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参加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事故与道路设施的关系”以及上海市科学 技术发展基金项目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技术及若干防治措施研究”的科研 工作。前项课题经过专家鉴定,该项目总体水平属于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第二项课题经 专家鉴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已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执笔完成的“沪嘉高 速公路北出口交通事故分析与对策”获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论文竞赛三等奖。 曾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约68万字)一书,1998年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行,1999年本书获同济大学颁发的“同济大学第七届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0 年本书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本书已连续印 刷三次,总数达10000多册 张兰芳,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1995年同济大学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本 科毕业后从事道路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2001年硕士毕业留校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 历任助教、讲师,讲授和辅导“道路规划与设计”、“道路计算机辅助工程”、“交通运 输工程导论”等课程,曾获得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多次年终考核为优秀。主 要从事道路规划与设计、道路交通计算机辅助工程、道路交通安全、机场规划与设计 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和效果 (1)实行听课或助教制度。安排每一位将来要上本课程的老师听其他老师上的 的课或者担任助教,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的相近课程,以便让他们通过课堂更好地全 面地理解这门课的背景和知识要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 掌握各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 (2)成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年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会,具体指导青年教师教 学。教学督导教师采取不定时随堂听课方式,随时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纠 正。课后征求学生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具体指导青年教师 (3)青年教师上课前要经过试讲、评议、改进等工作环节。 (4)成立老、中、青年教师“结对”教学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者 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一个对一个、手拉手帮助青年教师,形成真正的“传 帮、带”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5)成立学生教学反馈机制,每个班级指定学生定期反映青年教师的教学优缺 点,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6)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或承担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从科研和实践中不断丰富 青年教师的研究和实践经历,从而使每一位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7)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业务水平。 (8)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和从事学术访问工作。 通过上述具体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授课受到了同 行和学生的好评,其中两位青年教师获得了2004年度的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的称9 参加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事故与道路设施的关系 ”以及上海市科学 技术发展基金项目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快速测绘技术及若干防治措施研究”的科研 工作。前项课题经过专家鉴定, 该项目总体水平属于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第二项课题经 专家鉴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好,已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执笔完成的“沪嘉高 速公路北出口交通事故分析与对策”获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论文竞赛三等奖。 曾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约 68 万字)一书,1998 年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行,1999 年本书获同济大学颁发的“同济大学第七届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0 年本书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本书已连续印 刷三次,总数达 10000 多册。 张兰芳,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1995 年同济大学城市道路与机场工程专业本 科毕业后从事道路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2001 年硕士毕业留校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 历任助教、讲师,讲授和辅导“道路规划与设计”、“道路计算机辅助工程”、“交通运 输工程导论” 等课程,曾获得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多次年终考核为优秀。主 要从事道路规划与设计、道路交通计算机辅助工程、道路交通安全、机场规划与设计 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和效果 (1)实行听课或助教制度。安排每一位将来要上本课程的老师听其他老师上的 的课或者担任助教,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的相近课程,以便让他们通过课堂更好地全 面地理解这门课的背景和知识要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内容, 掌握各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方法。 (2)成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年教师组成的教学督导会,具体指导青年教师教 学。教学督导教师采取不定时随堂听课方式,随时发现青年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纠 正。课后征求学生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具体指导青年教师。 (3)青年教师上课前要经过试讲、评议、改进等工作环节。 (4)成立老、中、青年教师“结对”教学活动,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或者 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一个对一个、手拉手帮助青年教师,形成真正的“传、 帮、带”青年教师培养体系。 (5)成立学生教学反馈机制,每个班级指定学生定期反映青年教师的教学优缺 点,及时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6)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或承担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从科研和实践中不断丰富 青年教师的研究和实践经历,从而使每一位青年教师更快成长。 (7)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业务水平。 (8)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国际会议和从事学术访问工作。 通过上述具体措施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授课受到了同 行和学生的好评,其中两位青年教师获得了 2004 年度的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的称 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