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易传》论文汇编_今帛本易传刚柔解易的诠释学考察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1.27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周易研究 2009年第1期(总第九十三期) 今、帛本惕易传》刚柔懈解《易潲诠释学考察 徐强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在任何一个解释活动中,概念范畴都作为重要的前提限定着意义的生成,刚柔在今帛本易传》就作为基本 的范畴性前提而存在。埸传》成时,人们对“刚柔“的涵义及内在关系即有着一定的基本理解。“刚柔“被用以解侷易》 时,这些涵义及内在关系便被赋予倜易本,从而使啁易胜成了丰富的意义;同时,在此过程中作为前提性范畴的“刚 柔实现了意义增值。今帛本埸传蹰刚柔酌把握既有同又有异,故而对婤易舶解释也有所差别。今本埸传 刚柔观念的“人文义”、秩序义”、变动相推义怍为“嘣理解閑成解锡》前提,限定着今本锡传》意义生成;而在 帛书埸传》除此诸“义"外,更突出了“刚柔“范畴的“相济义”,从而使其易学解释、意义生成展现出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刚柔”概念范畴;帛书锡易传》诠释学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09)01-0027-07 On the hem eneutics of hardness-softness in the yizhuan of the Silk M anuscript and curren t version Deparment of Phibsoph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h any hemeneutics activity, conceptin and category as mportant prem ises lm it the generation of meanings The concept of hardness-softness functons as this kind of category prem ise in both the silk manuscript and current versions of the Yihuan( Cam mentaries on the Text of the Zhouyi ). When the yihuan was beginning to take shape, peop le had certain understand ing on the con tatons of hardness and softness as well as corre laton between them, which enriched the original mean ings of the Text of the Zhouyi At the sme tme differences in app rehend ing hardness and softness beteen the silk manuscript Yihuan and received version of Yihuan, their intepre tatons of the mport of the Zhouyi are also different in me aspects In the yihuan of the received verson, the connotations of hu- anity, order and interacton as p resuppositons constitute the prem ise n ntepreting the Yi and restrict the generaton of mean ings o this versin Yet, in the silk manuserpt of REhman, besides the above mentioned connotations, it gives prm inence t the interde- pendence beteen hardness and softness, and disp lays its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in inter reting the yi Key words: hardness-softness concep ts and categories silk manuscrpt of Chuan, hemeneutics 任何解释者都生存和生活于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之中,被他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 和语言等等所塑造,这是他无法摆脱的限制性和规定性。解释者不能走出历史,这决定了每一种解释都 处于某种受历史制约的视域之中,解释者总是带着已经形成的“前理解”“前把握进入文本的解释中 这些“前理解括了理解者在历史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语言、概念范畴体系以及关于宇宙、社会人生 收稿日期:2008 作者简介:徐强(1 山东五莲人,北京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周易研究 2009年第 1期 (总第九十三期 ) 收稿日期 : 2008 - 10 - 09 作者简介 :徐强 (1980 - ) ,男 ,山东五莲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05级博士研究生。 今、帛本《易传 》“刚柔 ”解《易 》的诠释学考察 徐 强 (北京大学 哲学系 ,北京 100871) 摘要 :在任何一个解释活动中 ,概念范畴都作为重要的前提限定着意义的生成 ,“刚柔 ”在今帛本《易传 》中就作为基本 的范畴性前提而存在。《易传 》形成时 ,人们对“刚柔 ”的涵义及内在关系即有着一定的基本理解。“刚柔 ”被用以解《易 》 时 ,这些涵义及内在关系便被赋予《周易 》文本 ,从而使《周易 》生成了丰富的意义 ;同时 ,在此过程中作为前提性范畴的“刚 柔 ”也实现了意义增值。今帛本《易传 》对“刚柔 ”的把握既有同又有异 ,故而对《周易 》的解释也有所差别。今本《易传 》中 , “刚柔 ”观念的“人文义 ”、“秩序义 ”、“变动相推义 ”作为“前理解 ”构成解《易 》的前提 ,限定着今本《易传 》的意义生成 ;而在 帛书《易传 》中 ,除此诸“义 ”之外 ,更突出了“刚柔 ”范畴的“相济义 ”,从而使其易学解释、意义生成展现出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 :“刚柔 ”;概念范畴 ;帛书《易传 》;诠释学 中图分类号 : B22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3882 (2009) 01 - 0027 - 07 On the Herm eneutics of Hardness2softness in the Yizhuan of the S ilk M anuscr ipt and Curren t Version XU Q ia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In any hermeneutics activity, concep tion and category as important p remises limit the generation ofmeanings. The concep t of hardness2softness functions as this kind of category p remise in both the silk manuscrip t and current versions of the Yizhuan (Com2 mentaries on the Text of the Zhouyi). When the Yizhuan was beginning to take shape, peop le had certain understanding on the conno2 tations of hardness and softness as well a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which enriched the original meanings of the Text of the Zhouyi. A t the same time, hardness and softness as categories of p remise realized accretion of imp lications. Because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app rehending hardness and softness between the silk manuscrip t Yizhuan and received version of Yizhuan, their interp re2 tations of the import of the Zhouyi are also different in some aspects. In the Yizhuan of the received version, the connotations of hu2 manity, order and interaction as p resuppositions constitute the p remise in interp reting the Yi and restrict the generation ofmeanings of this version. Yet, in the silk manuscrip t of Yizhuan, besides the above2mentioned connotations, it gives p rominence to the interde2 pendence between hardness and softness, and disp lays its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in interp reting the Yi. Key words: hardness2softness; concep ts and categories; silk manuscrip t of Yizhuan; hermeneutics 任何解释者都生存和生活于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之中 ,被他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历史、文化 和语言等等所塑造 ,这是他无法摆脱的限制性和规定性。解释者不能走出历史 ,这决定了每一种解释都 处于某种受历史制约的视域之中 ,解释者总是带着已经形成的“前理解 ”、“前把握 ”进入文本的解释中 , 这些“前理解 ”包括了理解者在历史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语言、概念范畴体系以及关于宇宙、社会人生 72

的知识等。①就今、帛本锡易传痂言,其创作者必然也是带着某些“前理解进入对倜易》解释中,并 创造性地解释了倜易炆本。因而如果我们要对传胎易学解释活动有深入了解,要对这个过程的 意义生成有准确认识,就必须以这个解释活动的历史性前提,也就是对解释者所拥有的概念范畴体系 思想观念等做出考察 在诸种前提性因素中,概念范畴是首先要关注的,本文就从这方面入手。今、帛本《易传冲,明 阳”、刚柔”、“动静等成为解倜易潲重要概念范畴,它结合在一起作为易传)基本解释前提、框架 作为易学解释的基本“前见'潜替在地发挥着作用,一方面使锡易传)解释成为可能,同时也限定了其解 释者的视野。本文希望以“刚柔范畴为例,通过分析作为易学解释基本前提的“刚柔'概念,了解 柔'的不同涵义作为“前见惨参与到今、帛本易传》易学解释中去的过程,一方面考察概念范畴与 易》本如何通过互动以实现《易传意义生成;另一面则试图比较今、帛本《易传》,考察它们基于对 刚柔菀畴之取义的侧重不同,从而导致的双方在意义生成上的差异,突出帛书偈易传刚柔相济” 的“前理解对倜易潲解释 关于早期俐刚柔”的一般理解 柔 解易基本前提 在进入锡易传》刚柔隴畴解惕易》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对早期“刚柔’观念的内涵做一个大致 的梳理,因为刚柔伣念在惕易传》生时或之前就已被人们广泛使用,而且这种对刚柔的一般理解 正作为裼易传廨易潲前提、“前把握侕而存在。这样,我们需要大致确定今本《易传时代背景,以 便了解其时人们对刚柔″的一般理解。就今本偈易传痂言,关于其形成的较早推定是认为春秋时已有 像象》,而较晚的推定则是认为其完全编纂成书是在秦汉,不过更多的研究将其定位于战国②。我们不必 对锡易传城书的准确年代作出论定,只需要将其置于如上的大致时代框架中,了解其时或稍早时期的 刚柔观念这对于把握锡易传潲刚柔伣观念便虽不中亦不远唉矣。分析这样一个时代的刚柔观 念,无疑倘尚书》、皘峙经》佐传》個语》、管子》、《老子》、《论语》皆可看作有效的材料,因为这些 作品总体上看皆大致形成于这个时代范围之中。进而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将时人的刚柔”观念概括 为以下几种情况 ()“刚柔“较早且较为普遍的意义是刚强、柔弱的性质。具体来说,它既可以指人的刚强、柔弱的 两种性格,如“不竞不練,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峙诗·商颂·长发》),“直而温,宽而栗,刚 而无虐,简而无傲”(倘尚书·舜典》),恤血气方刚”“友便辟,友善柔”(能论语·季氏》),或“其为人也 刚而尚宠”(《语·晋语八》)等等;另一方面,刚柔“也普遍地指事物刚强与柔弱两种相对的属性,如 時经胂:“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小雅·鹿鸣之什》),管子厮云“土乃益 刚”(度地》)、“然则柔风甘雨乃至”(伵四时》),以及《语胂的“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樾语下》) 等等,应该说“刚”柔取坚刚和柔弱两种意义是其时比较普遍的用法 二)‘刚柔齦跟“德的意义相关联而指示着刚健或柔顺的德行。如书·皋陶谟况皋陶所陈之 “九德”其中将‘而立”“刚而塞看作两种重要德行;倘书·洪范胂箕子论“三德公云:“曰正直 二曰刚克,三曰柔克。晴人朱骏声认为此刚克乃是“强毅之德”,而“克“宽仁之德”③其它诸 如管子·弟子职胂的温柔孝悌,毋骄恃力”,佐传酈公二十六年中的“和而义,妻柔而正'等 ①李建盛解事件与文本意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②参见杨庆中在倜易经传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第172-189页)中对此的总结 ③请清侏骏声倘书古注便读)四上,中国基本古籍库

的知识等。① 就今、帛本《易传 》而言 ,其创作者必然也是带着某些“前理解 ”进入对《周易 》的解释中 ,并 创造性地解释了《周易 》文本。因而如果我们要对《易传 》的易学解释活动有深入了解 ,要对这个过程的 意义生成有准确认识 ,就必须以这个解释活动的历史性前提 ,也就是对解释者所拥有的概念范畴体系、 思想观念等做出考察。 在诸种前提性因素中 ,概念范畴是首先要关注的 ,本文就从这方面入手。今、帛本《易传 》中 ,“阴 阳 ”、“刚柔 ”、“动静 ”等成为解《易 》的重要概念范畴 ,它结合在一起作为《易传 》的基本解释前提、框架 , 作为易学解释的基本“前见 ”潜在地发挥着作用 ,一方面使《易传 》的解释成为可能 ,同时也限定了其解 释者的视野。本文希望以“刚柔 ”范畴为例 ,通过分析作为易学解释基本前提的“刚柔 ”概念 ,了解“刚 柔 ”的不同涵义作为“前见 ”参与到今、帛本《易传 》的易学解释中去的过程 ,一方面考察概念范畴与《周 易 》文本如何通过互动以实现《易传 》的意义生成 ;另一面则试图比较今、帛本《易传 》,考察它们基于对 “刚柔 ”范畴之取义的侧重不同 ,从而导致的双方在意义生成上的差异 ,突出帛书《易传 》在“刚柔相济 ” 的“前理解 ”中对《周易 》的解释。 一、关于早期“刚柔 ”的一般理解 ———“刚柔 ” 解《易 》的基本前提 在进入《易传 》以“刚柔 ”范畴解《易 》的探讨之前 ,我们首先对早期“刚柔 ”观念的内涵做一个大致 的梳理 ,因为“刚柔 ”观念在《易传 》产生时或之前就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而且这种对“刚柔 ”的一般理解 正作为《易传 》解《易 》的前提、“前把握 ”而存在。这样 ,我们需要大致确定今本《易传 》的时代背景 ,以 便了解其时人们对“刚柔 ”的一般理解。就今本《易传 》而言 ,关于其形成的较早推定是认为春秋时已有 《象 》,而较晚的推定则是认为其完全编纂成书是在秦汉 ,不过更多的研究将其定位于战国 ②。我们不必 对《易传 》成书的准确年代作出论定 ,只需要将其置于如上的大致时代框架中 ,了解其时或稍早时期的 “刚柔 ”观念 ,这对于把握《易传 》的“刚柔 ”观念便“虽不中亦不远 ”矣。分析这样一个时代的“刚柔 ”观 念 ,无疑《尚书 》、《诗经 》、《左传 》、《国语 》、《管子 》、《老子 》、《论语 》等皆可看作有效的材料 ,因为这些 作品总体上看皆大致形成于这个时代范围之中。进而通过这些材料 ,我们可将时人的“刚柔 ”观念概括 为以下几种情况 : (一 )“刚柔 ”较早且较为普遍的意义是刚强、柔弱的性质。具体来说 ,它既可以指人的刚强、柔弱的 两种性格 ,如“不竞不絿 ,不刚不柔。敷政优优 ,百禄是遒 ”(《诗 ·商颂 ·长发 》) ,“直而温 ,宽而栗 ,刚 而无虐 ,简而无傲 ”(《尚书 ·舜典 》) ,“血气方刚 ”、“友便辟 ,友善柔 ”(《论语 ·季氏 》) ,或“其为人也 , 刚而尚宠 ”(《国语 ·晋语八 》)等等 ;另一方面 ,“刚柔 ”也普遍地指事物刚强与柔弱两种相对的属性 ,如 《诗经 》中 :“采薇采薇 ,薇亦柔止 ”、“采薇采薇 ,薇亦刚止 ”(《小雅 ·鹿鸣之什 》) ,《管子 》所云“土乃益 刚 ”(《度地 》)、“然则柔风甘雨乃至 ”(《四时 》) ,以及《国语 》中的“阴节不尽 ,柔而不可迫 ”(《越语下 》) 等等 ,应该说“刚 ”“柔 ”取坚刚和柔弱两种意义是其时比较普遍的用法。 (二 )“刚柔 ”跟“德 ”的意义相关联而指示着刚健或柔顺的德行。如《尚书 ·皋陶谟 》记皋陶所陈之 “九德 ”,其中将“柔而立 ”、“刚而塞 ”看作两种重要德行 ;《尚书 ·洪范 》中箕子论“三德 ”云 :“一曰正直 , 二曰刚克 ,三曰柔克。”清人朱骏声认为此“刚克 ”乃是“强毅之德 ”,而“柔克 ”乃“宽仁之德 ”。③ 其它诸 如《管子 ·弟子职 》中的“温柔孝悌 ,毋骄恃力 ”,《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中的“夫和而义 ,妻柔而正 ”等等 , 82 ① ② ③ 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02年 ,第 146页。 参见杨庆中在《周易经传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5年 11月 ,第 172 - 189页 )中对此的总结。 [清 ]朱骏声《尚书古注便读 》卷四上 ,中国基本古籍库

也是以刚柔为德。早期的多数重要典籍都曾将“刚柔看作重要的“德”,表明刚柔作为“德的意义 较早时就是普遍且重要的。另外,从顺”、“柔德叹又可引申出动词义“怀柔、安抚”,如绱书·舜典》 飧食哉,惟时!柔远能迩”佐传·宣公十二年》叛,刑也;柔服,德也”,“柔被理解为“怀柔”,进而 与政治之德关联起来,这对刚柔”观念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刚柔”被抽象为相对待又相互作用的两种力量。如睏语·越语下》范蠡论兵法时所云 “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此处之刚柔“以指军事中刚强或柔弱的两种力量;而在 佬子冲刚柔作为相对的两种力量的意义更为明显,如其云“柔弱胜刚强”(《十六章》)、“天下之 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之胜强,柔之胜刚”(化七十八章》)等,老子是尚“柔”的,其 言“之胜刚域‘弱胜刚强”,胜字表明了”、刚惧俱具有一种力量之义。利刚柔”怍为两种相互 对待、相互作用的两种力量的存在,一方面使刚柔的意义进一步抽象化,另一方面将刚柔纳入一个 动态化的过程 至于对刚嗎慄”在关系的理解通观这些文献,一般突出以下方面:一是“刚柔“相互配合 “相济相待侕存在,如佐传酈公二十年所云‘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 疏,以相济也”,明确认为“刚柔'有相济的关系。“刚柔”湘济、相配合其实还内在地包含这样一种意 蕴,即“刚柔咲系中“刚柔“适中,即刚不太过,柔亦不太过,从而实现刚柔的内在平衡。如倘书·毕 命》“惟兹殷士,不刚不柔,厥德允修”,孔安国注“不刚不柔'冶治之不刚不柔,宽猛相济,则其德政 信修立,经·商颂·长发云:“不竞不練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孔颖达注此“不刚 不柔归“不大刚猛,不大柔弱”2,都是认为“不刚不柔”是指刚”“柔“关系中,达到双方均衡才是 刚柔″关系的良好状态。刚柔的另一种内在关系则是“刚柔的相克相胜,倘尚书·洪范》:“沈渐 刚克,高明柔克。猜清人孙星衍释之曰“沈渐地道近弱,当以刚胜之;高明天道近刚,当以柔胜之,乃成德 也即是认为它包含了俐刚柔悄相互克制之义。佬子厮言之“弱胜刚强”(仁十六章》)、“之 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亦是将刚柔看作两种互相对立的力量,认为彼此间存在相克、相胜 的关系 总体而言,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易传》成时,刚柔观念即已经具有了如下的含 义:人的刚强或柔弱的性格、事物的坚刚或柔弱的属性、刚健或柔顺的德行、刚强或柔弱的两种力量等 等;就刚和““关系而言,时人已认识到“刚柔”间相互配合、相待相济的关系、刚柔适中或刚 柔平衡的关系以及刚柔相克相胜的关系。大致来说,以上便是易传成之时或之前对刚柔观念的 一般把握和理解。唰刚柔范畴被用以解《》,成为易学解释的重要概念性前提或基本的解释框架,限 定着惕传跗对啁易)解释。以下我们就试图分析在这种对刚柔”的一般理解的支配之下,今本和 帛书《易传厨倜易潲解释和阐发 、利刚柔”今本惕易传》—今本《易传》 的刚柔重构 惕易经冲本没有刚柔观念或深刻的俐刚柔楒想,俐刚柔嗎婤易结合是较晩才出现的。至 于唰刚柔隴范畴纳入倜易溳体历史进程,现已难有一个确切的把握。不过,春秋时人们解焬》,如佐 ①汉孔安国注,[唐H颖达疏绱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年第525页 ②汉亨传,汉踯玄笺,[唐吼颖达等疏诗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年,第1457页 ③请清孙星衍倘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08页。 C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mp://www.cnki.net

也是以“刚柔 ”为德。早期的多数重要典籍都曾将“刚柔 ”看作重要的“德 ”,表明刚柔作为“德 ”的意义 较早时就是普遍且重要的。另外 ,从“柔顺 ”、“柔德 ”又可引申出动词义“怀柔、安抚 ”,如《尚书 ·舜典 》 “食哉 ,惟时 ! 柔远能迩 ”、《左传 ·宣公十二年 》“伐叛 ,刑也 ;柔服 ,德也 ”,“柔 ”被理解为“怀柔 ”,进而 与政治之德关联起来 ,这对“刚柔 ”观念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 )“刚柔 ”被抽象为相对待又相互作用的两种力量。如《国语 ·越语下 》中范蠡论兵法时所云 “后则用阴 ,先则用阳 ;近则用柔 ,远则用刚 ”,此处之“刚柔 ”似指军事中刚强或柔弱的两种力量 ;而在 《老子 》中“刚柔 ”作为相对的两种力量的意义更为明显 ,如其云“柔弱胜刚强 ”(《三十六章 》)、“天下之 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十三章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七十八章 》)等 ,老子是尚“柔 ”的 ,其 言“柔之胜刚 ”或“柔弱胜刚强 ”,“胜 ”字表明了“柔 ”、“刚 ”具有一种力量之义。“刚柔 ”作为两种相互 对待、相互作用的两种力量的存在 ,一方面使“刚柔 ”的意义进一步抽象化 ,另一方面将“刚柔 ”纳入一个 动态化的过程。 至于对“刚 ”与“柔 ”内在关系的理解 ,通观这些文献 ,一般突出以下方面 :一是“刚柔 ”的相互配合、 “相济相待 ”而存在 ,如《左传 》昭公二十年所云“清浊 ,小大 ,短长 ,疾徐 ,哀乐 ,刚柔 ,迟速 ,高下 ,出入 ,周 疏 ,以相济也 ”,明确认为“刚柔 ”间有相济的关系。“刚柔 ”相济、相配合其实还内在地包含这样一种意 蕴 ,即“刚柔 ”关系中“刚柔 ”的适中 ,即刚不太过 ,柔亦不太过 ,从而实现刚柔的内在平衡。如《尚书 ·毕 命 》云“惟兹殷士 ,不刚不柔 ,厥德允修 ”,孔安国注“不刚不柔 ”曰“治之不刚不柔 ,宽猛相济 ,则其德政 信修立 ”①;《诗经 ·商颂 ·长发 》亦云 :“不竞不絿 ,不刚不柔。敷政优优 ,百禄是遒 ”,孔颖达注此“不刚 不柔 ”曰“不大刚猛 ,不大柔弱 ”②,都是认为“不刚不柔 ”是指“刚 ”“柔 ”的关系中 ,达到双方均衡才是 “刚柔 ”关系的良好状态。“刚柔 ”的另一种内在关系则是“刚柔 ”的相克相胜 ,《尚书 ·洪范 》云 :“沈渐 刚克 ,高明柔克。”清人孙星衍释之曰“沈渐地道近弱 ,当以刚胜之 ;高明天道近刚 ,当以柔胜之 ,乃成德 也 ”③,即是认为它包含了“刚柔 ”的相互克制之义。《老子 》所言之“柔弱胜刚强 ”(《三十六章 》)、“弱之 胜强 ,柔之胜刚 ”(《七十八章 》) ,亦是将“刚柔 ”看作两种互相对立的力量 ,认为彼此间存在相克、相胜 的关系。 总体而言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 ,我们认为在《易传 》形成时 ,“刚柔 ”观念即已经具有了如下的含 义 :人的刚强或柔弱的性格、事物的坚刚或柔弱的属性、刚健或柔顺的德行、刚强或柔弱的两种力量等 等 ;就“刚 ”和“柔 ”的关系而言 ,时人已认识到“刚柔 ”之间相互配合、相待相济的关系、“刚柔 ”适中或刚 柔平衡的关系以及刚柔相克相胜的关系。大致来说 ,以上便是《易传 》形成之时或之前对“刚柔 ”观念的 一般把握和理解。“刚柔 ”范畴被用以解《易 》,成为易学解释的重要概念性前提或基本的解释框架 ,限 定着《易传 》对《周易 》的解释。以下我们就试图分析在这种对“刚柔 ”的一般理解的支配之下 ,今本和 帛书《易传 》对《周易 》的解释和阐发。 二、“刚柔 ”与今本《易传 》———今本《易传 》 的“刚柔 ”化重构 《易经 》中本没有“刚柔 ”观念或深刻的“刚柔 ”思想 ,“刚柔 ”与《周易 》的结合是较晚才出现的。至 于“刚柔 ”范畴纳入《周易 》具体历史进程 ,现已难有一个确切的把握。不过 ,春秋时人们解《易 》,如《左 92 ① ② ③ [汉 ]孔安国注 , [唐 ]孔颖达疏《尚书正义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9年 ,第 525页。 [汉 ]毛亨传 , [汉 ]郑玄笺 , [唐 ]孔颖达等疏《毛诗正义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9年 ,第 1457页。 [清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6年 ,第 308页

传》、《国语》中所载诸解《易》之例,将《乾》、《坤》与“刚健”、“柔顺”相关联,已接近于《易传》中以“刚 柔”范畴解释“卦”,大致应该看作“刚柔”解《易》的前奏。今本《易传》中,“刚柔”范畴已深入于易学解 释,朱伯崑先生便认为它“吸收了战国时代的刚柔说,以刚柔区分乾坤两卦和奇一偶--两画的性质,作 说明卦象和爻象的范畴。”①今本《易传》以“刚柔”范畴解“卦”主要体现在《彖》、《文言》、《杂卦》当 中。如《讼·象》曰:“讼,上刚下险”,是以“刚”解释构成《讼》的上卦《乾》;《否·彖》曰:“内阴而外阳, 内柔而外刚”,是以“柔”、“刚”分别解释构成《否》的内卦《坤》和外卦《乾》。《文言》中“大哉,乾乎!刚 健中正”、“坤至柔而动也刚”,《杂卦》中“乾刚,坤柔”也都是以“刚柔”解释《乾》、《坤》。其实,“十翼 中不仅以“刚柔”解“卦”,而且还更普遍地以“刚柔”范畴论说“爻”,如《彖》、《象》、《文言》、《系辞》 《说卦》、《杂卦》都曾以“刚柔”范畴解释、论说“一”、“--”两爻画。由此可见,“刚柔”范畴已经成为今 本《易传》解释《周易》的重要概念范畴 “十翼”以“刚柔”解《易》,“刚柔”范畴成为易学解释的基本架构,其木身的缥蕴及其内在关系便渗 透进对《周易》的理解中,丰富了易学的意义。首先,根据上一节的总结,我们认为“刚柔”在《尚书》 《诗经》中最初本是指人的性格的刚强或柔弱,而这一意义用于社会度治领域便主要指向着刚猛或柔和 的政治策略,且这种用法在早期文献中较为普避。这意味着在时人的一般理解中,“刚柔”往往具有浓 厚的人事色彩,倾向于同社会、人事形成关联。应该说,正是基于对“刚柔”的这种“前理解”,解释者将 “刚柔”范畴应用于易学解猙,才使《易》更容易关注于人事,向人事的方向展开。李镜池先生在论《彖》 的“刚柔”说时便认为:“《彖传》的刚柔说、爻位说,是这一个时代的政治体系、社会伦理在意识上的反 映。”②《易传》中屡屡言及的“柔乘刚”、“刚中”、“柔中”、刚柔“当位”、“志刚”等等,恐怕不能仅仅从两 种相对的事物性质的角度来理解,更应该看作是已经涵摄了尊卑、分位、德性等人事理念的说法。 其次,“刚柔”范畴应用于解《易》,为易学解释提供了一套“乘”、“承”、“当位”、“应”的解《易》体 例,而这一系列体例背后蕴涵的解释者对“刚柔”观念的把握被潜在的纳入《易传》。这里我们就关注这 些体例背后隐含的对“刚柔”的“前理解”或预设,比如《易传》中对刚柔“当位”吉,“不当位”凶的断定, 其背后必然有这种预设,即“刚柔”的性质、阳刚和阴柔所代表的人、物,或者具有刚健或柔顺之德的人、 物在整个宇宙或社会的体系中都有自己的分位而不容逾越,遵循于此,宇宙或社会才会有秩序性或达到 平衡才会“吉”,否则便凶。《易传》中对“柔乘刚”多凶、多难,“柔承刚”或“柔顺乎刚”则多吉、多亨的 论定同样是基于对“刚柔”这样的“前理解”:“刚柔”及其所象征之人、物处于一种确定的尊卑秩序之 中,“柔”与卑相关而“刚”与尊相联,尊主导卑,位卑而“乘”尊则反此秩序,便是凶,卑“顺承”尊才合乎 此秩序,才会吉、亨。另外,《易传》以“刚柔应和”说解卦中相应之爻,“刚柔”相应则吉,“刚刚”或“柔 柔”相对则为“敌应”,“敌应”不吉,这很显然是预设了宇宙社会中刚柔两种性质或两种力量应该互相配 合。所以说,以“乘”、“承”、“当位”、“应”等体例解《易》,实际上是以对“刚柔”这个概念范畴及其内在 关系的复杂理解为前提的,以上所言的“刚柔”的种种意蕴及其内在关系借助于这些解《易》的体例渗透 到易学解释中去,为易学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再次,“刚柔”范畴自身隐含着动态化的特征,以“刚柔”范畴解《易》便于使动作、变化义进入《周 易》。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云“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表明 了“变化”之义对《易》的重要性。“刚柔”范畴成为易学解释的基本框架,为阐发《周易》中的运动变化 理念提供了方便。《系辞》屡以“刚柔”阐释卦爻象以及卦爻象所象征之事物的变动,更将“刚柔”理解 为运动变化之原因和动力,如其云“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认为卦象和爻象的 变化,来自于刚柔两爻的相互推移;而所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 ①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第63页。 ②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43页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03

一寒一暑”,则是进而将日月寒暑等宇宙自然的往来变化归结为刚柔的切摩、感通。刚柔“范畴纳 入易学解释为变化的观念提供了阐释基点,锡易传》以“刚柔范畴阐发变化观念,使易学解释由对吉凶 之理的考察,发展为对生化变易之理的探究。可以说,借助于这个刚柔菀畴,偈传肼一步由对卦爻 象位特殊结构形式的诠解,转变成了对宇宙生化变易法则的体知。从这个方面同样可见解释者对“刚 柔“先在理解卷这个《易传胎易学解释过程中的意义 总之,刚柔范畴进入婤易Ⅻ诠释过程,以概念性解释框架的形态作为易学解释的重要前提条 件,形成并限定了锡传对易潲解释。作为偷前见酌的“刚柔“范畴本身所具有的与社会人事的渊 源,方便了倜易腿入社会人事的领域以说明行为的吉凶;借助于“”乘”幽当位”“'等解惕易》 体例,繃刚柔嚨范畴的内在关系潜在地进入倜易》,并将此关系投射于易》卦爻之间,从而可以有效 地说明事件之吉凶同时刚柔关系所具有的尊卑、分位等人事内涵也被赋予惕易》卦爻;刚柔节范畴所 具有的动作义又为倜易斓释变化观念提供了基点,《易》之变化义获得了有效地阐发。当然,在“刚 柔解惕易潲过程中,作为诠释的语言性“前理解”、“前把握酌的“刚柔畴自身也发生着意义变化 比如,刚柔逐渐获得了气气”的意义,意指了“刚柔二气”刚柔屿与爻象、爻位的结合,使刚柔范畴 所含的运动变化义具体化,通过刚柔随爻位的消长,刚柔“范畴变化的过程性获得更为清晰的刻画 黼刚柔牲易学解释的过程中,又逐渐与道咲关联起来而获得“道“的意义,如侻卦厮云“立地之道曰 柔与刚”,帛书纓坛叹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皆是将地之“道归 结为刚柔”,刚柔范畴被提升到普遍的“道的层次② 三、“采而反于方”、“而能让”—刚柔相济” 之于帛书傷易传)易学解释 以上的分析,我们主要说明了今本惕传胂,刚柔隴范畴及其内涵如何作为解释者的“前理解'构 成今本传廨锡易Ⅺ根本前提,限定了今本锡传意义生成。接下来,我们将目光转向帛书《易 传》,会发现在帛书传》,特别是僡衷中③,倗刚柔恫同样是其易学解释的重要概念范畴,刚柔隴畴 同样成为其进行易学诠释的重要的框架和前提,决定着其易学解释的具体展开方向。比照今本《易传》 以‘刚柔解易》,我们可以尝试了解帛书锡易传解释倜易跗所本有的对刚柔观念的预设性理 解和把握,进而分析“刚柔范畴和倜易》本在这个解释中所进行的意义互动、互成 我们首先还是要发掘帛书锡传胙作者对“刚柔”的一般理解,这构成其唰刚柔'懈《易潲前提。根 据帛书易传潲表达风格、思想观念以及其中提及的历史事件,我们认为帛书易传》)成书处于跟今 本锡易传》致近似的时代框架之中,这意味着我们在第一节中所分析的关于刚柔穊念的一般理解应 该同样作为帛书锡易传廨解易不言而喻的“前把握”,构成其解潲重要前提。实际上,我们也可 以发现帛书锡易传胂“刚柔酌意蕴总体上也不超出早期对“刚柔”的一般理解。另一方面,帛书《易 传》身也处在一个延续着的易学传统中,刚柔菀范畴应用于倜易廨解释的传统方式以及由此而获得 ①杨庆中啁易经传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6页 ②锐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虽说此处的论述将胡阳”刚柔”“义吩付 于天、地、人,但我们觉得这仅仅是一种表述方式,实际上“阳”、俐柔”“义应该是共属于天、地、人的,如程伊川所云:“嘲阳刚柔 仁义只是一个道理”(咿川易传腾十),宋人张也曾说:“曰阴阳,不可指为阴阳,虽曰柔刚,不可指为柔刚,虽曰仁义,不可指为仁 义,乃仪则具存而有对待者也”(喃轩易说)一)。这意味着俐柔所述者不仅为地道,它实际上也是天地、人之“道的内涵,是对普 遍的“道酌表述 ③僡蹁较早被命名为锡之义》,引文中有称锡之义猪即指此篇。僡胂制刚柔隴畴使用最为普遍,意义最为鲜明,故本文 主要围绕此篇讨论,下文所云书易传》也多着重指此篇。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一寒一暑 ”,则是进而将日月、寒暑等宇宙自然的往来变化归结为“刚柔 ”的切摩、感通。“刚柔 ”范畴纳 入易学解释为变化的观念提供了阐释基点 ,《易传 》以“刚柔 ”范畴阐发变化观念 ,使易学解释由对吉凶 之理的考察 ,发展为对生化变易之理的探究。可以说 ,借助于这个“刚柔 ”范畴 ,《易传 》进一步由对卦爻 象位特殊结构形式的诠解 ,转变成了对宇宙生化变易法则的体知。① 从这个方面同样可见解释者对“刚 柔 ”的“先在理解 ”在这个《易传 》的易学解释过程中的意义。 总之 ,“刚柔 ”范畴进入《周易 》的诠释过程 ,以概念性解释框架的形态作为易学解释的重要前提条 件 ,形成并限定了《易传 》对《周易 》的解释。作为“前见 ”的“刚柔 ”范畴本身所具有的与社会人事的渊 源 ,方便了《周易 》进入社会人事的领域以说明行为的吉凶 ;借助于“承 ”、“乘 ”、“当位 ”、“应 ”等解《易 》 体例 ,“刚柔 ”范畴的内在关系潜在地进入《周易 》,并将此关系投射于《易 》之卦爻之间 ,从而可以有效 地说明事件之吉凶 ,同时刚柔关系所具有的尊卑、分位等人事内涵也被赋予《易 》之卦爻 ;“刚柔 ”范畴所 具有的动作义又为《周易 》阐释变化观念提供了基点 ,《易 》之变化义获得了有效地阐发。当然 ,在“刚 柔 ”解《易 》的过程中 ,作为诠释的语言性“前理解 ”、“前把握 ”的“刚柔 ”范畴自身也发生着意义变化。 比如 ,“刚柔 ”逐渐获得了“气 ”的意义 ,意指了“刚柔二气 ”;“刚柔 ”与爻象、爻位的结合 ,使“刚柔 ”范畴 所含的运动变化义具体化 ,通过“刚柔 ”随爻位的消长 ,“刚柔 ”范畴变化的过程性获得更为清晰的刻画 ; “刚柔 ”在易学解释的过程中 ,又逐渐与“道 ”关联起来而获得“道 ”的意义 ,如《说卦 》所云“立地之道曰 柔与刚 ”,帛书《要 》云“又 (有 )地道焉 ,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 ,故律之以柔刚 ”,皆是将地之“道 ”归 结为“刚柔 ”,“刚柔 ”范畴被提升到普遍的“道 ”的层次 ②。 三、“柔而反于方 ”、“刚而能让 ”———“刚柔相济 ” 之于帛书《易传 》的易学解释 以上的分析 ,我们主要说明了今本《易传 》中 ,“刚柔 ”范畴及其内涵如何作为解释者的“前理解 ”构 成今本《易传 》解《易 》的根本前提 ,限定了今本《易传 》的意义生成。接下来 ,我们将目光转向帛书《易 传 》,会发现在帛书《易传 》,特别是《衷 》篇中 ③,“刚柔 ”同样是其易学解释的重要概念范畴 ,“刚柔 ”范畴 同样成为其进行易学诠释的重要的框架和前提 ,决定着其易学解释的具体展开方向。比照今本《易传 》 以“刚柔 ”解《易 》,我们可以尝试了解帛书《易传 》在解释《周易 》时所本有的对“刚柔 ”观念的预设性理 解和把握 ,进而分析“刚柔 ”范畴和《周易 》文本在这个解释中所进行的意义互动、互成。 我们首先还是要发掘帛书《易传 》作者对“刚柔 ”的一般理解 ,这构成其“刚柔 ”解《易 》的前提。根 据帛书《易传 》的表达风格、思想观念以及其中提及的历史事件 ,我们认为帛书《易传 》的成书处于跟今 本《易传 》大致近似的时代框架之中 ,这意味着我们在第一节中所分析的关于“刚柔 ”概念的一般理解应 该同样作为帛书《易传 》解《易 》的不言而喻的“前把握 ”,构成其解《易 》的重要前提。实际上 ,我们也可 以发现帛书《易传 》中“刚柔 ”的意蕴总体上也不超出早期对“刚柔 ”的一般理解。另一方面 ,帛书《易 传 》本身也处在一个延续着的易学传统中 ,“刚柔 ”范畴应用于《周易 》解释的传统方式以及由此而获得 13 ① ② ③ 杨庆中《周易经传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2005年 ,第 246页。 《说卦 》云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虽说此处的论述将“阴阳 ”、“刚柔 ”、“仁义 ”分付 于天、地、人 ,但我们觉得这仅仅是一种表述方式 ,实际上“阴阳 ”、“刚柔 ”、“仁义 ”应该是共属于天、地、人的 ,如程伊川所云 :“阴阳刚柔 仁义只是一个道理 ”(《伊川易传 》卷十 ) ,宋人张 也曾说 :“虽曰阴阳 ,不可指为阴阳 ,虽曰柔刚 ,不可指为柔刚 ,虽曰仁义 ,不可指为仁 义 ,乃仪则具存而有对待者也 ”(《南轩易说 》卷一 )。这意味着“刚柔 ”所述者不仅为地道 ,它实际上也是天、地、人之“道 ”的内涵 ,是对普 遍的“道 ”的表述。 《衷 》篇较早被命名为《易之义 》,引文中有称《易之义 》者即指此篇。《衷 》中“刚柔 ”范畴使用最为普遍 ,意义最为鲜明 ,故本文 主要围绕此篇讨论 ,下文所云“帛书《易传 》”也多着重指此篇

的新意义都将成为进一步的易学解释的前提。就这个角度考察,由于帛书惕易传厢“翼于相近的 易学解释传统中,所以它们秉持着大致相同的对‘刚柔酌的“前把握而展开对倜易诠释。帛书仁 三子》、係辞》、褒》、嚶》、嘐和滽猪篇中所出现的刚柔隴畴,其应用于易方式或其基本意蕴 以及“刚柔”的内在关系也多不出乎今本“十翼”中的“刚柔”涵义。如它们也用“刚柔”解说“ “-”,《衷》曰“六刚无柔,是谓大阳,此天之义也”,“六柔无刚,此地之义也”,将《乾》之六个“一”画称 为“六刚”,而将《坤》之六个“-”画称为“六柔”;《二三子》、《要》、《衷》及《缪和》诸篇之“刚柔”亦多取 刚强或柔弱的性格性质义、刚健或柔顺的品行义等等。在与“十翼近的“刚柔观念下,帛书《易传》 以刚柔解惕易潲意义生成与“十翼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更要紧的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帛书惕传对刚柔基本理解和把握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此 基础上帛书易传对易潲阐发也具有自身的倾向或侧重。这一方面体现在,帛书惕易传炭出“德 义酌的基本视域,其解释倜易》阐发其中的“德义”为首要的目标和倾向,而相对来说,今本《易传》 (特别是係系辞》小象》侻卦焞等)不仅重视阐发“德义”,而且还具有比较明显的阐释占筮之理的倾 向。所以,在以“刚柔范畴解侷易壯,帛书惕易传腫在立足于“刚柔嚨范畴阐发“德义内涵,而今本易 传潴篇则经常出现立足于刚柔惘发吉凶之理的重要内容,也即两者对刚柔范畴的取义侧重有所 不同。另一方面,帛书易传》对“刚柔范畴的独特把握还体现在它更突出了“刚柔菀范畴之间的“相 济”之义,可以说它对刚柔范畴最重要、最关注的“前理解“獄是柔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也即 褒衷厮云柔而反于方”、刚而能让馘缣柔而不枉”、刚而不折”帛书惕易传腓常重视将此唰刚柔观 念置入《易》而对易阐释体现往往为这个基本观念的注脚 关于“刚柔相济”酌理解,褒》“天之义刚建動发而不息,其吉保功也。无柔救之,不死必亡” 地之义,柔弱沉静不動,其吉[保安也。无]文之,则穷贱遗亡”将“天之义呷定为唰刚建動发而不 息”,地之义定为‘弱沉静不動”。僡衷漒调,仅有‘刚健动发域仅有“柔弱沉静喈皆为不可,“刚 健珌须有柔來墩救”,否则结果是“不死必亡”“柔弱叹又必须有刚來“文”,否则便会“穷贱遗亡”。 无论是“域者“文“嘟是重在说明刚”双方必须相互配合、补足,也即所谓“柔相济”。缏》 又讲“禾而不枉,然后文而能胜也;刚而不折,然后武而能安也”,所谓“而不枉减域刚而不折”,乃意 在说明“却不过分“弱而有刚来补充才不至于牛枉”,刚侕不过分刚强叹有配合才 不至于“折”,也是刚柔相济义。“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動,不動则无功,恒動而弗中则亡,此刚之 失也。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動则沉,此柔之失也。”(》)动懺刚‘不可缺,因其可致 功”,然恒“”恒“刚侕无‘”、繃静ˆ以补足则“亡”,瀞静域“¨亦不可缺,因其可“保安”,然恒 静”恒侕无“刚”“动'以配合则“沉”,是从反面表达刚柔相济”义。种种议论都表明“刚柔” 的相互配合、补足是帛书锡易传对刚柔观念的重要把握和理解,这样的“刚柔“范畴成为帛书《易传》 解释倜易胎基本前提 在帛书易传胂,我们很容易发现正是解释者对“刚柔”的这种“前理解限定和影响了他们的易 学解释。僡默恻”煣解僦》砷坤Ⅺ:“媸键》刚能方,汤武之德也”、“《川》柔相从顺,文之 至也。侕对刚柔相济″义的理解,使褒肼一步解释僦》砷坤卦曰:“ω川》至德,柔而反于 方;键》至德,刚而能让。所谓“方应为“方正、刚直"义①,那么而反于方楩是指砷》光有 柔顺之德又能有刚直之德,‘刚而能让则是说洧刚健之德,同时又能不过分刚直而以“顺配合 之,如此才是“至德”。若刚柔吓能互相配合,则自然导致坏的结果,婊释噬嗑九云“何校 (下转第38页) ①如管子·霸言》”夫王者之心,方而不最”之”方"即取此义。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的新意义都将成为进一步的易学解释的前提。就这个角度考察 ,由于帛书《易传 》和“十翼 ”处于相近的 易学解释传统中 ,所以它们秉持着大致相同的对“刚柔 ”的“前把握 ”而展开对《周易 》的诠释。帛书《二 三子 》、《系辞 》、《衷 》、《要 》、《缪和 》诸篇中所出现的“刚柔 ”范畴 ,其应用于《易 》的方式或其基本意蕴 刚强或柔弱的性格性质义、刚健或柔顺的品行义等等。在与“十翼 ”相近的“刚柔 ”观念下 ,帛书《易传 》 以“刚柔 ”解《易 》的意义生成与“十翼 ”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更要紧的是 ,我们应该注意到帛书《易传 》对“刚柔 ”的基本理解和把握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此 基础上帛书《易传 》对《周易 》的阐发也具有自身的倾向或侧重。这一方面体现在 ,帛书《易传 》突出“德 义 ”的基本视域 ,其解释《周易 》以阐发其中的“德义 ”为首要的目标和倾向 ,而相对来说 ,今本《易传 》 (特别是《系辞 》、《小象 》、《说卦 》等 )不仅重视阐发“德义 ”,而且还具有比较明显的阐释占筮之理的倾 向。所以 ,在以“刚柔 ”范畴解《易 》上 ,帛书《易传 》重在立足于“刚柔 ”范畴阐发“德义 ”内涵 ,而今本《易 传 》诸篇则经常出现立足于“刚柔 ”阐发吉凶之理的重要内容 ,也即两者对“刚柔 ”范畴的取义侧重有所 不同。另一方面 ,帛书《易传 》对“刚柔 ”范畴的独特把握还体现在它更突出了“刚柔 ”范畴之间的“相 济 ”之义 ,可以说它对“刚柔 ”范畴最重要、最关注的“前理解 ”就是“刚柔 ”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也即 《衷 》所云“柔而反于方 ”、“刚而能让 ”或“柔而不枉 ”、“刚而不折 ”,帛书《易传 》非常重视将此“刚柔 ”观 念置入《周易 》,而对《周易 》的阐释体现往往为这个基本观念的注脚。 关于“刚柔相济 ”的理解 ,《衷 》云“天之义刚建勭发而不息 ,其吉保功也。无柔救之 ,不死必亡 ”、 “地之义 ,柔弱沉静不勭 ,其吉 [保安也。无 ]刚文之 ,则穷贱遗亡 ”,将“天之义 ”界定为“刚建勭发而不 息 ”,“地之义 ”界定为“柔弱沉静不勭 ”。《衷 》强调 ,仅有“刚健动发 ”或仅有“柔弱沉静 ”皆为不可 ,“刚 健 ”必须有“柔 ”来“救 ”,否则结果是“不死必亡 ”;“柔弱 ”又必须有“刚 ”来“文 ”,否则便会“穷贱遗亡 ”。 无论是“救 ”或者“文 ”都是重在说明“刚 ”、“柔 ”双方必须相互配合、补足 ,也即所谓“刚柔相济 ”。《衷 》 又讲“柔而不枉 ,然后文而能胜也 ;刚而不折 ,然后武而能安也 ”,所谓“柔而不枉 ”或“刚而不折 ”,乃意 在说明“柔 ”却不过分“柔弱 ”而有“刚 ”来补充才不至于“枉 ”,“刚 ”而不过分“刚强 ”又有“柔 ”来配合才 不至于“折 ”,也是“刚柔相济 ”之义。“万物之义 ,不刚则不能勭 ,不勭则无功 ,恒勭而弗中则亡 ,此刚之 失也。不柔则不静 ,不静则不安 ,久静不勭则沉 ,此柔之失也。”(《衷 》)“动 ”或“刚 ”固不可缺 ,因其可致 “功 ”,然恒“动 ”、恒“刚 ”而无“柔 ”、“静 ”以补足则“亡 ”;“静 ”或“柔 ”亦不可缺 ,因其可“保安 ”,然恒 “静 ”、恒“柔 ”而无“刚 ”、“动 ”以配合则“沉 ”,是从反面表达“刚柔相济 ”之义。种种议论都表明“刚柔 ” 的相互配合、补足是帛书《易传 》对“刚柔 ”观念的重要把握和理解 ,这样的“刚柔 ”范畴成为帛书《易传 》 解释《周易 》的基本前提。 在帛书《易传 》中 ,我们很容易发现正是解释者对“刚柔 ”的这种“前理解 ”限定和影响了他们的易 学解释。《衷 》以“刚 ”、“柔 ”解《乾 》、《坤 》曰 :“《键 》六刚能方 ,汤武之德也 ”、“《川 》六柔相从顺 ,文之 至也。”而对“刚柔相济 ”之义的理解 ,使《衷 》进一步解释《乾 》、《坤 》两卦曰 :“《川 》之至德 ,柔而反于 方 ;《键 》之至德 ,刚而能让。”所谓“方 ”应为“方正、刚直 ”之义 ①,那么“柔而反于方 ”便是指《坤 》不光有 柔顺之德又能有刚直之德 ,“刚而能让 ”则是说《乾 》有刚健之德 ,同时又能不过分刚直而以“柔顺 ”配合 之 ,如此才是“至德 ”。若“刚柔 ”不能互相配合 ,则自然导致坏的结果 ,《衷 》释《噬嗑 》上九云“‘何校 ’, (下转第 38页 ) 23 ① 如《管子 ·霸言 》"夫王者之心 ,方而不最 "之 "方 "即取此义

伐鬼方,三年乃克旅人勤劳,衣服皆败,犹戒备鬼方之民也。”尚秉和曰:“繡有’,言有帛衣也 繻有衣铷者’,言虽有帛衣,衣败絮以自悔,终日戒备也。”黄寿祺、张善文译此爻辞为“华美衣服将变 成弊衣破絮,应当整天戒备祸患。”上述诸家所见略同,也与该卦爻辞意较合,不过细微的差别和不当 之处仍存。惠栋训“有”为“皆”,恐怕未必,难道三年之战,衣繻无一完整?何况“有怍作喈皆”,于训诂无 据。黄寿祺依经传释词》释“有为“”,“将要”意,此亦不妥当,难道三年之战,衣繻皆完整,无 处破败?尚秉和倒言‘綢有为“有繻”,则是多此一举,不必倒言。因为“繻有衣铷完全可以作“华丽 衣服有铷”解,即:华丽衣服有变为破败的衣絮,应当戒备。此于爻辞义理均无瑕疵,文意了然顺畅,较 上述诸家训释为佳。当然训“有为“又苏可,是破假借,如同“八十有二”之类,则“綢有衣铷”为:华丽 衣服又增加了破败之处(铷)。不过词的本义、引伸义能训释通时,当不破假借为妥 责任编辑李尚信 ①栋损周易工作室点校易述北京:九州出版社,2040年第34页 ②尚秉和啁易尚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58页 ③黄寿祺、张善文倜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16页。 接第32页) 刚而折也”,此爻所以有枷械之灾,即是因为“刚脚不能以缲柔”辅之(“刚而折”)。同样是在“刚柔相 济哩理念和前提下,缏释壯九之“炕龙”、壮氿三之触蕃”、詬》九之嘀离角”儡》四 之听折足”仹九之“虚盈“五繇者,刚之失也,動而不能静者也”,五个例子皆为不吉之象,原因 在于五爻之ˉ刚之失”,即刚侕不能霂”、动而不能静。又释砷腓辞之吡马”小畜》四之“密 云”、胭六之“适属”惭氿三之“绳妇”饨壯六之“血'“五繇者,阴之失也,静而不能动者 也”,五爻之所以不吉,因其为“阴之失”,也即案·无刚”。刘大钧先生曾于读马王堆帛书 篇胂具体分析此处所言刚失之五爻及‘失五卦爻辞,以“卦变饯“通之说疏释它们何以为 俐刚之失”“之失”,以及帛书易传涧以重“文武”相济之义,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这段文字的所 指。而“卦变馘‘旁通之说在此语境之中似亦潜在地以对相对力量相互补充的理解为前提;帛书《易 传》以此十个卦爻辞为“刚之失”、柔之失”,即以刚而无柔馘案柔而无刚为不吉,背后更明显地潜存 着“刚柔相济的刚柔观念,是“刚柔相济哩念下的易学解释的结果 总体来说,镶“德义'视野下,以刚柔隴畴解锡易过程中,主要以对“刚柔”须相济的理 解为前提,以这种“刚柔观念把握倜易》,其易学解释实际上是对这种观念或理解的佐证。对柔相 济义的重视,是帛书惕传》刚柔懈解惕易特色所在,它明显不同于今本“翼对“刚柔相推而生变 化酌的变化义的重视。对作为解释之前提的刚柔菀畴的理解不同,导致了两种《易传》易学解释指向 的不同。“天道(筮法)重变化,故言刚柔相推;人道求恒久,故言刚柔互济。”帛书《易传》刚柔相 济解易》,它最终目标是将倜易廨解释引向“文武'结合的治国理念或长治久安之道。总之,基于诠 释学立场,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作为解释前提的刚柔等范畴如何在易学解释中发挥 作用,如何确定并限定着一种解释的形成,这或许能够为我们深入易学解释提供一个分析的角度。 责任编辑:刘保贞 ①刘大钧读马王堆帛书僡)篇》,载倜易研究》2008年第4期,第4-7页 ②张丽华碥书易之义的解易思想》,载钛易集说》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27页。 S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p//www.cnki.net

伐鬼方 ,三年乃克 ,旅人勤劳 ,衣服皆败 ,犹戒备鬼方之民也。” ①尚秉和曰 :“‘繻有 ’,言有帛衣也 …… ‘繻有衣袽者 ’,言虽有帛衣 ,衣败絮以自悔 ,终日戒备也。” ②黄寿祺、张善文译此爻辞为“华美衣服将变 成弊衣破絮 ,应当整天戒备祸患。” ③上述诸家所见略同 ,也与该卦爻辞意较合 ,不过细微的差别和不当 之处仍存。惠栋训“有 ”为“皆 ”,恐怕未必 ,难道三年之战 ,衣繻无一完整 ? 何况“有 ”作“皆 ”,于训诂无 据。黄寿祺依《经传释词 》,释“有 ”为“或 ”,“将要 ”之意 ,此亦不妥当 ,难道三年之战 ,衣繻皆完整 ,无一 处破败 ? 尚秉和倒言“繻有 ”为“有繻 ”,则是多此一举 ,不必倒言。因为“繻有衣袽 ”完全可以作“华丽 衣服有袽 ”解 ,即 :华丽衣服有变为破败的衣絮 ,应当戒备。此于爻辞义理均无瑕疵 ,文意了然顺畅 ,较 上述诸家训释为佳。当然训“有 ”为“又 ”亦可 ,是破假借 ,如同“八十有二 ”之类 ,则“繻有衣袽 ”为 :华丽 衣服又增加了破败之处 (袽 )。不过词的本义、引伸义能训释通时 ,当不破假借为妥。 责任编辑 :李尚信 ① [清 ]惠栋撰、周易工作室点校《周易述 》,北京 :九州出版社 , 2004年 ,第 334页。 ②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1年 ,第 358页。 ③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2年 ,第 516页。 (上接第 32页 ) 刚而折也 ”,此爻所以有枷械之灾 ,即是因为“刚 ”却不能以“柔 ”辅之 (“刚而折 ”)。同样是在“刚柔相 济 ”理念和前提下 ,《衷 》释《乾 》上九之“炕龙 ”、《大壮 》九三之“触蕃 ”、《姤 》上九之“离角 ”、《鼎 》九四 之“折足 ”、《丰 》初九之“虚盈 ”曰“五繇者 ,刚之失也 ,勭而不能静者也 ”,五个例子皆为不吉之象 ,原因 在于五爻之“刚之失 ”,即“刚 ”而不能“柔 ”、动而不能静。又释《坤 》卦辞之“牝马 ”、《小畜 》六四之“密 云 ”、《姤 》初六之“适属 ”、《渐 》九三之“绳妇 ”、《屯 》上六之“泣血 ”曰“五繇者 ,阴之失也 ,静而不能动者 也 ”,五爻之所以不吉 ,因其为“阴之失 ”,也即“柔 ”而无“刚 ”。刘大钧先生曾于《续读马王堆帛书〈衷 〉 篇 》中具体分析此处所言“刚失 ”之五爻及“柔失 ”之五卦爻辞 ,以“卦变 ”或“旁通 ”之说疏释它们何以为 “刚之失 ”、“柔之失 ”,以及帛书《易传 》何以重“文武 ”相济之义 , ①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这段文字的所 指。而“卦变 ”或“旁通 ”之说在此语境之中似亦潜在地以对相对力量相互补充的理解为前提 ;帛书《易 传 》以此十个卦爻辞为“刚之失 ”、“柔之失 ”,即以“刚而无柔 ”或“柔而无刚 ”为不吉 ,背后更明显地潜存 着“刚柔相济 ”的“刚柔 ”观念 ,是“刚柔相济 ”理念下的易学解释的结果。 总体来说 ,《衷 》在“德义 ”视野下 ,以“刚柔 ”范畴解《易 》的过程中 ,主要以对“刚柔 ”必须相济的理 解为前提 ,以这种“刚柔 ”观念把握《周易 》,其易学解释实际上是对这种观念或理解的佐证。对“刚柔相 济 ”义的重视 ,是帛书《易传 》“刚柔 ”解《易 》的特色所在 ,它明显不同于今本“十翼 ”对“刚柔相推而生变 化 ”的变化义的重视。对作为解释之前提的“刚柔 ”范畴的理解不同 ,导致了两种《易传 》易学解释指向 的不同。“天道 (筮法 )重变化 ,故言刚柔相推 ;人道求恒久 ,故言刚柔互济。”②帛书《易传 》以“刚柔相 济 ”解《易 》,它最终目标是将《周易 》解释引向“文武 ”结合的治国理念或长治久安之道。总之 ,基于诠 释学立场 ,通过这种比较分析 ,可以使我们了解作为解释前提的“刚柔 ”等范畴如何在易学解释中发挥 作用 ,如何确定并限定着一种解释的形成 ,这或许能够为我们深入易学解释提供一个分析的角度。 责任编辑 :刘保贞 83 ① ② 刘大钧《续读马王堆帛书〈衷 〉篇 》,载《周易研究 》2008年第 4期 ,第 4 - 7页。 张丽华《帛书易之义的解易思想 》,载《大易集说 》,成都 :巴蜀书社 , 2003年 ,第 27页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