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要构成部分,也是其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通常认为,失业人们出现普遍的心 理问题是经济生活无着的结果。实际上,失业后人们失去了与社会发生稳定联系 的纽带,失去了社会交往,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因而自我价值出现了根本性的 危机。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与自我价值感破坏,也许远超过经济上出现危机的作 用 由于个人与群体关联的这种深刻意义,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 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心理学家兰博特(w.E. Lambert,1960)的研究表明 当教徒们听到不利于自己宗教的评价时,会甘愿忍受更大疼痛,显示自己宗教群 体的不容怀疑。研究表明,群体力的凝聚力越大,与个人的关系越密切,个人也 就越愿意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等人 (M. Deutsch&H.B. Gerard)1955年做过一个阿希式的实验。但他将情境变为几 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线段对比实验中出错最少,并奖励出错最少的优胜者, 以此来增加临时性实验小组的凝聚力及与个人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非 竞赛性情境相比,在竞赛情境中,群体成员更倾向于有意识地、自愿地造成一致 意见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阿希在50年代, 及莫里斯等人(W.N. Morris,SlR.S. Miller)1975年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 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 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的研究发现,当在他的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 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75%。 莫罗夫等人(M. Malofsla.J.Lot)1962年及艾伦等人 (V.L.Alen&J.M. Levin)l971年的研究则证明,群体不一致意见一旦出现 无论持不一致意见者与真被试在情感和态度上是否相同,都会导致从众率的下 降。这些研究说明,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 (二)群体的规模 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 而上升的。阿希在较早的1951年的研究中发现,两人的一致意见构成的压力,要构成部分,也是其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通常认为,失业人们出现普遍的心 理问题是经济生活无着的结果。实际上,失业后人们失去了与社会发生稳定联系 的纽带,失去了社会交往,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因而自我价值出现了根本性的 危机。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与自我价值感破坏,也许远超过经济上出现危机的作 用。 由于个人与群体关联的这种深刻意义,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 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心理学家兰博特(w.E.Lambert,1960)的研究表明, 当教徒们听到不利于自己宗教的评价时,会甘愿忍受更大疼痛,显示自己宗教群 体的不容怀疑。研究表明,群体力的凝聚力越大,与个人的关系越密切,个人也 就 越 愿 意 采 取 与 群 体 相 一 致 的 行 为 。 社 会 心 理 学 家 多 依 奇 等 人 (M.Deutsch&H.B.Gerord)1955 年做过一个阿希式的实验。但他将情境变为几 个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在线段对比实验中出错最少,并奖励出错最少的优胜者, 以此来增加临时性实验小组的凝聚力及与个人关联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与非 竞赛性情境相比,在竞赛情境中,群体成员更倾向于有意识地、自愿地造成一致 意见。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阿希在 50 年代, 及莫里斯等人(W.N.Morris,Sl R.S.Miller)1975 年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 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 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的研究发现,当在他的研究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 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 75%。 莫 罗 夫 等 人 (M . MalofSLA . J . Lott)1962 年 及 艾 伦 等 人 (V.L.Allen&J.M.Levin)1971 年的研究则证明,群体不一致意见一旦出现, 无论持不一致意见者与真被试在情感和态度上是否相同,都会导致从众率的下 降。这些研究说明,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 (二)群体的规模 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 而上升的。阿希在较早的 1951 年的研究中发现,两人的一致意见构成的压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