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石 赵庆鱗 本文分析了《易传》”中国美学思具矿决定愈义的四方面内容:首先 《易传》肯定丁地万具有美的特性,从而默契天真、冥周物理成丁审美的 出发点。其大,以变奶思怒为指导,在艺术上强调神思、神妙、神寺的境界。第 三,《周易冫的忧患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审美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艺术的 主旨。第四,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景交融的审美评价,显然来自立象以尽意, 来自易象的其志远,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易道深奥几微的持点作者认 为《易传》丰富了《易经》的审美意识,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坚实基石 作者赵庆麟,1933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会 科学院周易研究中心副主任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无所不包,当然也包涵着文学、艺术,以及人们的 审美观念和审美活动。刘勰就曾说过:“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文心雕龙·宗经》)而 《易》由《经》《传》两部分构成《易经)已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并揭示出不少审美规律。② 《易传》阐发了《易经】的哲学思想,丰富了《易经》的内容,而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中国的 文学艺术思想、美学观念和范畴,无不与此相关连。以《文心雕龙》来说,就大量地引用《易传》, 它的四十九篇文艺论说和一篇序言,也是取义于《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所 谓“位理定名,彰乎大易(一作衍)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文心雕龙序志》以此为 基石构筑《文心雕龙》。 天地相遇品物咸章 《始·彖》“天地相遇,品物咸章”。说明阴阳交流,万物茂盛生长,欣欣向荣,呈现出美好的景 122·
《 易 传 》 中 国 传 统 美 学 的 基 石 赵 庆 麟 本文 分析 了《易传 》对 中 国美学思 想具 有决 定意 义 的 四 方 面 内容 首先 《易传 》肯定 了天 地 万 物具 有美的特性 , 从 而 欲 契天 真 、 冥周 物 理 成 了审美的 出发 点 。 其次 , 以 变 易思 忽为指 导 , 在 艺术上 强 调神思 、 神 妙 、 神 奇的境界 。 第 三 ,《周 易 》的 优 患意识深深地 影响 着 中 国 的 审美价 值 取 向 , 成 为 中 国 艺术 的 主 旨 。 第四 , 言有 尽 而 意无 穷 、 情景交 融 的 审美评 价 , 显 然 来 自立 象 以 尽 意 , 来 自易象 的 其志远 , 其言 曲 而 中 , 其率肆 而 隐 , 易道 深 奥几 徽 的特点 。 作者认 为《易传 》丰富 了《易经 》的审美意识 , 成 为 中国传统 美学思 忽 的 坚 实墓石 。 作 者 赵 庆麟 , 年 生 , 上 海社 会 科 学院哲 学研 究 所研 究 员 , 上 海 社 会 科 学院 周 易研 究 中心 副 主 任 “ 易与天 地 准 , 故 能弥纶天地 之道 ” ①易无所不包 , 当然也包涵着文学 、 艺术 , 以及 人 们的 审美观念和审美活 动 刘 鳃 就 曾说过 “ 论 、 说 、 辞 、 序 , 则《易 》统 其首 ”“ 文 心雕 龙 · 宗经 》 而 《易 》由《经 》 、《传 》两部分构成 。《易经 》已包含着丰 富的审美 意 识 , 并揭示 出不 少 审美规律 。 ② 《易传 》阐发 了《易经 》的哲学 思想 , 丰富了《易经 》的 内容 , 而 成为中国文化发 展的源头 , 中国 的 文 学 艺术 思想 、 美学 观念和 范畴 , 无 不与此相关连 。 以《文心雕 龙 》来说 , 就大量地 引用《易传 》 , 它 的四 十九篇文 艺论说和一篇序言 , 也是取 义于《系辞上 》 “ 大衍 之数五 十 , 其用 四 十有 九 ” , 所 谓 “ 位理 定 名 , 彰乎大 易 一作衍 之数 ,其为文用 , 四 十九篇而 已 。 ” 《文 心雕 龙 · 序 志 》以 此 为 基石构筑《文 心雕龙 》 。 一 、 天地相遇 品物咸章 《垢 · 象 》“ 天地 相遇 , 品物咸章 ” 。 说 明阴阳交 流 , 万物茂盛生 长 , 欣欣 向荣 , 呈现 出美好的景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赵庆麟:《易传》: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石 4〔2 象。章,盛也、美也。《易传》认为天地由阴阳二气生成,阴阳二气是由太极混沌之气(太和)一分 为二而生因此《易传》尽情地讴歌天地之美,虽然在它十篇短文中“美只出现了四次,共五个 字,但无处不感受到它歌颂天地万物之美 1.天地有大美。庄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易传》认为天地本身具 有美的特性,《乾·彖》:“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云行爾施,品物流形;……首出庶物,万国咸 宁。”乾为天,万物靠天而有始赖雨露而滋养;由于天始生万物,而人类才能过安定的生活,所 以对天的美德赞叹说:“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1刚健中正,纯粹精 也。”(《乾·文言》)坤为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 咸亨。”(《坤·彖》)说明大地养育万物,能顺应天道,承载和包容万物,这样万物才能得以存在; 而他含有这样的美德,并启发着人们从事自己的事业,所以说:“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 业,美之至也。”(《坤·文言》)《易传》除对天地赞美外,其他各卦也多有赞赏天地之美,上引《垢 彖》也说明了天地具有自然美的性质。 天地之有大美,始终贯穿着一个精神,就是“生生之谓易”。生则为美,死则为丑。《系辞上》: 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忙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意谓阴阳二气相交迭运,化育万物,使各铷具有自己的特性,这种大而无外的功能,永无穷尽, 生生不已的德性就具有无限的美。正如《坤·彖》:“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咸 彖》:“天地感而万彻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说明天 地之美不仅遍及于自然界,赋予各自特性,并且普施于人类社会,并使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所谓:“天地铟组,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所以说:“天地之大德 曰生。”(《系辞下》) 从上所述,可以看到《易传》从天地之美扩展为自然万物之美;由自然美拓展为社会美;并 且又以社会美而深化对自然美的领会,以人文美比拟天文、地理之美。同时还透露出审美心理 的转换和深化,如把视觉感受转化为味觉感受,“天地铟组,万物化醇即是一例,本来是视觉感 受,却用一个“醇”字来表达,说明天地、阴阳交感(矛盾)和谐(统一)像美酒一样醇和。多么精彩 呀!这种审美心理的转换,丰富了审美情趣 2.原天地之美。天地万物之美是客观地存在着,人们是否能感受到它们的美而获得美感? 那就需要探索、体味客观存在的美《系辞下》:“古有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 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即是庄子说的“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仰观俯察,以掌握阴阳变化 的规律,区分万物的特性,从而制作八卦象征事物的类别,所以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象也者像此者也”,“是故易者象也”(系辞下》)。《周易》中的“象”与“形”不同于一般所说的 形象”二字。“象”是指六十四卦卦象和三百八十四爻爻象;“形”是指具体的形器、实物。易象是 在对具体形器、实物的体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而得到不同的“象”,又“像”具体的形 器,因此“象”既是抽象的,又是具象的,并包含着逻辑推理的联想。如坎为水,水柔中有刚,水 能载舟又能覆舟,故有险、陷之象;又为马的美脊(见《杂卦》),马驯顺,为阴为柔;而中间的阳爻 为刚,马脊能载人载物,故为刚、为美脊所以《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 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宜,即义,即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模拟其形状和特性,而取得卦
赵庆麟 《易传 》中国传统美学 的基石 象 。 章 , 盛也 、 美也 。《易传 》认为天地 由阴阳二气 生 成 , 阴阳 二气是 由太 极混沌之气 太 和 一分 为二而生 因此 ,《易传 》尽情地讴歌天地之美 , 虽 然在它十篇短文 中 “ 美 ”只出现 了四 次 , 共五个 字 , 但无处 不感受到它歌颂天地万物之美 。 天地有大美 。 庄子曾说 “ 天地有大美而 不言 ” 《庄子 · 知北游 》 。《易传 》认为天地本身具 有美的特性 ,《乾 · 象 》 “ 大哉 乾元 。 万物资始 , … …云行雨施 , 品物流形 , … …首出庶物 , 万 国咸 宁 。 ”乾为天 , 万物靠天 而有始 , 赖雨露而滋养 由于 天 始生万物 , 而人类才能过安定 的生活 , 所 以对天 的美 德赞叹说 “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 , 不 言所利 , 大 矣哉 大哉乾乎 刚健 中正 , 纯 粹精 也 。 ” 《乾 · 文言 》坤为地 , “ 至 哉坤元 , 万物资生 , 乃顺 天 。 坤厚 载物 , 德合无疆 , 含 弘光大 , 品物 咸 亨 。 ”“ 坤 · 象 》说 明大地养育万物 , 能顺应 天 道 , 承 载和 包 容万物 , 这样万物才能得 以存在 而 他含有这样的美 德 , 并启发着人 们从事 自己 的事业 , 所 以说 “ 美在其 中 , 而 畅于 四 支 , 发于 事 业 , 美之至也 。 ” 《坤 · 文 言 》 易传 》除对天 地赞美外 , 其他各卦也多有赞赏天地之美 , 上 引《垢 · 象 》也说明了天地具有 自然美的性 质 。 天地之有大美 , 始终贯穿着一个精神 , 就是 “ 生生之谓 易 ” 。 生则为美 , 死则为丑 。《系辞上 》 “ 一 阴一 阳之谓道 , 继之者善也 , 成之者性也 。 … …富有之谓大业 , 日新之谓盛德 , 生生之谓易 。 ” 意谓 阴阳二气相交迭运 , 化育万物 , 使各物具有 自己 的特性 , 这 种大而无外 的功能 , 永无穷尽 , 生生不 已的德性 , 就具有无 限 的美 正 如《坤 · 象 》 “ 天 地 变化 , 草木 蕃 天地 闭 , 贤人 隐 。 咸 · 象 》 “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 平 。 观其所感 , 而天 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 。 ”说明天 地之美不仅遍及 于 自然界 , 赋予各 自特性 , 并且普施 于 人 类 社会 , 并使整个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继 往 开来 , 生生 不息 , 所谓 “ 天地 姻组 , 万 物化醇 男女构 精 , 万 物 化生 。 ”所 以说 “ 天 地之大 德 曰 生 。 ” 《系辞下 》 从 上所述 , 可 以 看到《易 传 》从天 地之美扩 展 为 自然万物 之美 由 自然美 拓 展为社会美 并 且又 以社 会美 而深 化对 自然美 的领会 , 以人文美 比拟 天文 、 地理 之美 。 同时还透露 出审美心理 的转换和深化 , 如把视觉感受转化为味觉感受 , “ 天 地 姻组 , 万 物 化醇 ”即是一例 , 本来是视觉感 受 , 却用 一个 “ 醇 ”字来表达 , 说明天地 、 阴阳交感 矛盾 和谐 统一 像美酒一样醇和 。 多么精彩 呀 这种审美心理 的转换 , 丰富了审美情趣 。 原天地 之美 。 天地 万物之美是客观地存在着 , 人 们是 否能感受到 它 们的美而获得美感 那就需要探索 、 体 味客观 存在 的美 。《系辞下 》 “ 古有包裱 氏之 王天 下也 , 仰则观象于天 , 俯则 观 法于 地 ,观 鸟兽之文 , 与地 之宜 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 于 是 始作八卦 , 以通 神明之德 , 以类万 物 之情 。 ”即是庄子 说 的 “ 原天 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 《庄 子 · 知北 游 , 仰观 俯察 , 以掌握 阴 阳变化 的规律 , 区分万 物 的特性 , 从而制作八卦 , 象征 事物 的类别 , 所 以说 “ 八 卦成列 , 象在其 中矣 ” , “ 象也者 , 像此者也 ” , “ 是 故易者 , 象也 ” 系辞下 》 。《周 易 》中的 “ 象 ”与 “ 形 ”不 同于 一般所说的 “ 形 象 ”二字 。 “ 象 ”是 指六 十四 卦卦象和三百八十四 交艾象 “ 形 ”是 指具体的形器 、 实物 。 易象是 在对具体形器 、 实物 的体察理 解的基础 上 , 加 以抽 象概 括而得 到 不 同的 “ 象 ” , 又 “ 像 ”具体 的形 器 , 因此 “ 象 ”既是抽象 的 , 又 是 具象 的 , 并包含着逻辑推理 的联想 。 如坎羹 为水 , 水柔 中有刚 , 水 能载舟又 能覆舟 , 故有 险 、 陷之象 又 为马的美脊 见《杂卦 , 马驯顺 , 为阴为柔 而 中间的阳艾 为 刚 , 马脊能载人 载物 , 故为刚 、 为美脊 。 所以《系辞上 》说 “ 圣人有 以见天 下之啧 , 而 拟诸其 形 容 , 象其 物宜 , 是 故谓 之象 。 ”宜 , 即义 , 即在纷 繁复杂 的事物 中 , 模拟 其形状 和 特性 , 而 取 得 卦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4(3)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象。并进一步要求深察事物的变化,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性状,不能机械地对待,所谓“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君子尚消息盈虚”(《剥·彖》)所以刘勰说:“人文 之元,肇自太极。……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文心雕龙原道》即人类文化原于易 3默契天真,冥周物理《易传》的仰观俯察,拟形取象对中国的审美思维和艺术创作影响 极其深远不少论者直接引用《易传》来阐释艺术规律或审美活动的原则。一是强调审美活动肇 始于自然刘勰曾直接引用《系辞下》“辨物正言,断辞则备”,要求为文之道,首先在辨物然后 用恰当的言辞予以表达(见《文心雕龙征圣》)柳宗元、李东阳都有类似的要求这些都说明了 审美活动源于自然。 二是重视博闻广见所谓“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陆游诗句)同时也重视向 前人学习,积累知识。正如董其昌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之 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以此丰富自己文艺创作的素材 三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语)要求自然形象和心得体会相融合,对自然景象要仔细 地咀嚼品味,于平凡中见神奇,所谓“布帛菽粟之中,自有许多滋味。”(张岱语)这就是张彦远所 要求“默契天真冥周物理~①,强训默契冥周这种以客观对象为蓝本,与主观意象相会通的 审美观念,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主流,以《易传》为肇始,本于天地之美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始 终居于主导地位 二、阴阳不测之谓神 神”这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运用极为广泛如:形神、神奇、神妙、神思、神韵、… 等,而其含义不外乎说明事物奇妙的变化和本质内涵,以及人们的精神活动而变化是它的核 心,这些概念基本上本之于《易传》 1.阴阳不测之谓神《易传》讲“神”非常之多,但对它的解释却极少含有神秘色彩。《易传》 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交感而生,所谓“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 彖》)“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否·彖》所以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盈天地之间,唯万物。这是一个全称判断,实际上否定 了天地万物之外还有其他东西,否定了人格神的存在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交感也就是阴阳变 化,“易”就是讲变易。然而阴阳变易,天地交感有着神奇的作用,似乎不可捉摸,使人感到神秘 莫测,所以说:“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上》) 那么真不可捉摸,不可知?否!《易传》认为,只要“穷神知化”,“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即穷 究事物神妙之处,认识事物的变化;不管是隐微的还是明显的,都能探知;掌握刚柔变化之宜 所谓“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就能“通神明之德”(《系辞下》)通神明之德的宗 旨,《易传》突出在一个“用”字上,“民咸用之谓之神”(《系辞上》)《系辞下》说:“精义入神,以致 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这是说掌握微妙的变化规律,就是为了用;实现利用安身的作用, 也就体现出阴阳交感德性。总之,正如《系辞下》所说:“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 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说明几微并不神秘,只是事物变化的初始、隐蔽阶段,人们要 掌握住时机,就吉无不利。《易传》的“神”就是要服务于“人”。当然《易传》的作者免不了时代的 124·
上 海 社会科学 院学 术季刊 年第 期 象 。 并进 一 步要求 深察事物 的变化 , 不 同时 间有不同的性 状 , 不 能机 械 地对待 , 所 谓 “ 观 乎天文 以察时变 , 观 乎人文 以化成天 下 。 《贵 · 象 》“ 君子 尚消息盈虚 ” 《剥 · 象 》 。 所 以刘 鳃说 “ 人文 之元 , 肇 自太极 。 … …言之文也 , 天 地之心哉 , ” 《文 心雕龙 · 原道 》即人类文化原 于 易 。 默契天真 , 冥周物理 。《易传 》的仰观 俯察 , 拟形取象 , 对 中国的审美思维和艺术创作影 响 极其深远 不少论者直接引用《易传 》来阐释艺术规律或审美活动的原则 。 一是强调审美活动肇 始 于 自然 。 刘怒 曾直接引用《系辞下 》 “ 辨物正言 , 断辞则 备 ” , 要求为文 之道 , 首先在辨物 , 然后 用恰 当的言辞予 以表达 见《文心雕龙 · 征圣 》 。 柳宗元 、 李东阳都有类似的要求 。 这些都说明了 审美活动源于 自然 。 二 是 重 视博闻广 见 。 所谓 “ 挥 毫 当得江 山助 , 不到 潇 湘 岂有诗 。 陆游 诗句 同时也 重 视 向 前人学 习 , 积 累知识 。 正如 董其 昌所说 “ 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胸 中脱去尘浊 , 自然丘 壑 内营 , 之 成 哪鄂 , 随手 写 出 , 皆为 山水 传神矣 。 ” ③以此丰富 自己文 艺创作的素材 。 三 是外师 造化 , 中得 心源 张澡 语 。 要求 自然形象和 心得体会相融合 。 对 自然景象 要仔 细 地 咀 嚼品味 , 于 平凡 中见 神奇 , 所谓 “ 布 帛寂粟之中 , 自有许多滋味 气张岱语 这就 是张彦远所 要求 “ 默 契天真 , 冥 周物理 ’, ④ , 强调默契与冥周 。 这种以客观对象为蓝本 , 与主 观 意象相 会通 的 审美 观念 , 成 为 中国美学史上 的主流 以《易传 》为肇始 , 本于天 地 之美的唯物 主 义美 学 思 想始 终居 于 主导 地位 。 二 、 阴阳不测之谓神 “ 神 ”这概念 , 在 中国传统美学 思 想 中运用极为广泛 。 如 形神 、 神奇 、 神妙 、 神思 、 神韵 、 … … 等 , 而 其含 义不外乎说明事物奇妙 的变化和本质内涵 , 以及 人 们的精神活动 而变化是它的核 心 , 这些概念基本上 本之于《易传 》 。 阴阳不 测之谓 神 。《易传 》讲 “ 神 ”非常之多 , 但对 它的解释却极少含有 神秘色 彩 。《易 传 》 认为天地万物都是 由阴阳二气交感而 生 , 所谓 “ 天 地交而万物通也 , 上下交而其 志同也 。 ” 《泰 · 象 》 “ 天 地 不交 而万 物不通也 , 上 下不交而天 下无 邦也 。 ” 《否 · 象 》所 以说 “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生焉 。 盈天 地 之 间者 , 唯万物 。 ” 《序 卦 》盈 天 地 之 间 , 唯万物 。 这是 一个全 称判断 , 实际上否 定 了天地万物之外还有其 他东西 , 否定 了人 格神的存在 。 天 为阳 , 地 为阻 , 天地交感也就是 阴阳变 化 , “ 易 ”就是讲变易 。 然而 阴阳变 易 , 天地交感有着 神奇的作用 , 似 乎不可捉摸 , 使人感到神秘 莫测 , 所以说 “ 阴阳不测之谓 神 。 ” 《系辞上 》 那 么真不可捉摸 , 不可知 否 《易传 》认为 , 只要 “ 穷神知化 ” , “ 知微知彰 , 知柔 知刚 ” , 即穷 究事物神妙之处 , 认识事物 的变 化 不管是 隐微 的还 是 明显 的 , 都能探知 掌握刚柔变化之宜 , 所谓 “ 阴阳合 德而 刚柔有体 , 以 体天 地之撰 ” , 就 能 “ 通 神明之 德 ” 《系辞下 》 。 通 神明之 德的宗 旨 ,《易传 》突出在 一个 “ 用 ”字上 , “ 民咸用之谓之 神 ” 《系辞上 》 。《系辞下 》说 “ 精义入 神 , 以致 用也 利用安身 , 以 崇 德也 。 ”这是 说 掌握 微妙 的变化 规律 , 就是 为 了用 实现 利 用安 身 的作 用 , 也就体现 出阴阳交感 德性 。 总之 , 正 如《系辞下 》所 说 “ 知几 其神乎 ”“ 几者 , 动之微 , 吉之先 见 者也 。 君子 见几而作 , 不 侯终 日 ”说 明几 微并不 神秘 , 只是 事物变化 的初始 、 隐蔽 阶段 , 人 们要 掌握住时机 , 就吉无 不利 。《易传 》的 “ 神 ”就是 要服务于 “ 人 ” 。 当然《易传 》的作者 免 不 了时代的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赵庆麟:《易传)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石 14(4) 局限,不可能完全排斥鬼神的存在,难免要提到“天祐”、“神祐”之类 2.神无方而易无体。《周易》的核心是变易,“生生之谓易”即是由变易而生生,生命在变化 中诞生。“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系辞上》“设位”即是“天尊地卑”“卑高以陈”,但天 地、上下、刚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 之象也。(同上)此“象”,既是物象,也是卦象始终贯穿着阴阳、刚柔、天地的消长变化。“天地 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彖》“动而明,合而章(《噬嗑·彖》;以及“刚 健、笃实,辉光日新”(《大畜·彖》)由此产生风、雨、雷、电,日、月、寒、暑等自然现象;以及吉凶 悔吝等人事。所以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 易无体。”(《系辞上》)而章、明、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等都是美的现象 天地万物由于变化不辍,才能通达恒久。变乃易之体,通乃易之用,所谓“化而裁之谓之变, 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雨“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 遂定天下之象。”(同上)这里的“文”、“象”已不是事物的原始形象,而表现出人文色彩,是人们 对在变化中的自然现象认识的映象就人类社会来说,“变通着,趣时者也。”(《系辞下》)从而 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同上)这是说裉据自然万物的四时变化,阴阳交替 寒暑更迭,导人们的生活概括地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同上),由此察其变易,观 其会适,行其典礼,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才是恒久之道。总的来说,变是阴阳刚柔、天地、牝 牡等客观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特性;通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变化更迭的认识,并根据这认识施之于 社会人事所以《易传》非常强调“观其会通”,由此而产生人类文化,审美活动。 3保合太和乃利贞。变易是绝对的,宇宙万物何时何刻,何处何地无不处于变化之中。但 《周易》并不否定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和对立的统一。《乾彖》:“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乃利贞。保合太和说明了变化本身的相对稳定性和统一性。保,即保持;合,合成;太和,即阴阳 会合;贞,即正。这句话完整的解释是,天道变化,阴阳二气交感会合,由此产生万物;并使它们 保持着各自的特性《系辞上》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这问题:“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 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这 句话在变化的大前提下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事物的规律性,二是事物的稳定性,三是事物的 差异性 “动静有常”,是指阳动阴静各有常规,揭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存亡各有其规律,遵循其规 律运行则吉而无不利,如果超越其规律则凶所以《易传》很强调:“节”“度”、“中正”,要求“出 入以度”(《系辞下》),在讲到水德时说:“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坎·彖》)是说水川流 不息,不会自满自足;水向低流,不改其性,所以水有不自满不失信的美德《节·彖》:“天地节而 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丰彖》:“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艮 彖》:“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些都说明自然万物中,遵循自身的规 律,变化更替,造福于人类都是美的正如《离·彖》:“重明以丽乎正”,“柔丽中正,故亨 “定矣”、“位矣”反映了事物的稳定性《易传》认为天尊地卑是不可改变的,由此推论到社 会,富贵、贫贱、上下等级的划分也是不可改变的,因此要求“君子以立不易方。”(《恒·象》)严格 遵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这是出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但是它主要着眼于事物的恒定性。“观其 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彖》恒卦的恒久之道,说明了天地万物都有稳定的特
赵庆翻 《易传 》中国 传统美学 的基石 局限 , 不可能完全 排斥鬼 神的存在 , 难免要提到 “ 天佑 ” 、 “ 神佑 ”之类 。 神无方而 易无体 。《周 易 》的核心是变易 , “ 生生 之谓 易 ”即是 由变易而生 生 , 生命在变化 中诞生 。 “ 天地设 位而 易行 乎 其 中矣 。 ” 《系辞 上 》 “ 设 位 ”即是 “ 天 尊地 卑 ” 、 “ 卑高 以 陈 ” , 但天 地 、 上 下 、 刚柔 , 处 于 不断变化之中 , “ 刚柔相推而 生变化 ” , “ 变化者 , 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 , 昼夜 之象也 。 ,’同上 此 “ 象 ” , 既是物象 , 也是 卦象 , 始终贯穿着 阴 阳 、 刚柔 、 天地的消长变化 。 “ 天 地 革而 四 时成 。 汤武革命 , 顺乎天 而应乎人 。 《革 · 象 》 “ 动而 明 , 合而章 ” 《噬磕 · 象 》 以及 “ 刚 健 、 笃实 , 辉光 日新 ” 《大畜 · 象 》 。 由此产生风 、 雨 、 雷 、 电 , 日 、 月 、 寒 、 暑等 自然现象 以及 吉凶 、 悔吝等人 事 。 所以说 “ 范围天地之化而 不过 , 曲成万物而 不遗 , 通 乎昼夜之道而 知 , 故神无方而 易无体 。 ” 系辞上 》而 章 、 明 、 刚健 、 笃实 、 辉光 、 日新等都是美的现象 。 天地万物 由于变化不辍 , 才能通达恒久 。 变乃 易之体 , 通乃 易之用 , 所谓 “ 化而裁之谓之变 , 推而行之谓之通 , 举而措之天下之 民谓之事业 。 ” 《系辞上 》而 “ 通 其变 , 遂成天地之文 , 极其数 遂 定天下之象 。 同上 这里 的 “ 文 ” 、 “ 象 ” 已 不是 事物 的原 始形 象 , 而表现 出人文色 彩 , 是人 们 对 在 变化 中的 自然现 象 认识 的映象 。 就人 类 社会 来说 , “ 变 通 者 , 趣 时 者也 。 ” 《系辞下 》从 而 “ 通 其变 , 使 民不倦 神而化之 , 使民宜 之 。 同上 这是说根据 自然万物 的四 时变化 , 阴阳交 替 , 寒暑更迭 , 指导人 们的生活 。 概括地说 “ 易 , 穷则 变 , 变则通 , 通则久 ” 同上 , 由此察其变易 , 观 其会通 , 行其典礼 , 不 可为典要 , 唯变所适 , 才是 恒久 之道 总的来说 , 变是 阴阳 、 刚柔 、 天 地 、 化 牡等客观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特性 ,通是人 们对客观 事物变化更迭 的认识 , 并根据这认识施之于 社会人事 所以《易传 》非常强调 “ 观其会通 ” , 由此而 产生人类文化 , 审美活动 保合太和 乃 利贞 。 变易是 绝 对 的 , 宇宙万物 何时何刻 , 何处 何地 无 不处 于变化 之 中 。 但 《周易 》并不否定事物的相对 稳定性和 对立 的统一 。《乾 · 象 》 “ 乾道 变化 , 各正性命 , 保合太和 , 乃利贞 。 ”保合太和说明了变化本身的相对 稳定性和统一性 。 保 , 即保持 合 , 合成 太和 , 即阴阳 会合 贞 , 即正 这句话 完整 的解释是 天道 变化 , 阴阳二气交感会合 , 由此产生万物 并使它 们 保持着各 自的特性 《系辞上 》第一句话 就说 明了这 问题 “ 天 尊地卑 , 乾坤定 矣 卑高 以陈 , 贵贱 位 矣 , 动静有常 , 刚柔 断矣 方 以类 聚 , 物 以群分 , 吉凶 生 矣 在天成象 , 在地成形 , 变化 见矣 。 ”这 句话在变化的大前提下包含 着三 层意 思 , 一是 事物 的规律性 , 二是 事物的稳定性 , 三 是 事物 的 差 异性 。 “ 动静有常 ” , 是指阳动阴静各有常规 , 揭示 了天地万物的变化 、 存亡各有其规律 , 遵循其规 律运行则 吉而无不利 , 如果超越其规律则 凶 。 所 以《易传 》很强调 “ 节 ” 、 “ 度 ” 、 “ 中正 ” , 要 求 “ 出 入 以度 ” 《系辞下 》 , 在讲到水 德时说 “ 水流而 不盈 , 行 险而 不失其信 。 ” 《坎 · 象 》是说水 川流 不息 , 不会 自满 自足 水 向低流 , 不改其性 , 所 以水有不 自满不失信的美 德 《节 · 象 》 “ 天地节而 四 时成 , 节以制度 , 不伤财 , 不害民 。 丰 · 象 》 “ 日中则反 , 月盈则食 , 天地盈虚 , 与时 消息 。 叹 良 · 象 》 “ 时止则 止 , 时行则行 , 动静不失其时 , 其道 光 明 。 ”这些 都说明 自然万物 中 , 遵循 自身的规 律 , 变化更 替 , 造福于人类都是美的 。 正 如《离 · 象 》 “ 重 明以丽乎正 ” , “ 柔丽 中正 , 故亨 。 ” “ 定 矣 ”、 “ 位 矣 ”反 映 了事物 的稳定性 。《易 传 》认为天 尊地卑是 不 可改变 的 , 由此 推 论 到 社 会 , 富贵 、 贫贱 、 上 下等级的划分也是 不可改变 的 , 因此 要求 “ 君子 以立 不 易方 。 ” 《恒 · 象 》严格 遵守封建社会的道 德规范 , 这是 出于统治阶级 的需要 但是它主要着 眼于 事物 的恒定性 。 “ 观其 所恒 , 而 天地万 物 之情 可 见 矣 。 ” 《恒 · 象 》恒卦 辈的恒久之道 , 说 明 了天 地万 物 都有稳 定 的特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5)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性,才能认识各别事物的本质。《周易》的六十四卦就是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而制作出来的;如 果客观事物没有相对稳定性,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六十四卦卦象,不可能有《周易》形和象就是 事物稳定的映相,们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去认识它,通过文字、语言、音乐、绘画等形式去描绘 它 客观事物的稳定性表现为事物的差异性“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高亨校为人。他认为 篆文中的人字(小)与方字()近似,为后人误写,是有道理的说明人有不同的“类”指不同的 阶级、阶层、社会利益集团,所谓“贵贱位矣”物有不同的种类,“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对形形 色色杂乱无章的客观事物,按其性质加分类,才有六十四个不同的卦象,即“极天下之赜者存在 乎卦。”并认为正因为天下事物形形色色,才表现出天地万物丰富多彩所谓“物相杂故曰文。” (《系辞下》)这与《国语郑语》史伯所说的“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相通,具有美学上的合义。 然而事物的差异,在于阴阳的结合,保合太和,《睽·彖》:“天地睽而其事同乞、男女睽而其 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乖异,差异。由于差异而相互续合,对工统一。但对立面的矛盾 是绝对的,所以归根结蒂在于“变”。 4.文律运周,日新其业。中冒美学中的“神”包涵着气清代刘大魁认为:“行文之道,神为 主,气辅之。……神首,气之主:气蓍,神之用萍只是气之精处。所谓气,主要是指阴阳二气 刘勰说:“风鱷刚籴,宁盛或改歧其气。”(《文心雕龙·体性》)刚柔之气即阴阳之气。康有为认为 诗文愈是体现阴阳的交迫,则愈显出变化与磅礴,因此把艺术的情境比作阴阳相交(见《诗集自 序》)。由阴阳不测之谓神在艺术、审美中的体现拓展到艺术构思中丰富的想像力,“神驰八 极”“心怀四溟”而“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皮日休语)离奇而神妙的想像力即是“神思 高超的技艺则称之为“鬼斧神功”。 然而不管是表现阴阳二气之精的神妙,还是“神驰八极”的神思,都离不开它的核心——变 化现以神思来说,刘勰强调“通变”:“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 机无性,望今制奇,参古定法。”(《文心雕龙·通变》)刘勰的通变观有几层意思:一是有感于自然 界阴阳变化而激发起创作热情或审美感受。所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文心雕龙·物色》)二是艺术贵在创新。“日新其采者,必超前辙焉。”(《卦禅》)“设文之体有常 变文之数无方。”(《通变》)数,指方法。三是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 时。”(《熔裁》)“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议对》)总而言之,“古来辞人,异代接武,莫不 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物色》)“参伍因革,通变之数也。” (《通变》)直接引用《易传》阐发其观点,强调艺术必须贯彻通变精神 强调通变,但并不排斥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度。本着“保合太和”中和之为美的精神掌握 定的度。刘熙载在评论书法时曾说:“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右军书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所 谓中和诚可经’也。以毗刚毗柔之意学之,总无是处。”又说:“欧、虞并称,其书方圆刚柔,交相 为用。”(《艺概·书概》)说明在书法艺术中不能偏刚或偏柔,要刚柔结合恰到好处,《乐论·乐言》 要求“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 发作于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总之,强调艺术品要有阴有阳,有刚有柔,阴阳刚柔相谐和, 才为精妙。 刚柔相谐这是一个总体要求,但客观事物千差万别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在自然美、艺术 126·
上 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年第 期 性 , 才能认识 各 事物的本质 《周易 》的六十四 卦就是拟 诸其形 容 、 象其物宜而 制作出来的 如 果 客观事物 没有 相对稳定性 , 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六十四 卦卦象 , 不可 能有《周 易 》 。 形 和象就是 事物稳定 的映相 , 人 们可以通 过 各种感官去认识 它 , 通 过文字 、 语 言 、 音乐 、 绘 画等形式 去描绘 它 。 客观 事物的稳定性 表现 为事物 的差异性 。 “ 方 以类聚 , 物 以 群分 。 ”方 , 高亨 校 为人 。 他认为 篆文 中的人字 为与方字 才 迸似 , 为后人 误写 , 是 有道理 的 。 说 明人 有不 同的 “ 类 ”指不 同的 阶级 、 阶层 、 社会利益 集团 , 所谓 “ 贵贱位 矣 ” 。 物有不同的种类 , “ 圣 人有以见天 下之喊 ”对形形 色 色杂乱无章 的客观 事物 , 按其性 质加分类 , 才有六十四 个不 同的卦象 , 即 “ 极天下之啧者存在 乎卦 。 ”并认为正 因为天 下事物形形 色 色 , 才表现 出天 地 万物 丰富多彩 , 所谓 “ 物相杂故 曰 文 。 ” 《系辞下 》这 与《国语 · 郑语 》史 伯所说的 “ 声一无 听 , 物 一无文 ”相通 , 具有美学上 的含义 。 然而事物的差异 , 在于 阴阳 的结合 , 保合太和 ,《睽 · 象 》 “ 天 地 睽而其 事同也 , 男女 睽而 其 志通 也 , 万物 睽而其事类也 。 ”睽 , 乖异 , 差异 。 由于差异而 相互结合 , 对立统一 。 但对立面的矛盾 是绝对的 , 所 以归根结蒂在于 “ 变 ” 。 文律 运周 , 日新其 业 。 中国美学 中的 “ 神 ” 包涵 着气 。 清代刘大 魁认为 “ 行文之道 , 神为 主 , 气辅之 。 … …神者 , 气之主 气者 , 神之用 。 神只是气之精处 。 ” ⑥所谓气 , 主要是 指阴阳二 气 , 刘 鳃 说 “ 风趣 刚 柔 , 宁盛 或改歧其气 ” 《文 心雕 龙 · 体性 》刚柔 之 气即阴阳之气 。 康有 为认为 诗文 愈是体现 阴阳 的交迫 , 则愈显 出变化与磅礴 , 因此 把 艺术的情境 比作阴阳相交 见《诗集 自 序 》 。 由阴阳不测 之 谓 神在艺术 、 审美 中的体现 , 拓 展 到 艺 术构 思 中丰富的想 像力 , “ 神驰 八 极 ” , “ 心怀 四 溟 ”而 “ 言 出天 地外 , 思 出鬼 神表 ” 皮 日休语 , 离 奇而 神妙的想像力即是 “ 神思 ” 。 高超 的技艺则称之 为 “ 鬼 斧神功 ” 。 然而不 管是表现 阴阳二 气之精 的神妙 , 还是 “ 神驰八 极 ”的神思 , 都离不开它的核心 — 变 化 。 现 以神思 来说 , 刘舞 强调 “ 通 变 ” “ 文律运 周 , 日新其业 。 变则其久 , 通则不乏 。 趋时必 果 , 乘 机无性 , 望今制奇 , 参古定法 。 ” 《文 心雕龙 · 通 变 》刘 鳃的通 变观有几层意思 一是有感于 自然 界 阴阳变 化而激 发起 创作热情或审美感受 。 所谓 “ 春秋代序 , 阴 阳惨舒 , 物色之动 , 心亦摇 焉 。 ” 《文心雕 龙 · 物色 》二是 艺术贵在创新 。 “ 日新其采者 , 必超前撤焉 。 ” 卦禅 》 “ 设文之体有常 , 变文 之 数无 方 。 ” 《通 变 数 , 指方 法 。 三是应 随着 时代 的 变 化而变 化 。 “ 刚柔 以立 本 , 变通 以趋 时 。 ” 《熔 裁 》 “ 采 故实于 前代 , 观通 变于 当今 。 ” 《议对 总而 言之 , “ 古来辞人 , 异代接武 , 莫不 参伍以相变 , 因革以 为功 物色尽而情有余者 , 晓会通 也 ” , 《物色 》 “ 参伍因革 , 通 变之数也 。 ” 《通 变 》直接 引用《易传 》阐发其观 点 , 强 调艺术必 须贯 彻通 变精神 。 强调通 变 , 但并不 排斥必 须遵 循一 定的法度 。 本着 “ 保合太和 ” 、 中和之为美 的精神掌握 一 定 的度 刘熙 载 在评论 书法 时曾说 “ 书要兼备 阴阳二 气 ” , “ 右军书 ‘不言而 四 时之气亦 备 ’ , 所 谓 ‘ 中和 诚可经 ’也 。 以毗 刚毗柔之意学 之 , 总无是 处 。 ”又 说 “ 欧 、 虞并称 , 其 书方 圆刚 柔 , 交 相 为用 。 ” 艺概 · 书概 》说明在书法艺术中不能偏刚或偏柔 , 要刚柔结合恰到好处 。《乐论 · 乐言 》 要求 “ 合生气之和 , 道 五 常之行 , 使之 阳而 不散 , 阴而 不 密 , 刚气不怒 , 柔 气不慑 , 四 畅交 于 中而 发作于外 , 皆安其位而 不相夺也 。 ”总之 , 强调艺术品要有阴有阳 , 有刚有柔 , 阴阳 、 刚 柔 相谐 和 , 才为精妙 。 刚柔相谐 , 这是 一个 总 体要求 , 但客观 事物 千差 万别 , 需 要 区 别对待 , 因此 在 自然美 、 艺术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赵庆鳞:《易传》: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石 14(6 美中就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差异,于是又提出了“类”的要求《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 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鼓宫则宫动鼓角则角动。”对不同的类别要用不同的手法,不 同的艺术处理谢赫六法论中涉及这方面的就有两条:“应物象形”、“随类赋采”刘勰也明确指 出文章必须“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文心雕龙定势》)这里的 情”指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由于“应物象形”,才能使艺术作品丰富多彩,也体现了艺术的“神 和“通变”精神。一言以蔽之,在于明阴阳之变。 三、外内知惧明于忧患 为什么在中国的艺术作品中独多思古述怀、闺怨的作品,风格上追求抒情淡泊清丽、自 然,而浓郁、艳丽、粉饰空洞的作品往往受到批评?这与《周易》的情调有钣大的关系,《周易)的 忧患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审美价值取向。 1.吝、厉、悔、咎、凶及吉利、正是忧患意识的表现(局易》大十四卦判断吉凶祸福都离不 开这八个字前五字是投墨人们審惕过失,修正错误,达到避凶趋吉;后三字提示人们应该修 德、正身,趋时而动,则吉无不润所以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蕴含着忧患意识从乾坤两 卦来看;乾·文言!解释九三爻辞说:“乾乾因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对上九爻辞说:“亢之为言 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所以动则有悔。《坤》初六:“履霜,坚冰至。”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文言》的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 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日履箱坚冰至’, 盖言顺也。”因此要求“正位居体”则“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六十四卦 的宗旨在于从忧忠出发,知渐防微,趋吉避凶 2外内知惧,明于忧患。《易传】阐发了《易经》的忧患意识,明确指出《易经》的作者从忧患 出发设卦系辞说明《易经》作于衰世,即动乱的时代,“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又说“易之兴 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惠乎?”衰世、中古都是指殷末之世。肯定了《易经》作者“其出入 以度,外内知惧;又明于忧患。”(《系辞下》 外内知惧,明于忧患,在于使人“顺天以应人”,(《兑·彖》)“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达 到“乐天知命而不忧。(《系辞上》)但顺天应人,乐天知命,不是消极地等待,无所作为,而是要 待机而动所以《乾象》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总之,《易传》明确揭示了《易经》的忧患 意识作为修身处世的指南,也成为文艺创作的主旨 3志思蕃愤,畜愤斥言。自太史公提出:“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 秋》,屈原放逐著《离骚》;……《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 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不平则鸣”、“愤而著书”成为古代艺术创作的动力,成为中国古代 艺术特色的主流肇始于《周易》的忧患意识,遍及于诗词歌赋绘画、书法等领域不少著名作 家把它提到极高地位,奉为圭臬。刘勰曾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文心雕龙 情采》由此“畜愤以斥言”(《比兴》音乐歌舞也是这样:“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和 象,而哀心有主。”稽康《声无哀乐论》)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中国的文论、诗论、乐论、曲论、画论、书论都非常重视述志、写情,是否通过艺术形象来表
赵庆映 《易传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 石 美 中就有 阳刚之美和 阴柔之美的差异 , 于是 又 提 出了 “ 类 ”的要求 。《吕氏春秋 · 有始览 · 应 同 》 “ 类固相 召 , 气 同则合 , 声 比则应 。 鼓宫则宫动 , 鼓角则角动 。 ”对不 同的类别要用不 同的手法 , 不 同的艺术处理 谢赫六法论 中涉及这方面的就有两条 “ 应物象形 ” 、 “ 随类赋采 ” 。 刘 鳃也 明确指 出文章必 须 “ 情致 异 区 , 文变殊术 , 莫不 因情立 体 , 即体成势也 。 ” 文 心雕 龙 · 定 势 》这里 的 “ 情 ”指事物 的本质和 特性 。 由于 “ 应物象形 ” , 才能使艺术作 品丰富多彩 , 也 体现 了艺术的 “ 神 ” 和 “ 通 变 ”精神 。 一言以蔽之 , 在于明阴阳之变 。 三 、 外 内知惧 明于忧患 为什么在中国的艺术作品中独多思古 、 述怀 、 闺怨的作品 , 风 格上追求抒情 、 淡 泊 、 清丽 、 自 然 , 而浓郁 、 艳丽 、 粉饰 、 空洞的作品往往受到批评 这与《周易 》的情调有极大的关 系 《周易 》的 优患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审美价值取 向 。 吝 、 厉 、 悔 、 咎 、 凶及 吉 、 利 、 正是忧患意识的表现 《周 易 》六 十四 卦判断吉凶祸 福都离不 开这八个字 , 前五字是提醒人 们警惕过 失 , 修正 错 误 , 达 到 避 凶趋 吉 后 三 字 提示 人 们应 该修 德 、 正身 , 趋时而 动 , 则吉无不利 所 以说六十四 卦 、 三百八十四戈都蕴含着优患意识 从 乾坤两 卦来看 ,《乾 ·文 言 》解释九三艾辞说 “ 乾乾 因时 而惕 , 虽 危无 咎矣 。 ”对上 九交辞说 “ 亢之为言 也 , 知进而不知退 , 知存而不 知亡 , 知得而不知丧 , ”所 以 动则 有悔 。《坤 》初 六 “ 履霜 , 坚 冰至 。 ” 上 六 “ 龙 战于野 , 其血玄黄 。 文言 》的解释 “ 积 善之 家 , 必有余庆 , 积 不 善之家 , 必有余殃 臣 献 其君 , 子就其父 , 非一朝一夕之故 。 其 由来者 , 渐矣 。 由辩之 不 早辩也 《易 》日 ‘履 霜坚 冰至 ’ , 盖 言顺也 。 ”因此要 求 “ 正位居体 ” , 则 “ 美在其中 , 而 畅于 四 支 , 发 于 事业 , 美 之至 也 。 ”六 十四 卦 的宗 旨在于从优 患 出发 , 知渐防微 , 趋吉避 凶 。 外 内知惧 , 明于忧 患 。《易传 》阐发了《易经 》的优 患意识 , 明确指 出《易经 》的作者从优 患 出发设卦系辞 。 说 明《易经 》作于衰世 , 即动乱的时代 , “ 于稽其类 , 其衰世之意邪 ”又 说 “ 易之兴 也 , 其于 中古 乎 作 易者 , 其有忧 患乎 ”衰世 、 中古都是 指殷末之世 。 肯定 了《易经 》作者 “ 其出入 以度 , 外 内知惧 又 明于忧患 。 《系辞下 》 外 内知惧 , 明于优 患 , 在于使人 “ 顺天 以应 人 ” , 《兑 · 象 》 “ 节以制度 , 不伤财 , 不 害民 ” , 达 到 “ 乐天 知命而不优 ” 《系辞上 》但顺 天应 人 , 乐天 知命 , 不是 消极地 等待 , 无所作为 , 而 是 要 待机而 动 , 所 以《乾 · 象 》说 “ 天行健 , 君子 以 自强不息 。 ”总之 ,《易传 》明确揭示 了《易经 》的优 患 意识 , 作为修身处 世 的指南 , 也成为文 艺创作的主 旨 。 志思蓄愤 , 畜愤斥 言 。 自太史 公提 出 “ 昔西 伯拘 美里 , 演《周 易 》孔子 厄 陈 、 蔡 , 作《春 秋 》 , 屈原放逐著《离骚 》 … …《诗三 百 》 ,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此人 皆意有所郁结 , 不得通 其道也 , 故述往事 , 思来者 。 洲不平则 鸣 ” 、“ 愤而著书 ”成为古代艺术创作的动力 , 成为 中国古代 艺术特色的主流 。 肇始于《周 易 》的忧 患意识 , 遍及 于诗词 、 歌赋 、 绘 画 、 书法等领域 不少著名作 家把它提到极高地 位 , 奉 为圭泉 。 刘 鳃 曾说 “ 志 思蓄愤 , 而 吟咏情性 , 以讽其上 。 ” 文 心雕龙 · 情采 》由此 “ 畜愤 以斥 言 。 ” 比兴 》音乐歌舞也是这样 “ 哀 心 藏于 内 , 遇 和声而后 发 和 声和 象 , 而哀心有主 。 稽康《声无哀乐论 》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 的审美心理 。 中国的文 论 、 诗论 、 乐 论 、 曲论 、 画论 、 书论 都非常重 视述 志 、 写情 , 是 否通 过 艺术形 象 来表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7)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年第2期 达作者的情志,以感动读者的心灵。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中说:“原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 志,身挫凭乎道胜,时屯寄于情泰莫不渊岳其心,麟风其采,此立本之大要也。”并例举了许多 作品,以证其词。 由于作者所感心情不同,因此表现在艺术风格、表达方式上也就有差别,正如何休在《公 羊春秋解诂·宣公十五年》所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情以物 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杜甫多忧怨怒抑之气(刘基语);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 英雄语,无学问语(周济语),而锋芒毕露。慷慨激昂如文天祥,惋委凄切如李清照;李后主亡国 前后境遇悬殊,词风大变,而烩炙人口的作品是属后期之作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艺术的主旋 律是抒发个人、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而对粉饰太平、歌功颂德、虚情假意之作持批判态度,正 如葛洪说的:“古诗刺过失,故有益而贵;今诗纯虚誉,故有损而贱也。”(《抱朴子·辞义》)批评魏 晋时期,浮华妍丽文风。并由此影响着中国的审美情趣,一般地说传统审美情越趋向自然、抒 情、幽怨之作。总之,诸如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相思怀古失意高别等丰富的人生内容:成为中 国艺术发展中的一条主线,并拓展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空河,由此成为传统审美价值取向 四、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中国美学讲究深刻地表现事物内在意蕴和作者内心情感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模仿说根 本不同,这与《周易》的特点:“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 隐”(《系辞下》)有着密切的关系 1.极深研几。易与天地准,弥纶天地之道;易道深奥几微,由此《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 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 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是说通过卦象及辞解决了不尽之言,不尽之意,鼓舞着 人们去“极深而研几”,“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这既是探索掌握天地自然之道的方法;也: 人”作易和后人解易的方法这一方法深深地影响着中国认识论的发展,也成为艺术和审美的 指导思想。 2以类万物之情六十四卦卦象,包容着天地万物之象,但它不模写具体事物的形象,所以 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拟诸形容,象其物宜。”象是具体形器的抽 象;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是“类万物之情”,“通神明之德”(《系辞下》),象征某些事物的特 性《系辞下》例举了一些卦象的象征意义。如离至象征着结绳而为网图,以佃以渔;益象征着 木为耜,揉木为耒,以事农耕;随象征着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所以说“其称 名也小,其取类也大,……”“象事知器”中国艺术中的象征、比兴无不来源于此 3.言有尽而意无穷。对艺术作品的品评都强调其妙处尽在不言中,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作 品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审美观念源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欧阳修对此曾作了精 辟的阐释,他认为对这句话不能片面地理解,书不尽言,在于言简意赅;言不尽意,在于蕴含着 深刻的道理,“书不尽言之烦,而尽其要;言不尽意之委曲,而尽其理。刘勰认为文艺要像深 刻理解《易》的互体、爻变一样,从而创作和领会其美,“深文隐蔚,余味曲包,辞生互体,有似变 爻。言之秀矣,万虑一交动心惊耳,逸响笙匏。”(《文心雕龙·隐秀》)“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 128·
上 海 社会 科学院学 术季刊 年第 期 达 作者的情 志 , 以 感 动 读者 的心 灵 。 刘 娜在《文 心雕 龙 · 杂 文 》中 说 “ 原 兹文 之 设 , 乃 发 愤 以表 志 , 身挫凭 乎道胜 , 时屯寄于情泰 , 莫不渊 岳其心 , 麟凤 其采 , 此 立 本之大要 也 。 ” 并例举了许多 作品 , 以证其词 。 由于 作者所感心情不 同 , 因此表现在艺术风 格 、 表达方式上 也就有差别 , 正如 何休在《公 羊春秋解话 · 宣兮十五 年 》所说 “ 男女有所怨恨 , 相从 而 歌 · 饥 者歌其食 , 劳者歌其事 。 ”情以物 迁 , 辞以情发 《文心雕龙 · 物色 》 , 杜甫多忧怨怒抑之气 刘基 语 ,稼轩不平之 鸣 , 随处 辄发 , 有 英雄语 , 无 学 问语 周济语 , 而 锋芒毕露 。 慷慨激 昂如文 天 祥 , 惋委凄切如李清照 李后 主亡 国 前后 境遇 悬殊 , 词 风大变 , 而烩炙人 口 的作品是属 后 期之作 。 因此从 总体上 看 , 中国艺术的主旋 律是抒发个人 、 国家 、 民族 的忧 患意识 而对粉饰太 平 、 歌功颂 德 、 虚情假意之作持批判态度 , 正 如葛洪说的 “ 古诗刺过失 , 故有益而贵 今诗纯 虚誉 , 故有损而 贱 也 。 ” 抱朴子 · 辞义 》批评魏 晋 时 期 , 浮 华妍 丽 文 风 并 由此 影 响着 中国的审美情趣 , 一般 地 说 传统 审美 情趣 趋 向 自然 、 抒 情 、 幽 怨之作 。 总之 , 诸如忧 国忧 民 , 悲天悯人 , 相 思怀古 , 失意离别等丰富 的人 生 内容 , 成 为 中 国艺术发展 中的一条主线 , 并拓展 了中华民族的审美 空间 , 由此 成为传统审美价值取 向 。 四 、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中国美学 讲究深刻 地表现 事物内在意蕴和 作者 内心情感 , 与西方古典美 学 中的模仿说根 本不 同 , 这 与《周 易 》的特点 “ 其称名也小 , 其取类也大 。 其 旨远 , 其辞文 , 其言曲而 中 , 其事肆而 隐 ” 《系辞下 》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极 深研几 。 易与天地 准 , 弥纶天 地之道 易道深奥几 微 , 由此《系辞上 》说 “ 书 不尽 言 , 言 不尽 意 ” “ 然 觅 圣人 之意 不可见乎 子 日 , 圣人 立象 以尽意 , 设 卦以尽情 伪 , 系辞焉 以尽 其 言 , 变 而通 之 以 尽其利 , 鼓之舞之 以尽 神 ”这是说通 过 卦象及 辞解决 了不尽之言 , 不尽之 意 , 鼓 舞着 人 们去 “ 极深而研几 ” , “ 探 啧索 隐 , 钩 深致远 ” 。 这 既是 探索 掌握天 地 自然之道 的方法 也 是 “ 圣 人 ”作 易和后人 解 易的方法 。 这一方法 深深 地影 响着 中国认识论 的发 展 , 也成 为艺 术和 审美 的 指导 思想 。 以类万物之情 。 六 十四 卦卦象 , 包容着天 地万 物之象 , 但它不模写具体事物 的形 象 , 所 以 《系辞上 》说 “ 形 而 上 者谓 之道 , 形 而下者谓 之器 。 ”“ 拟诸形 容 , 象其物宜 。 ”象是 具 体形器 的抽 象 六 十四 卦 、 三百八十四 交就是 “ 类万物之情 ” , “ 通 神明之德 ” 《系辞下 》 , 象征某些 事物 的特 性 《系辞下 》例举 了一些 卦象 的象征意 义 。 如离奚 象 征着结绳而 为网髻 , 以 佃以渔 益奎 象 征着 牙 木为招 , 揉木 为来 , 以事农耕 随奎 象征着服牛乘马 , 引重 致 远 以利天 下 … … 。 所 以说 “ 其称 名也小 , 其取类也大 , … … ”“ 象事知器 ” 。 中国艺术中的象 征 、 比兴无 不来源于 此 。 言有 尽而 意 无穷 。 对 艺术作 品的品评都强调 其妙处 尽 在不 言 中 , 只 可意 会难 以 言 传 作 品讲究含蓄 , 言有尽 而 意无穷 , 这一审美观念源于 “ 书不尽言 , 言不 尽意 ” , 欧 阳修对 此 曾作 了精 辟的阐释 , 他认 为对 这句 话 不 能 片面地理解 , 书 不 尽 言 , 在 于 言 简意 赅 言 不 尽 意 , 在 于蕴 含着 深刻的道 理 , “ 书 不 尽 言 之烦 , 而 尽其 要 言不 尽意之委 曲 , 而 尽 其理 。 ’ , 刘 超 认为文 艺要 像深 刻理解《易 》的互 体 、 艾变一 样 , 从而 创作和领会其美 , “ 深文 隐蔚 , 余 味曲包 , 辞生互体 , 有似变 艾 。 言之秀矣 , 万虑 一交 。 动心惊耳 , 逸 响笙鲍 。 ” 《文 心雕 龙 · 隐秀 》 “ 至 精而 后 阐其妙 , 至变而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赵庆麟:《易传》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石 后通其数。”(上书《神思》这是说在对事物极深研几的基础上要做到意在言外,理寓其中,从而 感人肺腑。叶燮也说:“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 于前者也。要求由表及里,从文艺作品中深刻领会它的内涵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上书《神思》)。这是由 事物感动人的情感通过艺术作品抒发情感,重视情感与客观事物溶为一体。所谓物色动而心 亦摇,主观心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独多春怨、秋悲之作,通过 诗词歌賦绘画、戏曲表达作者的主观审美感受。所以说:“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 及乎感会于心,则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绘画艺术要求“写其形 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王骥德说“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以实而用实 也易,以虚而用实也难。~因此他认为《牡丹亭》等就高于《浣纱记》等作品实以引壁,虚中孕 实,虚实的关系也反映了情与物的关系。 意与境浑,形似与神似相合,这是中国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汤显祖说:“予诣文章之妙,不 在步趋形似之间。自然灵气,恍惚而来,不恩而至,怪烃奇奇,莫可名状,非物寻常得以名之。哪 李贽论画:“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狂。”(《焚书·读史诗画》)而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自然得体 谓之有意境,这是共同的观点。旦何达到有意境(或境界)?王国维指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 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则能把对象描绘得有生气;出乎其外,即以审美主体的 情感来裁剪客观事物而溶入主观精神。达到似与不似之间。使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紧 密地结合。 综上所述,中国美学的理论依据源于《周易》待别是《易传》关于天地人三才阴阳、刚柔之 气和拟物制象等哲学思想内涵,从而生发出丰富的美学范畴,奠定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注 ①《周易·系辞上》下引《周易》只注篇名 ②见拙文《(易经)美意识探隐》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3期 ③《画禅室随笔画诀》引自《中国古典美学丛编》上,中华书局版,第70页 ④《历代名画记)卷六 ⑤《论文偶记》引自《中国历代文论选》下,中华书局版,第142页 ⑥《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30《系辞论》,据《四部丛刊)本 ⑦引自《中国历代文论选》下册,中华书局版,第87页。 (历代诗话》中华版第322页 陈郁:《藏一话腴》《中国画论类编》第473页 ①王骥:《曲律·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版,第201页 匹《汤显祖集·玉茗堂文之五·合奇序》,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1078页 《惠风词话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第220页 (贡任编辑:朱光)
赵庆麟 《易传 》中国传统美学的荃石 忿 后通其数 。 上 书《神思 》这是说在对事物极深研几 的基础上 要做到 意在言外 , 理寓其 中 , 从而 感人肺腑 。 叶燮也说 “ 必有不可言之理 , 不可述之事 , 遇 之于默会意象之表 , 而理 与事无不灿然 于前者也 。 ” ⑦要求由表及里 , 从文 艺作品 中深刻领 会它 的 内涵 。 “ 情以物 迁 , 辞以情发 ”“ 文 心雕龙 · 物色 》 , “ 思理 为妙 , 神与物 游 ” 上书《神思 》 。 这是 由 事物感动人 的情感 , 通过 艺术作品抒发情感 , 重 视情感与客观 事物 溶为一体 所谓物色动而 心 亦摇 , 主观心态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 所 以 中国古典艺术作 品独多春怨 、 秋 悲之作 , 通过 诗词 、 歌赋 、 绘 画 、 戏 曲表达作者的主观 审美 感受 所 以说 “ 诗者述 事以 寄情 , 事贵详 , 情贵隐 , 及 乎感会于心 , 则见于词 , 此所以入人深也 气魏 泰《临汉 隐居 诗话 》 ⑧绘 画 艺术要 求 “ 写其形 , 必 传其神 , 传其神 , 必写其心 ” ⑨王骥 德说 “ 剧戏之道 , 出之贵实 , 而 用之贵虚 。 … …以实而 用 实 也 易 , 以虚而 用实也难 ” 因此 他认为《牡丹亭 》等就高于《院纱记 》等作 品 。 实 以 引虚 , 虚 中孕 实 , 虚实的关系也反 映 了情与物 的关 系 。 意与境浑 , 形似与神似相合 , 这是 中国美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 汤 显祖说 “ 予谓文章之妙 , 不 在步趋形似之间 自然灵气 , 恍惚而 来 , 不 思而 至 , 怪 怪奇奇 , 莫可名状 , 非物寻 常得 以名之 。 ” 李蛰论画 “ 画不徒写形 , 正要形 神在 。 ” 焚书 · 读史 · 诗画 》而形 神兼备 , 情景交融 , 自然得体 , 谓之有意境 , 这是共同的观点 。 但如何达到有意境 或境界 王 国维指 出 “ 诗人对宇宙人生 , 须 入乎其内 , 又 须出乎其外 。 ” 入 乎其 内 , 则 能把对象 描绘 得有 生气 出乎其外 , 即以 审美 主体的 情感来裁剪客观 事物而溶入主观精神 。 达到 似与不似之 间 。 使天地 自然之象与人 心营构之象紧 密地结合 。 综上所述 , 中国美学的理 论 依据源于《周 易 》 , 特别是《易 传 》关于 天地人三才 , 阴阳 、 刚柔之 气和拟物制象等哲学思想内涵 , 从而生发 出丰富 的美学范畴 , 奠定 了中国传统审美观 念 。 注 ①《周易 系辞上 》下引《周易 》只注篇名 ②见拙 文《‘易经 美意识探隐 》 , 载《上 海社会 科学 院学 术季 刊 》 年 第 期 。 ③ 画禅室随笔 画诀 》 , 引自《中国古典美学丛编 》上 , 中华书 局版 , 第 页 ④《历代名西记 》卷六 ⑤《论文偶记 》 , 引 自《中国历代文论选 》下 , 中华书 局版 , 第“ 页 。 ⑥《欧 阳文忠公文集 》卷 《系辞论 》 , 据《四 部丛刊 》本 ⑦引 自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下册 , 中华书局版 , 第 页 ⑧《历 代诗 话 》中华版 第 页 ⑨陈郁 ‘藏一 话胶 》 ,‘中国画论类编 》 , 第 贾 。 ⑩王 孩 德 《曲律 。 杂论 》 , 湖南人 民出版社版 , 第 页 。 ‘汤 显 祖 集 · 玉茗 堂文 之五 · 合奇序 》 , 上 海人 民出版社版 , 第 页 《惠 风词 话 人 间词 话 》人 民文学 出版社版 , 第 页 。 责任 编辑 朱 光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