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齊書·陸澄傳》如下: 永明元年,轉度支尚書,尋領國子博士。時國學置鄭、王《易》,杜、 服《春秋》、何氏《公羊》,糜氏《榖梁》,鄭玄《孝經》。乃與儉書論之曰 《易》近取諸身,逶取諸物,彌天地之道,通萬物之情。……晉太興四年, 太常荀崧請置《周易》鄭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時政由王、庾,皆儁神清 識,能言玄逹,捨輔嗣而用康成,豈其妄然。泰元立王肅《易》,當以在玄、 弼之間。① 按:《晉書·元帝紀》:“太興四年三月,置《周易》、《儀禮》、《公羊》博士。”表 明荀崧置《周易》鄭玄注博士的建議被晉元帝採納,所以說“行乎前代”。“于 時政由王、庾,皆儁神清識,能言玄遠,捨輔嗣而用康成,豈其妄然”的意思是 當時的執政大臣是王導、庾亮,他們本來都是談玄的一派,與王弼同道,竟然能 夠不偏向王弼而毅然恢復爲鄭玄《易》立博士,難道沒有一點道理?余嘉錫先生 解釋說:“言舍者,甚其辭耳,非竟廢除王氏《易》也。”③至於“泰元立王肅 《易》,當以在玄、弼之間”,意思是東晉孝武帝泰元年間復立王肅《易》,是因 為王肅的《易》自成一家,與鄭玄《易》、王弼《易》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 泰元年間,《易》有三家博士。 第三,讓我們對《晉書·荀崧傳》的其他文字略作分析。傳文說:“自喪亂 以來,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仕朝則廢儒學之俊。”但檢視元帝所置 九博士:“《周易》王氏,《尚書》鄭氏,《古文尚書》孔氏,《毛詩》鄭氏,《周 官》、《禮記》鄭氏,《春秋左傳》杜氏、服氏,《論語》《孝經》鄭氏,博士各- 人,凡九人。”如果《周易》王氏是王肅的話,可以說九博士是清一色的儒士, 與“喪亂以來,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的話對不上號。正因為這個《周 易》王氏是王弼,而王弼好《莊》、《老》,是異類,不是儒,所以荀崧才故意聳 人視聽地說“自喪亂以來,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 張晨《王弼<易>學始立官學考》(下稱“張文”)認為《周易》王氏是指王 肅。張文提出了四條理由。其中有兩條不足辨,茲僅辨其其餘兩條如下: 1、張文抓住“簡省博士”的“簡省”一詞做文章,說:“晉元帝只是在晉 武帝設立的十九博士的基礎上加以簡省,並沒有任何增加或替換。而鄭《易》在 ①(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陸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1月),頁683~684。 ②(唐)房玄齡等:《晉書·荀崧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頁154 3余嘉鍚:《四庫提要辨證·周易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頁5。3 齊書·陸澄傳》如下: 永明元年,轉度支尚書,尋領國子博士。時國學置鄭、王《易》,杜、 服《春秋》、何氏《公羊》,糜氏《榖梁》,鄭玄《孝經》。乃與儉書論之曰: 《易》近取諸身,逺取諸物,彌天地之道,通萬物之情。……晉太興四年, 太常荀崧請置《周易》鄭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時政由王、庾,皆儁神清 識,能言玄逺,捨輔嗣而用康成,豈其妄然。泰元立王肅《易》,當以在玄、 弼之間。① 按:《晉書·元帝紀》:“太興四年三月,置《周易》、《儀禮》、《公羊》博士。”②表 明荀崧置《周易》鄭玄注博士的建議被晉元帝採納,所以說“行乎前代”。“于 時政由王、庾,皆儁神清識,能言玄逺,捨輔嗣而用康成,豈其妄然”的意思是, 當時的執政大臣是王導、庾亮,他們本來都是談玄的一派,與王弼同道,竟然能 夠不偏向王弼而毅然恢復爲鄭玄《易》立博士,難道沒有一點道理?余嘉錫先生 解釋說:“言舍者,甚其辭耳,非竟廢除王氏《易》也。”③至於“泰元立王肅 《易》,當以在玄、弼之間”,意思是東晉孝武帝泰元年間復立王肅《易》,是因 為王肅的《易》自成一家,與鄭玄《易》、王弼《易》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 泰元年間,《易》有三家博士。 第三,讓我們對《晉書·荀崧傳》的其他文字略作分析。傳文說:“自喪亂 以來,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仕朝則廢儒學之俊。”但檢視元帝所置 九博士:“《周易》王氏,《尚書》鄭氏,《古文尚書》孔氏,《毛詩》鄭氏,《周 官》、《禮記》鄭氏,《春秋左傳》杜氏、服氏,《論語》、《孝經》鄭氏,博士各一 人,凡九人。”如果《周易》王氏是王肅的話,可以說九博士是清一色的儒士, 與“喪亂以來,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的話對不上號。正因為這個《周 易》王氏是王弼,而王弼好《莊》、《老》,是異類,不是儒,所以荀崧才故意聳 人視聽地說“自喪亂以來,儒學尤寡。今處學則闕朝廷之秀”。 張晨《王弼<易>學始立官學考》(下稱“張文”)認為《周易》王氏是指王 肅。張文提出了四條理由。其中有兩條不足辨,茲僅辨其其餘兩條如下: 1、張文抓住“簡省博士”的“簡省”一詞做文章,說:“晉元帝只是在晉 武帝設立的十九博士的基礎上加以簡省,並沒有任何增加或替換。而鄭《易》在 ①(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陸澄傳》(北京:中華書局,1972 年 1 月),頁 683~684。 ②(唐)房玄齡等:《晉書·荀崧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 11 月),頁 154。 ③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周易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 5 月),頁 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