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998年6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1998 第23卷第2期 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 马焕龙霍艳霞 摘要本文对先秦在辩证法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老子,孙武,韩 非,《易传》的作者在转化及转化条件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由《老子》的 “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这个 过程表现为由《老子》的转化的绝对性到孙武的军事领域中胜与负等的转化需 定的具体条件,再到韩非的“不制不形”的一般转化条件及转化的具体条件 得事理”、“动弃理”,最后到《易传》的“物极必反”,“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为 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 关键词老子孙武韩非《易传》转化 列宁指出:“辩证法是这样的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 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 而应该当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相互转化的东西”。列宁的这一论述指明“转化”及“转化条件” 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探讨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精 髓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学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先秦诸子以朴素的形式对转化及转化条件 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老子、孙武、韩非及《易传》的作者。本文试图对上述诸子 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的思想进行讨论。 、老子的“转化”思想 老子作为中国辩证法思想的真正奠基者,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思 想一直在历史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老子》书提出七、八十对相互对立的概念,对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 和转化问题作了深入地揭示: (一)“反者道之动”—宇宙的一般规律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42章)以下只注章名)矛盾着的对立面总 要互相否定,向相对立的方向转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22章》这意 味着一切事物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由此老子做出了一般性的概括:“反者道之动”(《40章》)。按 着这个法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的东西,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所以“反者道之动”,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从而推进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宇宙的恒常规律。老子在中国思 想史上第一次超越了经验和直观的范围提出“转化”思想,并把“转化”看成宇宙的基本法则,构成了我国 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篇章;而且在理论思维水平上达到了理性思辩形态 (二)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在《老子》看来,既然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对立面总要互相否定,因此对立双方向各自 201994-2010chinaAcademic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w.cnki.ner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 马焕龙 霍艳霞 摘要 本文对先秦在辩证法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 ———老子 ,孙武 ,韩 非《, 易传》的作者在转化及转化条件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由《老子》的 “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 ,这个 过程表现为由《老子》的转化的绝对性到孙武的军事领域中胜与负等的转化需一 定的具体条件 ,再到韩非的“不制不形”的一般转化条件及转化的具体条件 ——— “得事理”“、动弃理”,最后到《易传》的“物极必反”“,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为 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 关键词 老子 孙武 韩非 《易传》 转化 列宁指出“: 辩证法是这样的学说 :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的 ,又怎样成为同一的 ———在什么 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 , ———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 , 而应该当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相互转化的东西”。列宁的这一论述指明“转化”及“转化条件” 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探讨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的思想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精 髓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学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先秦诸子以朴素的形式对转化及转化条件 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其中 ,有代表性的是老子、孙武、韩非及《易传》的作者。本文试图对上述诸子 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的思想进行讨论。 一、老子的“转化”思想 老子作为中国辩证法思想的真正奠基者 ,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思 想一直在历史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老子》书提出七、八十对相互对立的概念 ,对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 和转化问题作了深入地揭示 : (一)“反者道之动”———宇宙的一般规律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42 章) 以下只注章名) 矛盾着的对立面总 要互相否定 ,向相对立的方向转化。“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多 ,多则惑”。《( 22 章》) 这意 味着一切事物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由此老子做出了一般性的概括“: 反者道之动”《( 40 章》) 。按 着这个法则 ,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的东西 ,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 物壮则老”“, 物极必反”。 所以“反者道之动”,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 ,从而推进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宇宙的恒常规律。老子在中国思 想史上第一次超越了经验和直观的范围提出“转化”思想 ,并把“转化”看成宇宙的基本法则 ,构成了我国 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篇章 ;而且在理论思维水平上达到了理性思辩形态。 (二)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在《老子》看来 ,既然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矛盾着的对立面总要互相否定 ,因此对立双方向各自 1998 年 6 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un. 1998 第 23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1. 23 No. 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