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第17卷第6期 资料库模块:设有与《中医学基础》课程相关的五邪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外寒与内寒、外火与内热 些资料,初步设想有经文释义、常用名词术语库、时,就设立超链接,联系到病机一章的内生五邪。再 现代研究进展等子库,有助于丰富学习者的学习内比如,气血津液一章论述血液的运行时,其中涉及 容,提高学习兴趣 些脏腑的功能,比如心行血,肝藏血、肝主疏泄,脾统 学习管理模块:具有学习者的注册登录与管理、血,采用超链接方式复习上一章气血津液中相关脏 学习计划安排、学生成绩和练习题使用情况的统计腑功能。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点的比较 与分析等功能。 比如津与液的区别,采用图表方式进行比较,这种对 建议模块:收集用户反馈意见、系统管理员及专比归纳的知识点呈现方式,强化学生的印象。这些 家对网络课程加以修改调整 知识点的超链接,热字、相关点的链接等设计也是从 2采用的主要技术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出发,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 心理角度,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而设的。有助于引 2.1运行环境 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和意义建构 《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件在局域网、 nternet上的能力 运行,We服务器、 WindowsNT,终端载有www浏览3.3形象地呈现抽象学习内容 器IE5.0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理论性强,且较为抽象 2.2数据库 的特点,本网络课程故采用大量的动画,用直观、形 采用 Microsoft access. SQL Server 象的形式来表达;而针对脏象、病因病机等内容,我 2.3开发工具[21 们多采用图片、视频的形式来直观地表达人体的生 采用 HTML, JavaScript等语言制作,并使用理病理现象。并且针对同一问题,采用多种媒体结 Dreamweaver、 Frontpage制作网页。选用网络编程语 言Ja进行编程,选择JDK1.0以上、Ⅵ++1.1以见病证,我们采用了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表达。针 上版本。应用wor处理文本; photoshop处理图片、对阴阳失调的问题,我们采用柱状图、太极图、图像 premiere- After Effects等处理视频媒体:3DS、Fash等动画、文字动画等不同形式表达 制作处理动画: Gold Wave处理视频媒体。 3.4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2.4其它指标 本网络课程是以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文字脚本撰写要求完整简洁、概念明确、重点突为蓝本,结合高年资教师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 出、分析疑点、讲清难点,并对前沿学科发展有一定同时,本网络课程设有“现代研究进展”“名词术语 的反映。媒体资料(图片、录像、动画等)要求清晰准库”、“经文释义”等资料库,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 确,配音要求普通话标准、清楚、同步 课程中相关内容的一些现代研究思路与成果及相关 3《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的特色 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拓展思路。此外,该资料库采用 3.1完善细致的学习指导和学习建议功能 开放式模式,可以随时增添最新的研究进展。考虑 本网络课程设有“学习指导栏目,简要介绍“中到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课程,因此还设有相关网 医基础理论”本课程的内容特色,适用对象,及建议站链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习时数等相关内容;且在每章学习前均有本章内35强大的导航功能 容的学习要求,起到很好的导学作用,方便学生确定 该课件设有检索导航、浏览导航、演示导航等多 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种导航方式,学习者可根据每一节中上一节、下一节 3.2建立科学的课程框架,合理地呈现教学内容 按钮,从头到尾地学习软件中所有节点:亦可利用导 本网络课程对知识点进行细致地划分,并对 航图浏览整个软件所有知识节点间的结构关系,点 些知识点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呈现一些小的知识点, 击任一知识点均可直接进入相应页面学习。同时 给学习者提供知识点之间的明晰的逻辑关系,实现在导航图中还设知识点检索功能。此外,还可以 知识点的嵌套,给学生确立明晰而符合逻辑的知识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功能,学习者可方便返回原始页 结构。例如,在绪论部分有关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划面。 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等5个知识点,每 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件 个知识点以单独的页面呈现,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的研制将促进整个中医学在互联网上的教学,并有 形成这一知识点中主要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助于更新中医教育者的教学理念,实现中医教育模 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本医著为主,又把这四式的转变 本著作本身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成书意义 参考文献 等又构成独立的小知识点,以超链接的方式连接在1严灿,吴丽丽,潘毅,等,中医基础理论CN课件的制作 这一知识点内 提供大量的各章节相关知识点的横向联系,比[2]严灿潘毅,邓中炎等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组合教学设 计与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53-55 如,在病西方蕈華谈到六淫时,简要比较六淫与内生 (收稿日期:2003-06-13)资料库模块:设有与《中医学基础》课程相关的 一些资料,初步设想有经文释义、常用名词术语库、 现代研究进展等子库,有助于丰富学习者的学习内 容,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管理模块:具有学习者的注册登录与管理、 学习计划安排、学生成绩和练习题使用情况的统计 与分析等功能。 建议模块:收集用户反馈意见、系统管理员及专 家对网络课程加以修改调整。 ! 采用的主要技术 !"# 运行环境 《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件在局域网、$%&’(%’& 上 运行,)’* 服务器、)+%,-./01,终端载有 ))) 浏览 器 $23"4。 !"! 数据库 采用 5+6(-/-7& 866’//" 9:; 9’(<’( !"= 开发工具[!] 采用 >15;、?@<@96(+A& 等 语 言 制 作,并 使 用 B(’@C.’@<’(、D(-%&A@E’ 制作网页。选用网络编程语 言 ?@<@ 进行编程,选择 ?BF#" 4 以上、G? H H #" # 以 上版本。应用 .-(, 处理文本;AI-&-/I-A 处理图片、 A(’C+’(’、87&’( 277’6&/ 等处理视频媒体;=B9、DJ@/I 等 制作处理动画;K-J,)@<’ 处理视频媒体。 !"L 其它指标 文字脚本撰写要求完整简洁、概念明确、重点突 出、分析疑点、讲清难点,并对前沿学科发展有一定 的反映。媒体资料(图片、录像、动画等)要求清晰准 确,配音要求普通话标准、清楚、同步。 = 《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程的特色 ="# 完善细致的学习指导和学习建议功能 本网络课程设有“学习指导”栏目,简要介绍“中 医基础理论”本课程的内容特色,适用对象,及建议 学习时数等相关内容;且在每章学习前均有本章内 容的学习要求,起到很好的导学作用,方便学生确定 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 建立科学的课程框架,合理地呈现教学内容 本网络课程对知识点进行细致地划分,并对一 些知识点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呈现一些小的知识点, 给学习者提供知识点之间的明晰的逻辑关系,实现 知识点的嵌套,给学生确立明晰而符合逻辑的知识 结构。例如,在绪论部分有关中医学发展简史中划 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等 3 个知识点,每 个知识点以单独的页面呈现,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形成这一知识点中主要是《黄帝内经》、《难经》、《神 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四本医著为主,又把这四 本著作本身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成书意义 等又构成独立的小知识点,以超链接的方式连接在 这一知识点内。 提供大量的各章节相关知识点的横向联系,比 如,在病因一章中谈到六淫时,简要比较六淫与内生 五邪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外寒与内寒、外火与内热 时,就设立超链接,联系到病机一章的内生五邪。再 比如,气血津液一章论述血液的运行时,其中涉及一 些脏腑的功能,比如心行血,肝藏血、肝主疏泄,脾统 血,采用超链接方式复习上一章气血津液中相关脏 腑功能。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点的比较, 比如津与液的区别,采用图表方式进行比较,这种对 比归纳的知识点呈现方式,强化学生的印象。这些 知识点的超链接,热字、相关点的链接等设计也是从 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出发,从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 心理角度,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而设的。有助于引 发学生的联想与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和意义建构 的能力。 ="= 形象地呈现抽象学习内容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理论性强,且较为抽象 的特点,本网络课程故采用大量的动画,用直观、形 象的形式来表达;而针对脏象、病因病机等内容,我 们多采用图片、视频的形式来直观地表达人体的生 理病理现象。并且针对同一问题,采用多种媒体结 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来反映,比如水肿这个中医常 见病证,我们采用了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表达。针 对阴阳失调的问题,我们采用柱状图、太极图、图像 动画、文字动画等不同形式表达。 ="L 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本网络课程是以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为蓝本,结合高年资教师的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 同时,本网络课程设有“现代研究进展”、“名词术语 库”、“经文释义”等资料库,简要介绍中医基础理论 课程中相关内容的一些现代研究思路与成果及相关 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拓展思路。此外,该资料库采用 开放式模式,可以随时增添最新的研究进展。考虑 到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课程,因此还设有相关网 站链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3 强大的导航功能 该课件设有检索导航、浏览导航、演示导航等多 种导航方式,学习者可根据每一节中上一节、下一节 按钮,从头到尾地学习软件中所有节点;亦可利用导 航图浏览整个软件所有知识节点间的结构关系,点 击任一知识点均可直接进入相应页面学习。同时, 在导航图中还设知识点检索功能。此外,还可以用 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功能,学习者可方便返回原始页 面。 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网络课件 的研制将促进整个中医学在互联网上的教学,并有 助于更新中医教育者的教学理念,实现中医教育模 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严灿,吴丽丽,潘毅,等" 中医基础理论 MN8$ 课件的制作 及实践[?]"中国医学教育技术,!444,#(L L):!#4 O !#! [!]严灿,潘毅,邓中炎,等"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组合教学设 计与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44!,!(# L):3= O 33 (收稿日期:!44= P 4Q P #=) =34 中 国 医 学 教 育 技 术 第 #R 卷第 Q 期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