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学刊 19K年第1期 《易传》成书与性质若干观点平议 郭沂 内容提要作者曾著文指出,《传》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形成于《易经》之后、孔子之前的 早期《易传》;一为孔子易说。本又即站在这种观点的立场上评述和探讨了以下三种较有影响的观 点:其一,代以前形成的认为《易传》作于孔子的传统观点;其二,宋人欧阳修以来认为《易传》是 一部成书于战国以后、与孔子无直接关系的儒家经典的观点;其三;近年来陈鼓应先生提出的认为 《易传》不但成书于战国以后,而且是一部道家系统作品的观点。 《易传》的成书与性质,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唐代以前传统的观点 认为,《易传》作于孔子;自宋人欧阳修以来,人们多认为《易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以后、与孔子 无直接关系的儒家经典;最近,陈鼓应先生提出,《易传》不但成书于战国以后,而且是一部道家 系统的作品。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曾著题为《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重新检讨〈易传 成书问题》长文①。所得出的结论是:今本《易传》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孔子之前的 《周易》文献,我称之为早期《易传》。包括《彖》、《象》二传全部,《说卦》前三章之外的部分和《序 卦》、《杂卦》全部(古《说卦》佚文),《乾文言》的第一节(古《文言》佚文)。它们成书于西周初年 《易经》成书后至孔子出生前这大约00年时间里。第二部分为孔门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 的言论,包括《系辞》的一部分。第三部分为孔子的《易序》佚文,包括《系辞》的另一部分和《说 卦》前三章。第四部分为孔子的另两篇佚文。一篇为《续乾文言》,包括《乾文言》的第 四 节;另一篇姑名之为《乾坤大义》,包括《乾文言》的第五、六节和《坤文言》全部。后三部分全为 孔子易说。它们为孔门弟子所记录,因而也可以看作原始《论语》佚文2。将以上文献编辑在 起,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乃汉人所为。至于帛书《易传》,大致包括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 的言论和孔子《易序》佚文两部分,其性质当然与今本《易传》的第二、三部分相当 这就是说,过去那几种较有影响的观点都有或大或小的偏失。本文愿对这几种观点作 平议,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易传》作于孔子的观点认为,它有最可靠的证据,那就是《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但在我 看来,这些记载是很值得进一步推敲的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inw.cnki.ner
齐鲁学刊 年第 期 《易传》成书与性质若干观点平议 郭 沂 内容提要 作者曾著文指出《, 易传》大致由两部分组成 :一为形成于《易经》之后、孔子之前的 早期《易传》;一为孔子易说。本文即站在这种观点的立场上评述和探讨了以下三种较有影响的观 点 :其一 ,唐代以前形成的认为《易传》作于孔子的传统观点 ;其二 ,宋人欧阳修以来认为《易传》是 一部成书于战国以后、与孔子无直接关系的儒家经典的观点 ;其三 ;近年来陈鼓应先生提出的认为 《易传》不但成书于战国以后 ,而且是一部道家系统作品的观点。 《易传》的成书与性质 ,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唐代以前传统的观点 认为《, 易传》作于孔子 ;自宋人欧阳修以来 ,人们多认为《易传》是一部成书于战国以后、与孔子 无直接关系的儒家经典 ;最近 ,陈鼓应先生提出《, 易传》不但成书于战国以后 ,而且是一部道家 系统的作品。 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不揣浅陋 ,曾著题为《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 ———重新检讨〈易传〉 成书问题》的长文①。所得出的结论是 :今本《易传》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孔子之前的 《周易》文献 ,我称之为早期《易传》。包括《彖》《、象》二传全部《, 说卦》前三章之外的部分和《序 卦》《、杂卦》全部(古《说卦》佚文) 《, 乾文言》的第一节(古《文言》佚文) 。它们成书于西周初年 《易经》成书后至孔子出生前这大约 年时间里。第二部分为孔门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 的言论 ,包括《系辞》的一部分。第三部分为孔子的《易序》佚文 ,包括《系辞》的另一部分和《说 卦》前三章。第四部分为孔子的另两篇佚文。一篇为《续乾文言》,包括《乾文言》的第二、三、四 节 ;另一篇姑名之为《乾坤大义》,包括《乾文言》的第五、六节和《坤文言》全部。后三部分全为 孔子易说。它们为孔门弟子所记录 ,因而也可以看作原始《论语》佚文②。将以上文献编辑在 一起 ,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乃汉人所为。至于帛书《易传》,大致包括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 的言论和孔子《易序》佚文两部分 ,其性质当然与今本《易传》的第二、三部分相当。 这就是说 ,过去那几种较有影响的观点都有或大或小的偏失。本文愿对这几种观点作一 平议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 《易传》作于孔子的观点认为 ,它有最可靠的证据 ,那就是《史记》和《汉书》的记载。但在我 看来 ,这些记载是很值得进一步推敲的。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史记吼子世家》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在这里,关 键是如何理解“序”字。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序,《易·序卦》也。”以此对《史记》原文标 点,即:“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文句不通,自不可取。因 而,这个“序”字只能作动词解。但是,作动词的“序”并没有“作”的意思。在《史记》中,“作”的 意思一般用本字,如《孔子世家》又云“乃因史记作《春秋》”。如果司马迁认为孔子作《易传》的 话,他就会用“作”字,而不用“序”字 到底应如何理解这个“序”字呢?有必要考察《史记》此语以外对“序”字的用法。用在书名 前的“序”字可有两种解释,一是排列次序,二是作序之序。如《孔子世家》“孔子之时,周室微 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显然 这个“序”字也是动词。我认为这里的“序”字兼此二义。它含有第一种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 为下文已明确地说“编次其事”。它含有二种意义亦于史有征。现存多种早期文献曾经记载 孔子作《书序》之事,见于《史记。代世表》、《汉书呓术志》,分别称“序《尚书》”、“为之(《尚 书》)序”。此“序”都是序跋之序。尽管后人怀疑今本《尚书小序》为孔子所作,但我认为,今本 《小序》的真伪是一回事,从以上可靠文献看,孔子曾作《书序》却中是事实,这是另一回事。 其实,正像孔子曾经作《书序》一样,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之“序”,也 就是说孔子在研读和整理编次《周易》时,曾为《彖》等5种作序文③。 《汉书呓文志》的记载是:“文王……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 卦》之属十篇。”仔细推究起来,《汉志》的说法是很模糊的。如何理解“为之”?“之”字是否指上 文的“上下篇”即《周易》经文?是“为之”作《彖》等⑩0篇,还是为《彖》等1o篇作序或编次?这 些问题皆不明确。也就是说,《汉志》亦未明言孔子作《易传》 现存最早明确说孔子作《易传》的文献是《周易乾凿度》:“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 五十究作《十翼》。汉人王充也说:“孔子作《彖》、《象》、《系辞》。”(《论衡谢短》)后来,这种说法 便为隋唐学者所接受。如陆德明说:“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 《杂卦》,谓之《十翼》。班固曰:‘吼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传》即《十翼》 也。”(《经典释文序录》)孔颖达也说:“其《彖》、《象》等《十翼》之辞,以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 论。(《周易正义》)取法《汉志》的《隋书经籍志》则说:“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 卦》、《说卦》、《杂卦》。”删除《汉志》的“之”字,那么“为”字便可明确地理解为“作”了。这种删 改,与当时孔子作《易传》说已很盛行不无关系。 看来,孔子作《易传》说的始作俑者为《周易乾凿度》,而此乃纬书,其言自不可信据。此说 成为唐以前的传统观点,实由以讹传讹所致。 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其一,今本《易传》中确有孔子所作的《易序》等佚 文;其二,其中有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的言论;其三,其它部分曾由孔子整理。就是说,今 本《易传》各部分都与孔子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问题是,这种说法将孔子创作的成份夸大 了,以至于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主张《易传》成书于战国以后,与孔子无直接关系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亦源于不了解《易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n.cnki.net
《史记·孔子世家》记“: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在这里 ,关 键是如何理解“序”字。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云“: 序《, 易·序卦》也。”以此对《史记》原文标 点 ,即“: 孔子晚而喜《易》《, 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文句不通 ,自不可取。因 而 ,这个“序”字只能作动词解。但是 ,作动词的“序”并没有“作”的意思。在《史记》中“, 作”的 意思一般用本字 ,如《孔子世家》又云“乃因史记作《春秋》”。如果司马迁认为孔子作《易传》的 话 ,他就会用“作”字 ,而不用“序”字。 到底应如何理解这个“序”字呢 ? 有必要考察《史记》此语以外对“序”字的用法。用在书名 前的“序”字可有两种解释 ,一是排列次序 ,二是作序之序。如《孔子世家》“: 孔子之时 ,周室微 而礼乐废《, 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 ,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 ,下至秦缪 ,编次其事。”显然 , 这个“序”字也是动词。我认为这里的“序”字兼此二义。它含有第一种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因 为下文已明确地说“编次其事”。它含有第二种意义亦于史有征。现存多种早期文献曾经记载 孔子作《书序》之事 ,见于《史记·三代世表》《、汉书·艺术志》,分别称“序《尚书》”、“为之《( 尚 书》) 序”。此“序”都是序跋之序。尽管后人怀疑今本《尚书·小序》为孔子所作 ,但我认为 ,今本 《小序》的真伪是一回事 ,从以上可靠文献看 ,孔子曾作《书序》却中是事实 ,这是另一回事。 其实 ,正像孔子曾经作《书序》一样 ,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之“序”,也 就是说 ,孔子在研读和整理编次《周易》时 ,曾为《彖》等 种作序文 ③。 《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是“: 文王 ……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 卦》之属十篇。”仔细推究起来《, 汉志》的说法是很模糊的。如何理解“为之”?“之”字是否指上 文的“上下篇”即《周易》经文 ? 是“为之”作《彖》等 篇 ,还是为《彖》等 篇作序或编次 ? 这 些问题皆不明确。也就是说《, 汉志》亦未明言孔子作《易传》。 现存最早明确说孔子作《易传》的文献是《周易乾凿度》“: 孔子占《易》,得《旅》,息志停读 , 五十究作《十翼》。”汉人王充也说“: 孔子作《彖》《、象》《、系辞》。”《( 论衡·谢短》) 后来 ,这种说法 便为隋唐学者所接受。如陆德明说“: 孔子作《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序卦》、 《杂卦》,谓之《十翼》。班固曰‘: 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 ,而为之《传》。’《传》即《十翼》 也。”《( 经典释文·序录》) 孔颖达也说“: 其《彖》《、象》等《十翼》之辞 ,以为孔子所作 ,先儒更无异 论。”《( 周易正义》) 取法《汉志》的《隋书·经籍志》则说“: 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 卦》《、说卦》《、杂卦》。”删除《汉志》的“之”字 ,那么“, 为”字便可明确地理解为“作”了。这种删 改 ,与当时孔子作《易传》说已很盛行不无关系。 看来 ,孔子作《易传》说的始作俑者为《周易乾凿度》,而此乃纬书 ,其言自不可信据。此说 成为唐以前的传统观点 ,实由以讹传讹所致。 但是 ,这并不是说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其一 ,今本《易传》中确有孔子所作的《易序》等佚 文 ;其二 ,其中有弟子所记孔子关于《周易》的言论 ;其三 ,其它部分曾由孔子整理。就是说 ,今 本《易传》各部分都与孔子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问题是 ,这种说法将孔子创作的成份夸大 了 ,以至于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 主张《易传》成书于战国以后 ,与孔子无直接关系的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亦源于不了解《易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传》的构成 欧阳修论证《易传》晚出的主要理由,是该书中有5种说法相互癥牾。他说 又有害经而惑世者矣。《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是谓《乾》之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则又非 四德。谓此二说出于一人乎?殆非人情也。《系辞》日:“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所谓 图者,八卦之文也,神马负之自河而出,以授于伏羲者也。盖八卦者,非圣人之所为,是天 之所降者。又曰:“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 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然则八卦者是人之所为也,河图不与焉!斯二说 者,已不能相容矣。而《说卦》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明而生蓍,参天两地 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则卦又出于蓍矣。八卦之说如是,是果何从而出也!谓此三 说出于一人乎?则殆非人情也。(《易童子问》卷三) 在欧阳修所引的两段《文言》中,一段在《乾文言》第一节,乃古《文言》佚文,一段在《乾文言》第 五节,乃孔子的《乾坤大义》佚文。它们非出自一人,自不待言。至于河图为何物,现已难究其 真。欧阳修据汉人之说谓“神马负之自河而出,以授伏羲者也”,甚为不妥。从《论语》看,孔子 确实非常重视河图,称:“风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因而,《系辞》称河图,反而 更进一步证实它与孔子的密切关系。关于《系辞》“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一段和《说卦》“昔者圣 人之作《易》也”一段,我以为是孔子从不同角度论述《周易》的形成和构成。《周易》含有许多因 素。在孔子看来,其“象”源自伏羲仰观俯察,其阴阳变化和数的成分则源于占蓍。因而,此二 说者,并无癥牾之处。 欧阳修还说,《系辞》、《文言》、《说卦》而下多“繁衍丛脞之言”,“吾不知圣人之作繁衍丛脞 之如此也”(《易童子问》)。李镜池先生则指出:“《易传》中,别的传都是很有系统,很有条理的 只有《文言》《系辞》是‘杂拌’。《文言》虽说经过某个编者的组织,却并不高明。《系辞传》简直 就是零片断简,东一段,西一段。”朱伯先生也发现:“就今本《系辞》说,文意有重复,有错 简。有些章节,上下文之间,并无联系。其中对’亢龙有悔’的解释,与《文言》同。”我认为,这 种现象是由其原始《论语》的性质决定的,今本《论语》不也是这样吗 欧阳修之后,对《易传》晚出说作出详细论证的,有清人崔达。崔述的论证,文繁不具引。 关于崔氏的论证,其一,崔氏在此处说:“若《易传》果孔子所作,则当在《春秋》、《论语》之间,而 今反繁而文,大类《左传》、《戴记》,出《论语》下远甚。”就文体而言,《春秋》为编年体,《论语》为 记言体,所以它们显得简直。但《系辞》和《文言》中有孔子的佚文,这些佚文为著作体,当然显 得更加严密。再者,篇文字是简直还是繁芜,乃出自读者自己的体会,往往因主观而异。既 然《易传》“出《论语》下远甚”,而《易传》又“大类《左传》、《戴记》”,则《左传》、《戴记》亦必“出《论 语》下远甚”。但在另一处,崔氏却说:“战国之文恣横,而《左传》文平易简直,颇近《论语》及《戴 记》之《曲礼》《檀弓》诸篇,绝不类战国时文,何况于秦。”一处说“远甚”,一处说“颇近”,岂非 出自崔氏主观需要?既然《易传》“大类《左传》”,而按照后一说法,《左传》又“颇近《论语》,则 《易传》亦“颇近《论语》”,这岂不是说《易传》早出? 其二,关于“《系辞》、《文言》之文,或冠以‘子曰”,或不冠以‘曰””的问题。我以为,此二 篇中,弟子所记孔子言论的部分,大致都加上“子曰”了,而孔子佚文部分,确实如崔氏所言“或 冠以‘曰’,或不冠以‘子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从它为孔子所作的角度看,不必加“子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cnki.ner
传》的构成。 欧阳修论证《易传》晚出的主要理由 ,是该书中有 种说法相互癥牾。他说 : 又有害经而惑世者矣。《文言》曰“: 元者 ,善之长也 ;亨者 ,嘉之会也 ;利者 ,义之和也 ; 贞者 ,事之干也。”是谓《乾》之四德。又曰“: 乾元者 ,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 ,性情也。”则又非 四德。谓此二说出于一人乎 ? 殆非人情也。《系辞》曰“: 河出图 ,洛出书 ,圣人则之。”所谓 图者 ,八卦之文也 ,神马负之自河而出 ,以授于伏羲者也。盖八卦者 ,非圣人之所为 ,是天 之所降者。又曰“: 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 ,与地之 宜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然则八卦者是人之所为也 ,河图不与焉 ! 斯二说 者 ,已不能相容矣。而《说卦》又曰“: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参天两地 而倚数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则卦又出于蓍矣。八卦之说如是 ,是果何从而出也 ! 谓此三 说出于一人乎 ? 则殆非人情也。《( 易童子问》卷三) 在欧阳修所引的两段《文言》中 ,一段在《乾文言》第一节 ,乃古《文言》佚文 ,一段在《乾文言》第 五节 ,乃孔子的《乾坤大义》佚文。它们非出自一人 ,自不待言。至于河图为何物 ,现已难究其 真。欧阳修据汉人之说谓“神马负之自河而出 ,以授伏羲者也”,甚为不妥。从《论语》看 ,孔子 确实非常重视河图 ,称“: 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 ,吾已矣夫 !”《( 子罕》) 因而《, 系辞》称河图 ,反而 更进一步证实它与孔子的密切关系。关于《系辞》“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一段和《说卦》“昔者圣 人之作《易》也”一段 ,我以为是孔子从不同角度论述《周易》的形成和构成。《周易》含有许多因 素。在孔子看来 ,其“象”源自伏羲仰观俯察 ,其阴阳变化和数的成分则源于占蓍。因而 ,此二 说者 ,并无癥牾之处。 欧阳修还说《, 系辞》《、文言》《、说卦》而下多“繁衍丛脞之言”“, 吾不知圣人之作繁衍丛脞 之如此也”《( 易童子问》) 。李镜池先生则指出“:《易传》中 ,别的传都是很有系统 ,很有条理的 , 只有《文言》《系辞》是‘杂拌’。《文言》虽说经过某个编者的组织 ,却并不高明。《系辞传》简直 就是零片断简 ,东一段 ,西一段。”④朱伯 先生也发现“: 就今本《系辞》说 ,文意有重复 ,有错 简。有些章节 ,上下文之间 ,并无联系。其中对‘亢龙有悔’的解释 ,与《文言》同。”⑤我认为 ,这 种现象是由其原始《论语》的性质决定的 ,今本《论语》不也是这样吗 ? 欧阳修之后 ,对《易传》晚出说作出详细论证的 ,有清人崔达⑥。崔述的论证 ,文繁不具引。 关于崔氏的论证 ,其一 ,崔氏在此处说“: 若《易传》果孔子所作 ,则当在《春秋》《、论语》之间 ,而 今反繁而文 ,大类《左传》《、戴记》,出《论语》下远甚。”就文体而言《, 春秋》为编年体《, 论语》为 记言体 ,所以它们显得简直。但《系辞》和《文言》中有孔子的佚文 ,这些佚文为著作体 ,当然显 得更加严密。再者 ,一篇文字是简直还是繁芜 ,乃出自读者自己的体会 ,往往因主观而异。既 然《易传》“出《论语》下远甚”,而《易传》又“大类《左传》《、戴记》”,则《左传》《、戴记》亦必“出《论 语》下远甚”。但在另一处 ,崔氏却说“: 战国之文恣横 ,而《左传》文平易简直 ,颇近《论语》及《戴 记》之《曲礼》《檀弓》诸篇 ,绝不类战国时文 ,何况于秦。”⑦一处说“远甚”,一处说“颇近”,岂非 出自崔氏主观需要 ? 既然《易传》“大类《左传》”,而按照后一说法《, 左传》又“颇近《论语》”,则 《易传》亦“颇近《论语》”,这岂不是说《易传》早出 ? 其二 ,关于“《系辞》《、文言》之文 ,或冠以‘子曰”,或不冠以‘子曰’”的问题。我以为 ,此二 篇中 ,弟子所记孔子言论的部分 ,大致都加上“子曰”了 ,而孔子佚文部分 ,确实如崔氏所言“或 冠以‘子曰’,或不冠 以‘子曰’”。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从它为孔子所作的角度看 ,不必加“子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曰”但从它为孔门所记的角度看,又可以加上“子曰”。这部分为不同弟子所记录,由于每个人 的习惯不同,所以有的加上了“子曰”,有的没有加“子曰”。 其三,关于孟子“无一言及于孔子传《易》之事”的问题。孔子“晚而好《易》后,思想发生了 重大变化,主要是在《易经》和早期《易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易说,对此,就连子贡这样的 高足都难以接受(见下文)。所以,作为孔子数传后学的孟子不言孔子传《易》之事,完全是情理 之中的。 其四,关于汲冢竹书没有《易传》的问题。古人把哪些书作为随葬品,取决于各种具体情 况。汲冢中有《易经》而无《彖》、《象》、《文言》、《系辞》,不足以证明其时其地没有《彖》、《象》 《文言》、《系辞》这就象马王堆帛书中有《易经》而无《彖》、《象》、《文言》,不是以证明其时其地 没有《彖》、《象》、《文言》一样。所以杜预“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远国”,已属臆测,而 崔氏以为“弟子能传其书者莫如子夏”更是无稽之谈。何以知道子夏一定接受了孔子易说 其五,关于“穆姜答史之言与今《文言》篇首略同而词小异”的问题。首先,今本《文言》原由 古《文言》供文等三部分组成,故不存在各部分之间文势是否相宜的问题。第二,《文言》此处的 “元”是“四德”之言,与身体之“元”毫不相干,故谓之“善之大”,十分合理。第三,杨伯峻先生 说:“合与洽通,……合礼即洽礼也。合洽二字本可通用。合与洽皆合和、调协之意。”这样 不可谓“若云‘嘉会足以合体’,则于文为复”。另外,“嘉会”二字亦非不可解,它们不过是上文 “嘉之会”的简称。高亨先生说:“嘉之会犹言美之集合。心第四,《文言》在分别阐述了“元、亨 利、贞”四德之后,便总而言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如此则文义一 贯,何可谓“与上下文义了不相蒙”?既然崔氏的几条理由都有问题,那么他所得出的“作《传》 者采之鲁史而失其义的结论便难成立。 其六,关于“君子思不出其位”为《论语》和《名胜象》共载的问题。,古人引前人之语往往迳 采,不说明来源(其实今人也往往如此)。我认为,曾子引《象》文,正属这种情况。至于崔氏说 “《传》之名言甚多,曾子亦未必独节此语而述之”,这条理由更显牵强。自古以来引《易传》者不 计其数,多为片言只语,哪有遍引其所有名言之理?因此,应该肯定是曾子采自《象》传 冯友兰先生论证《易传》非孔子所作,而是战国时期作品的主要理由是《易传》的思想与今 本《论语》不合。冯先生这种否定孔子与《易传》关系的方法,影响很大,至今仍为不少学者所 运用 应该指出,《彖》、《象》等为孔子之前的早期《易传》,它们当然未必合孔子思想,这是另一回 事。但如果以今本《易传》中的孔子易说不合今本《论语》为由而否定其与孔子的关系,那就值 得辨析了。 事实上,今本《论语》中的“天”是否为冯先生所说的“完全系一有意志的上帝,一主宰之 天”,尚未定论,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早在西周初期,人们就对天命鬼神观念发生了怀疑,而 孔子思想正是在西周以来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可以说是人文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人 文主义的前提是对天命鬼神观念的否定。因此,要说建立了一套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孔子相 信天命,并把天当作有意志的上帝,恐不合情理。另外,《论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 焉,天何言哉”(《阳货》)中的“天”字显然不能理解为“一有意志的上帝,一主宰之天”,显然是冯 先生所说的“一种宇宙力量”。至于冯先生说“一人之思想本可以变动,但决不能同时对于宇宙 及人生持两种极端相反之见解”,恐亦未必允当。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如康有为、吴虞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nr.cnki.ner
曰”;但从它为孔门所记的角度看 ,又可以加上“子曰”。这部分为不同弟子所记录 ,由于每个人 的习惯不同 ,所以有的加上了“子曰”,有的没有加“子曰”。 其三 ,关于孟子“无一言及于孔子传《易》之事”的问题。孔子“晚而好《易》”后 ,思想发生了 重大变化 ,主要是在《易经》和早期《易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易说 ,对此 ,就连子贡这样的 高足都难以接受(见下文) 。所以 ,作为孔子数传后学的孟子不言孔子传《易》之事 ,完全是情理 之中的。 其四 ,关于汲冢竹书没有《易传》的问题。古人把哪些书作为随葬品 ,取决于各种具体情 况。汲冢中有《易经》而无《彖》《、象》《、文言》《、系辞》,不足以证明其时其地没有《彖》《、象》、 《文言》《、系辞》,这就象马王堆帛书中有《易经》而无《彖》《、象》《、文言》,不足以证明其时其地 没有《彖》《、象》《、文言》一样。所以 ,杜预“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远国”,已属臆测 ,而 崔氏以为“弟子能传其书者莫如子夏”,更是无稽之谈。何以知道子夏一定接受了孔子易说 ? ⑧ 其五 ,关于“穆姜答史之言与今《文言》篇首略同而词小异”的问题。首先 ,今本《文言》原由 古《文言》佚文等三部分组成 ,故不存在各部分之间文势是否相宜的问题。第二《, 文言》此处的 “元”是“四德”之首 ,与身体之“元”毫不相干 ,故谓之“善之大”,十分合理。第三 ,杨伯峻先生 说“: 合与洽通 , ……合礼即洽礼也。合洽二字本可通用。合与洽皆合和、调协之意。”⑨这样 , 不可谓“若云‘嘉会足以合体’,则于文为复”。另外“, 嘉会”二字亦非不可解 ,它们不过是上文 “嘉之会”的简称。高亨先生说“: 嘉之会犹言美之集合。”λυ第四《, 文言》在分别阐述了“元、亨、 利、贞”四德之后 ,便总而言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如此则文义一 贯 ,何可谓“与上下文义了不相蒙”? 既然崔氏的几条理由都有问题 ,那么他所得出的“作《传》 者采之鲁史而失其义”的结论便难成立λϖ。 其六 ,关于“君子思不出其位”为《论语》和《名胜象》共载的问题。,古人引前人之语往往迳 采 ,不说明来源(其实今人也往往如此) 。我认为 ,曾子引《象》文 ,正属这种情况。至于崔氏说 “《传》之名言甚多 ,曾子亦未必独节此语而述之”,这条理由更显牵强。自古以来引《易传》者不 计其数 ,多为片言只语 ,哪有遍引其所有名言之理 ? 因此 ,应该肯定是曾子采自《象》传。 冯友兰先生论证《易传》非孔子所作 ,而是战国时期作品的主要理由是《易传》的思想与今 本《论语》不合。λω冯先生这种否定孔子与《易传》关系的方法 ,影响很大 ,至今仍为不少学者所 运用。 应该指出《, 彖》《、象》等为孔子之前的早期《易传》,它们当然未必合孔子思想 ,这是另一回 事。但如果以今本《易传》中的孔子易说不合今本《论语》为由而否定其与孔子的关系 ,那就值 得辨析了。 事实上 ,今本《论语》中的“天”是否为冯先生所说的“完全系一有意志的上帝 ,一主宰之 天”,尚未定论 ,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早在西周初期 ,人们就对天命鬼神观念发生了怀疑 ,而 孔子思想正是在西周以来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 ,可以说是人文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人 文主义的前提是对天命鬼神观念的否定。因此 ,要说建立了一套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孔子相 信天命 ,并把天当作有意志的上帝 ,恐不合情理。另外《, 论语》“天何言哉 ? 四时行焉 ,百物生 焉 ,天何言哉”《( 阳货》) 中的“天”字显然不能理解为“一有意志的上帝 ,一主宰之天”,显然是冯 先生所说的“一种宇宙力量”。至于冯先生说“一人之思想本可以变动 ,但决不能同时对于宇宙 及人生持两种极端相反之见解”,恐亦未必允当。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如康有为、吴虞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等人的早年和晚年不是持完全相反的世界观吗? 孔子晚年的思想确实发生了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由“晚而好《易》所致。对于这种 转变,不但我们今人感到难以理解,多帛书《要》篇孔子与子贡的对话看,就连孔门高足子贡也 感到不胜疑惑。所以孔子料定:“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要》)现在以《易传》中的孔 子易说与今本《论语》不合来否定其与孔子的关系,不正应了孔子的预言吗? 我认为,孔子早年的主要思想是从周礼发展出的仁学,侧重于人事;其晚年的主要思想是 从《周易》发展出的易学,侧重于形上学,易是其最高范畴。今本《论语》中的孔子言论有不少为 孔子早年弟子所记,主要反映了孔子早年的思想(当然其中也有孔子晚年的言论,如“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一章、加我数年,吾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章 等);今、帛本《易传》中原始《论语》佚文大致为孔子曉年弟子所记,主要反映了孔子晚年的思 想 但是,这并不是说孔子早年和晩年“对于宇宙及人生持两种极端相反之见解”。其实,孔子 早、晚年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孔子晚年思想是在为其早年思想寻找形上 学的依据,是旱年思想的深化与提升,当然亦离不开言道德。不但如冯先生所说,“观《易 言》等,凡冠有子曰’之言,几乎皆言道德者”而且其他未冠有“子曰”的孔子易说,亦多言道 据李镜池先生《易传探源》文推测,《易传》种10篇皆成书于秦以后,但他的论证显得 相当薄弱。如他论证《彖》、《象》成于秦汉间的主要理由,除转引崔氏《象》传引曾子语之说外 便是:《象》传的思想“可以从先秦儒家载籍中找出它的根据来,尤其是《论语》。……我们说《象 传》作者的思想纯粹是儒家思想,大概不会错”“不特《象传》是儒家思想的产物,就是《彖传》也 带儒家色采”,“不过《彖传》作者并不是纯粹的儒家。…他多多少少是受过道家影响的。我 们因这一点看出《彖传》非孔子作的证据来;因这一点看出它与《象传》不出于一个作者;也可以 因这一点说它出于七十子之后,以至在孟子之后。”事实上,从《彖》、《象》与儒道思想的相通,我 们固然可以怀疑它们可能晩于儒道的建立并受儒道思想影响,但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们怀疑它 们亦可能早于儒道的建立并成为儒道思想的来源呢? 李先生论证《系辞》、《文言》在史迁之后、昭宣之前的主要理由是:“当我们读《彖》《象》= 《传》,只知道《周易》除卜筮之用以外,原来还有点伦理教训、政治哲学的价值,到我们读《系辞 传》时,就不禁惊叹《易》道之‘神’通’疒广’‘’了。把《易》捧的这么高,恐怕非到了《易经》坐 了《六艺》第一把交椅之后是办不到的。这就是说,《系辞》中这些话当产生于汉武之后。”而 “《系辞》与《文言》是同时代的,说不定《文言》是从《系辞》分出来的。”其实,撇开《系辞》,从其他 先秦文献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易》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如《论语》:“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在帛书《易传》中,孔子对《易》的评价丝毫也不比今本《系辞》低。因此,不可因 《系辞》对《易》的评价高而怀疑它产生于汉武帝之后。另外,今本《系辞》的大部分又见帛书《易 传》,而后者乃先秦文献③这个事实等于否定了李先生关于《系辞》、《文言》成书时代的推测 至于李先生根据“京房《卦气图》与《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 《坤》。…《震》,东方也;…《巽》,东南也;…《离》……南方之卦也…的说法合”来推断 “他们作了《说卦》放在《易传》中,又在《孔子世家》添上‘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句,以提高自己学说的价值”等等,更属臆测,缺乏根据。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inw.cnki.ner
等人的早年和晚年不是持完全相反的世界观吗 ? 孔子晚年的思想确实发生了重大转变 ,而这种转变正是由“晚而好《易》”所致。对于这种 转变 ,不但我们今人感到难以理解 ,多帛书《要》篇孔子与子贡的对话看 ,就连孔门高足子贡也 感到不胜疑惑。所以孔子料定“: 后世之士疑丘者 ,或以《易》乎 !”《( 要》) 现在以《易传》中的孔 子易说与今本《论语》不合来否定其与孔子的关系 ,不正应了孔子的预言吗 ? 我认为 ,孔子早年的主要思想是从周礼发展出的仁学 ,侧重于人事 ;其晚年的主要思想是 从《周易》发展出的易学 ,侧重于形上学 ,易是其最高范畴。今本《论语》中的孔子言论有不少为 孔子早年弟子所记 ,主要反映了孔子早年的思想(当然其中也有孔子晚年的言论 ,如“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 ,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距”一章、加我数年 ,吾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一章 等) ;今、帛本《易传》中原始《论语》佚文大致为孔子晚年弟子所记 ,主要反映了孔子晚年的思 想。 但是 ,这并不是说孔子早年和晚年“对于宇宙及人生持两种极端相反之见解”。其实 ,孔子 早、晚年的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基本上可以这样说 :孔子晚年思想是在为其早年思想寻找形上 学的依据 ,是早年思想的深化与提升 ,当然亦离不开言道德。不但如冯先生所说“, 观《易·文 言》等 ,凡冠有‘子曰’之言 ,几乎皆言道德者”,而且其他未冠有“子曰”的孔子易说 ,亦多言道 德。 据李镜池先生《易传探源》一文λξ推测《, 易传》种 篇皆成书于秦以后 ,但他的论证显得 相当薄弱。如他论证《彖》《、象》成于秦汉间的主要理由 ,除转引崔氏《象》传引曾子语之说外 , 便是《: 象》传的思想“可以从先秦儒家载籍中找出它的根据来 ,尤其是《论语》。……我们说《象 传》作者的思想纯粹是儒家思想 ,大概不会错”“, 不特《象传》是儒家思想的产物 ,就是《彖传》也 带儒家色采”“, 不过《彖传》作者并不是纯粹的儒家。……他多多少少是受过道家影响的。我 们因这一点看出《彖传》非孔子作的证据来 ;因这一点看出它与《象传》不出于一个作者 ;也可以 因这一点说它出于七十子之后 ,以至在孟子之后。”事实上 ,从《彖》《、象》与儒道思想的相通 ,我 们固然可以怀疑它们可能晚于儒道的建立并受儒道思想影响 ,但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们怀疑它 们亦可能早于儒道的建立并成为儒道思想的来源呢 ? 李先生论证《系辞》《、文言》在史迁之后、昭宣之前的主要理由是“: 当我们读《彖》《、象》 《传》,只知道《周易》除卜筮之用以外 ,原来还有点伦理教训、政治哲学的价值 ,到我们读《系辞 传》时 ,就不禁惊叹《易》道之‘神’‘通’‘广’‘大’了。把《易》捧的这么高 ,恐怕非到了《易经》坐 了《六艺》第一把交椅之后是办不到的。这就是说《, 系辞》中这些话当产生于汉武之后。”而 “《系辞》与《文言》是同时代的 ,说不定《文言》是从《系辞》分出来的。”其实 ,撇开《系辞》,从其他 先秦文献中可以看出 ,孔子对《易》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如《论语》“: 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可以无大过矣。”在帛书《易传》中 ,孔子对《易》的评价丝毫也不比今本《系辞》低。因此 ,不可因 《系辞》对《易》的评价高而怀疑它产生于汉武帝之后。另外 ,今本《系辞》的大部分又见帛书《易 传》,而后者乃先秦文献λψ,这个事实等于否定了李先生关于《系辞》《、文言》成书时代的推测。 至于李先生根据“京房《卦气图》与《说卦》‘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 《坤》。……《震》,东方也 ; ……《巽》,东南也 ; ……《离》……南方之卦也 ……’的说法合”来推断 “他们作了《说卦》放在《易传》中 ,又在《孔子世家》添上‘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一 句 ,以提高自己学说的价值”等等 ,更属臆测 ,缺乏根据。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李镜池先生还说:“《彖》《象》=《传》的著作年代,……大概以作于秦汉间为最可能。秦皇 不是推行新政策,焚书坑儒吗?只有《周易》以卜筮之书没有殃及,儒家既把它尊为‘经’典,所 以在这独存而不禁的书上做功夫把儒家思想附存上去。那时的作品,当不只这两《传》,不过 这是幸存的完整的两篇,其余象《文言传乾卦》四段文字中潜龙勿用,下也’及潜龙勿用,阳 气潜藏’两段,跟《象传》很相近,恐怕也是同时代的作品。”对于这种看法,郭沫若先生除全表赞 同外,进一步认为:“大抵《彖》、《系辞》、《文言》三种是荀子的门徒在秦的统治期间所写出来的 东西。《象》是在《彖》之后,由别一派的人所写出来的。看到这些意见我不禁要问:《易传》 虽为解释《易经》的著作,但其本身与卜筮关系不大,更不是卜筮之书,秦代能允许它存在吗 私学为秦人所禁,而《易传》如在秦代成书,必为私学,它能为统治者所容许吗?秦代严禁百家 语,尤其儒家学说,而《系辞》、《文言》屡称孔子语③,这在当时是可能的吗?如此等等,恐难自 李镜池先生在引用《史记吼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 语后说:“这一句颇重要:第一,可见孔子没有拿《易》来教;人说孔子以《六经》教弟子,恐怕在西 汉才有这个说法。第二,‘孔子晚而喜《易》’一段文字,插在这里虽然可以,但与上下文没有关 连,竟成为一节独立的文字。故这段文字若不是错简,定是后人插入。 我们注意到,李先生在引用《史记》时,略去了其后一句很重要的话:“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人。”对此,金景芳先生认为,这“说明《诗》、《书》、《礼》、《乐》是普通科,人人供习。六艺则不然, 其中有《易》和《春秋》二书,是具有高深理论的著作,非高材生不能通。故在孔子弟子中身通六 艺者只有七十二人。金先生的说法是符合情理的,而李先生认为西汉才有孔子以六经教弟 子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孔子早年尚未学《易》、《作《春秋》,其教授科目盖只有《诗》、《书》、 《礼》、《乐》久而久之,将四者并称便约定俗成;而《易》、《春秋》为孔子晚年所治,故常常不与前 四者并称。 另外,李先生断定“孔子晚而喜《易》”“若不是错简,定是后人插入”,也是不太慎重的。我 认为,《孔子世家》将此段与孔子序《书传》、删《诗经》等段排列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它们都是关 于孔子整理古文献的内容。《孔子世家》对于孔子返鲁以后的叙述,多为孔子的性格特点和长 期所从事的事业、主要业绩等内容,因而结构较为松散我们不能因此而对此表示怀疑 判定《易传》作于战国后还有一个问题难以解释。孔、老以后,思想家多有姓名可查。《易 传》建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且为先秦两汉学者广泛征引,必作于一流思想家,但我们为什 么不知道这些思想家的姓名呢?答案只能是,《易传》的时代不可能晚于孔子 以上所论及的各家,尽管对《易传》成书问题的具体看法不同,但他们都承认《易传》为儒家 典籍。梁启超、李镜池等学者虽然认为《易传》受道家影响,亦未否定其儒家学派的性质。 钱穆先生曾经列出⑩0个证据来证明《易传》非孔子所作。前9条多为总结前人之说,第十 条详细论证了《系辞》的“道”、“天”、“鬼神”三个概念与《论语》不合。他得出的结论是 《易啄》里的思想,大体上是远于《论语》而近于《老》《庄》的约有下面三条:(一)《系 辞》言神言变化,相当于《老》《庄》言自然言道;《论语》好言仁。只重人与人的相交,对于人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i.cnki.net
李镜池先生还说“:《彖》《象》《传》的著作年代 , ……大概以作于秦汉间为最可能。秦皇 不是推行新政策 ,焚书坑儒吗 ? 只有《周易》以卜筮之书没有殃及 ,儒家既把它尊为‘经’典 ,所 以在这独存而不禁的书上做功夫 ,把儒家思想附存上去。那时的作品 ,当不只这两《传》,不过 这是幸存的完整的两篇 ,其余象《文言传·乾卦》四段文字中‘潜龙勿用 ,下也’及‘潜龙勿用 ,阳 气潜藏’两段 ,跟《象传》很相近 ,恐怕也是同时代的作品。”对于这种看法 ,郭沫若先生除全表赞 同外 ,进一步认为“: 大抵《彖》《、系辞》《、文言》三种是荀子的门徒在秦的统治期间所写出来的 东西。《象》是在《彖》之后 ,由别一派的人所写出来的。”λζ看到这些意见 ,我不禁要问《: 易传》 虽为解释《易经》的著作 ,但其本身与卜筮关系不大 ,更不是卜筮之书 ,秦代能允许它存在吗 ? 私学为秦人所禁 ,而《易传》如在秦代成书 ,必为私学 ,它能为统治者所容许吗 ? 秦代严禁百家 语 ,尤其儒家学说 ,而《系辞》《、文言》屡称孔子语λ{,这在当时是可能的吗 ? 如此等等 ,恐难自 圆。 李镜池先生在引用《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 ,弟子盖三千焉”一 语后说“: 这一句颇重要 :第一 ,可见孔子没有拿《易》来教 ;人说孔子以《六经》教弟子 ,恐怕在西 汉才有这个说法。第二‘, 孔子晚而喜《易》’一段文字 ,插在这里虽然可以 ,但与上下文没有关 连 ,竟成为一节独立的文字。故这段文字若不是错简 ,定是后人插入。” 我们注意到 ,李先生在引用《史记》时 ,略去了其后一句很重要的话“: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 人。”对此 ,金景芳先生认为 ,这“说明《诗》《、书》《、礼》《、乐》是普通科 ,人人供习。六艺则不然 , 其中有《易》和《春秋》二书 ,是具有高深理论的著作 ,非高材生不能通。故在孔子弟子中身通六 艺者只有七十二人。”λ|金先生的说法是符合情理的 ,而李先生认为西汉才有孔子以六经教弟 子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孔子早年尚未学《易》《、作《春秋》,其教授科目盖只有《诗》《、书》、 《礼》《、乐》,久而久之 ,将四者并称便约定俗成 ;而《易》《、春秋》为孔子晚年所治 ,故常常不与前 四者并称。 另外 ,李先生断定“孔子晚而喜《易》”“若不是错简 ,定是后人插入”,也是不太慎重的。我 认为《, 孔子世家》将此段与孔子序《书传》、删《诗经》等段排列在一起是有道理的 ,它们都是关 于孔子整理古文献的内容。《孔子世家》对于孔子返鲁以后的叙述 ,多为孔子的性格特点和长 期所从事的事业、主要业绩等内容 ,因而结构较为松散 ,我们不能因此而对此表示怀疑。 判定《易传》作于战国后还有一个问题难以解释。孔、老以后 ,思想家多有姓名可查。《易 传》建立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且为先秦两汉学者广泛征引 ,必作于一流思想家 ,但我们为什 么不知道这些思想家的姓名呢 ? 答案只能是《, 易传》的时代不可能晚于孔子。 三 以上所论及的各家 ,尽管对《易传》成书问题的具体看法不同 ,但他们都承认《易传》为儒家 典籍。梁启超、李镜池等学者虽然认为《易传》受道家影响 ,亦未否定其儒家学派的性质。 钱穆先生曾经列出 个证据来证明《易传》非孔子所作。前 条多为总结前人之说 ,第十 条详细论证了《系辞》的“道”“、天”“、鬼神”三个概念与《论语》不合。他得出的结论是 : 《易·系》里的思想 ,大体上是远于《论语》而近于《老》《庄》的约有下面三条 : (一)《系 辞》言神言变化 ,相当于《老》《庄》言自然言道《; 论语》好言仁。只重人与人的相交 ,对于人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类以外的自然界似少注意。(二)《系辞》言利害吉凶,《老》《庄》亦言利害吉凶;孔子学说的 对象为人群,故不敢言利而言义,《老》《庄》学说的对象为自然,故不必言义而迳言利。 (三)《系辞》《老子》均重因果观念;孔子贵知命,仅求活动于现有的状态之下,《老子》《易 系》则于命的来源均有讨究,这显见是他们思想上的不同。所以《易》里的哲学,是道家 的自然哲学他的宇宙论可以说是唯气之一元论,或者说是法象的一元论 钱先生以《系辞》与《论语》思想的不同,来证明《系辞》的思想不属于孔子,这说明他对孔子晚年 思想的重大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一点上,同冯友兰先生的思路是一致的。他所得出的 “《易》里的哲学,是道家的自然哲学”的结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所以也是靠不住 的。其实,老庄侧重于形上学,孔子晚年亦注重形上学,两者有一致之处也是难免的。 如今,陈鼓应先生将这种思路推而极之,他认为《易传》不但受道家影响,而且就是道家系 统的作品;不但《系辞》是道家的,而且整个《易传》都属道家系统。陈先生的勇气固然可嘉,可 惜的是,在我看来,这种论断是否符合事实,还有深究的必要。 其一,陈先生对《易传》成书时代问题并没有作出独立的系统研究,他的论断的前提是《易 传》作于战国以后的说法。现在已经证明这个前提不成立,那这种论断的可靠性便可想而知 陈先生先找出《易传》与道家思想一致之处,然后判定这是受道家影响。殊不知这正好把 本末搞颠倒了。如他认为:“《彖传》由天道推衍人事乃道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实际情况是, 《彖》早于孔、老,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不但为老子所继承,而且亦为孔子所继承。孔 子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 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下》),正代表了这种思维方式;今本《论语》中的“天生德于予”也是这 种思维方式的反映 至于战国道家与《易传》的相通,那是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孔子易说影响。据《史记咿 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骈臂子弘。”李学勤先生从姓氏考证,帛书《易 传》中的缪和、昭力等都是楚人⑧。这些情况说明,孔门中不乏楚人。可以想见,孔子逝世后 他们回到楚国,便与当地道家相结合,逐渐形成一种亦儒亦道、非儒非道的学派。正是他们将 孔子易说传播到楚地,汉波及稷下道家。帛书《周易》经传发现于长沙,不是偶然的 其二,陈先生判断学派性质的标准是有问题的。他说:“考察一部作品的学派倾向,我们着 重于它的主体思想。”应该说,这个原则是对的。问题是,如何判断一部作品的主体思想。陈先 生的主要根据是思维方式。他在其《易传与道家思想》书中,就曾以《《彖传)的道家思维方 式》、《〈象传》中的道家思维方式》等为标题来论证《易传》的主体思想。 儒道两家几乎是在同时产生的,其后又是在同时发展的。相同的社会背景很自然地使他 们的某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有一致之处,甚至相互影响。先秦各派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 个层面,一是价值观的层面,二是方法论的层面。判断学派性质,主要应该根据价值观,而不是 方法论。而各个学派的思维方式,显然属于方法论的层面,而不属于价值观的层面 那么,儒道两家的价值观分别是什么呢?冯友兰先生说得好:“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 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自发的东西…。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强调 人的社会责任”和“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自发的东西”,正是儒、道不同的价值观,也应该是我们判 断学派性质的标准。 2 0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p: /hr. cnki net
类以外的自然界似少注意。(二)《系辞》言利害吉凶《, 老》《庄》亦言利害吉凶 ;孔子学说的 对象为人群 ,故不敢言利而言义《, 老》《庄》学说的对象为自然 ,故不必言义而迳言利。 (三)《系辞》《老子》均重因果观念 ;孔子贵知命 ,仅求活动于现有的状态之下《, 老子》《易· 系》则于命的来源均有讨究 ,这显见是他们思想上的不同。所以《易·系》里的哲学 ,是道家 的自然哲学 ,他的宇宙论可以说是唯气之一元论 ,或者说是法象的一元论。λ} 钱先生以《系辞》与《论语》思想的不同 ,来证明《系辞》的思想不属于孔子 ,这说明他对孔子晚年 思想的重大变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这一点上 ,同冯友兰先生的思路是一致的。他所得出的 “《易·系》里的哲学 ,是道家的自然哲学”的结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所以也是靠不住 的。其实 ,老庄侧重于形上学 ,孔子晚年亦注重形上学 ,两者有一致之处也是难免的。 如今 ,陈鼓应先生将这种思路推而极之 ,他认为《易传》不但受道家影响 ,而且就是道家系 统的作品 ;不但《系辞》是道家的 ,而且整个《易传》都属道家系统。陈先生的勇气固然可嘉 ,可 惜的是 ,在我看来 ,这种论断是否符合事实 ,还有深究的必要。 其一 ,陈先生对《易传》成书时代问题并没有作出独立的系统研究 ,他的论断的前提是《易 传》作于战国以后的说法。现在已经证明这个前提不成立 , 那这种论断的可靠性便可想而知 了。 陈先生先找出《易传》与道家思想一致之处 ,然后判定这是受道家影响。殊不知这正好把 本末搞颠倒了。如他认为“:《彖传》由天道推衍人事乃道家独特的思维方式。”λ∼实际情况是 , 《彖》早于孔、老 ,其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不但为老子所继承 ,而且亦为孔子所继承。孔 子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措之天 下之民谓之事业”《( 系辞下》) ,正代表了这种思维方式 ;今本《论语》中的“天生德于予”也是这 种思维方式的反映。 至于战国道家与《易传》的相通 ,那是由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孔子易说影响。据《史记·仲 尼弟子列传》记载“: 孔子传《易》于瞿 ,瞿传楚人马干臂子弘。”李学勤先生从姓氏考证 ,帛书《易 传》中的缪和、昭力等都是楚人µυ。这些情况说明 ,孔门中不乏楚人。可以想见 ,孔子逝世后 , 他们回到楚国 ,便与当地道家相结合 ,逐渐形成一种亦儒亦道、非儒非道的学派。正是他们将 孔子易说传播到楚地 ,汉波及稷下道家。帛书《周易》经传发现于长沙 ,不是偶然的。 其二 ,陈先生判断学派性质的标准是有问题的。他说“: 考察一部作品的学派倾向 ,我们着 重于它的主体思想。”应该说 ,这个原则是对的。问题是 ,如何判断一部作品的主体思想。陈先 生的主要根据是思维方式。他在其《易传与道家思想》一书中 ,就曾以《〈彖传〉的道家思维方 式》《、〈象传〉中的道家思维方式》等为标题来论证《易传》的主体思想。 儒道两家几乎是在同时产生的 ,其后又是在同时发展的。相同的社会背景很自然地使他 们的某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有一致之处 ,甚至相互影响。先秦各派的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两 个层面 ,一是价值观的层面 ,二是方法论的层面。判断学派性质 ,主要应该根据价值观 ,而不是 方法论。而各个学派的思维方式 ,显然属于方法论的层面 ,而不属于价值观的层面。 那么 ,儒道两家的价值观分别是什么呢 ? 冯友兰先生说得好“: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但 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自发的东西 ……。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µϖ“强调 人的社会责任”和“强调人的内部自然自发的东西”,正是儒、道不同的价值观 ,也应该是我们判 断学派性质的标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今观《易传》中的原始《论语》佚文,虽大谈形上学,但其目的仍在“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当 然是儒家作品。至于孔子之前的《彖》、《象》等早期《易传》,乃儒道两家的共同来源。就像陈鼓 应先生从中看到道家的影子一样,如上所述,李镜池先生从中看到了儒家的色彩,这是丝毫也 不奇怪的 其三,陈先生对孔子确实建立了一套形上学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范畴概念认识不足 他说:“孔子的思想领域里,形上学思维几乎是一片空白,孔学中也见不到系统的认识论,没有 丝亳辩证法思想。至于《系辞》的一些重要观念,陈先生说:“我们细读《系辞》,可以看到它 的阴阳说道器说、太极说、精气说、原始返终说,以及道’、德’、神’、砷明'、究几’等重要 的范畴与概念都和老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心事实上,新的哲学体系离不开新的范畴概 念。孔子晚年在创立以易为最高范畴的形上学体系时提出一系列新的观念和新的范畴概念 是很自然的事情。《系辞》的这些观念和范畴概念之所以与老子有相似之处,那是因为孔、老同 根同源的缘故。与其说《系辞》与老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不如说孔、老同《易经》和早期 《易传》是-脉相承的关系 史载孔予曾问礼于老子,那么孔子的形上学是否曾受老子的较大影响呢?过去我对此曾 持肯定态度现在看来有必要修正。孔子适周见老子是年轻时的事情,孔子早年不重视形上学 问题。他晚年侧重于形上学,乃受《周易》影响,与老子无关。然而,孔子学《易》之事是否受老 子影响呢?陈鼓应先生说:“孔子问应于老子,这‘礼’还包括了《易》在内。孔子晚年喜《易》,很 可能是受了老子的影响。说孔子所问之礼包括《易》在内只是一种推测至于说“孔子晚年喜 《易》,很可能是受了老子的影响”就更没有根据了。我考察的结果是,孔子是在五十四岁周游 列国至六十岁之间开始“学《易》”的;孔子之“学《易》”,取决于当时的各种因素,而与老子毫无 关系③。 其四,陈先生对以复音词判断古书时代方法的运用值得推敲。古汉语是沿着从单音词向 复音词的方向发展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一客观规律判断古书的时代。但是,如果对 复音词的形成过程缺乏了解,就有可能导致对这一规律的滥用。如陈先生说:“《彖传》形成性 命’的复合词,是晚于帛书《四经》和《孟》书的一个例证。这是有问题的。王力先生指出:仂 语的凝固化,“在汉语构法中是主要的。“性命”二字中“性”和“命”很早就出现了,二字相连 形成“性命”却较晚。《彖》出现过一次:“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这可以说是前孔子时期 的文献中出现的唯一一次“性命”。由于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当时它已凝固化,因而,我们与其把 它看作复音词,不如把它看作词组(仂语),看作两个词的偶然组合,义为“性”和“命”。但是,今 本《说卦》第一部分“将以顺性命之理”的“性命”就不同了。鉴于此前的《彖》中已出现过“性 命”,而孔子又明显受《彖》影响,故此“性命”大致可以看作已经凝固化的词组,即复音词。尽管 如此,《说卦》在另一处仍将“性”、“命”分开使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就是说,复音词在形 成的过程中,词组和复音词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另外,陈先生以《论语》为标准判断《系辞》等不代表孔子思想的思路与冯友兰先生一致,他 判断帛书《易传》为秦代作品的思路与李镜池、郭沫若先生一致,兹不赘述 陈鼓应先生在《易传与道家思想·》中称,他的论点“不仅打破了学界公认的看法,也推翻 了二千年来经学传统的旧说”。但从本文的讨论看,关于《易传》的性质和成书时代等问题,许 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所以陈先生的结论恐怕下得稍早了一点。 2 0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up: /wwe cnki net
今观《易传》中的原始《论语》佚文 ,虽大谈形上学 ,但其目的仍在“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当 然是儒家作品。至于孔子之前的《彖》《、象》等早期《易传》,乃儒道两家的共同来源。就像陈鼓 应先生从中看到道家的影子一样 ,如上所述 ,李镜池先生从中看到了儒家的色彩 ,这是丝毫也 不奇怪的。 其三 ,陈先生对孔子确实建立了一套形上学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范畴概念认识不足。 他说“: 孔子的思想领域里 ,形上学思维几乎是一片空白 ,孔学中也见不到系统的认识论 ,没有 丝毫辩证法思想。”µω至于《系辞》中的一些重要观念 ,陈先生说“: 我们细读《系辞》,可以看到它 的阴阳说、道器说、太极说、精气说、原始返终说 ,以及‘道’、‘德’、‘神’、‘神明’、‘究几’等重要 的范畴与概念 ,都和老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µξ事实上 ,新的哲学体系离不开新的范畴概 念。孔子晚年在创立以易为最高范畴的形上学体系时 ,提出一系列新的观念和新的范畴概念 是很自然的事情。《系辞》的这些观念和范畴概念之所以与老子有相似之处 ,那是因为孔、老同 根同源的缘故。与其说《系辞》与老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不如说孔、老同《易经》和早期 《易传》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史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那么孔子的形上学是否曾受老子的较大影响呢 ? 过去我对此曾 持肯定态度 ,现在看来有必要修正。孔子适周见老子是年轻时的事情 ,孔子早年不重视形上学 问题。他晚年侧重于形上学 ,乃受《周易》影响 ,与老子无关。然而 ,孔子学《易》之事是否受老 子影响呢 ? 陈鼓应先生说“: 孔子问应于老子 ,这‘礼’还包括了《易》在内。孔子晚年喜《易》,很 可能是受了老子的影响。”µψ说孔子所问之礼包括《易》在内只是一种推测 ,至于说“孔子晚年喜 《易》,很可能是受了老子的影响”就更没有根据了。我考察的结果是 ,孔子是在五十四岁周游 列国至六十岁之间开始“学《易》”的 ;孔子之“学《易》”,取决于当时的各种因素 ,而与老子毫无 关系µζ。 其四 ,陈先生对以复音词判断古书时代方法的运用值得推敲。古汉语是沿着从单音词向 复音词的方向发展的 ,因此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一客观规律判断古书的时代。但是 ,如果对 复音词的形成过程缺乏了解 ,就有可能导致对这一规律的滥用。如陈先生说“:《彖传》形成‘性 命’的复合词 ,是晚于帛书《四经》和《孟》书的一个例证。”µ{这是有问题的。王力先生指出 :仂 语的凝固化“, 在汉语构法中是主要的”µ|。“性命”二字中“性”和“命”很早就出现了 ,二字相连 形成“性命”却较晚。《彖》出现过一次“: 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乾》) 这可以说是前孔子时期 的文献中出现的唯一一次“性命”。由于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当时它已凝固化 ,因而 ,我们与其把 它看作复音词 ,不如把它看作词组(仂语) ,看作两个词的偶然组合 ,义为“性”和“命”。但是 ,今 本《说卦》第一部分“将以顺性命之理”的“性命”就不同了。鉴于此前的《彖》中已出现过“性 命”,而孔子又明显受《彖》影响 ,故此“性命”大致可以看作已经凝固化的词组 ,即复音词。尽管 如此《, 说卦》在另一处仍将“性”“、命”分开使用“: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就是说 ,复音词在形 成的过程中 ,词组和复音词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另外 ,陈先生以《论语》为标准判断《系辞》等不代表孔子思想的思路与冯友兰先生一致 ,他 判断帛书《易传》为秦代作品的思路与李镜池、郭沫若先生一致 ,兹不赘述。 陈鼓应先生在《易传与道家思想·序》中称 ,他的论点“不仅打破了学界公认的看法 ,也推翻 了二千年来经学传统的旧说”。但从本文的讨论看 ,关于《易传》的性质和成书时代等问题 ,许 多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所以 ,陈先生的结论恐怕下得稍早了一点。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注 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重新检讨〈易传》成书问题》,《国际易学研究》第三辑,华夏出版社1997 年版 ②关于原始《论语》,请参阅郭沂:《《论语)源流再考察》,《孔子研究》190年第4期;《再论原始《论语)及 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中国哲学史》1906年第4期 ③《孔子世家》所说的《系》为卦爻辞,非今本《系辞》,见注① ④李镜池:《周易探源》第;页,中华书局I版 ⑤朱伯:《易学哲学史》第一卷第页,华夏出版社19%5年版 ⑥见《洙泗考信录》卷三。 ⑦崔述:《洙泗考信余录》卷 ⑧世传《子夏易传》,此子夏慧孔子弟子卜商,前人己多有辨析。 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5页,中华书局11年版。 ⑩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页,齐鲁书社197年版。 ①《文言》非本之穆姜,详见注① 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燕京学报》第二期 ①见李镜池:《周易探源》 详见注① ①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郭沫若全集呖史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2年版。 ①《系辞》、《文言》的“子曰”确为孔子语,详见注① ①金景芳:《孔子与六经》,《孔子研究》96年创刊号 ③饯穆:《论十翼非孔子作》,《古史辨》第三册上编 ①④④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第6、19、25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1年版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第z3页,长春出版社192年版 ④吗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5年版 陈鼓应:《老庄新论》第:X颈南,上海古籍出版社192年版 ④郭沂:《孔子学易考论》《孔子研究》197年第3期。 ⑨③王力:《汉语史稿》册第:6页,中华书局1940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03x)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ninw.cnki.ner
注 : ①《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 ———重新检讨〈易传〉成书问题》《, 国际易学研究》第三辑 ,华夏出版社 年版。 ②关于原始《论语》,请参阅郭沂《:〈论语〉源流再考察》《, 孔子研究》 年第 期《; 再论原始〈论语〉及 其在西汉以前的流传》《, 中国哲学史》年第 期。 ③《孔子世家》所说的《系》为卦爻辞 ,非今本《系辞》,见注 ①。 ④李镜池《: 周易探源》第 页 ,中华书局 版。 ⑤朱伯 《: 易学哲学史》第一卷第 页 ,华夏出版社 年版。 ⑥见《洙泗考信录》卷三。 ⑦崔述《: 洙泗考信余录》卷三。 ⑧世传《子夏易传》,此子夏慧孔子弟子卜商 ,前人已多有辨析。 ⑨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第三册第 页 ,中华书局 年版。 ⑩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第 页 ,齐鲁书社 年版。 λϖ《文言》非本之穆姜 ,详见注 ①。 λω冯友兰《: 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燕京学报》第二期。 λξ见李镜池《: 周易探源》。 λψ详见注 ①。 λζ郭沫若《:〈周易〉之制作时代》《, 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册 ,人民出版社 年版。 λ{《系辞》《、文言》的“子曰”确为孔子语 ,详见注 ①。 λ|金景芳《: 孔子与六经》《, 孔子研究》年创刊号。 λ}钱穆《: 论十翼非孔子作》《, 古史辨》第三册上编。 λ∼µξµ{陈鼓应《: 易传与道家思想》第 、、页 ,台湾商务印书馆 年版。 µυ李学勤《: 周易经传溯源》第 页 ,长春出版社 年版。 µω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第 —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版。 µωµψ陈鼓应《: 老庄新论》第 、南 ,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版。 µζ郭沂《: 孔子学易考论》《, 孔子研究》年第 期。 µ|µ}王力《: 汉语史稿》中册第 页 ,中华书局 年版。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