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n.1998 第23卷第2期 al of He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 马焕龙霍艳霞 摘要本文对先秦在辩证法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老子,孙武,韩 非,《易传》的作者在转化及转化条件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由《老子》的 “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这个 过程表现为由《老子》的转化的绝对性到孙武的军事领域中胜与负等的转化需 定的具体条件,再到韩非的“不制不形”的一般转化条件及转化的具体条件 得事理”、“动弃理”,最后到《易传》的“物极必反”,“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为 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 关键词老子孙武韩非《易传》转化 列宁指出:“辩证法是这样的学说: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在什么 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 而应该当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相互转化的东西”。列宁的这一论述指明“转化”及“转化条件” 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探讨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精 髓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学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先秦诸子以朴素的形式对转化及转化条件 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老子、孙武、韩非及《易传》的作者。本文试图对上述诸子 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的思想进行讨论。 、老子的“转化”思想 老子作为中国辩证法思想的真正奠基者,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思 想一直在历史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老子》书提出七、八十对相互对立的概念,对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 和转化问题作了深入地揭示: (一)“反者道之动”—宇宙的一般规律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42章)以下只注章名)矛盾着的对立面总 要互相否定,向相对立的方向转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22章》这意 味着一切事物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由此老子做出了一般性的概括:“反者道之动”(《40章》)。按 着这个法则,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的东西,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物壮则老”,“物极必反” 所以“反者道之动”,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从而推进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宇宙的恒常规律。老子在中国思 想史上第一次超越了经验和直观的范围提出“转化”思想,并把“转化”看成宇宙的基本法则,构成了我国 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篇章;而且在理论思维水平上达到了理性思辩形态 (二)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在《老子》看来,既然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着的对立面总要互相否定,因此对立双方向各自 201994-2010chinaAcademic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w.cnki.ner
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 马焕龙 霍艳霞 摘要 本文对先秦在辩证法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 ———老子 ,孙武 ,韩 非《, 易传》的作者在转化及转化条件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由《老子》的 “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 ,这个 过程表现为由《老子》的转化的绝对性到孙武的军事领域中胜与负等的转化需一 定的具体条件 ,再到韩非的“不制不形”的一般转化条件及转化的具体条件 ——— “得事理”“、动弃理”,最后到《易传》的“物极必反”“,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为 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 关键词 老子 孙武 韩非 《易传》 转化 列宁指出“: 辩证法是这样的学说 :它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够同一的 ,又怎样成为同一的 ———在什么 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转化而同一的 , ———为什么人的头脑不应该把这些对立面当做僵死的、凝固的东西 , 而应该当作活生生的、有条件的、活动的、相互转化的东西”。列宁的这一论述指明“转化”及“转化条件” 是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探讨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的思想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精 髓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学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先秦诸子以朴素的形式对转化及转化条件 问题做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其中 ,有代表性的是老子、孙武、韩非及《易传》的作者。本文试图对上述诸子 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的思想进行讨论。 一、老子的“转化”思想 老子作为中国辩证法思想的真正奠基者 ,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思 想一直在历史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老子》书提出七、八十对相互对立的概念 ,对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 和转化问题作了深入地揭示 : (一)“反者道之动”———宇宙的一般规律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42 章) 以下只注章名) 矛盾着的对立面总 要互相否定 ,向相对立的方向转化。“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多 ,多则惑”。《( 22 章》) 这意 味着一切事物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由此老子做出了一般性的概括“: 反者道之动”《( 40 章》) 。按 着这个法则 ,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的东西 ,都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 物壮则老”“, 物极必反”。 所以“反者道之动”,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 ,从而推进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宇宙的恒常规律。老子在中国思 想史上第一次超越了经验和直观的范围提出“转化”思想 ,并把“转化”看成宇宙的基本法则 ,构成了我国 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光辉篇章 ;而且在理论思维水平上达到了理性思辩形态。 (二) 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在《老子》看来 ,既然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矛盾着的对立面总要互相否定 ,因此对立双方向各自 1998 年 6 月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un. 1998 第 23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Vo1. 23 No. 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马焕龙霍艳霞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拯 的反面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暂且不论这种无止境的转化是否是循环论,仅就把“转化”不是看作 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点来说,就非常了不起。《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 所倚,其无正也,孰知其极?(《58章》)这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过程。但在这里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老子“转化”的局限性—对立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只要是福就一定转化 为祸,反之亦然,这就为后来庄子的齐万物留下了契机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早试图从理论形态对“转化”进行概括的命题,在思 维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他没有明确“转化”所需的条件,使庄子从老子转化的无条件性、必然性 走向了相对主义。与之相对应,“反者道之动”的命题也被许多思想家从积极方面加以发展,如孙子、韩 非、《易传》的作者等,形成了先秦辩证法思想的绚丽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孙武对“转化条件”的探讨 春秋末期我国产生了一部伟大的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它的作者便是辅佐吴王夫差成为霸业的 孙武。孙武作为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对老子“转化”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讨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的条件性,并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转化所需的条件 (一)孙武对“转化”条件问题的探讨 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孙武从积极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转化”思想,从军事的角 度提出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问题,这在我国古代辩证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孙武通过对战争规律的探讨,提出客观条件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他的“五事”“七 计”,就是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战前估量,以判定战争的胜负。他说:“故经之以五事,较之以 七计,而索其情:一日道,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 不胜。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 以此知胜负矣”。(《孙子兵法叶篇》以下只注篇名)这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五事”“七计”等诸多主 客观条件的总和战争中胜与负的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他明确指出:“知彼知己,胜乃不 殆。知地知天,胜乃可全。”"(《地形篇》)这是说要在战争中取胜,必须既要了解敌我双方在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又要掌握作战时的气候、季节、地形等自然条件。《孙子兵法》全书一再强调全面 了解敌我双方客观情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因为战争中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具 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使战争中对立面的转化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 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意味着孙武非常注意转化的客观条件 认为对立面间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是极深刻的见解,对于破除诸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 大产等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具有启发意义。这也是孙子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一大贡献。 (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转化的条件 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优劣,而且还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即是否能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转化所需的各种条件,他把这个过程称作“可为”。“为”不是凭主观愿 望,而是按照规律去创造条件的过程。孙子的“可为”“与老子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篇》说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 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这是说胜利的可能性可以从双方条件的对比中加以推测(胜可知),但 不能超越客观现实,也不能无视敌方的主观能动性,单凭我方的主观愿望去强求胜利,所以“胜不可为”。 这说明孙子既重视主观能动性,又注重尊重客观规律。《虚实篇》说:“胜可为也,”这与“胜不可为”是否 矛盾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孙子看来,虽然可以通过“可为”创造夺取胜利的条件,但“可为”必 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条件,即“可为”也是有条件的。故孙子一方面反对违背客观必然性的行为如强攻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nwr.cnkinet
的反面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暂且不论这种无止境的转化是否是循环论 ,仅就把“转化”不是看作 一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点来说 ,就非常了不起。《老子》说“: 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 所倚 ,其无正也 ,孰知其极 ?”《( 58 章》) 这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但在这里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老子“转化”的局限性 ———对立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只要是福就一定转化 为祸 ,反之亦然 ,这就为后来庄子的齐万物留下了契机。 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试图从理论形态对“转化”进行概括的命题 ,在思 维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他没有明确“转化”所需的条件 ,使庄子从老子转化的无条件性、必然性 走向了相对主义。与之相对应“, 反者道之动”的命题也被许多思想家从积极方面加以发展 ,如孙子、韩 非《、易传》的作者等 ,形成了先秦辩证法思想的绚丽篇章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二、孙武对“转化条件”的探讨 春秋末期 ,我国产生了一部伟大的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它的作者便是辅佐吴王夫差成为霸业的 孙武。孙武作为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对老子“转化”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讨了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的条件性 ,并特别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转化所需的条件。 (一) 孙武对“转化”条件问题的探讨 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孙武从积极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转化”思想 ,从军事的角 度提出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问题 ,这在我国古代辩证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孙武通过对战争规律的探讨 ,提出客观条件的优劣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他的“五事”、“七 计”,就是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进行战前估量 ,以判定战争的胜负。他说“: 故经之以五事 ,较之以 七计 ,而索其情 :一曰道 ,二曰天 ,三曰地 ,四曰将 ,五曰法。……凡此五者 ,将莫不闻 ,知之者胜 ,不知者 不胜。故 ……曰 :主孰有道 ? 将孰有能 ? 天地孰得 ? 法令孰行 ? 兵众孰强 ? 士卒孰练 ? 赏罚孰明 ? 吾 以此知胜负矣”。《( 孙子兵法·计篇》以下只注篇名) 这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五事”、“七计”等诸多主 客观条件的总和 ,战争中胜与负的转化不是无条件的 ,而是有条件的。他明确指出“: 知彼知己 ,胜乃不 殆。知地知天 ,胜乃可全。”《( 地形篇》) 这是说要在战争中取胜 ,必须既要了解敌我双方在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的力量对比 ,又要掌握作战时的气候、季节、地形等自然条件。《孙子兵法》全书一再强调全面 了解敌我双方客观情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就是因为战争中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是无条件的 ,只有具 备了一定的条件 ,才能使战争中对立面的转化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谋攻篇》说“: 知彼知己 ,百 战不殆 ;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 ;不知彼 ,不知己 ,每战必殆。”这意味着孙武非常注意转化的客观条件。 认为对立面间的相互转化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这是极深刻的见解 ,对于破除诸如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 大产等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具有启发意义。这也是孙子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的一大贡献。 (二)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转化的条件 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双方各种客观条件的优劣 ,而且还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 ,即是否能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转化所需的各种条件 ,他把这个过程称作“可为”。“为”不是凭主观愿 望 ,而是按照规律去创造条件的过程。孙子的“可为”“与老子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篇》说 : “昔之善战者 ,先为不可胜 ,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 ,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 ,不能使敌之 可胜。故曰 :胜可知 ,而不可为。”这是说胜利的可能性可以从双方条件的对比中加以推测 (胜可知) ,但 不能超越客观现实 ,也不能无视敌方的主观能动性 ,单凭我方的主观愿望去强求胜利 ,所以“胜不可为”。 这说明孙子既重视主观能动性 ,又注重尊重客观规律。《虚实篇》说“: 胜可为也 ,”这与“胜不可为”是否 矛盾呢 ?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孙子看来 ,虽然可以通过“可为”创造夺取胜利的条件 ,但“可为”必 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条件 ,即“可为”也是有条件的。故孙子一方面反对违背客观必然性的行为如强攻、 马焕龙 霍艳霞 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 1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河北大学学报(晢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死守等,指出“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土地篇》)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讲 势”,指出“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势篇》)这说明孙子已触及到战争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 证关系问题。战争中的客观规律是战争中敌我双方矛盾发展变化所形成的。战争的殊负是敌我双方各 自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生死博斗的剧烈运动决定的,是客观可能性、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等综合作用的结 果。战争开始时,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的优劣,只能显示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战争胜负的必然性是在 定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在战争实践中通过敌我双方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相互较量的结果。但主观能 动性的大小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受制于有关客观条件人们不可能超越客观条件去企求战争的胜利,而 只能在一定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争取战争胜利的条件。孙武“转化”思想的精 恰恰在于漫岀发浑主观能动性,创造取得胜利的条件。一部《孙子兵法》可以说通篇贯穿的就是发挥 主观能动性,我方总是居于战争过程中有利的方面,陷敌方于不利的方面。为了创造条件,使对立双 方朝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孙武着重研究了集中与分散、实与虚的辩证关系。他说:“用兵之法,十则 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虚实篇》)这是说如何利用双方 兵力,以控制战争发展的方向,创造有利于己的条件。甚至“能为敌之司令。”(《虚实篇》)即成为敌方命 运的主宰者。而发挥能动性的原则就是出奇制胜。《势篇》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 无穷如无地,不竭如江河。呲此外还应调动敌人,使敌方听从于我方的指挥,《势篇》说:“善动敌者,形之 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这样,通过一系列能动性的发挥,使我方处于战争中矛盾双方之有利的方 面,从而达到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目的。可见,孙武强调可为,最终目的在于取得战争的胜利。通过对 战争规律的探讨,对人的能动性做如此深刻的探讨在同时代的中西方哲学家中并不多见。 孙武提出转化的条件性使其辩证法与相对主义区别开来,从而也避免了转向相对主义的可能。重 视转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提出“可为”,从而与老子的“无为区别开来。但孙武对“条件性”和 “可为”的探讨只局限于军事领域,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老子的辩证法更具有普遍性。 三、韩非对“转化条件”的探讨 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孙武注意并探讨了转化的条件问题,但没有从理论的层次上对转化条件 进行概括,韩非则在转化的条件性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他不仅在理论上对转化的条件进 行了概括,而且详细地阐述了祸福等转化所需的具体条件 韩非明确指出:“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万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万物得之以 败,得之以成。道譬诸若水,溺者多饮之即死,渴者适饮之即生;譬之若剑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 诛暴则福成;故得之以死,得之以生;得之以败,得之以成”(《韩非子解老》以下只写篇名)这是说没有 定的条件,万物就不能成形,柔弱胜刚强也有一个适时的问题,不是在任何时候柔弱都能胜刚强。与具 体事物的规律相适应,诸条件若符合死的规律就会死,符合生的规律就会生;失败和成功也如此。同是 剑和戟,愚者为了泄私忿而去用它杀人,就会产生祸患;而圣人用它去铲除暴虐,则得到幸福。水亦是同 样,溺者因过量饮之而死,渴者因适量饮之而得生。在这里韩非已明确提出了转化条件—“不制不 形”而且通过对祸福相互转化的具体分析,进而概括出对立面转化的具体条件—“得事理”或“动弃 理”。在对老子的祸福转化进行解释时韩非指出:“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 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命;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 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其成功也;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 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天。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天 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解老》在这里韩非精辟 地论述了祸福转化的条件和过程。祸转化为福,福转化为祸,都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一次完成的,过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cnki.net
死守等 ,指出“合于利而动 ,不合于利而止”; 《( 土地篇》) 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讲 “势”,指出“势者 ,因利而制权也”。《( 势篇》) 这说明孙子已触及到战争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 证关系问题。战争中的客观规律是战争中敌我双方矛盾发展变化所形成的。战争的胜负是敌我双方各 自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生死博斗的剧烈运动决定的 ,是客观可能性、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等综合作用的结 果。战争开始时 ,敌我双方的客观条件的优劣 ,只能显示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战争胜负的必然性是在一 定客观条件的基础上 ,在战争实践中 ,通过敌我双方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相互较量的结果。但主观能 动性的大小不是凭空而来 ,而是受制于有关客观条件 ,人们不可能超越客观条件去企求战争的胜利 ,而 只能在一定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争取战争胜利的条件。孙武“转化”思想的精 华恰恰在于提出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取得胜利的条件。一部《孙子兵法》可以说通篇贯穿的就是发挥 主观能动性 ,使我方总是居于战争过程中有利的方面 ,陷敌方于不利的方面。为了创造条件 ,使对立双 方朝有利于自己的方面发展 ,孙武着重研究了集中与分散、实与虚的辩证关系。他说“: 用兵之法 ,十则 围之 ,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少则能逃之 ,不若则能避之。”《( 虚实篇》) 这是说如何利用双方 兵力 ,以控制战争发展的方向 ,创造有利于己的条件。甚至“能为敌之司令。”《( 虚实篇》) 即成为敌方命 运的主宰者。而发挥能动性的原则就是出奇制胜。《势篇》说“: 凡战者 ,以正合 ,以奇胜。故善出奇者 , 无穷如无地 ,不竭如江河。”此外还应调动敌人 ,使敌方听从于我方的指挥《, 势篇》说“: 善动敌者 ,形之 , 敌必从之 ;予之 ,敌必取之。”这样 ,通过一系列能动性的发挥 ,使我方处于战争中矛盾双方之有利的方 面 ,从而达到消灭敌人 ,取得胜利的目的。可见 ,孙武强调可为 ,最终目的在于取得战争的胜利。通过对 战争规律的探讨 ,对人的能动性做如此深刻的探讨在同时代的中西方哲学家中并不多见。 孙武提出转化的条件性使其辩证法与相对主义区别开来 ,从而也避免了转向相对主义的可能。重 视转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提出“可为”,从而与老子的“无为”区别开来。但孙武对“条件性”和 “可为”的探讨只局限于军事领域 ,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老子的辩证法更具有普遍性。 三、韩非对“转化条件”的探讨 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孙武注意并探讨了转化的条件问题 ,但没有从理论的层次上对转化条件 进行概括 ,韩非则在转化的条件性方面迈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他不仅在理论上对转化的条件进 行了概括 ,而且详细地阐述了祸福等转化所需的具体条件。 韩非明确指出“: 凡道之情 ,不制不形 ,柔弱随时 ,与理相应 ,万物得之以死 ,得之以生 ,万物得之以 败 ,得之以成。道譬诸若水 ,溺者多饮之即死 ,渴者适饮之即生 ;譬之若剑戟 ,愚人以行忿则祸生 ,圣人以 诛暴则福成 ;故得之以死 ,得之以生 ;得之以败 ,得之以成”《( 韩非子·解老》以下只写篇名) 这是说没有一 定的条件 ,万物就不能成形 ,柔弱胜刚强也有一个适时的问题 ,不是在任何时候柔弱都能胜刚强。与具 体事物的规律相适应 ,诸条件若符合死的规律就会死 ,符合生的规律就会生 ;失败和成功也如此。同是 剑和戟 ,愚者为了泄私忿而去用它杀人 ,就会产生祸患 ;而圣人用它去铲除暴虐 ,则得到幸福。水亦是同 样 ,溺者因过量饮之而死 ,渴者因适量饮之而得生。在这里韩非已明确提出了转化条件 ———“不制不 形”,而且通过对祸福相互转化的具体分析 ,进而概括出对立面转化的具体条件 ———“得事理”或“动弃 理”。在对老子的祸福转化进行解释时韩非指出“: 人有祸则心畏恐 ,心畏恐则行端直 ,行端直则思虑熟 , 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 ,无祸害则尽天命 ;得事理则必成功 ,尽天年则全而寿 ,必成功则富与 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 ,故曰‘: 祸兮福之所倚 ,以其成功也 ;’人有福则富贵至 ,富贵至则 衣食美 ,衣食美则骄心生 ,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 之难 ,而外无成功之名者 ,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 ,故曰 ‘: 福兮祸之所伏。’《( 解老》) 在这里韩非精辟 地论述了祸福转化的条件和过程。祸转化为福 ,福转化为祸 ,都是一个动态过程 ,而不是一次完成的 ,过 2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2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马焕龙霍艳霞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拯 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不是无条件的。若没有他所说的一系列条件,就不可能实现从祸到 福或从福到祸的动态转化,而这一系列的具体条件韩非则概括为—“得事理”或“动弃理”。“理”就是 转化的条件。具体来说,“得事理”即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成功;而“动弃理”即违背事物发展的规 律,则将失败。因此若想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就必须“得事理”反之着“动弃理”则将使事 物向不利于己的方面转化。这样韩非由对祸福转化的具体条件的分析,进而概括出对立面转化的一般 条件,这就比老子的原文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就转化的条件而言,韩非的思想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 高水平,对于克服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然而我们也不得不 承认,韩非的许多论述固然生动、具体,但仍局限于经验性的领域,而且是他第一次从形式逻辑的角度 否认了“矛盾”否认了对立面的统 四、《易传》的“转化”思想 《易传》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对对立面间的相互转化进行了较深的论述。《易传》根据阴阳交感 的概念表述了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光辉命题;根据阴阳相互转 化的概念表述了运动变化的规律—“物极必反”。这些思想都达到了先秦时期的最高水平,而且对后 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一)“物极必反”—事物变化所遵循的通则 《易传》认为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若能认识运动的规律,就能了解事物的奥妙,就能通“神”。因 此《易传》的作者非常注重研究事物运动的规律,认为圣人作《易》的目的就在于“通神明之德”,而圣人最 大的本领就在于“穷神知化”。事物运动的规律是什么呢?《易传》认为就是“物极必反”,并对此进行了 较全面的论证。《丰》卦《彖》辞说:“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这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退和进相互转化的过 程,即事物变化的通则就是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对立面不断转化。《系辞》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穷”就是矛盾发展到极点,“变”就 是转为其反面,“通”就是变为反面后的新发展,“久”是长久,但长久不是永远,它还要发展到“穷”的阶 段,这就叫“往来”。就卦象说,事物的成毁也就是乾坤的辟阖。事物的成是其来,毁是其往,一来一往就 是变,变就是来与往的相互转化,而这种往来转化是无穷的,惟其无穷所以世界无尽,这就是所谓“往来 不穷谓之通”。 从阴阳、乾坤自身来看,《易传》方面认为乾坤的地位是不变的,另一方面又认为乾坤的性能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坤本来是主静、主柔的,但《文言》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这样坤的“至柔 也就转化为“刚”,其“至静”也就转化为“动”了。《系辞》又说:“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这是说乾的动中有静,坤的静中也有动。本来是“阖户谓之坤 辟户谓之乾,"可坤也可以“其动也辟”了。既然乾坤的性能可以相互转化,则由乾坤引导出的其它一系 列矛盾也就可以相互转化。这意味着《易传》试图从乾坤的角度来证明其物极必反的通则 从卦序的排列看,也说明物极必反的通则。《序卦》明确指出,六十四卦的次序即表示物极必反的通 则。六十四卦中,相反的卦常是相连的,如泰卦和否卦,剥卦和复卦,既济卦和未济卦。《序卦》说:“泰 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是未济卦,《序卦》说:“物不可穷也,故受之 以未济终焉,”这意味着由于事物是无穷的,故世界永远处于“转化"过程中,故以未济卦结尾 《易传》试图从规律的角度对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进行理论概括,得出了“物极必反”的结论,这不能不 说是对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进一步发展。直到今天,“物极必反”仍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二)对立面转化的条件问题 对立面的转化总是以一定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为前提,《易传》也模糊地猜测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 2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wwcnkiner
程的每一步都需要有一定的条件 ,而不是无条件的。若没有他所说的一系列条件 ,就不可能实现从祸到 福或从福到祸的动态转化 ,而这一系列的具体条件韩非则概括为 ———“得事理”或“动弃理”。“理”就是 转化的条件。具体来说“, 得事理”即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就能成功 ;而“动弃理”即违背事物发展的规 律 ,则将失败。因此若想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 ,就必须“得事理”;反之若“动弃理”则将使事 物向不利于己的方面转化。这样韩非由对祸福转化的具体条件的分析 ,进而概括出对立面转化的一般 条件 ,这就比老子的原文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就转化的条件而言 ,韩非的思想达到了先秦哲学的最 高水平 ,对于克服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甚至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然而我们也不得不 承认 ,韩非的许多论述固然生动、具体 ,但仍局限于经验性的领域 ,而且是他第一次从形式逻辑的角度 , 否认了“矛盾”,否认了对立面的统一。 四《、易传》的“转化”思想 《易传》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 ,对对立面间的相互转化进行了较深的论述。《易传》根据阴阳交感 的概念表述了辩证法的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光辉命题 ;根据阴阳相互转 化的概念表述了运动变化的规律 ———“物极必反”。这些思想都达到了先秦时期的最高水平 ,而且对后 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一)“物极必反”———事物变化所遵循的通则 《易传》认为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若能认识运动的规律 ,就能了解事物的奥妙 ,就能通“神”。因 此《易传》的作者非常注重研究事物运动的规律 ,认为圣人作《易》的目的就在于“通神明之德”,而圣人最 大的本领就在于“穷神知化”。事物运动的规律是什么呢 ?《易传》认为就是“物极必反”,并对此进行了 较全面的论证。《丰》卦《彖》辞说“: 变化者 ,进退之象也”。这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退和进相互转化的过 程 ,即事物变化的通则就是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对立面不断转化。《系辞》说“: 易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 久”“, 阖户谓之坤 ,辟户谓之乾 ,一阖一辟谓之变 ,往来不穷谓之通。”“穷”就是矛盾发展到极点“, 变”就 是转为其反面“, 通”就是变为反面后的新发展 “, 久”是长久 ,但长久不是永远 ,它还要发展到“穷”的阶 段 ,这就叫“往来”。就卦象说 ,事物的成毁也就是乾坤的辟阖。事物的成是其来 ,毁是其往 ,一来一往就 是变 ,变就是来与往的相互转化 ,而这种往来转化是无穷的 ,惟其无穷 ,所以世界无尽 ,这就是所谓“往来 不穷谓之通”。 从阴阳、乾坤自身来看《, 易传》一方面认为乾坤的地位是不变的 ,另一方面又认为乾坤的性能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坤本来是主静、主柔的 ,但《文言》说“: 坤至柔而动也刚 ,至静而德方。”这样坤的“至柔” 也就转化为“刚”,其“至静”也就转化为“动”了。《系辞》又说“: 夫乾 ,其静也专 ,其动也直 ,是以大生焉。 夫坤 ,其静也翕 ,其动也辟 ,是以广生焉。”这是说乾的动中有静 ,坤的静中也有动。本来是“阖户谓之坤 , 辟户谓之乾 ,”可坤也可以“其动也辟”了。既然乾坤的性能可以相互转化 ,则由乾坤引导出的其它一系 列矛盾也就可以相互转化。这意味着《易传》试图从乾坤的角度来证明其物极必反的通则。 从卦序的排列看 ,也说明物极必反的通则。《序卦》明确指出 ,六十四卦的次序即表示物极必反的通 则。六十四卦中 ,相反的卦常是相连的 ,如泰卦和否卦 ,剥卦和复卦 ,既济卦和未济卦。《序卦》说 “: 泰 者 ,通也 ,物不可以终通 ,故受之以否。”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是未济卦《, 序卦》说“: 物不可穷也 ,故受之 以未济终焉 ,”这意味着由于事物是无穷的 ,故世界永远处于“转化”过程中 ,故以未济卦结尾。 《易传》试图从规律的角度对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进行理论概括 ,得出了“物极必反”的结论 ,这不能不 说是对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进一步发展。直到今天“, 物极必反”仍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二) 对立面转化的条件问题 对立面的转化总是以一定的时间、空间等条件为前提《, 易传》也模糊地猜测到了这一问题 ,提出了 马焕龙 霍艳霞 先秦诸子关于“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初探 3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河北大学学报(晢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时位”的概念。“时”就是时间,“位”就是空间。《易传》认为对立面的转化,贵在得时,得时则吉,失时 则转化为凶。节卦九二爻辞说:“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祭,实受其福。”《彖辞》解释说 如西邻之时也。”这就是说大祭不如小祭的受福,是因为不得其时,即福与祸的转化是随看时间等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并不是在任何时候有某种条件就可以得福或祸故损卦《绿醉》说:“损益盃虚,与时俱行。” 益卦《彖辞》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益贵在得时,转化及时就能成功,反之则会失败,给人们带来祸 害。《易传》把时间作为转化的条件,实为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易传》不仅注意到了“转化”的时间,而且注意到了“转化的空间。认为若阳爻居阴位,或阴爻居阳 位,就是“不当位”,而不当泣一般说是不吉的;反之,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则为“当位”,而“当位” 则总是吉的。《易传》模地猜到了时空在转化中的作用,当然它不能与辩证法的”一切以条件、地点和 时间的转移而转移”相比,但其思想价值是不可抹杀的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对立面转化的根源 《易传》认为对立面转化的根源在于事物自身存在的阴阳矛盾,阴阳相互包含又相互依存、斗争和转 化,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光辉命题。《系辞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往矣;动静 有常刚柔断矣。“这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正是由于事物自身包含着矛盾即 阴阳,事物才有发展变化。《系辞传》说:“日月运行,寒一暑”,“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 焉”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命题是中国辩证法史上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最早的较确切的表述,是 《易传》对辩证法思想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中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探讨转化的原因。毛泽东 同志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尽管今天看来阴阳的对立 统一仍然是一种具体矛盾,但当时把它作为一个普遍规律,无疑是人类思维的一大进步 五、结束语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物极必反”,表明先 秦诸子对“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的探讨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其许多思想已成为我们民族优秀 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先秦诸子在转化问题上的思想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最明显的 就是从老子的辩证法到庄子的相对主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完全以 必然的形式出现的,这意味着老子的思想含有把对立面混同为一的相对主义因素,以致于庄子把对立面 转化的相对性绝对化,走上了相对主义的道路 先秦诸子在“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而教训也是相当深刻的。无论是贡 献还是教训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辩证法的精髓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得到了王永祥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参阅书目 《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庞朴《沉思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永祥《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齐鲁书社,1991年版 方克《中国辩证法思想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孙实明《韩非思想新探》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处) 2 o1994-2010 China 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p: //nw cnki. net
“时”“位”的概念。“时”就是时间“, 位”就是空间。《易传》认为对立面的转化 ,贵在得时 ,得时则吉 ,失时 则转化为凶。节卦九二爻辞说“: 东邻杀牛 ,不如西邻之 祭 ,实受其福。”《彖辞》解释说“: 东邻杀牛 ,不 如西邻之时也。”这就是说大祭不如小祭的受福 ,是因为不得其时 ,即福与祸的转化是随着时间等条件的 变化而变化 ,并不是在任何时候有某种条件就可以得福或祸 ,故损卦《彖辞》说“: 损益盈虚 ,与时俱行。” 益卦《彖辞》说“: 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益贵在得时 ,转化及时就能成功 ,反之则会失败 ,给人们带来祸 害。《易传》把时间作为转化的条件 ,实为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易传》不仅注意到了“转化”的时间 ,而且注意到了“转化”的空间。认为若阳爻居阴位 ,或阴爻居阳 位 ,就是“不当位”,而不当位一般说是不吉的 ;反之 ,若阳爻居阳位 ,阴爻居阴位 ,则为“当位”,而“当位” 则总是吉的。《易传》模糊地猜到了时空在转化中的作用 ,当然它不能与辩证法的”一切以条件、地点和 时间的转移而转移”相比 ,但其思想价值是不可抹杀的。 (三)“一阴一阳之谓道”———对立面转化的根源 《易传》认为对立面转化的根源在于事物自身存在的阴阳矛盾 ,阴阳相互包含又相互依存、斗争和转 化 ,提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光辉命题。《系辞传》说“: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 ,贵贱往矣 ;动静 有常 ,刚柔断矣。”这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 ,正是由于事物自身包含着矛盾即 阴阳 ,事物才有发展变化。《系辞传》说“: 日月运行 ,一寒一暑”“, 日月相推 ,而明生焉。“寒暑相推 ,而岁成 焉”,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命题是中国辩证法史上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最早的较确切的表述 ,是 《易传》对辩证法思想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 ,也是中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探讨转化的原因。毛泽东 同志指出“: 事物的矛盾法则 ,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尽管今天看来阴阳的对立 统一仍然是一种具体矛盾 ,但当时把它作为一个普遍规律 ,无疑是人类思维的一大进步。 五、结束语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从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 物极必反”,表明先 秦诸子对“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的探讨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 ,其许多思想已成为我们民族优秀 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先秦诸子在转化问题上的思想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最明显的 就是从老子的辩证法到庄子的相对主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老子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完全以 必然的形式出现的 ,这意味着老子的思想含有把对立面混同为一的相对主义因素 ,以致于庄子把对立面 转化的相对性绝对化 ,走上了相对主义的道路。 先秦诸子在“转化”及“转化条件”问题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而教训也是相当深刻的。无论是贡 献还是教训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辩证法的精髓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得到了王永祥教授的指导 ,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参阅书目 : 《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庞朴《沉思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王永祥《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齐鲁书社 ,1991 年版。 方克《中国辩证法思想史》(先秦)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孙实明《韩非思想新探》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研究生处) 4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2 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