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并且不明白男生何以对她们如此痴迷;但他同样不喜欢那些男孩子。事实上,他 所乐于交往的,并且产生一种孩童依恋母亲般感情的对象,他们的共同点不是性 别,而是他们的善意对待和肯定一一或者说,让他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 体具有存在价值,且这种存在价值值得被承认的人们。对妈妈的依恋来自于小时 候母亲的疼爱:对吴老师的依恋来自于她的肯定:对魏伯飏则来自于生活中的关 照一一他尊重并且安慰了寂寞太久的杨云峰。 不仅仅是对于杨家,对于杨云峰的同学,他也是一个异类。如果说杨云峰在 家里被视为异类还不足以让让感觉到那是一种压力和社会构建的结构,那么在同 龄人对待他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点。因为成绩差,体育不行或者 不合群而受到排斥似乎仍然可以理解,但是因为他长得白净而被哄笑为“小白 脸”;因为发育得早,长出了汗毛与别的男生不一样而被取笑为“猴子”时,就 不太一样了。少年们几乎是本能地排斥与他们不同的人,哪怕使这种不同得以成 立的特征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魏伯飏超乎同龄人的理智和成 熟使得他能够超越这种集体性的排异反映,消解来自于某一集体的无形压力而接 受杨云峰,但是这种接受是有限度的。性向问题不仅是魏伯飏的底线,也是这个 社会的底线。所以当小说的最后,杨云峰惊惶地发现,原来男人和男人也可以那 样做的的时候,他陷入的将是更大的自我身份认同及定位的困境。而这一次,连 魏伯飏也不能稍稍帮助他了。 杨云峰与家庭和学校的紧张感让他对自己提出了质疑,甚而自我否定。他彻 底失去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及定位。 我以为一定变得认不出来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浴室里去照镜 子,我以为一定变得认不出来了,我记得有本小说写过有个人做一件坏 事,脸上就刻下一条“堕落之痕”。⑩ 照镜子真是具有隐喻意味的动作。希望确认自己的意愿是如此强烈,害怕确 认自己与这个社会的传统规范不符的恐惧是如此巨大。这种不安、恐惧、烦闷的 高潮直指死亡:我简直厌烦得不想活了,我荡到小南门的时候,我真的趴到铁轨 上去过,有一辆柴油快车差点压到我身上来。但是最后,他只是“吓得出了一身 冷汗,跑了回来。”而天明以后,他将面对的岂止是父亲、结业式、唐爱丽及南 ①《白先勇精选集》之《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2并且不明白男生何以对她们如此痴迷;但他同样不喜欢那些男孩子。事实上,他 所乐于交往的,并且产生一种孩童依恋母亲般感情的对象,他们的共同点不是性 别,而是他们的善意对待和肯定——或者说,让他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 体具有存在价值,且这种存在价值值得被承认的人们。对妈妈的依恋来自于小时 候母亲的疼爱;对吴老师的依恋来自于她的肯定;对魏伯飏则来自于生活中的关 照——他尊重并且安慰了寂寞太久的杨云峰。 不仅仅是对于杨家,对于杨云峰的同学,他也是一个异类。如果说杨云峰在 家里被视为异类还不足以让让感觉到那是一种压力和社会构建的结构,那么在同 龄人对待他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点。因为成绩差,体育不行或者 不合群而受到排斥似乎仍然可以理解,但是因为他长得白净而被哄笑为“小白 脸”;因为发育得早,长出了汗毛与别的男生不一样而被取笑为“猴子”时,就 不太一样了。少年们几乎是本能地排斥与他们不同的人,哪怕使这种不同得以成 立的特征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魏伯飏超乎同龄人的理智和成 熟使得他能够超越这种集体性的排异反映,消解来自于某一集体的无形压力而接 受杨云峰,但是这种接受是有限度的。性向问题不仅是魏伯飏的底线,也是这个 社会的底线。所以当小说的最后,杨云峰惊惶地发现,原来男人和男人也可以那 样做的的时候,他陷入的将是更大的自我身份认同及定位的困境。而这一次,连 魏伯飏也不能稍稍帮助他了。 杨云峰与家庭和学校的紧张感让他对自己提出了质疑,甚而自我否定。他彻 底失去了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及定位。 我以为一定变得认不出来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浴室里去照镜 子,我以为一定变得认不出来了,我记得有本小说写过有个人做一件坏 事,脸上就刻下一条“堕落之痕”。⑪ 照镜子真是具有隐喻意味的动作。希望确认自己的意愿是如此强烈,害怕确 认自己与这个社会的传统规范不符的恐惧是如此巨大。这种不安、恐惧、烦闷的 高潮直指死亡:我简直厌烦得不想活了,我荡到小南门的时候,我真的趴到铁轨 上去过,有一辆柴油快车差点压到我身上来。但是最后,他只是“吓得出了一身 冷汗,跑了回来。”而天明以后,他将面对的岂止是父亲、结业式、唐爱丽及南 ⑪ 《白先勇精选集》之《寂寞的十七岁》 白先勇 著.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