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俗但知一白坎与九紫离对,二黑坤与八白艮对,三碧震与七赤兑对,四绿巽与六 白乾对,颠之倒之,均得合十;而不知坎宫藏 ,离宫藏七八九,壬為三 丙為七,癸為一,丁為九,合之皆十也。乾宫藏四五六,巽宫亦藏四五六,巳為 四,亥為六,戌為四,辰為六,合之皆十也。艮宫藏七八九,坤宫藏一二三,申 為一,寅為九,未為二,丑為八,合之皆十也。震宫藏 ,兑宫藏七八九 甲為一,庚為九,辛為七,乙為三,合之皆十也。此一卦三山配夫妇之法也 这些说法使我们可以提出质疑:一则,“合十”就是夫妇之数吗?若说坎一 与离九可合十,那麼坎中男,离中妇可成配,而一与九皆阳数,又是如何相配呢? 阳与阳相配乎?同样的,四与六、五与五、三与七、二与八相配能成吗?二则, 壬丙、癸丁、巳亥、戌辰、申寅、未丑、甲庚、辛乙等能配成夫妇吗?此阳配阴 阴配阳乎?我认為这是悖理,确实不敢认同。三则,所谓互藏,如坎藏一、二、 三;离藏七、八、九。坎本為水,為什麼要藏二土、三木呢?离本為火,為什麼 要藏七金、八土呢?或有人提出,坎率亥子丑,亥中有木。那麼离之丙午丁呢? 八土七金又是在哪哩?依次,我用坎之左右,藏八与六,不是一样也可以吗?诸 如这些,都只能说是一种人為“迎合”的做法,不足為凭。 沈氏“互藏”的演法,说明他确实没有硏究到它的真“藏”。我认為这一藏 的真实所在应在中宫,中宫非是单一的“五”,还有“十”等,(这是我多年研 究的结果,可参见拙作《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无字天书》等)。统观“玄 空学”,其最突出的是“九宫飞星”(有称“紫白飞星”),以及“三元气运”。 所以人们神其说,谓之“三元玄空”,有称“三元飞星”。其简单步骤是:先立 九宫”,再加“紫白”。如言,“戴九履一(即九南离紫,一北坎白),左 右七(即东震三碧,西兑七赤);二四為肩(即二西南坤黑,四东南巽绿);六 八為足(即六西北乾白,八东北艮白)” 此后再进行互换,称“易位”。例如原“九宫”数為“戴九履一”,经调换 后,则成為一南九北。这一变化所產生的新数位,正与原数位相反,若元运合原 数位,於时新数位则称為“零神”。这一变法,沈氏称“玄空大卦之法”,也是 “玄空要诀”。其实这一“易位”,是沈氏试图為说明宇宙“通气”格局,為了 证实该法的原委,他还强调一下说:“易位”之法亦源於先天卦。是这样吗?我 不妨引与之有关的《易·说卦传》作说明。如言:天地定位(南為天,北為地) 山泽通气(东南為泽,西北為山);雷风相薄(东北為雷,西南為风);水火不 相射(东方火,西方水)。 这种排列,是“易”对自然界的定位与演化的一种归纳。如:天地定為上下, 天气下降,地气上昇,二气运化於天地之间,非是上下易位。山地气随天运行, 為内流,润下到泽地凝成水,水再上昇於天成云,实在是一种气的流行,这种流 行仍然范围於天地之间,非易位。风者,气动成风於上,雷者,二气相交所引发, 古人认為,雷发於泽,实事上,风雷都是气动的不同形式,两者在一定的时候, 又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决非“易位”能说明。水火在此是指日月,“日东昇, 月西落”,其运行规则称為“不相射”,那有什麼“易位”可言呢?因此,沈氏 的说教,未必能说服人。不过古人有讲过“先后天八卦”“易位”事(可参考魏 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然而,它是指“先天”之“离坎”,易位成“后天” 之“南北”,这是另一种意义,也决非沈氏之“易位”所同语 第二步定“三元九运”。沈氏在“易位”后,就进行定“零正神”。它不是 什麼神秘的法宝,原来“玄空学”安排了一项以“元”作“相对说”的规定。“元 就是指“三元”,每元六十年,每二十年為一运,共三运,上中下三元,共一百 第5页共7页第 5 页 共 7 页 俗但知一白坎与九紫离对,二黑坤与八白艮对,三碧震与七赤兑对,四绿巽与六 白乾对,颠之倒之,均得合十;而不知坎宫藏一二三,离宫藏七八九,壬為三, 丙為七,癸為一,丁為九,合之皆十也。乾宫藏四五六,巽宫亦藏四五六,巳為 四,亥為六,戌為四,辰為六,合之皆十也。艮宫藏七八九,坤宫藏一二三,申 為一,寅為九,未為二,丑為八,合之皆十也。震宫藏一二三,兑宫藏七八九, 甲為一,庚為九,辛為七,乙為三,合之皆十也。此一卦三山配夫妇之法也。 这些说法使我们可以提出质疑:一则,“合十”就是夫妇之数吗?若说坎一 与离九可合十,那麼坎中男,离中妇可成配,而一与九皆阳数,又是如何相配呢? 阳与阳相配乎?同样的,四与六、五与五、三与七、二与八相配能成吗?二则, 壬丙、癸丁、巳亥、戌辰、申寅、未丑、甲庚、辛乙等能配成夫妇吗?此阳配阴, 阴配阳乎?我认為这是悖理,确实不敢认同。三则,所谓互藏,如坎藏一、二、 三;离藏七、八、九。坎本為水,為什麼要藏二土、三木呢?离本為火,為什麼 要藏七金、八土呢?或有人提出,坎率亥子丑,亥中有木。那麼离之丙午丁呢? 八土七金又是在哪哩?依次,我用坎之左右,藏八与六,不是一样也可以吗?诸 如这些,都只能说是一种人為“迎合”的做法,不足為凭。 沈氏“互藏”的演法,说明他确实没有研究到它的真“藏”。我认為这一藏 的真实所在应在中宫,中宫非是单一的“五”,还有“十”等,(这是我多年研 究的结果,可参见拙作《周易原理与古代科技》、《无字天书》等)。统观“玄 空学”,其最突出的是“九宫飞星”(有称“紫白飞星”),以及“三元气运”。 所以人们神其说,谓之“三元玄空”,有称“三元飞星”。其简单步骤是:先立 “九宫”,再加“紫白”。如言,“戴九履一(即九南离紫,一北坎白),左三 右七(即东震三碧,西兑七赤);二四為肩(即二西南坤黑,四东南巽绿);六 八為足(即六西北乾白,八东北艮白)”。 此后再进行互换,称“易位”。例如原“九宫”数為“戴九履一”,经调换 后,则成為一南九北。这一变化所產生的新数位,正与原数位相反,若元运合原 数位,於时新数位则称為“零神”。这一变法,沈氏称“玄空大卦之法”,也是 “玄空要诀”。其实这一“易位”,是沈氏试图為说明宇宙“通气”格局,為了 证实该法的原委,他还强调一下说:“易位”之法亦源於先天卦。是这样吗?我 不妨引与之有关的《易•说卦传》作说明。如言:天地定位(南為天,北為地); 山泽通气(东南為泽,西北為山);雷风相薄(东北為雷,西南為风);水火不 相射(东方火,西方水)。 这种排列,是“易”对自然界的定位与演化的一种归纳。如:天地定為上下, 天气下降,地气上昇,二气运化於天地之间,非是上下易位。山地气随天运行, 為内流,润下到泽地凝成水,水再上昇於天成云,实在是一种气的流行,这种流 行仍然范围於天地之间,非易位。风者,气动成风於上,雷者,二气相交所引发, 古人认為,雷发於泽,实事上,风雷都是气动的不同形式,两者在一定的时候, 又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决非“易位”能说明。水火在此是指日月,“日东昇, 月西落”,其运行规则称為“不相射”,那有什麼“易位”可言呢?因此,沈氏 的说教,未必能说服人。不过古人有讲过“先后天八卦”“易位”事(可参考魏 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然而,它是指“先天”之“离坎”,易位成“后天” 之“南北”,这是另一种意义,也决非沈氏之“易位”所同语。 第二步定“三元九运”。沈氏在“易位”后,就进行定“零正神”。它不是 什麼神秘的法宝,原来“玄空学”安排了一项以“元”作“相对说”的规定。“元” 就是指“三元”,每元六十年,每二十年為一运,共三运,上中下三元,共一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