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6期 是中美在网络空间的战略稳定。网络空间是技术发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美国 展最快、不可知性最强的场域。两国在网络空间是方面的一个核心关切则是中国是否试图将美国排挤 否会发生冲突、可能冲突的形态及后果都很难预料,出东亚,是否试图在现有国际制度之外建立一套独 风险也最高。第三是中国与美国亚太盟友体系的关立的国际制度。双方应围绕这样一两个核心议题展 系。美国在亚太地区的5个双边同盟是历史存在,开讨论。 中国未必需要反对这些同盟关系的存在。但是美国 中美必须坚持渐进的原则。两国在上述核心利 需要缓解中国对美国盟友体系走向多边化的疑虑,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分歧由来已久,有些矛盾甚至是 同时推动中国与美国盟友的对话与合作,减少其针无法解决的。如美国不可能不搞价值观外交;中国 对中国的意味。第四是中美相互信任措施。中美两崛起带来的国际和地区制度的改革也不可能对美方 军2014年签订“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地位完全没有影响。期待一方单方面做出重大让步 施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之后,未来其内容需要进一满足对方要求是不现实的。中美可以考虑通过建立 步填充、丰富,并建立其他相互信任措施。第五是危“信任对表”机制。双方首先形成各自的重大关切 机管控机制。2014年11月中美两军签订“海空相“短清单”。随后通过频繁的二轨甚至一轨的会晤 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205年需要完成“空“对表。对表”时双方可以采纳博弈论中“针锋相 中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未来从一线作战部队的危对”的策略:一方可以列举在本方眼中,对方近期做 机处理操作流程到指挥控制系统的相互沟通机制 了哪些破坏本方核心利益的言行,同时列举本方近 危机预防和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丰富。 期为照顾对方核心利益所做的努力。双方“对表” 其三是中美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捆绑。经济关系后,找出哪些是误解,哪些是可以解决的矛盾,哪些 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中美各自调整经是不能解决的矛盾。除澄清误解、解决问题外,要鼓 济结构的背景下,两国需要推动经济的深度捆绑。 励对方在不能解决的矛盾方面采取克制态度。到下 除正在谈判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之外,中 次“对表”时,看对方是否采取了克制态度。如果 美未来需要推动“亚太自贸区”( FTAAP、“跨太平是,本方应给予积极回报如对方继续推进违反本方 洋伙伴关系协定”(T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核心利益的行为,可采取强度相近的报复措施。通 系”(RCEP)等经济机制的融合。此外,中方需要缓 过频繁的奖励克制、惩罚失信,双方逐渐累计互信。 解美国经济界对中国经营环境的不满,美方则需要 第三是国际制度领域的中美“双头引领合作” 解决中国企业对美投资面临障碍、美国对华高技术机制。随着中国国力的继续发展,中美将成为塑造 出口限制等问题。 国际制度能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与此同时,中美也 第二是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渐进累 是当前国际制度的重要受益者。如果中美两国能如 计互信”的习惯。中美要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与重大前所述,建立“在同一体系内共同发展”的战略共 关切,这是中方提出“新型大国关系”构想的一个重 识,两国就可以在国际制度的建设改革和维护上发 挥“领头羊”作用。中美在2014年达成的关于气候 要问题,又是美方对“新型大国关系”最大的疑虑所 在。①中美两国如果不能在双方最关切的核心问题变化的联合声明、就《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达成 上求得稳定,长期战略稳定框架就无从构建。因此,的共识,都是两国通过双边协调,引领国际多边制度 这一问题无法回避。但是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两个问 建设的例子。中美在国际制度建设上展开合作, 方面是要健全、改革、完善现有的国际制度框架,另 题。一是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的界定需清晰,范围 (转第16页) 要尽可能小。中美可各自拿出一两个最核心的关 切,围绕这些问题反复讨论,以增进彼此的战略信 心。例如,中方的一个核心关切是美国威胁中国的 a Stephen Hadley and Paul Haenle" The Catch-22 in U. S. Chinese Relations, The Future of Bilateral Ties", Foreign Affairs, Febru 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试图通过非政府组织等手段a2,015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是中美在网络空间的战略稳定。网络空间是技术发 展最快、不可知性最强的场域。两国在网络空间是 否会发生冲突、可能冲突的形态及后果都很难预料, 风险也最高。第三是中国与美国亚太盟友体系的关 系。美国在亚太地区的 5 个双边同盟是历史存在, 中国未必需要反对这些同盟关系的存在。但是美国 需要缓解中国对美国盟友体系走向多边化的疑虑, 同时推动中国与美国盟友的对话与合作,减少其针 对中国的意味。第四是中美相互信任措施。中美两 军2014 年签订“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 施机制”的谅解备忘录之后,未来其内容需要进一 步填充、丰富,并建立其他相互信任措施。第五是危 机管控机制。2014 年 11 月中美两军签订“海空相 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2015 年需要完成“空 中相遇安全行为准则”。未来从一线作战部队的危 机处理操作流程到指挥控制系统的相互沟通机制, 危机预防和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丰富。 其三是中美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捆绑。经济关系 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中美各自调整经 济结构的背景下,两国需要推动经济的深度捆绑。 除正在谈判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 BIT) 之外,中 美未来需要推动“亚太自贸区”( FTAAP) 、“跨太平 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 系”( RCEP) 等经济机制的融合。此外,中方需要缓 解美国经济界对中国经营环境的不满,美方则需要 解决中国企业对美投资面临障碍、美国对华高技术 出口限制等问题。 第二是在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渐进累 计互信”的习惯。中美要相互尊重核心利益与重大 关切,这是中方提出“新型大国关系”构想的一个重 要问题,又是美方对“新型大国关系”最大的疑虑所 在。① 中美两国如果不能在双方最关切的核心问题 上求得稳定,长期战略稳定框架就无从构建。因此, 这一问题无法回避。但是在此过程中需注意两个问 题。一是核心利益与重大关切的界定需清晰,范围 要尽可能小。中美可各自拿出一两个最核心的关 切,围绕这些问题反复讨论,以增进彼此的战略信 心。例如,中方的一个核心关切是美国威胁中国的 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试图通过非政府组织等手段 对中国实施“西化”、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美国 方面的一个核心关切则是中国是否试图将美国排挤 出东亚,是否试图在现有国际制度之外建立一套独 立的国际制度。双方应围绕这样一两个核心议题展 开讨论。 中美必须坚持渐进的原则。两国在上述核心利 益和重大关切上的分歧由来已久,有些矛盾甚至是 无法解决的。如美国不可能不搞价值观外交; 中国 崛起带来的国际和地区制度的改革也不可能对美方 地位完全没有影响。期待一方单方面做出重大让步 满足对方要求是不现实的。中美可以考虑通过建立 “信任对表”机制。双方首先形成各自的重大关切 “短清单”。随后通过频繁的二轨甚至一轨的会晤 “对表”。“对表”时双方可以采纳博弈论中“针锋相 对”的策略: 一方可以列举在本方眼中,对方近期做 了哪些破坏本方核心利益的言行,同时列举本方近 期为照顾对方核心利益所做的努力。双方“对表” 后,找出哪些是误解,哪些是可以解决的矛盾,哪些 是不能解决的矛盾。除澄清误解、解决问题外,要鼓 励对方在不能解决的矛盾方面采取克制态度。到下 一次“对表”时,看对方是否采取了克制态度。如果 是,本方应给予积极回报; 如对方继续推进违反本方 核心利益的行为,可采取强度相近的报复措施。通 过频繁的奖励克制、惩罚失信,双方逐渐累计互信。 第三是国际制度领域的中美“双头引领合作” 机制。随着中国国力的继续发展,中美将成为塑造 国际制度能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与此同时,中美也 是当前国际制度的重要受益者。如果中美两国能如 前所述,建立“在同一体系内共同发展”的战略共 识,两国就可以在国际制度的建设、改革和维护上发 挥“领头羊”作用。中美在 2014 年达成的关于气候 变化的联合声明、就《信息技术协定》扩围谈判达成 的共识,都是两国通过双边协调,引领国际多边制度 建设的例子。中美在国际制度建设上展开合作,一 方面是要健全、改革、完善现有的国际制度框架,另 ( 转第 16 页) 8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年第 6 期 ① Stephen Hadley and Paul Haenle,“The Catch - 22 in U. S. - Chinese Relations,The Future of Bilateral Ties”,Foreign Affairs,Febru￾ary 22,201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