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易传》论文汇编_帛书_易传四篇天人道德观析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637.7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周易研究 2001年第2期(总第四十八期) 帛书《易传》四篇天人道德观析论 胡治洪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搞要:本文通过对帛书易传《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四篇的分析,认为帛传四篇为 子《易》论,其中包涵着《论语》《孔子集语》传世本《易传》等反映孔子思的传世文献所隐平见的于 人道德观念;帛传四篇表现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至春秋新旧天人观念的基础上对于天人内的初步的哲 学改造反映了孔子将传统的主宰之天转化为过炸之示并将传抗的主体对于彩上积恋的外在超越关系 转化为内在超越关系的歌田取向,从而凸趴了孔孑作为当咐敏慌的思想家的形象;帛传四篇所 具的孔子天人道德思想补店了三代天命训政观与思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间的逻輯缺环是经由曾子(《天 圆》)而达致《中庸》郭店家简、孟子》乃至传世本《易传》所体现的天道性命思想高峰的理论根据 关铺词孔子;帛书易传;天命德政观;天人道德观;天道性命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拿号:1009-3882(200)0-0020-10 On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uman and heaven in yi Zhuan copied on silk HU Zhi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School of Humaniti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is thesis, after analyzing Er San Zi Wen, Yi Zhi Yi, Yao, Miao He and Zhao Li in Yi Zhuan on silk holds that the four articles mentioned above records Confucius statements about Yi, the statements contain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hardly seen in the bibliography on Confucius. The four articles show the preliminarily philosophical transmutation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made by Confucius on the basis of the ideas of heaven and humman formed from the xia, shang, Westerm Zhou dynasties to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y reveal Confucius'onientation to think which transformed the traditional heaven as dominator into the moral heaven and transformed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metaphysical existence from extemal transcendence to innerness; thus they relieve Confucius as a keen and profound thinker at that time. The four articles which contain Confuciusthought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fill the logical vacancy of the view about heaven and human from 收稿日期:2000-09-27 作者筒介:胡治洪(1954-),男江西奉新人。现为湖北教育出版社编审,副社长,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在职 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髑家哲学

周 易研究 年第 期 总第四 十八期 帛书《易传 》四篇天人道德观析论 胡 治 洪 武汉大学 人文学院 哲学系 , 湖北 武汉 摘要 本文通过对帛书易传《二三子间 、《易之义 》 、《要 》 、《绍和 、 昭力 》四篇的分析 认为 帛传四篇为 孔子《易 》论 , 其中包肠着《论语 》 、《孔子集语 》 、传世本《易传 》等反映孔子思想的传世文献所隐微罕见的天 人道德观念 帛传四篇表现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至春秋新旧天人观念的基础上对于天人内涵的初步的哲 学改造 , 反映了孔子将传统的主宰之天转化为道德之天 、 并将传统的主体对于形上存在的外在超越关系 转化为内在超越关系的致思取向 , 从而凸显了孔子作为当时饭锐而深邃的思想家的形象 帛传四篇所汤 具的孔子天人道德思想补足了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间 的逻辑缺环 , 是经 由曾子 《天 圆 而达致《中庸 》 、郭店擂家简 、《孟子 》乃至传世本《易传 》所体现的天道性命思想高峰的理论根据 。 关钻词 孔子 帛书易传 天命德政观 天人道德观 天道性命思想 中圈分类号 理 文献标识码 文欢幼号 哪 一 犯 幼 冲 《版。一 、 ‘ , ‘ 城 幻比 扣即 翔 一场明 压 , 咖即 肠叩 , 反比 远错川 , 过祀心 , 川 的 , 枯 加 时 , 滋 班 师 压 砰协衣, 乃 竹 , 、么。 , 州油。 价 田 乃 ’乃 , 翻 即 目 加 , 助 肠 , 加 竹 , 访 盯 即司 悦 朋既 即 朋 ‘ 多, 拍 刃 户过 而 ‘ 旅袖 以 访 “ 访翻 叮 比七阴既幻 , 即 田记 勿 勿 流 比 恤因 玩拍卿 朋 如丽目 心 月劝 , 台 以 】 脚山玲 匆石 团。 少幼司 司 印 ’ 司 阅 叙 幻 即 , 明 田抬 , 曰 川 弱 伙卿阳即 改叩 州以 麟 坛力 川司 恤 剐望 ” 妙 心“ 犯允 ‘ 知 朋 山记 肠 欧 访 灿 喇七 二 , 助呢 功优己 悦柳吻 卿 明 助 】硒以 帕。叨才 比 访 卿 曲 洲 加 收稿 日期 二 犯 一 一 作者简介 胡治洪 一 男 , 江西奉新人 。 现为湖北教育出版社编审 , 副社长 ,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在职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擂家哲学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he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to the School of Zi Si and Mencius; they were the tical foundation reaching the idealistic summit on the heaven and human from Zeng Zi to Zhong Yong, the Guodian Confucian Slips, Mencius and Yi Zhuan handed down from ancient Key word: Confucius; Yi Zhuan on silk; the view of moral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th thought about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nd nature and mandate 、帛书《易传》与孔子的关系 马王堆帛书易传按照抄录顺序包括《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 《昭力》题;根据作为分篇依据的暴丁标符,其中《缪和》、《昭力》两题实为一篇,故凡五篇 (据此,下文将《缪和》、《昭力》写作《缪和、昭力))21314 帛书《系辞》除文字的借讹脱、衍以及见于传世本上八章的“大衍之效五+”一章缺 失之外,行文与传世本并无二致故并未比传世本提供更多的思想资料。 帛书易传其余诸篇行文情况就很不-排了。《二三子问》三十二章均以“二三子”提问 或引述《易经》卦爻游的方式引起“扎子区”以作答释,唯第十六、十七两章不见“孔子曰”, 似属残缺之故。《易之义》基本上以二十三处“子日”贯级全篇其中鼻入传世本《说卦》第 三章及《系辞下)第五六七、八章的全部或部分文句(当然也存在借、讹、脱、衍之 类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内容,如果传世本载明为子曰”者,本篇也较明显地反映 出这一点如《系辞下第五章“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云云,本篇录作“子日:易之要可得 而知矣。键川也者易之门户也……”(复当说明者,本篇所录此章,其中插入三条“子日” 论,其义胜否其祖本与传世本相较孰为奇正,等等,均待研究,但要不构成对笔者上述 看法的否定)。而传世本未载明为孔子言论者本篇也较为清晰地与“子曰”之论加以区 分,如“赞于神明生占也”至“易达数也”一段(即《说卦》第一、二、三章)嵌在“子日五行”和 子曰万物之义两条之间,显属另一层意思;又如“其口兴也于中故乎”、“易之为书也难 前”、“易之义赞始口冬以为质”三段(即《系辞下》第六、七、八章),均直叙而不冠以“子日 (“易之为书也难前之前“子曰涣而不救则比矣”一语乃是对上文“涣以行权也”的引证)。 凡此大致表明本篇对孔子《易》论与非孔子《易》论是有所裁别而后加以抄录的;而体味全 篇,可以判断其主要内容为孔子《易》论。《要》残缺严重,以致八行以上虽有断续文字,但 无法确定论述者为谁。八行以下至篇末以“子日”或“夫子日”直接引述孔子《易》论七八 处,间接记述孔子究《易》情况一二处,两者之交叉重叠在于“孔子籀《易》,至于损益之卦, 未尚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一段,其行文既有记述,又有径引。在径引孔子《易》论中, 有四段亦见于传世本《系辞》下四章,且在传世本中亦均注明为“子日”这似乎又证明了帛 书易传凡引孔子《易》论必是凿凿有据的。本篇有三段为子赣(贡)与“夫子”之间的问答, 这当然更加证明所谓“子”或“夫子”必为孔子无疑这一点对于认识《缪和、昭力》中的“子 ①关于帛书易传分篇问题李学勤《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有详尽介绍。又,本文引用帛书易传,依据陈松长 《帛书〈系辞)释文)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以及郭沂《孔子集语校补·补遗九种·帛书 易传》。引文文字如无特殊意义,均径用规范字

, 昭 曲 址川 阳留 反坛刀 】 出 朗 。 、, 卜”比 司 肠明山 拓 抽 记司 一 比 卿 胡 叨 扮馆 刀 乃。啥 护啥 , 以过如 。犯肠 朋 弘声 , 栩俪孟‘山 长 乃‘ 川 司 山朔 即 月 以诬 璐 竹 乃‘ 比 抽崛 饭扣 心 份 即 田日 朋灿甲 朋 一 、 帛书《易传 》与孔子的关系 马王堆帛书易传 , 按照抄录顺序 , 包括《二三子问 》 、《系辞 》 、《易之义 》 、 要 》 、《缪和 》 、 《昭力 》六题 根据作为分篇依据的墨丁标符 , 其中《缪和 》 、《昭力 》两题实为一篇 , 故凡五篇 据此 , 下文将《缪和 》 、《昭力 》写作《缪和 、 昭力 》①〔’ 。 帛书《系辞 》除文字的借 、 讹 、 脱 、衍以及见 于传世本上八章的 “ 大衍之数五 十 ”一 章缺 失之外 , 行文与传世本并无二致 , 故并未 比传世本提供更多的思想资料 。 帛书易传其余诸篇行文情况就很不一样了 。 《二三子间 三十二章均以 “ 二三子 ”提问 或引述《易经 》卦交辞的方式引起 “ 孔子 日 ” 以作答释 , 唯第十六 、 十七两章不见 “ 孔子 曰 ” , 似属残缺之故 。 易之义 》基本上 以二十三处 “ 子 曰 ”贯缀全篇 , 其中屏人传世本《说卦 》第 一 、二 、三章及《系辞下 》第五 、 六 、 七 、 八章的全部或部分文句 当然 也存在借 、 讹 、 脱 、 衍之 类情况 。 值得注意的是 , 屏人的内容 , 如果传世本载明为 “ 子日 ”者 , 本篇也较明显地反映 出这一点 , 如《系辞下 》第五章 “ 子日 乾坤其易之门耶 ” 云云 , 本篇录作 “ 子 曰 易之要可得 而知矣 。 键川也者 , 易之门户也 … … ” 复当说明者 , 本篇所录此章 , 其中插人三条 “ 子 曰 ” 之论 , 其义胜否 , 其祖本与传世本相较孰为奇正 , 等等 , 均待研究 , 但要 不 构成对笔者上述 看法 的否定 。 而传世本未载明为孔子言论者 , 本篇也较为清晰地与 “ 子 曰 ”之论加 以 区 分 如 “ 赞于神明生 占也 ”至 “ 易达数也 ”一段 即《说卦 》第一 、 二 、 三章 嵌在 “ 子 曰 五行 ”和 “ 子 曰万物之义 ”两条之间 , 显属另一层意思 又如 “ 其口兴也于 中故乎 ” 、 “ 易之为书也难 前 ” 、“ 易之义赞始口冬以为质 ”三段 即《系辞下 》第六 、 七 、八章 , 均直叙而不冠以 “ 子 曰 ” “ 易之为书也难前 ”之前 “ 子曰 涣而不救则 比矣 ”一语乃 是对上文 “ 涣以行权也 ” 的引证 。 凡此大致表明本篇对孔子《易 》论与非孔子《易 》论是有所裁别而后加 以抄录 的 而体味全 篇 , 可 以判断其主要内容为孔子《易 论 。 《要 残缺严重 , 以致八行以上虽有断续文字 , 但 无法确定论述者为谁 。 八行以下至篇末 , 以 “ 子 曰 ”或 “ 夫子 曰 ” 直接引述孔子《易 》论七八 处 , 间接记述孔子究《易 》清况一二处 , 两者之交叉重叠在于 “ 孔子摘《易 》 , 至 于损益之卦 , 未尚不废书而叹 , 戒门弟子曰 ”一段 , 其行文既有记述 , 又有径引 。 在径引孔子《易 》论 中 , 有四段亦见于传世本《系辞 》下四章 , 且在传世本中亦均注明为 “ 子曰 ” , 这似乎又证明了帛 书易传凡引孔子《易 》论必是凿凿有据的 。 本篇有三段为子赣 贡 与 “ 夫子 ”之间的问答 , 这当然更加证明所谓 “ 子 ”或 “ 夫子 ”必为孔子无疑 , 这一点对于认识《缪和 、 昭力 》中的 “ 子 ” 关于帛书易传分篇问盔 , 李学勤《帛书 周易 》的几点研究 》有详尽介绍 。 又 , 本文引用 帛书易传 , 依据陈松长 《帛书 系辞 》释文 》 , 陈松长 、赓名春《帛书 二三子间 、 易之义 、 要 》释文 》以及郭沂《孔子集语校补 · 补遗九种 · 帛书 易传 》 。 引文文字 , 如无特殊意义 , 均径用规范字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的身分不无参考意义。《缪和、昭力》行文与《二三子问》和《要》有相似之处,即都采用了问 答形式(《缪和》末附汤魏文侯、夫差、勾践楚庄王赵简子六个历史故事除外。据赵简子 节记史墨称孔子客卫之语,可知这部分内容乃后儒《易》、史互证之说,为记述者附入)。 但由于本篇提问者既不如《二三子问》那样虚括,又不如《要》那样点明为孔子高第子贡,而 是列出了缪和、吕昌、吴孟、庄但、张射、李平、昭力等不见于传世文献的人名,且又往往称 答疑者为“先生”,于是借答疑而展开论述的论者身分便发生了疑问,或以为是“传《易》经 师,或以为是“欧阳修所谓的讲师"。但反复推敲,本篇论者当仍为孔子,其说如下 首先缪和诸弟子虽不见于传世文献所载但并不能因此判断孔子一定没有这些弟子。据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颇受业者甚众”,而《仲 尼弟子列传》所载有名姓者仅七十七位,其中尚有四十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笔者亦曾 推断“孔子从其弟子游居陈、蔡、叶之间达三四年……七十二之徒中颛孙师、公孙龙、任不 齐、公良儒秦商等陈楚籍人士或许就有于此时从学于孔子者,而名不见经传的从学者应 该更多6。李学勤先生指出,“缪、昭都是楚氏,那么熊否携测渠和诸位正是孔子游 居陈、蔡时期所收的楚籍弟子呢?其次木篇见“先生”一称十余处:见“子日“近四十处,另 有一处径作“孔子曰”。评问称“先生”记客话称“,是“先生”、“子”同为一人。《缪 和部分“李平问先生”以下,缀有十二段答语或论说,其中十一处以“子曰”领起,一处以 孔子曰”领起;体味文意,“孔子曰”一段并非引证,而与“子曰”诸条均为申论,因此“子”应 即“孔子”,从而所谓“先生”也当指孔子。再者,这十二段论说中,有两段涉及《恒九三》。 虽然引述卦爻辞不必限定某人,但联系《论语·子路》所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 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一章来看,二者似乎还是有着思想乃至文体 上的关联。其三,有论者认为《缪和》部分“一物四损益”语句必引自传世本《谦·彖》,而 彖》晚成于孔子,故本篇所称“先生”必与孔子无涉。关于这一问题,上文已作辨析,即这 组语句更可能为两周成语,《谦·彖》是其引用者而非创作者,如此则《缪和、昭力》篇乃至帛 书易传不必晚于传世本《易传》,从而也就无碍于本篇所谓“先生”可以是孔子。 通过以上辨析,笔者判断《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以下统称“帛传 四篇”,除分论之外)主要为后儒记述的比较可信的孔子《易》论,可以作为补充传世文献之 不足的探讨孔子天人相与思想的珍贵资料。 帛书《易传》四篇的思想内涵 不言而喻,帛书《易传》四篇乃孔子据《易》立论。《易》作为一部古代卜筮之书,在孔子 看来具有什么意义呢?《要》所载孔子对子赣的答问颇耐人寻味:“察其要者,不诡其德。 尚书多於矣①,周易未失也,且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 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口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 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 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 ①李学勤认为,於“为"阙“之讹,阙即”缺"。可从。参见李学勤《启书(要)篇及其学术史意文)

的身分不无参考意义 。 《缪和 、 昭力 》行文与《二三子问 》和《要 》有相似之处 , 即都采用 了问 答形式 《缪和 》末附汤 、魏文侯 、 夫差 、勾践 、 楚庄王 、 赵简子六个历史故事除外 。 据赵简子 一节记史墨称孔子客卫之语 , 可知这部分内容乃后儒《易 》 、 史互证之说 , 为记述者附人 。 但由于本篇提问者既不如《二三子问 》那样虚括 , 又不如《要 》那样点明为孔子高第子贡 , 而 是列 出了缪和 、 吕昌 、吴孟 、 庄但 、 张射 、 李平 、 昭力等不见于传世文献 的人名 , 且 又往往称 答疑者为 “ 先生 ” , 于是借答疑而展开论述的论者身分便发生 了疑 问 , 或 以为是 “ 传《易 》经 师 , ’〕 , 或以为是 “ 欧阳修所谓的讲师 ” 〔 。 但反复推敲 , 本篇论者当仍为孔子 , 其说如下 。 首先 , 缪和诸弟子虽不见于传世文献所载 , 但并不能因此判断孔子一定没有这些弟子 。 、 据 《史记 · 孔子世家 》 , 孔子 “ 弟子盖三千焉 , 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 , “ 颇受业者甚众 ” , 而《仲 尼弟子列传 》所载有名姓者仅七十七位 , 其中尚有四十二人 “ 无年及不见书传 ” 。 笔者亦曾 推断 “ 孔子从其弟子游居陈 、蔡 、 叶之间达三 四年 … …七十二之徒中颁孙师 、 公孙龙 、 任不 齐 、公 良儒 、 秦商等陈 、 楚籍人士或许就有于此时从学于孔子者 , 而名不见经传的从学者应 该更多 ” 〔 。 李学勤先生指 出 , “ 缪 、 昭都是楚 氏 ” , 那么 能否 推测缪和诸位正是孔子游 居陈 、蔡时期所收的楚籍弟子 呢 其次 , 本篇见 “ 先生 ”一称十余处 , 见 “ 子 曰 ”近 四十处 , 另 有一处径作 “ 孔子曰 ” 。 凡记问称 “ 先生 ” , 记答语称 “ 子 ” , 是 “ 先生 ” 、 “ 子 ” 同为一人 。 《缪 和 》部分 “ 李平间先生 ” 以下 , 缀有十二段答语或论说 , 其中十一处 以 “ 子 日 ” 领起 , 一处 以 “ 孔子 日 ”领起 体味文意 , “ 孔子日 ”一段并非引证 , 而与 “ 子曰 ”诸条均为 申论 , 因此 “ 子 ”应 即 “ 孔子 ” , 从而所谓 “ 先生 ” 也 当指孔子 。 再者 , 这十二段论说 中 , 有两段涉及《恒九三 》 。 虽然引述卦艾辞不必限定某人 , 但联系《论语 · 子路 》所载 “ 子曰 南人有言日 人而无恒 , 不 可以作巫 医 。 善夫 ‘ 不恒其德 , 或承之羞 ”,一章来看 , 二者似乎还是有着思想乃 至文体 上的关联 。 其三 , 有论者认为《缪和 》部分 “ 一物 四损益 ” 语句必 引 自传世本《谦 · 象 》 , 而 《象 》晚成于孔子 , 故本篇所称 “ 先生 ”必 与孔子无涉 。 关于 这一 问题 , 上文 已作辨析 , 即这 组语句更可 能为两周成语 ,《谦 · 象 》是其引用者而非创作者 , 如此则《缪和 、 昭力 》篇乃 至 帛 书易传不必晚于传世本《易传 》 , 从而也就无碍于本篇所谓 “ 先生 ”可 以是孔子 。 通过以上辨析 , 笔者判断 二三子问 》 、《易之义 》 、《要 》 、《缪和 、 昭力 》以下统称 “ 帛传 四篇 ” , 除分论之外 主要为后儒记述的比较可信的孔子《易 》论 , 可以作为补充传世文献之 不足 的探讨孔子天人相与思想 的珍贵资料 。 二 、 帛书《易传 》四篇的思想 内涵 不言而喻 , 帛书《易传 》四篇乃孔子据《易 》立论 。 《易 》作为一部古代 卜笠之书 , 在孔子 看来具有什么意义呢 《要 》所载孔子对子赣的答问颇耐人寻味 “ 察其要者 , 不诡其德 。 尚书多龄矣 ① , 周易未失也 , 且有古之遗言焉 。 予非安其用也 · 一易 , 我后其祝 卜矣 , 我观 其德义耳也 。 幽赞而达乎数 , 明数而达乎德 , 又仁口者而义行之耳 。 赞而不达于数 , 则其 为之巫 数而不达于德 , 则其为之史 。 史巫之笼 , 乡之而未也 , 好之而非也 。 后世之士疑丘 者 , 或以易乎 吾求其德而 已 。 吾与史巫 同涂而殊归者也 。 君子德行焉求福 , 故祭祀而寡 ① 李学勤认为 , ”龄 “ 为 ’圈 之讹 , ”阴 “ 即 ”缺 “ 。 可从 。 参见李学勤《帛书 要 篇及其学术史意义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这段言论包括三层意思。其一,孔子 究《易》,并不意在运用龟蓍贞问吉凶休咎,而由于《周易》保存了其他古书(当不止于《尚 书》中缺失的“古之遗言”,所以子赣下面才又以“夫子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质疑孔子,孔 子也才在《易之义》中盛赞《易》辞曰“其辩名也杂而不越……微显赞绝異而恒当,当名辩 物,正言巽辞而备……其称名也少,其取类也多,其指间,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隐而 单”云云(这段言论也为传世本《系辞下》所引,文字略有差异)。其二,孔子认为,披拨《易》 所包蕴的玄奥兆示应该进一步通于天人运数,明了天人运数则应该进一步通于德义;耽玩 兆示而不通运数或知悉运数而不通德义均溺于巫史小道,不为孔子所取,孔子因此宜称 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以明其与祝巫卜篮不同的致思方向,这实际上解除了他对后 世之士以《易》“疑丘”的担心。其三,孔子认为,君子求福求吉端赖德行仁义而不汲汲于祭 祀卜筮故其究《易》之真实用心乃在于“观其德义”,“求其德”孔子所乐于《易》者,也正在 于《易》辞所蕴涵的道德义理。 那么,孔子所求的《易》的德义内涵是什么?其根据何在?或者换个角度说,其运E对 象孰是?据《易之义》载:“子曰易之义唯明与阳,六画师成。句焉柔正直焉刚。六 刚无柔是谓大阳,此天之义也。……0六柔无刚,此地之义也。天地相率气味相取, 阴阳流形刚柔成口。万物莫不欲长生而恶死,会心者而以作易,和之至也。”这段言论虽 有残缺,但基本上圆满回答了以上问题。《易》之“义”即阳阴、刚柔一类普遍德性,其究极 则为天地之义。基于《易》而观之,通过其六画曲直,可以适配阳阴刚柔乃至直契天地(可 进一步概括为“天”)本体。而《易》的作成根据则在于由天地统率的气味、阴阳刚柔万物 等递衍和合的整个形上领域和形下世界。大致相同的意思,在《易之义》中还有一段记载: 子曰〕:易之要可得而知矣。乾坤也者,易之门户也。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 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化,而达神明之德也。……本性仁义所以仪刚柔之制也。② 孔子于此拈出乾坤二卦,适配于阳阴二德,阳阴和合从而刚柔具体,刚柔具体进而体现天 地造化、表达显微幽明一切德性。尤可玩味者,孔子还点明了《易》具仁义本性,《易》藉仁 义本性而仪则刚柔。根据上文揭橥的孔子形上形下一体贯通的理论模式,仁义既体贴刚 柔,则亦当与阴阳之性天地之化神明之德相切合。在此还须说明,这段言论中“乾坤也 者易之门户也”至“而达神明之德也”数句亦为传世本《系辞下》所引,但“本性仁义所以仪 刚柔之制也”一语则不见于传世文献而将“仁义”范畴注入《易》论恰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 《要》所载孔子言论对于索解《易》的德义内涵及其作成根据或适配对象诸问题有进一 步补充:“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 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 下;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尽称 ①·此处阙十二字。 ②《易之义》文本“以体天地之化”下有“又口能敛之”至“则文其信于”一段郭沂认为“此处有错简”,并提出调整 意见。体味文意郭说近是。唯帛书不可能错简,或是帛书所据母本为简册原已件乱致帛书以讹传讹。参见郭沂 《孔子集语校补·补遗九种帛书易传易之义)注②

也 仁义焉求吉 , 故 卜盆而希也 。 祝巫 卜笼其后乎 ” 这段言论包括三层 意思 。 其一 , 孔子 究《易 》 , 并不意在运用龟曹贞问吉凶休咎 , 而 由于《周易 》保存了其他古 书 当不止于《尚 书 》中缺失的 “ 古之遗言 ” , 所 以子赣下面才又 以 “ 夫子今不安其用而乐其辞 ”质疑孔子 , 孔 子也才在《易之义 》中盛赞《易 》辞曰 “ 其辩名也杂而不越 … …微显赞绝 , 翼而恒 当 , 当名辩 物 , 正言龚辞而备 … …其称名也少 , 其取类也多 , 其指间 , 其辞文 , 其言 曲而 中 , 其事隐而 单 ”云云 这段言论也为传世本 系辞下 》所引 , 文字略有差异 。 其二 , 孔子认为 , 披拨 易 所包蕴的玄奥兆示应该进一步通于天人运数 , 明了天人运数则应该进一 步通于德义 耽玩 兆示而不通运数或知悉运数而不通德义均溺 于巫史小道 , 不 为孔子所取 , 孔子因此宣称 “ 吾与史巫 同徐而殊归者也 ” , 以明其与祝巫 卜笠不同的致思方向 , 这实际上解除了他对后 世之士 以《易 》 “ 疑丘 ” 的担心 。 其三 , 孔子认为 , 君子求福求吉端赖德行仁义而不汲汲于祭 祀 卜笼 , 故其究《易 》之真实用心乃在于 “ 观其德义 ” , “ 求其德 ” , 孔子所乐 于《易 》者 , 也正在 于《易 》辞所蕴涵 的道德义理 。 那么 , 孔子所求的《易 》的德义 内涵是什么 其根据何在 或者换个角度说 , 其适配对 象孰是 据《易之义 》载 “ 子 曰 易之义 唯 阴与阳 , 六 画而成章 。 曲句焉柔 , 正直焉刚 。 六 刚无柔 , 是谓大阳 , 此天 〔之义也 〕 。 … …① 六柔无刚 , 此地之义也 。 天地相率 , 气味相取 , 阴阳流形 , 刚柔成口 。 万物莫不欲长生而恶死 , 会心 者而 以作易 , 和之至也 。 ”这段言论虽 有残缺 , 但基本上圆满回答了以上问题 。 《易 》之 “ 义 ” 即阳阴 、 刚柔一类普遍德性 , 其究极 则为天地之义 。 基于《易 》而观之 , 通过其六画 曲直 , 可 以适配 阳阴 、 刚柔乃 至直契天地 可 进一步概括为 “ 天 ,’本体 。 而《易 》的作成根据则在于由天地统率的气味 、 阴阳 、 刚柔 、万物 等递衍和合的整个形上领域和形下世界 。 大致相同的意思 , 在《易之义 》中还有一段记载 “ 子 曰 〕易之要 , 可得而知矣 。 乾坤也者 , 易之 门户也 。 乾 , 阳物也 坤 , 阴物也 。 阴阳合 德而刚柔有体 , 以体天地之化 ,而达神明之德也 。 ……本性仁义 , 所以仪刚柔之制也 。 ” ② 孔子于此拈出乾坤二卦 , 适配于 阳阴二德 , 阳阴和合从而刚柔具体 , 刚柔具体进而体现天 地造化 、 表达显微幽明一切德性 。 尤可玩味者 , 孔 子还点明了《易 》具仁义本性 ,《易 》藉仁 义本性而仪则刚柔 。 根据上文揭集的孔子形上形下一体贯通的理论模式 , 仁义既体贴刚 柔 , 则亦当与阴阳之性 、天地之化 、 神明之德相切合 。 在此还须说明 , 这段言论 中 “ 乾坤也 者易之 门户也 ”至 “ 而达神明之德也 ”数句亦为传世本《系辞下 》所引 , 但 “ 本性仁义所 以仪 刚柔之制也 ”一语则不见于传世文献 , 而将 “ 仁义 ”范畴注人《易 》论恰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 。 《要 》所载孔子言论对于索解《易 》的德义 内涵及其作成根据或适配对象诸问题有进一 步补充 “ 故易有天道焉 , 而不可 以 日月星辰尽称也 , 故为之以阴阳 有地道焉 , 不可 以水火 金土木尽称也 , 故律之 以柔刚 有人道焉 , 不可 以父子君 臣夫妇先后尽称也 , 故要之以上 下 有 四时之变焉 , 不可 以万物尽称也 , 故为之 以八卦 ’ · …有君道焉 , 五官六府不足尽称 ① 此处朗十二字 。 ② 《易之义 》文本 “ 以体天地之化 ”下有 “ 又口能敛之 ”至 “ 则文其信于 ”一段 , 郭沂认为 “ 此处有错简 ” , 并提出调整 意见 。 体味文意 , 郭说近是 。 唯帛书不可能错简 , 或是 帛书所据母本为简册 , 原已并乱 , 致帛书以讹传讹 。 参见郭沂 《孔子集语校补 · 补遗九种 · 帛书易传 · 易之义 》注 ②’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之,五正之事不足以全之,而诗书礼乐不[读〕自篇,难以致之。”这使在大地、神明、万物、阴 阳、刚柔、仁义之外,又确立了人道君道、上下作为《易》的德义内涵以及作成根据或适配 对象。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印象:孔子关于《易》的德义内涵的论说,在理论上显得 比较笼统含混。孔子将天地、神明、万物、人(道)、君(道)这类属于“存在”的范畴与阴阳、 柔刚、仁义、上下这类属于“德性”或“关系”的范畴混而论之配属关系比较随意,而且还杂 人“气味”、“四时”、“八卦”等与其德义体系诸范畴不甚对应的概念(“四时”配“八卦”作为 卦气说的思想萌芽属于另一个《易》学体系)似乎不及传世本《说卦》所谓“立天之道曰阴 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那样语句规整、关系清晰、意义显豁。这当 然不能排除理论本身成熟与否的差别特别是将《要》所载孔子关于天、地、人、时、君五道 的论说与《说卦》之论相较,更可窥出后者在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对于前者的提炼 而这也更能证明《说卦》乃至传世本《易传》为孔子后学之作。但是,反复涵咏上引孔子 《易》论,深人体会孔子用心,似乎还能领略出另一层意思,即孔子采用模糊的理论方式,将 天道、地道、神明、万物、人道、君道、阴阳、剽柔、仁义、上下乃至气味、四时、八卦等等合说 并论,使之各各无确定对应而又天不对应,于是遣范畴构成全面纳合关系,任一“存在”都 涵有诸种“德性”,任一“德”都配属诸种“存在”,在此意义上,孔子建立了天(广义的)人 一体的宇宙模式和德义周流贯通的道德形上学。关于这一点,仍可通过上引孔子论“乾坤 也者易之门户”一段加以证明。孔子于此将万类归于阴阳阴阳合一然后刚柔具体,阴阳 合、刚柔具然后见天地、达神明,仁义又从而注人其中,故阴阳合一之性状在此实为无所不 包的总体。孔子于此不言及人或人道,并不表明人或人道另在其外,而恰恰表明人或人道 蕴于其中已属不言而喻。基于这一分析再来反观传世本《说卦》之论,便可感到其规整清 晰反失之于意义的单薄和独断,其天地人“三才说”远不及孔子天人“一体论”的内涵那样 丰富和辩证。 孔子天人一体宇宙论及其道德形上学思想,在帛传四篇中还可找出若干证据。 《二三子问》开篇即称:“孔子曰:龙大矣。龙形迁遐,宾于帝,伣神圣之德也。”龙之所 以作为神圣之德的譬体,乃因其宾附于“帝”。“帝”之称虽仍有“主宰”意味,但显然被视为 神圣之德的施赋者了。在描述龙穷高极深、出人阴阳、率导万类、唯所欲化而又不失本形 的“神能之至”以后孔子点明“龙之刚德也…爵之曰君子;戒事敬合精白柔和而不 讳贤,爵之日夫子;或大或小,其方一也,至用也,而名之日君子”,通过比德,遂将“天”(帝) 赋龙德落实于人身。下文释“见群龙〔无首〕,吉”曰“龙神威而精处,口囗而上通其德 ②见君子口吉也",虽文颇残阙,仍可体会出人龙比附而合德于“天”(上)的意思。释 “履霜,坚冰至”一段残阙更甚,但所存“德与天道始,必顺五行”一语更加明确表现了“天” 为德之本原的思想;而所谓“五行”根据下文“其孙贵而宗不灭”所言人事推测,当不涉于 《洪范》“五行”,而应指《荀子·非十二子》指斥的思孟唱和、为郭店楚简《五行》所确证的仁 义礼智圣五种德行,诚如此,则“天”之道德涵义可谓大备。 ①此处原文作“日口口口口易口口口 此处有二十八个字符位置,其中断续可见“无首、“用”“首者”数字余皆残阙

之 , 五正之事不 足 以全之 , 而诗书礼乐不 读 〕百篇 , 难以致之 。 ”这便在大地 、 神明 、 万物 、 阴 阳 、 刚柔 、 仁义之外 , 又确立 了人道 、 君道 、 上下作为《易 》的德义 内涵以及作成根据或适配 对象 。 基于 以上分析 , 可以得出一个印象 孔子关于《易 》的德义 内涵 的论说 , 在理论上显得 比较笼统含混 。 孔子将天地 、 神明 、 万物 、 人 道 、 君 道 这类属于 “ 存在 ” 的范畴与阴阳 、 柔刚 、 仁义 、上下这类属于 “ 德性 ”或 “ 关系 ”的范畴混而论之 , 配属关系 比较随意 , 而且还杂 人 “ 气味 ” 、“ 四时 ” 、“ 八卦 ”等与其德义体系诸范畴不甚对应的概念 “ 四时 ” 配 “ 八卦 ”作为 卦气说的思想萌芽 , 属于另一个《易 》学体系 , 似乎不及传世本《说卦 》所谓 “ 立天之道曰 阴 与阳 , 立地之道 日柔与刚 , 立人之道日 仁与义 ”那样语句规整 、 关系清晰 、 意义显豁 。 这 当 然不能排除理论本身成熟与否的差别 , 特别是将 要 》所载孔子关于天 、 地 、 人 、 时 、 君五道 的论说与《说卦 》之论相较 , 更可窥出后者在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前提下对于前者的提炼 , 而这也更能证明《说卦 》乃 至传世本《易传 》为孔子后 学之作 。 但是 , 反复涵 咏上 引孔子 《易 》论 , 深人体会孔子用心 , 似乎还能领略出另一层意思 , 即孔子采用模糊的理论方式 , 将 天道 、 地道 、 神明 、万物 、人道 、 君道 、 阴阳 、 刚柔 、 仁义 、 上下乃 至气味 、 四时 、 八卦等等合说 并论 , 使之各各无确定对应而又无不对应 , 于是诸范畴构成全面纳合关系 , 任一 “ 存在 ”都 涵有诸种 “ 德性 ” , 任一 “ 德性 ”都配属诸种 “ 存在 ” , 在此意义上 , 孔子建立 了天 广义 的 人 一体的宇宙模式和德义周流贯通的道德形上学 。 关于这一点 , 仍可通过上 引孔子论 “ 乾坤 也者易之门户 ”一段加以证明 。 孔子于此将万类归于 阴阳 , 阴阳合一然后刚柔具体 , 阴阳 合 、 刚柔具然后见天地 、达神明 , 仁义 又从而注人其中 , 故阴阳合一之性状在此实为无所不 包的总体 。 孔子于此不言及人或人道 , 并不表明人或人道另在其外 , 而恰恰表明人或人道 蕴于其中已属不言而喻 。 基于这一分析再来反观传世本《说卦 》之论 , 便可感到其规整清 晰反失之于意义 的单薄和独断 , 其天地人 “ 三才说 ”远不及孔子天人 “ 一 体论 ”的 内涵那样 丰富和辩证 。 孔子天人一体宇宙论及其道德形上学思想 , 在 帛传四篇中还可找出若干证据 。 《二三子 问 》开篇即称 “ 孔子 曰 龙大矣 。 龙形迁遐 , 宾于帝 , 视神圣之德也 。 ” 龙之所 以作为神圣之德的譬体 , 乃因其宾附于 “ 帝 ” 。 “ 帝 ”之称虽仍有 “ 主宰 ”意味 , 但显然被视为 神圣之德的施赋者了 。 在描述龙穷高极深 、 出人阴 阳 、 率导万类 、 唯所欲化而又不失本形 的 “ 神能之至 ” 以后 , 孔子点明 “ 龙之刚德也 … …① 爵之 曰 君子 戒事敬合 , 精白柔和 , 而不 讳贤 , 爵之曰夫子 或大或小 , 其方一也 , 至用也 , 而名之曰君子 ” , 通过 比德 , 遂将 “ 天 ” 帝 赋龙德落实于人身 。 下 文 释 “ 见 群龙 〔无首 〕 , 吉 ’ 旧 “ 龙神威 而精处 , 口口 而上通其德 … …。 见君子口吉也 ” , 虽文颇残圈 , 仍可体会出人龙比附而合德于 “ 天 ” 上 的意思 。 释 “ 履霜 , 坚冰至 ”一段残朗更甚 , 但所存 “ 德与天道始 , 必顺五行 ”一语更加明确表现 了 “ 天 ” 为德之本原的思想 而所谓 “ 五行 ” , 根据下文 “ 其孙贵而宗不灭 ”所言人事推测 , 当不涉于 《洪范 》 “ 五行 ” , 而应指《荀子 · 非十二子 》指斥的思孟唱和 、 为郭店楚简《五行 》所确证的仁 义礼智圣五种德行 , 诚如此 , 则 “ 天 ”之道德涵义可谓大备 。 ① 此处原文作 “ 曰 口口口口口易口口口 ” 。 ② 此处有二十八个字符位置 , 其中断续可见 “ 无首 ” 、“ 用 ” 、“ 首者 ”数字 ,余皆残阅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易之义》“易赞”部分论刚柔的普遍性和互补性,由天地、万物而下落于人道。对于天 地而言,天之义刚健动发而不息,其吉保功也。无柔救之,不死必亡。重阳者亡,故火不 吉也。地之义柔弱沈静不动其吉保安也。无〕刚文之,则穷贱遗亡。重阴者沈,故水不 吉也”。对于万物而言,“万物之义,不刚则不能动,不动则无功,恒动而弗中则口,[此刚〕 之失也。不柔则不静,不静则不安,久静不动则沈,此柔之失也”。具体到人道,“故武之义 保功而恒死,文之义保安而恒穷。是故柔而不玳,然后文而能朕也;刚而不折,然后武而能 安也”。这一部分论述虽然没有标举“中庸”范畴但实质上反映了中庸作为宇宙间普遍德 性的思想。《论语·雍也》记载孔子对于中庯作过极髙评价,但还是局限于社会范畴立论 易赞”则将中庸之德提升为天道的内容,从而为这一道德原则确立了形上根据。 《要》论“损益之道”一段所涵天人相与思想更加丰富,其文曰:“孔子齲易,至于损益 〔二〕卦,未尝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日:二三子,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门〕 也。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 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旦产〔损〕。道努而损,道 〔穷〕焉益。〔益〕之始也吉,其终也凶。损之抬[也凶,其终也吉。找益之道,足以观天地 之变,而君者之事已。是以察于损祉之变者,不可动以忧(最)。故明君不时不宿,不日不 月,不卜不筮,而知吉与凶顺于天地之[变〕也。此谓易道。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 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有人道 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下;有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 故为之以八卦。故易之为书也,一类不足以极之,变以备其情者也,故谓之易。有君道焉 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而诗书礼乐不读〕百篇,难以致之。不问于 古法,不可顺以辞令,不可求以示善。能者齲一求之,所谓得一而群毕者,此之谓也。损益 之道,足以观得失矣。”此段论天人之道,从四季授时、日至短长、万物出老等自然现象人 手揭橥天地之变所蕴示的损益互替、吉凶倚伏之道;天地之变、损益之道为《易》所法象并 引申,从而统摄天、地、人道(时、君二道实可归并于三道之中),“故易之为书也,一类不足 以极之,变以备其情者也”;三道各具的阴阳、柔刚、上下德性以及八卦乃至诗书礼乐道德 意蕴等等,通过涵融合一(所谓“蘇一求之”,“得一而群毕”),在究极意义上笼纳于天道故 曰“顺于天地之变,此谓易道”;由此,人道囊括于天道故曰“损益之道,足以观天地之变, 而君者之事已”;而据人道(君道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上下以及五官六府、五正之事 诗书礼乐等等为内容推之,作为其生成根源的天道无疑包涵道德内容。综而观之,此段所 言“天道”,综合了自然之天、形上之天、三才之天以及道德之天诸意义,而落脚于道德之 天;此段所言“人道(君道)”,由于主张察损益、知吉凶顺变化、尽人事故体现了“相对定 命”乃至“称德賦命”思想。 《易经》损卦重兑下艮上,益卦匡震下巽上,卦爻辞除吉凶休咎一类贞断之语外,余皆 言于交往政事享祭等人事活动。孔子基本上超脱于二卦经辞的意义范围,将二卦之象 系于天地变化、时物消息、君事得失,并扩而言之,将易道系于天、地、人、时、君诸道,由此 反映出孔子究《易》的思想方法,即据《易经》原始的卜筮内容推衍出天人相与义理 《缪和昭力》论困卦辞日“凡天之道,壹阴壹阳,壹短壹长,壹晦查明。夫人道尤之”, 将商汤、周文秦穆、齐桓、勾践、晋文困而后享的命运比附天道;论屯九五爻辞日“古君子

《易之义 》 “ 易赞 ”部分论刚柔的普遍性和互补性 , 由天地 、 万物而下 落于人道 。 对于天 地而言 , “ 天之义刚健动发而不息 , 其吉保功也 。 无柔救之 , 不死必亡 。 重 阳者亡 , 故火不 吉也 。 地之义柔弱沈静不动 , 其吉〔保安也 。 无 刚文之 , 则穷贱遗亡 。 重 阴者沈 , 故水不 吉也 ” 。 对于万物而言 , “ 万物之义 , 不刚则不能动 , 不动则无功 , 恒动而弗 中则口 , 〔此刚 〕 之失也 。 不柔则不静 , 不静则不安 , 久静不动则沈 , 此柔之失也 ” 。 具体到人道 , “ 故武之义 保功而恒死 , 文之义保安而恒穷 。 是故柔而不状 , 然后文而能肤也 刚而不折 , 然后武而能 安也 ” 。 这一部分论述虽然没有标举 “ 中庸 ”范畴 , 但实质上反映了中庸作为宇宙间普遍德 性 的思想 。 《论语 · 雍也 》记载孔子对于 中庸作过极高评价 , 但还是局 限于社会范畴立论 。 “ 易赞 ”则将中庸之德提升为天道 的内容 , 从而为这一道德原则确立了形上根据 。 《要 》论 “ 损益之道 ”一段所涵天人相与思想更加丰富 , 其文曰 “ 孔子豁易 , 至于损益一 〔二 〕卦 , 未尝不废书而 叹 , 戒 门弟子 曰 二三 子 , 夫损益之道 , 不 可 不 审察也 , 吉凶之 门 〕 也 。 益之为卦也 , 春以授夏之时也 , 万物之所 出也 , 长 日之所至也 , 产之室也 , 故 曰 益 。 损 者 , 秋以授冬之时也 , 万物之所老衰也 , 长 〔夕之 所至也 , 故 日 产 损 〕 。 道穷焉而损 , 道 〔穷 〕焉益 。 〔益 〕之始也吉 , 其终也凶 。 损之始 〔也 〕凶 , 其终也吉 。 损益之道 , 足 以观天地 之变 , 而君者之事已 。 是 以察于损益之变者 , 不可 动 以优 熹 。 故明君不时不宿 , 不 日不 月 , 不 卜不盆 , 而知吉与 凶 , 顺于天地之〔变 〕也 。 此谓易道 。 故易有天道焉 , 而不可 以 日月 星辰尽称也 , 故为之以 阴阳 有地道焉 , 不可 以水火金 土木尽称也 , 故律之 以柔 刚 有人道 焉 , 不可 以父子君 臣夫妇先后尽称也 , 故要之以上下 有四时之变焉 , 不可 以万物尽称也 , 故为之以八卦 。 故易之为书也 , 一类不足以极之 , 变以备其情者也 , 故谓之易 。 有君道焉 , 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 , 五正之事不足以至之 , 而诗书礼乐不 〔读 〕百篇 , 难 以致之 。 不 问于 古法 , 不可顺以辞令 , 不可求以示善 。 能者骸一求之 , 所谓得一而群毕者 , 此之谓也 。 损益 之道 , 足以观得失矣 。 ”此段论天人之道 , 从四季授时 、 日至短长 、 万物 出老 等 自然现象人 手 , 揭集天地之变所蕴示 的损益互替 、 吉凶倚伏之道 天地之变 、 损益之道为《易 》所法象并 引申 , 从而统摄天 、 地 、人道 时 、君二道实可归并于三道之中 , “ 故易之为书也 , 一类不足 以极之 , 变以备其情者也 ,’三道各具的阴阳 、 柔刚 、 上下德性 以及八卦乃 至诗书礼乐道德 意蕴等等 , 通过涵融合一 所谓 “ 鱿一求之 ” , “ 得一而群毕 ” , 在究极意义上笼纳于天道 , 故 曰“ 顺于天地之变 , 此谓易道 、由此 , 人道囊括于天道 , 故 日“ 损益之道 , 足 以观天地之变 , 而君者之事已 ” 而据人道 君道 以父子 、 君 臣 、 夫妇 、 先后 、 上下 以及五官六府 、 五正之事 、 诗书礼乐等等为内容推之 , 作为其生成根源 的天道无疑包涵道德内容 。 综而观之 , 此段所 言 “ 天道 ” , 综合了 自然之天 、 形上之天 、 三才之天 以及道德之天诸意义 , 而落脚 于道德之 天 此段所言 “ 人道 君道 ” , 由于主张察损益 、 知吉凶 、 顺变化 、 尽人事 , 故体现了 “ 相对定 命 ”乃至 “ 称德赋命 ”思想 。 《易经 》损卦鑫兑下 良上 , 益卦鑫震下粪上 , 卦丈辞除吉凶 、 休咎一类贞断之语外 , 余皆 言于交往 、 政事 、享祭等人事活动 。 孔子基本上超脱于二卦经辞的意义范围 , 将二卦之象 系于天地变化 、 时物消息 、 君事得失 , 并扩而言之 , 将易道系于 天 、 地 、 人 、 时 、 君诸道 , 由此 反映出孔子究《易 》的思想方法 , 即据《易经 》原始的 卜筑内容推衍出天人相与义理 。 《缪和 、 昭力 》论困卦辞日“ 凡天之道 , 壹阴壹阳 , 壹短壹长 , 壹晦壹 明 。 夫人道尤之 ” , 将商汤 、 周文 、 秦穆 、 齐植 、 勾践 、 晋文困而后亨的命运 比附天道 论屯九五交辞日 “ 古君子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处尊思卑,处贵思贱处富思贫,处乐思劳,此四者足以长有其〔位〕,名与天地俱”,指出君 子以德行与天地参;论谦卦辞曰“天之道禀神明而好下,故万物归命焉;地之道精傅以尚而 安卑故万物得生焉;圣君之道尊严睿知而弗以骄人,谦口比德而好后”,又曰“天道毁盈而 益谦,地道销〔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亚〔盈〕而好谦”,是以谦作为三才(延及 鬼神)同尚之德;论蒙卦辞曰“夫内之不咎,外之不逆,昔昔然能立志于天下,若此者,成人 也”,此所谓“内”、“外”,联系吕昌提问所谓“夫古之君子,其思虑举错也,内得于心,外度于 义,外内和同,上顺天道,下中地理中适人心”之语看当指以心合义而顺天道。值得注意 的是,孔子于此还强调了修身合道的艰难 l囗仁义之道也,虽弗身能,岂能已哉 日夜不休终身不倦,日日载载必成而后止。”这似乎与天人一体德性贯通的思想相凿枘 但却恰恰是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人性论的逻辑引申,由此指出了天人合一道德形上学与 现实人性多种可能性以及主体修养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补充了孔子道德一体贯通 的天人之论相对于社会现象层面所表现的理论缺失。 综上所述,帛传四篇包含了孔子丰富的道德一体贯通的天人相与思想道德之天与道 德主体两大范畴业已从积淀于孔子视念的复杂的思想史背景以及浮融的子宙论中凸显 出来。但由于“性”范嗨还极少表出与展,故并不能笼统地将孔子表现于帛传四篇的关 于天人相与的思想概括为天道性命观,而宜于标举为天人道德观,即以“天”为形上道德存 在,作为形下世界理想道德原则及伦理规范的绝对根源;主体的道德意识及其道德践履均 受赋或启导于“天”;“天”“人"基于道德性而可能合一,从而道德主体可能通过内在超越而 趋归道德之天。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学获得了伦理宗教的性质。在先秦天人相与思想 发展史上,孔子以其天人道德观而区别于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孟天道性命观并为之中介。 在此拟岩开一笔,对帛传四篇中的卦气一类论说稍加讨论。《易之义》载孔子论“易又 名日川”一节中有言:“天气作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其寒不冻,其暑不曷。”《要)载孔子曰:“益 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日益。损者秋以 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夜之]所至也故曰损。”又曰:“又四时之变焉不可以方 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综四篇观之,大抵仅此三条将易卦与四时气候相配合,从而与 卦气说相涉。但是,以成熟的卦气理论准之,这些论说只能视作卦气思想的萌芽。《易之 义》条残缺置之不论。论益损一条将二卦泛指春秋二时,而益损并不在四正卦之列, 不当主时,只可与余六十卦一般应一候主六日七分(此为概说。实际上,六十卦中复、临、 泰、大壮、央、乾、妡、遁、否、观、剥、坤十二辟卦主十二月,另有屯、小过需豫、旅、大有 鼎、恒、巽、归妹、艮、未济十二卦各应二候)。八卦称四时,可视为八卦之气萌芽。基于上 述,大致可以说从帛传四篇透露出孔子已经初步具有了以易卦象数与自然事物相互配 合相互阐发的观念,这一观念应该是西汉孟喜京房创立卦气说的思想前源但因其体系 建构卦(爻)气(候)配比以及数理测定均尚阙如故还不能视之为成熟的卦气说。 在此还可对孔子与传世本《易传的关系加以推论。据帛传四篇可以证明孔子确曾有 过论《易》著述,其中也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天人道德思想。孔子《易》论对孔门后学发生过 重要影响开启了儒家天道性命一系,因此在后儒师承中必然递相传授,印象深刻。但随 着时代迁移、赢秦焚坑打击(秦虽不禁卜筮之书,但将《易传》还是视作儒家著作而予以禁 毁的)特别是帛书易传一类孔子《易》论文本的湮埋失传,秦汉以降的儒家遂只据口耳相

处尊思卑 , 处贵思贱 , 处富思贫 , 处乐思劳 , 此四者 , 足以长有其 〔位 〕 , 名与天地俱 ” , 指出君 子以德行与天地参 论谦卦辞曰 “ 天之道禁神明而好下 , 故万物归命焉 地之道精傅 以 尚而 安卑 , 故万物得生焉 圣君之道尊严睿知而弗以骄人 , 谦口 比德而好后 ” , 又 曰 “ 天道毁盈而 益谦 , 地道销 盈而 〕流谦 , 〔鬼神害盈而福谦 , 人道 〕亚 〔盈 〕而好谦 ” , 是以谦作为三才 延及 鬼神 同尚之德 论蒙卦辞 曰 “ 夫内之不咎 , 外之不逆 , 昔昔然能立志于天下 , 若此者 , 成人 也 ” , 此所谓 “ 内 ” 、 “ 外 ” , 联系 吕昌提问所谓 “ 夫古之君子 , 其思虑举错也 , 内得于心 , 外度于 义 , 外内和 同 , 上顺天道 , 下 中地理 , 中适人心 ”之语看 , 当指以心合义而顺天道 。 值得注意 的是 , 孔子于此还强调 了修身合道 的艰难 “ 口口口口仁 义之道也 , 虽弗身能 , 岂能 已哉 日夜不休 , 终身不倦 , 日 日载载必成而后止 。 ”这似乎与天人一体 、 德性贯通的思想相凿钠 , 但却恰恰是孔子 “ 性相近 , 习相远 ”人性论的逻辑引申 , 由此指 出了天人合一道德形上学与 现实人性多种可能性 以及主体修养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 从而补充了孔子道德一体贯通 的天人之论相对于社会现象层 面所表现的理论缺失 。 · 综上所述 , 帛传四篇包含了孔子丰富的道德一体贯通的天人相与思想 , 道德之天与道 德主体两大范畴业 已从积淀于孔子观念 中的复杂的思想史背景以及浑融的宇宙论中凸显 出来 。 但由于 “ 性 ”范畴还极少表出与展开 , 故并不 能笼统地将孔子表现于 帛传四篇的关 于天人相与的思想概括为天道性命观 , 而宜于标举为天人道德观 , 即以 “ 天 ”为形上道德存 在 , 作为形下世界理想道德原则及伦理规范的绝对根源 主体的道德意识及其道德践履均 受赋或启导于 “ 天 ” “ 天 ”“ 人 ”基于道德性而可能合一 , 从而道德主体可能通过内在超越而 趋归道德之天 。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 儒学获得了伦理宗教的性质 。 在先秦天人相与思想 发展史上 , 孔子 以其天人道德观而 区别于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孟天道性命观并为之中介 。 在此拟宕开一笔 , 对帛传四篇中的卦气一类论说稍加讨论 。 《易之义 》载孔子论 “ 易又 名 日 川 ”一节中有言 “ 天气作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其寒不冻 , 其暑不易 。 ”《要 》载孔子日 “ 益 之为卦也 , 春 以授夏之时也 , 万物之所 出也 , 长 日之所至也 , 产之室也 , 故曰 益 。 损者 , 秋以 授冬之时也 , 万物之所老衰也 , 长 夜之 所至也 , 故日 损 。 ”又曰 “ 又四时之变焉 , 不可 以万 物尽称也 , 故为之以八卦 。 ”综四篇观之 , 大抵仅此三条将易卦与四时气候相配合 , 从而与 卦气说相涉 。 但是 , 以成熟的卦气理论准之 , 这些论说只能视作卦气思想 的萌芽 。 《易之 义卜条残缺 , 置之不论 。 论益损一条 , 将二卦泛指春秋二时 , 而益损并不在 四正卦之列 , 不当主时 , 只可与余六十卦一般应一候主六 日七分 此为概说 。 实际上 , 六 十卦中复 、 临 、 泰 、 大壮 、 央 、 乾 、 妨 、 遁 、否 、 观 、 剥 、 坤十二辟卦主十二月 , 另有屯 、 小过 、 需 、 豫 、 旅 、 大有 、 鼎 、恒 、 龚 、 归妹 、 良 、 未济十二卦各应二候 。 八卦称 四时 , 可视为八卦之气萌芽 。 基于上 述 , 大致可 以说 , 从帛传四篇透露出孔子 已经初步具有了 以易卦象数与 自然事物相互配 合 、相互 阐发的观念 , 这一观念应该是西汉孟喜 、 京房创立卦气说的思想前源 , 但因其体系 建构 、 卦 交 气 候 配 比以及数理测定均 尚阅如 , 故还不能视之为成熟的卦气说 。 在此还可对孔子与传世本《易传 》的关系加以推论 。 据帛传四篇可 以证明孔子确曾有 过论《易 》著述 , 其中也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天人道德思 想 。 孔子《易 》论对孔 门后 学发生过 重要影响 , 开启了儒家天道性命一系 , 因此在后儒师承中必然递相传授 , 印象深刻 。 但随 着时代迁移 、赢秦焚坑打击 秦虽不禁 卜盆之书 , 但将《易传 》还是视作儒家著作而予 以禁 毁的 , 特别是帛书易传一类孔子《易 》论文本的湮埋失传 , 秦汉 以降的儒家遂只据 口 耳相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传而知孔子曾作《易》传却并不确知其文本孰是。于是或如《周易·乾坤凿度》另列一套“十 翼”题目;而一般则将包含了孔子思想而在天道性命观方面相对孔子已经发展到甚高水平 的传世本《易传》系于孔子,以补孔子《易》传文本的缺失圆孔子传《易》的旧说。帛书易传 的面世,以其文本存在这一事实,当有助于厘清孔子曾作《易》传但传世本《易传》并不属于 孔子这桩学术公案。 三、孔子思想转变的原因 与有关传世文献相较,帛传四篇显然反映了孔子本身的思想转变。这一转变的原因 首先在于孔子晚年究《易》的学思经历。据《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 《易》,可以无大过矣。”《周易·乾坤凿度》亦记孔子“五十究《易》”。但《史记孔子世家》载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汉书 儒林传》亦谓孔子“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今帛传《要》亦称夫子老而 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虫于这些记找在时年方面不甚一致因此对于孔子究《易》 一事,历来存在疑问。但是,深入领会以上各条语意,并联系孔子生平行事,可以发现 这些记载或许恰恰反映了孔子究《易》的过程。孔子所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当系 发愿之语(《周易·乾坤凿度》用记事语气,不可信;应以《论语》为准),言时当近五十岁,梁 皇侃定在四十五六,朱邢曷定在四十七,二说实近,均可从。据《史记·孔子世家》,其时季 氏家臣阳虎囚桓子,季氏亦僭于鲁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 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当此退居之时,孔子有意于专心究《易》是可能的。也就 在这几年间,孔子曾于鲁桓公庙观欹器,引申出谦损之道,这或许是促使孔子究《易》的动 因,也可能是孔子初步学《易》所受的启发。然而孔子五十之年,公山不狃以费叛,召孔子, 孔子欲往而未成行。此后五十一岁直至六十八岁的十八年间,孔子或仕鲁,由中都宰、司 空至大司寇摄相事;或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楚(叶)之间,畏于匡,厄于宋 失于郑,要盟于蒲绝粮于陈,见讥于蔡楚颠沛流离,汲汲邊邊。当此之时,孔子究《易》 之愿并未放弃,故《要》有“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的记载特别是在“居陈 三岁”、“迁于蔡三岁”的相对安定的时候孔子对《易》当多所用功及讲论《缪和、昭力》应 该就是这些时候孔子论《易》的记录;但以为这一时期孔子于《易》已臻于精深则恐怕未必 六十八岁孔子自卫返鲁。此后直至去世的五六年间,孔子在鲁,“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 亦不求仕”,于是孔子致力于整理诗书礼乐,作《春秋》。也就在此时,孔子对《易》进行了深 人研究《史》《汉》所载“孔子晚而喜《易》”,此之谓也。以孔子至圣加之以特别喜好,用功 甚勤,因此达致对《易》的精通并形成新的思想结晶,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据《抱朴子·祛 惑》载:“有古强者云孔子尝劝我读《易》,云:此良书也,丘窃好之,韦编三绝铁挝三折,今 乃大悟。”“今乃大悟四字用来形容孔子学《易》以至于“知”以后的思想状况,联系帛传四 篇来看,当无爽。 孔子究《易》而导致天人相与思想的转变,也由于春秋时代义理易的兴起开拓了新的 思想方法途径。探讨《易》之义理或以义理解《易》,并不肇始于孔子。《左传·庄公二十 年》载周史为陈侯筮遇《观》之《否》,曰:“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襄公九

传而知孔子 曾作《易 》传却并不确知其文本孰是 。 于是或如《周易 , 乾坤凿度 》另列一套 “ 十 翼 ”题 目 而一般则将包含 了孔子思想而在天道性命观方面相对孔子 已经发展到甚高水平 的传世本《易传 》系于孔子 , 以补孔子《易 》传文本的缺失 , 圆孔子传《易 》的旧说 。 帛书易传 的面世 , 以其文本存在这一事实 , 当有助于厘清孔子曾作《易 》传但传世本《易传 》并不属于 孔子这桩学术公案 。 三 、 孔子思想转变的原因 与有关传世文献相较 , 帛传四篇显然反映 了孔子本身的思想转变 。 这一 转变的原 因 首先在于孔子晚年究《易 》的学思 经历 。 据《论语 · 述而 》载 “ 子 曰 加我数年 , 五 十 以学 《易 》 , 可 以无大过矣 。 ”《周易 · 乾坤凿度 》亦记孔子 “ 五十究《易 》 ” 。 但《史记 · 孔子世家 》载 “ 孔子晚而喜《易 》 · · …读《易 》韦编三绝 , 日 假我数年 , 若是 , 我于《易 》则彬彬矣 。 ”《汉书 · 儒林传 》亦谓孔子 “ 盖晚而好《易 》 , 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 。 今 帛传《要 》亦称 “ 夫子老而 好《易 》 , 居则在席 , 行则在真 ” 。 由于这些记载在时年方面不甚一致 , 因此对于孔子究《易 》 一事 , 历来存在疑问 。 但是 , 深人领会以上各条语意 , 并联 系孔子生平行事 , 可 以发 现 这些记载或许恰恰反映 了孔子究《易 》的过程 。 孔子所谓 “ 加我数年 , 五十以学《易 》 ” , 当系 发愿之语 《周易 · 乾坤凿度 》用记事语气 , 不可 信 应 以《论语 》为准 , 言时 当近 五十岁 , 梁 皇侃定在四十五六 , 宋邢昌定在四十七 , 二说实近 , 均可从 。 据《史记 · 孔子世家 》 , 其时季 氏家臣 阳虎囚桓子 , 季 氏亦潜于鲁公室 , “ 陪臣执国政 , 是 以鲁 自大夫以下 皆偕 , 离于正道 , 故孔子不仕 , 退而修诗书礼乐 ” 。 当此退居之时 , 孔子有意于专心究《易 》是可 能的 。 也就 在这几年间 , 孔子曾于鲁桓公庙观敬器 , 引 申出谦 、 损之道 , 这或许是促使孔子究《易 》的动 因 , 也可能是孔子初步学《易 》所受的启发 。 然而孔子五十之年 , 公山不扭以费叛 , 召孔子 , 孔子欲往而未成行 。 此后五十一岁直至六十八岁 的十八年间 , 孔子或仕鲁 , 由中都宰 、 司 空至大司寇摄相事 或游列 国 , 辗转于卫 、 曹 、 宋 、 郑 、 陈 、 蔡 、 楚 叶 之间 , 畏于 匡 , 厄于宋 , 失于郑 , 要盟于蒲 , 绝粮于陈 , 见讥于蔡 、 楚 , 颠沛流离 , 汲级逞逞 。 当此之时 , 孔子究《易 》 之愿并未放弃 , 故《要 》有 “ 夫子老而好 易 》 , 居则在席 , 行则在囊 ” 的记载 , 特别是在 “ 居陈 三岁 ” 、“ 迁于蔡三岁 ” 的相对安定的时候 , 孔子对《易 》当多所用功及讲论 ,《缪和 、 昭力 》应 该就是这些时候孔子论《易 》的记录 但以为这一时期孔子于《易 》已臻于精深则恐怕未必 。 六 十八岁孔子 自卫返鲁 。 此后直至去世的五六年间 , 孔子在鲁 , “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 , 孔子 亦不求仕 ” , 于是孔子致力于整理诗书礼乐 , 作《春秋 》 。 也就在此时 , 孔子对《易 》进行了深 人研究 ,《史 》汉 》所载 “ 孔子晚而喜《易 》 ” , 此之谓也 。 以孔子至圣 , 加之以特别喜好 , 用功 甚勤 , 因此达致对《易 》的精通并形成新的思想结 晶 , 应该是不成 问题 的 。 据《抱朴子 · 祛 惑 》载 “ 有古强者云 孔子尝劝我读《易 》 , 云 此 良书也 , 丘窃好之 , 韦编三绝 , 铁挝三折 , 今 乃大悟 。 ”“ 今乃大悟 ” 四字用来形容孔子学《易 》以至于 “ 知 ” 以后 的思想状况 , 联系 帛传四 篇来看 , 当无爽 。 孔子究《易 》而导致天人相与思想 的转变 , 也 由于 春秋时代义理易 的兴起开拓 了新的 思想方法途径 。 探讨《易 》之义理或以义理解《易 》 , 并不肇始于孔子 。 《左传 · 庄公二十二 年 》载周史为陈侯盆 , 遇《观 》之《否 》 , 日 “ 庭实旅百 , 奉之以玉 帛 , 天地之美具焉 。 ”《襄公九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年》载,鲁成公母穆姜“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 速出。姜日: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享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 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 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其解说元享利贞四德,与传世本《乾·文言》如出一辙。凡此 虽仍多用卜筮据卦象而重征兆,但却往往加以义理方面的引申,这当为孔子“后其祝卜 观其德义”的《易》学思想提供了借鉴。据《周易·乾凿度》《辨终备》、《大戴礼记·易本 命》、《京氏易传》乃至帛传四篇等载,孔子论《易亦曾涉于卜筮象数甚至有卦气、纳甲思 想萌芽,这方面《易》论与义理之论纠缠混合。但正如帛传《要》所载孔子宜言“与史巫同 涂而殊归”,阐发《易》之义理而很少涉及卜筮象数,达到了后卜筮、虚象数而重德义的理性 自觉这应该反映了孔子在《易学领域基于时代思想水平而又戛戛独造的成就。因此,以 孔子为义理易由附庸蔚为大国的开创者当不为过。 从思想内容来看,孔子成就其天人道德观的根据则在于春秋时代疑天思潮的高添。 从《尚书》可见,殷周时代社会上层已经偶然出现“天难谌命靡黔”、“天不可信”一类对主宰 之天表示怀疑的思想。迄于春秋,历史的变革和社会的异动导澳对主宰之天的怀疑几乎 成为弥漫于各阶级阶层的思,其中不乏对于主宰之天的怎毒和诅咒,这比较集中地见于 变风变雅之中。《小雅·节南山》控诉“昊天不佣”,“昊天不惠”,“昊天不平”,《雨无正》怨恨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大雅·荡》指责“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召 旻》痛斥“旻天疾威,天笃降丧”。诸如此类,不遑缕举。孔子删《诗》,当然不会见不到这些 内容并受到影响。但是孔子应合着时代思想的水平,并不能“从意识的宗教形态中挣扎出 来0,而只可能将“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噶沓背憎职竟由人”(《诗·小雅·十月之 交》1、“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左传·庄公三十二 年》)121、“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左传·僖公五年》)12一类道德意义上的天人相与之道 以及称德赋命思想加以放大,从而逐渐消解了“天”的主宰性质而代之以道德内涵。 结语 《孟子·万章下》称“孔子之谓集大成”,这应该代表了当时儒家对孔子学思成就的评 价,也应该反映了孔子对前代资源的总体承继以及对其后儒学论域的全面开启的事实。 但是,在帛书易传面世以前的二千一百余年间(即以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马 王堆三号基下葬为上限),从有关传世文献中却较少见到孔子对三代业已丰富的天人相与 之道的论述,尤其罕见孔子在道德贯通意义上论及天人问题。孔子在儒学史上的形象主 要完成于一位道德说教家、私学教育家、文献整理家和汲汲遑遑的求仕者。从哲学方面 看,孔子予人的印象无非留下了一些局限于社会层面的道德哲学言论。子贡所谓“夫子之 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几乎成为关于孔子形上思想成就的定论。这就难怪黑格尔评论 道: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 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1这一观点对迄今 为止国内外学界关于孔子思想乃至儒家哲学的看法仍然颇具影响。由这种看法又生发出 另一观点,即认为儒家形上思想的形成得益于黄老之学,汉魏以降则复参以玄学和禅宗

年 》载 , 鲁成公母穆姜 “ 始往而盆之 , 遇《良 》之八 。 史 曰 是谓《良 》之《随 》 , 随其出也 , 君必 速出 。 姜曰 亡 。 是于《周易 》曰 随 , 元亨利贞 , 无咎 。 元 , 体之长也 亨 , 嘉之会也 利 , 义 之和也 贞 , 事之干也 。 体仁足 以长人 , 嘉德足 以合礼 , 利物足 以和义 , 贞固足 以干事 。 然 故不可诬也 。 是以虽 随无咎 ” , 其解说元亨利贞四德 , 与传世本《乾 · 文言 》如出一辙 。 凡此 虽仍多用 卜筑 、 据卦象而重征兆 , 但却往往加以义理方面的引 申 , 这 当为孔子 “ 后其祝 卜 ” 、 “ 观其德义 ” 的《易 》学思 想提供 了借鉴 。 据《周易 · 乾凿度 》 、《辨终备 》 、《大戴礼记 · 易本 命 》 、《京氏易传 》乃 至 帛传四篇等载 , 孔子论《易 》亦曾涉于 卜笠 、 象数 , 甚至有卦气 、 纳甲思 想萌芽 , 这方面 易 》论与义理之论纠缠混合 。 但正如 帛传《要 所载 , 孔子宣言 “ 与史巫 同 涂而殊归 ” , 阐发《易 》之义理而很少涉及 卜盆象数 , 达到了后 卜笼 、 虚象数而重德义 的理性 自觉 , 这应该反映了孔子在《易 》学领域基于时代思想水平而又戛戛独造的成就 。 因此 , 以 孔子为义理易由附庸蔚为大国的开创者当不为过 。 从思想内容来看 , 孔子成就其天 人道德观的根据则在于春秋时代疑 天思 潮 的高涨 。 从《尚书 》可见 , 殷周时代社会上层 已经偶然出现 “ 天难湛命靡常 ” 、 “ 天不可信 ”一类对主宰 之天表示怀疑的思想 。 迄于春秋 , 历史的变革和社会的异动导致对主宰之天 的怀疑几乎 成为弥漫于各阶级 阶层的思潮 , 其中不乏对于主宰之天的怨毒和诅咒 , 这 比较集中地见于 变风变雅之中 。 《小雅 · 节南山 》控诉 “ 昊天不佣 ” , “ 昊天不惠 ” , “ 昊天不平 ” ,《雨无正 》怨恨 “ 浩浩昊天 , 不骏其德 ” , “ 如何昊天 , 辟言不信 ” 《大雅 · 荡 》指责 “ 疾威上帝 , 其命多辟 ” ,《召 曼 》痛斥 “ 吴天疾威 , 天笃降丧 ” 。 诸如此类 , 不逸缕举 。 孔子删 诗 》 , 当然不会见不到这些 内容并受到影响 。 但是孔子应合着时代思想的水平 , 并不能 “ 从意识的宗教形态 中挣扎出 来 , ‘ , 而 只 可 能将 “ 下 民 之 孽 , 匪 降 自天 蹲 沓 背 憎 , 职 竟 由人 ” 《诗 · 小 雅 · 十 月 之 交 》川 、 “ 国之将兴 , 明神降之 , 监其德也 将亡 , 神又 降之 , 观其恶也 ” 《左传 · 庄公三 十二 年 》 ’幻 、“ 神所冯依 , 将在德矣 ” 《左传 · 嘻公五年 》 ’ 一类道德意义上 的天 人相 与之道 以及称德赋命思想加以放大 , 从而逐渐消解 了 “ 天 ” 的主宰性质而代之 以道德内涵 。 结 语 《孟子 · 万章下 》称 “ 孔子之谓集大成 ” , 这应该代表 了当时儒家对孔子学思 成就 的评 价 , 也应该反映了孔子对前代资源 的总体承继 以及对其后儒学论域的全面开启 的事实 。 但是 , 在帛书易传面世以前的二千一百余年 间 即 以汉文帝前元十二年 、 公元前 年马 王堆三号墓下葬为上限 , 从有关传世文献中却较少见到孔子对三代业 已丰富的天人相与 之道的论述 , 尤其罕见孔子在道德贯通意义上论及天人问题 。 孔子在儒学史上的形象主 要完成于一位道德说教家 、 私学教育家 、 文献整理家和汲汲逞逞 的求仕者 。 从哲学方面 看 , 孔子予人的印象无非留下 了一些局限于社会层面的道德哲学言论 。 子贡所谓 “ 夫子之 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几乎成为关于孔子形上思想成就的定论 。 这就难怪黑格尔评论 道 “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 , 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 点也没有 的 — 只有一些 善 良的 、 老练的 、 道德的教训 , 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 ’, ’ 〕这一观点对迄今 为止国内外学界关于孔子思想乃 至儒家哲学的看法仍然颇具影响 。 由这种看法又生发出 另一观点 , 即认为儒家形上思想的形成得益于黄老之学 , 汉魏 以降则复参 以玄学和禅宗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在这一背景下,帛传四篇以其记载的孔子有关天人道德的言论,表现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 至春秋新旧天人观念的基础上对于天人内涵的初步的哲学改造,反映了孔子将传统的主 宰之天转化为道德之天、并将传统的主体对于形上存在的外在超越关系转化为内在超越 关系的致思取向,从而凸显了孔子作为当时敏锐而深邃的思想家的形象,也证明“集大成 的评价对于孔子并不因存在或一方面的缺失而失之中肯,同时证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关 于孔子思想的评价不尽恰切。 对于儒学史而言,帛传四篇所体现的孔子天人道德思想补足了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 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间的逻辑缺环。综观有关传世文献,可以把握孔子天人思想相当驳杂, 由此反映了孔子对于三代思想资源的全面吸取;而作为孔子晚年思想结晶的帛传四篇,则 以其比较集中地关注道德贯通意义上的天人关系的内容,表明孔子应合着时代精神而由 杂趋一、综合创新的主观努力。因此大致可以说,三代天人观至孔子始一收束,思孟天道 性命思想自孔子始得启续。必须指出,将孔子以后的先秦儒家天道性命之学系于思,仅 仅是取其代表性;事实上,孔子天人道德思想的传授面是较寬的,七十子中,曾参之外,据 《礼记礼运篇》可知子游所获这方面教言也是丰富深刻的,而帛传《易之义》,于贡后来 也与闻孔子这方面言论,《绿和昭力更表明七十子之外的弟子受到孔子天人道德思想影 响者也并非绝无仅有。因此可以说,孔门后学承传孔子天人道德思想是比较普遍的,这正 是战国时期儒家天道性命之学达到《中庸》郭店儒家简《五行)、《性自命出》以及传世本 《易传》那样的高峰的基础。正是由于孔子承上启下综合创新之功以及七十子后学延至 思盂一系的积极阐扬,儒家天道性命之学才奠下坚实的根基,以致终于结出宋明理学的思 想硕果。而这一脉络的理清,若非帛书易传的面世,恐怕终究只能局限于唐宋诸儒那种 道统论”的猜测了。 本文写作得到业师郭齐勇教授悉心指导,又蒙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邬昆如教授、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刘大钩教 武汉大学哲学系蕭汉明教授提出修改意见谨此鸣谢。 参考文谳: [1]李学勤帛书《周易》的几点研究[A]古文献丛论[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陈松长帛书《系辞》释文[A]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土海古籍出版社,1993 [3]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释文[A]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93 [4]郭沂孔子集语校补[M]济南:齐鲁书社,1998 [5]廖名春帛书《缪和》《昭力》简说[A]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6]胡洪治试论郭店楚简的文化史意义[.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6) 7]李学勤帛书《易传》及《系辞》的年代[A]古文献丛论[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8]李学勤帛书《要》篇及其学术史意义[A].古文献丛论[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9]李学勤孔子与《周易》A]古文献丛论[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 [诗经[M]阮元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左丘明左传[M]阮元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资任编辑:林忠军

在这一背景下 , 帛传四篇以其记载的孔子有关天人道德的言论 , 表现了孔子在涵括三代以 至春秋新旧天人观念的基础上对于天人 内涵 的初步的哲学改造 , 反 映了孔 子将传统的主 宰之天转化为道德之天 、 并将传统的主体对于形上存在的外在超越关系转化为内在 超越 关系的致思取向 , 从而 凸显 了孔子作为当时敏锐而深邃的思想家的形象 , 也证明 “ 集大成 ” 的评价对于孔子并不 因存在或一方面的缺失而失之中肯 , 同时证明 以黑格 尔为代表 的关 于孔子思想的评价不尽恰切 。 对于儒学史而言 , 帛传四篇所体现的孔子天人道德思想补足 了三代天命德政观与思 孟天道性命思想之间 的逻辑缺环 。 综观有关传世文献 , 可 以把握孔子天人思想相 当驳杂 , 由此反映了孔子对于三代思想资源 的全面吸取 而作为孔子晚年思想结晶的帛传四篇 , 则 以其比较集 中地关注道德贯通意义上的天人关系的内容 , 表 明孔子应合着时代精神 而 由 杂趋一 、 综合创新的主观努力 。 因此大致可 以说 , 三代天人观至孔子始一 收束 , 思孟 天道 性命思想 自孔子始得启续 。 必须指 出 , 将孔子 以后 的先秦儒家天道性命之学系于思孟 , 仅 仅是取其代表性 事实上 , 孔子天人道德思想的传授面是较宽的 , 七 十子 中 , 曾参之外 , 据 《礼记 · 礼运篇 》可知子游所获这方面教言也是丰富深刻的 , 而据 帛传《易之义 》 , 子贡后来 也与闻孔子这方面言论 ,《缪和 、 昭力 》更表明七 十子之外的弟子受到孔子天人道德思想影 响者也并非绝无仅有 。 因此可 以说 , 孔 门后学承传孔子天人道德思想是 比较普遍的 , 这正 是战国时期儒家天道性命之学达 到《中庸 》 、 郭店儒家简《五行 》 、《性 自命 出 》以及传世本 《易传 》那样的高峰的基础 。 正是 由于孔子承上启下 、 综合创新之功 以及七 十子后学延至 思孟一系的积极 阐扬 , 儒家天道性命之学才奠下坚实的根基 , 以致终于结出宋明理学的思 想硕果 。 而这一脉络的理清 , 若非 帛书易传的面世 , 恐怕终究 只能局 限于唐宋诸儒那种 “ 道统论 ” 的猜测 了 。 本文写作得到业师郭齐勇教授悉心指导 , 又蒙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邻昆如教授 、 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刘大钧教 授 、 武汉大学哲学系萧汉明教授提出修改意见 , 谨此鸣谢 。 参考文献 〔 李学勤 帛书《周易 》的几点研究【 古文献丛论 〔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陈松长 帛书《系辞 》释文【 陈鼓应 道家文化研究 第三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陈松长 , 廖名春 帛书《二三子问 》 、《易之义 》 、《要 》释文 〔 陈鼓应 道家文化研究 第三辑 〔 上海 上海古 籍出版社 , 〔 郭沂 孔子集语校补〔 〕济南 齐鲁书社 , 〔 廖名春 帛书佣和 》 、《昭力 》简说〔 陈鼓应 道家文化研究 第三辑【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胡洪治 试论郭店楚简的文化史意义【 武汉大学学报 哲社版 , , 〔 李学勤 帛书《易传 》及 系辞 》的年代【 古文献丛论 〔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李学勤 帛书《要 》篇及其学术史意义【 古文献丛论 〔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李学勤 孔子与《周易 」古文献丛论 〔 〕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玛克思 ,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门诗经 〔 〕阮元 十三经注疏 〔 北京 中华书局 , 〔 〕左丘明 左传〔 〕阮元 十三经注疏 〔 〕北京 中华书局 , 【 〔德 〕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 第一卷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 资任编辑 林忠军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