级、需求等在内的详尽报告。这份建议书的好坏将对以后与服务商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何签订外包合同也是门学问。为确定服务的价格,IT 服务提供商通常要与客户 IT 部门的人员面谈, 查看各种文件,派出分析人员对现有服务水准进行评估,并对改进的方向进行构思等。“这样的合同需要一 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最后签定,各种外包合同文本得有一米厚。”IBM 的金其年如此描述 IT 外包的复杂性。 最关键的当然是实施。“外包像婚姻,最初 6 个月大家要统一各自对事情的看法。”惠普的潘家驰的经 验是,最初服务指标不要订得太细,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来完善。 诺基亚(中国)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诺基亚公司很早就制订了有关业务外包的标准文件,包括详 细的业务流程外包评估、实施、流程方面的规定。事实上,很多国外公司购买外包服务的操作已比较成熟。 今日在线的员工几年前到 GE(中国)公司做桌面维护服务时,事先被要求阅读一本厚厚的文件:“这是保证 GE 内部业务安全的规定,要求我们在 GE 内部工作的时候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在以上这些阻碍 IT 外包的观念、管理水平、操作方法等等原因之外,还有更多隐蔽的因素,这些因素 在那些非市场化色彩依然浓厚的行业甚至起了决定的作用。1993 年中石化成立计算机办公室后,尝试了IBM 几年前做过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企业 IT 外包最大的顾虑是安全问题。这一点在国内的银行业表 现得最为明显。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拥有超过 14000 名技术人员,仅珠海的软件开发中心就有 500 多名开 发人员,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中心各有 300 人左右。 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总监张云辉表示:“很多公司过高估计了安全问题。关键在于你是否 真正关注成本和回报。”亚信的张灏注意到,国内企业更多地不是关心成本和回报,而是对服务的价格非常 敏感,看到服务报价就打退堂鼓。他们不会考虑这个价格中除了薪水等直接成本外,还有为实现服务专门 定制的软件系统等间接费用。“国内外用户对成本的理解不同。外企的人工成本除个人薪水外,还包括培训 等看不见的成本。而国内企业的理解更多地还停留在薪水本身,因此他们认为外包并不合算。”惠普全球副 总裁、中国区专业与支持服务集团总经理纪治兴说。 另外,国内对于外包的认识还未提高到战略层次。“在国外,大宗的 IT 外包合同都是由董事会和 CFO 来决定,CIO 则主要负责 IT 业务外包风险的衡量。”IBM 的金其年说。 一家目前赢利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信息工程部总经理就抱怨说:“两年前我就想尝试更经济的外包,但 公司对这块成本的变化并不在乎。”IBM 的金其年认为这是国内外 IT 外包命运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在 成本上非常细微的减少,国外企业都愿意尝试。” 一位咨询界人士曾对国内银行业为“数据大集中”而进行的大规模硬件改造提出质疑,认为这是银行不 关心投入产出的表现。不过,国内企业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去年加拿大帝国银行与惠普、J.P.摩根及 IBM 签定 IT 外包合同后,就有两家国内银行派人专程到加拿大帝国银行考察和学习。 和国内 IT 服务提供商一样,国内企业困惑的还有方法论问题。有些企业认为观念已不是什么障碍,如 何采购 IT 外包服务才是最头疼的,毕竟这和买硬件、软件有本质区别。IT 外包概念模糊的用户,面对同 样概念模糊的厂商,如何评估、签合同、控制质量、定价等等都是潜在的陷阱。一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信 息部门的人士坦率地说:“我根本弄不清楚把哪一块业务拿出去外包最划算,而哪一块绝对不能外包。” 专家指出,企业评估自己的需求并选择服务提供商,这是一个“很复杂、很慎重”的事情。企业要听取 内外部专家的意见,这支专家队伍至少要覆盖法律、人力资源、财务及 IT 等领域。综合意见后才能拿出一 份包括服务等级、需求等在内的详尽报告。这份建议书的好坏将对以后与服务商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何签订外包合同也是门学问。为确定服务的价格,IT 服务提供商通常要与客户 IT 部门的人员面谈, 查看各种文件,派出分析人员对现有服务水准进行评估,并对改进的方向进行构思等。“这样的合同需要一 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最后签定,各种外包合同文本得有一米厚。”IBM 的金其年如此描述 IT 外包的复杂性。 最关键的当然是实施。“外包像婚姻,最初 6 个月大家要统一各自对事情的看法。”惠普的潘家驰的经 验是,最初服务指标不要订得太细,要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来完善。 诺基亚(中国)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诺基亚公司很早就制订了有关业务外包的标准文件,包括详 细的业务流程外包评估、实施、流程方面的规定。事实上,很多国外公司购买外包服务的操作已比较成熟。 今日在线的员工几年前到 GE(中国)公司做桌面维护服务时,事先被要求阅读一本厚厚的文件:“这是保证 GE 内部业务安全的规定,要求我们在 GE 内部工作的时候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在以上这些阻碍 IT 外包的观念、管理水平、操作方法等等原因之外,还有更多隐蔽的因素,这些因素 在那些非市场化色彩依然浓厚的行业甚至起了决定的作用。1993 年中石化成立计算机办公室后,尝试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