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马焕龙霍艳霞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拯 的反面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暂且不论这种无止境的转化是否是循环论,仅就把“转化”不是看作 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点来说,就非常了不起。《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 所倚,其无正也,孰知其极?(《58章》)这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过程。但在这里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老子“转化”的局限性—对立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只要是福就一定转化 为祸,反之亦然,这就为后来庄子的齐万物留下了契机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早试图从理论形态对“转化”进行概括的命题,在思 维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他没有明确“转化”所需的条件,使庄子从老子转化的无条件性、必然性 走向了相对主义。与之相对应,“反者道之动”的命题也被许多思想家从积极方面加以发展,如孙子、韩 非、《易传》的作者等,形成了先秦辩证法思想的绚丽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孙武对“转化条件”的探讨 春秋末期我国产生了一部伟大的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它的作者便是辅佐吴王夫差成为霸业的 孙武。孙武作为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对老子“转化”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讨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的条件性,并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转化所需的条件 (一)孙武对“转化”条件问题的探讨 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孙武从积极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转化”思想,从军事的角 度提出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问题,这在我国古代辩证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孙武通过对战争规律的探讨,提出客观条件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他的“五事”“七 计”,就是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战前估量,以判定战争的胜负。他说:“故经之以五事,较之以 七计,而索其情:一日道,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 不胜。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 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叶篇》以下只注篇名)这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五事”“七计”等诸多主 客观条件的总和战争中胜与负的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他明确指出:“知彼知己,胜乃不 殆。知地知天,胜乃可全。”"(《地形篇》)这是说要在战争中取胜,必须既要了解敌我双方在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又要掌握作战时的气候、季节、地形等自然条件。《孙子兵法》全书一再强调全面 了解敌我双方客观情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因为战争中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具 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使战争中对立面的转化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 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意味着孙武非常注意转化的客观条件 认为对立面间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是极深刻的见解,对于破除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 大产等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具有启发意义。这也是孙子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一大贡献。 (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转化的条件 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优劣,而且还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即是否能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转化所需的各种条件,他把这个过程称作“可为”。“为”不是凭主观愿 望,而是按照规律去创造条件的过程。孙子的“可为”“与老子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篇》说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 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是说胜利的可能性可以从双方条件的对比中加以推测(胜可知),但 不能超越客观现实,也不能无视敌方的主观能动性,单凭我方的主观愿望去强求胜利,所以“胜不可为”。 这说明孙子既重视主观能动性,又注重尊重客观规律。《虚实篇》说:“胜可为也,”这与“胜不可为”是否 矛盾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孙子看来,虽然可以通过“可为”创造夺取胜利的条件,但“可为”必 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条件,即“可为”也是有条件的。故孙子一方面反对违背客观必然性的行为如强攻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nwr.cnkinet的反面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暂且不论这种无止境的转化是否是循环论 ,仅就把“转化”不是看作 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点来说 ,就非常了不起。《老子》说“: 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 所倚 ,其无正也 ,孰知其极 ?”《( 58 章》) 这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但在这里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老子“转化”的局限性 ———对立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只要是福就一定转化 为祸 ,反之亦然 ,这就为后来庄子的齐万物留下了契机。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试图从理论形态对“转化”进行概括的命题 ,在思 维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他没有明确“转化”所需的条件 ,使庄子从老子转化的无条件性、必然性 走向了相对主义。与之相对应“, 反者道之动”的命题也被许多思想家从积极方面加以发展 ,如孙子、韩 非《、易传》的作者等 ,形成了先秦辩证法思想的绚丽篇章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孙武对“转化条件”的探讨 春秋末期 ,我国产生了一部伟大的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它的作者便是辅佐吴王夫差成为霸业的 孙武。孙武作为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对老子“转化”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讨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的条件性 ,并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转化所需的条件。 (一) 孙武对“转化”条件问题的探讨 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孙武从积极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转化”思想 ,从军事的角 度提出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问题 ,这在我国古代辩证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孙武通过对战争规律的探讨 ,提出客观条件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他的“五事”、“七 计”,就是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战前估量 ,以判定战争的胜负。他说“: 故经之以五事 ,较之以 七计 ,而索其情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凡此五者 ,将莫不闻 ,知之者胜 ,不知者 不胜。故 ……曰 :主孰有道 ? 将孰有能 ? 天地孰得 ? 法令孰行 ? 兵众孰强 ? 士卒孰练 ? 赏罚孰明 ? 吾 以此知胜负矣”。《( 孙子兵法·计篇》以下只注篇名) 这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五事”、“七计”等诸多主 客观条件的总和 ,战争中胜与负的转化不是无条件的 ,而是有条件的。他明确指出“: 知彼知己 ,胜乃不 殆。知地知天 ,胜乃可全。”《( 地形篇》) 这是说要在战争中取胜 ,必须既要了解敌我双方在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 ,又要掌握作战时的气候、季节、地形等自然条件。《孙子兵法》全书一再强调全面 了解敌我双方客观情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就是因为战争中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是无条件的 ,只有具 备了一定的条件 ,才能使战争中对立面的转化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谋攻篇》说“: 知彼知己 ,百 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 ;不知彼 ,不知己 ,每战必殆。”这意味着孙武非常注意转化的客观条件。 认为对立面间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这是极深刻的见解 ,对于破除诸如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 大产等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具有启发意义。这也是孙子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一大贡献。 (二)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转化的条件 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优劣 ,而且还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 ,即是否能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转化所需的各种条件 ,他把这个过程称作“可为”。“为”不是凭主观愿 望 ,而是按照规律去创造条件的过程。孙子的“可为”“与老子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篇》说 : “昔之善战者 ,先为不可胜 ,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 ,不能使敌之 可胜。故曰 :胜可知 ,而不可为。”这是说胜利的可能性可以从双方条件的对比中加以推测 (胜可知) ,但 不能超越客观现实 ,也不能无视敌方的主观能动性 ,单凭我方的主观愿望去强求胜利 ,所以“胜不可为”。 这说明孙子既重视主观能动性 ,又注重尊重客观规律。《虚实篇》说“: 胜可为也 ,”这与“胜不可为”是否 矛盾呢 ?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孙子看来 ,虽然可以通过“可为”创造夺取胜利的条件 ,但“可为”必 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条件 ,即“可为”也是有条件的。故孙子一方面反对违背客观必然性的行为如强攻、 马焕龙 霍艳霞 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 1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