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易传》论文汇编_论恒卦以帛书易传为例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99.61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论《恒》卦 以帛书《易传为例 刘震 摘要帛书锡传肿有关于恒腓的四处解释,仔细研读这四处解释,了解其内在含 义,一方面对于推知帛书的成书年代或有帮助,另一方面可知帛书易传肿所出现的不同卦 序正是倜易洎身变化的重要标志,透过帛书易传》可以对倜易肿的占筮与德行有着 新的认识,并且对于重新把握孔子的易学思想亦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帛书易传恒卦卦序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7)03-0016·05 作者:刘震,男,1978年生山东邹平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 究生。济南250100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传胂有着大量关于卦爻辞的解释,其中,《 子岿与缨和篇释文的内容最为丰富。二者都是采用问答体的方式,对卦爻辞作出解 释,是孔子以倜易胂卦爻辞所代表的含义来教育学生。这两篇都有关于《恒》的解 读①,本文拟从这些文字入手,探究一下帛书锡易传胎解惕易肭涵以及帛书《易传》与今 本惕易传》传世解惕躇作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姬)卦辞,今本、帛书本皆作: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三子胂关于恒卦辞的解释并不多:“[卦旧:恒亨,无[咎,利貞,利]有攸 往。[孔子曰:恒亨者],恒亓德,亓德口長,故曰利貞。亓占曰:豐,大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以这段文字来看,帛书将“德行'视为“亨通“重要条件,坚持 ①仁三肿有腓卦辞与九三爻辞,嘐和胂有瓴腓初六爻辞、九三爻辞与六五爻辞,其 中初六爻辞缺字过多,其义难明,此不论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论《恒 》卦 ———以帛书《易传 》为例 刘 震 摘要 帛书《易传 》中有关于《恒 》卦的四处解释 ,仔细研读这四处解释 ,了解其内在含 义 ,一方面对于推知帛书的成书年代或有帮助 ,另一方面可知帛书《易传 》中所出现的不同卦 序正是《周易 》自身变化的重要标志 ,透过帛书《易传 》,可以对《周易 》中的占筮与德行有着 新的认识 ,并且对于重新把握孔子的易学思想亦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 帛书 易传 恒卦 卦序 中图分类号 B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627 (2007) 03 - 0016 - 05 作者 :刘震 ,男 , 1978年生 ,山东邹平人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研 究生。济南 250100 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易传 》中有着大量关于卦爻辞的解释 ,其中 ,《二三 子 》与《缪和 》两篇释文的内容最为丰富。二者都是采用问答体的方式 ,对卦爻辞作出解 释 ,是孔子以《周易 》中卦爻辞所代表的含义来教育学生。这两篇都有关于《恒 》卦的解 读 ①,本文拟从这些文字入手 ,探究一下帛书《易传 》的解《易 》内涵以及帛书《易传 》与今 本《易传 》、传世解《易 》著作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恒 》卦卦辞 ,今本、帛书本皆作 :亨 ,无咎 ,利贞 ,利有攸往。 《二三子 》中关于《恒 》卦卦辞的解释并不多 :“[卦 ]曰 :恒亨 ,无 [咎 ,利貞 ,利 ]有攸 往。 [孔 子 曰 : 恒 亨 者 ], 恒 亓 德 , 亓 德 □ 長 , 故 曰 利 貞。亓 占 曰 : 豐 , 大 □□□□□□□□□□。”从这段文字来看 ,帛书将“德行 ”视为“亨通 ”的重要条件 ,坚持 ① 《二三子 》中有《恒 》卦卦辞与九三爻辞 ,《缪和 》中有《恒 》卦初六爻辞、九三爻辞与六五爻辞 ,其 中初六爻辞缺字过多 ,其义难明 ,此不论

论《恒》卦 “德行酌结果就是达成“亨通”。今本的解释与帛书基本一致,如传汩:“恒亨,无 咎,利贞’,久于其道也。王弼解释为:“道德所久,则常通无咎而利正也。”这说明王弼极 有可能曾经见到并继承了帛书的解释,而像传胎内容则再次显示出其在时间上晚于帛 书的特质。像传后面的内容中又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 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这里来 看,显然《传思想更具有哲理性和逻辑性,同时在思想上更接近汉代的天人思想,有 着浓厚的本天道以立人道的思想因子,故而笔者判断《彖传》真正完成年代可能比较 晚,有可能是在汉初武帝立侷易》学博士之际,由当时立为‘官学”的经师在诸如帛书《易 传类的众多解《易》著作的基础之上修订而成。正因如此,使得今本惕易传》与帛书 惕易传渊比,在相似的内容中更具有系统性、哲理性与逻辑性 关于卦辞的解读,帛书还有“亓占曰:豐,大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这句话中的“亓 占曰屿占筮有关,说明帛书的年代是筮、理并举的。孔子十分重视占筮,这在帛书中不 止一次体现,通过这个卦辞的解释,我们看到占辞同样是解释卦爻辞的一种手段。豐 应当是指仹腓,在帛书卦序中,咂腓之前就是仹》,这说明帛书的卦序是与占筮 有关的。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六十四卦排列顺序除了通行本倜易湜以卦传》顺序 外,尚有绦杂卦传胂的卦序、帛书锡易经卦序以及西汉京房的“纳甲筮法牛八宫卦体 现的卦序。从我们前面对于“占“分析,以及京氏卦序与帛书卦序的共通性,似可推知 帛书的卦序极有可能是用于占筮时的一种卦序;而且,在帛书锡传褒》篇中有一段 文字:“老得之口[也,蒙老得之隋也,[者得之喂也,容老得之疑也,一老得之老 也,比老得地,小畜老得之未[也,……这里解释各卦所用的卦序,正是今天的通行 本卦序,由此可见在帛书的写作时代,今天的通行本卦序已经存在,而帛书的作者却并没 有选择其作为帛书惕易经)排序方法,这说明帛书卦序在当时也有着相当的影响,甚至 在某时某地超过了通行本卦序。同时,)中也有一处提到了“占曰”,即:“履也老,德 之老也賺也者德之也;x也老,德之本也;恒也老,德之固也;也老,德之脩也。益 也老,德比譽也困也者德之欲也;井也老,德之地也;也老,德制也。是故占曰:履 和而至,賺奠而光,x少而辨於物,恒久而弗厭,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與,宋老而達,井 居亓所而遷,[稱而救。是故履以果行也,賺以制禮也,x以自知也,恒以一德也,以 遠害也,益以興禮也,困以辟咎也,井以辨義也,以行也。“这段话与今本《辞传 的“三陈九卦”段几乎完全一样,唯一的不同在于最后一卦,帛书是》,而今本《系辞 传是》,那么,两者孰是孰非呢?笔者认为当以帛书为准,下试论之 第一,这一段文字共有九卦出现,从卦象上讲,前面三卦暇履》、谦》、愎复》,都是一阳 五阴之卦,而后面的六卦除去有争议的最后一卦,》陨》嗌》》、併》是三 阴三阳之卦,而涣腓正是三阴三阳,而馔测不是 第二,将以上九卦分为三组,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在卦象上有着一定的关联。孔颖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enki.net

“德行 ”的结果就是达成“亨通 ”。今本的解释与帛书基本一致 ,如《彖传 》曰 :“恒‘亨 ,无 咎 ,利贞 ’,久于其道也。”王弼解释为 :“道德所久 ,则常通无咎而利正也。”这说明王弼极 有可能曾经见到并继承了帛书的解释 ,而《彖传 》的内容则再次显示出其在时间上晚于帛 书的特质。《彖传 》在后面的内容中又说 :“天地之道 ,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 ’,终则 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 ,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从这里来 看 ,显然《彖传 》的思想更具有哲理性和逻辑性 ,同时在思想上更接近汉代的天人思想 ,有 着浓厚的本天道以立人道的思想因子 ,故而笔者判断《彖传 》的真正完成年代可能比较 晚 ,有可能是在汉初武帝立《易 》学博士之际 ,由当时立为“官学 ”的经师在诸如帛书《易 传 》之类的众多解《易 》著作的基础之上修订而成。正因如此 ,使得今本《易传 》与帛书 《易传 》相比 ,在相似的内容中更具有系统性、哲理性与逻辑性。 关于卦辞的解读 ,帛书还有“亓占曰 :豐 ,大 □□□□□□□□□□”,这句话中的“亓 占曰 ”与占筮有关 ,说明帛书的年代是筮、理并举的。孔子十分重视占筮 ,这在帛书中不 止一次体现 ,通过这个卦辞的解释 ,我们看到占辞同样是解释卦爻辞的一种手段。“豐 ”, 应当是指《丰 》卦 ,在帛书卦序中 ,《恒 》卦之前就是《丰 》卦 ,这说明帛书的卦序是与占筮 有关的。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六十四卦排列顺序 ,除了通行本《周易 》是以《序卦传 》顺序 外 ,尚有《杂卦传 》中的卦序、帛书《易经 》的卦序以及西汉京房的“纳甲筮法 ”中八宫卦体 现的卦序。从我们前面对于“占 ”的分析 ,以及京氏卦序与帛书卦序的共通性 ,似可推知 帛书的卦序极有可能是用于占筮时的一种卦序 ;而且 ,在帛书《易传 》的《衷 》篇中有一段 文字 :“肫 [得之 ]□[也 ,蒙 得之 ]隋也 , [嬬者得之 ]畏也 ,容 得之疑也 , 0 得之 也 ,比 得 □也 ,小畜 [得 ]之未 □也 , ……”这里解释各卦所用的卦序 ,正是今天的通行 本卦序 ,由此可见在帛书的写作时代 ,今天的通行本卦序已经存在 ,而帛书的作者却并没 有选择其作为帛书《易经 》的排序方法 ,这说明帛书卦序在当时也有着相当的影响 ,甚至 在某时某地超过了通行本卦序。同时 ,《衷 》篇中也有一处提到了“占曰 ”,即 :“履也 ,德 之 也 ;嗛也者 ,德之 □也 ; x 也 ,德之本也 ;恒也 ,德之固也 ; 也 ,德之脩也。益 [也 ,德 ]之譽也 ;困也者 ,德之欲也 ;井也 ,德之地也 ; 也 ,德制也。是故占曰 :履 和而至 ,嗛奠而光 , x 少而辨於物 ,恒久而弗厭 , 先難而後易 ,益長裕而與 ,宋 而達 ,井 居亓所而遷 , [ 稱 ]而救。是故履以果行也 ,嗛以制禮也 , x 以自知也 ,恒以一德也 , 以 遠害也 ,益以興禮也 ,困以辟咎也 ,井以辨義也 , 以行 也。”这段话与今本《系辞传 》中 的“三陈九卦 ”一段几乎完全一样 ,唯一的不同在于最后一卦 ,帛书是《涣 》,而今本《系辞 传 》是《巽 》,那么 ,两者孰是孰非呢 ? 笔者认为当以帛书为准 ,下试论之。 第一 ,这一段文字共有九卦出现 ,从卦象上讲 ,前面三卦《履 》、《谦 》、《复 》,都是一阳 五阴之卦 ,而后面的六卦 ,除去有争议的最后一卦 ,《恒 》、《损 》、《益 》、《困 》、《井 》都是三 阴三阳之卦 ,而《涣 》卦正是三阴三阳 ,而《巽 》则不是。 第二 ,将以上九卦分为三组 ,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在卦象上有着一定的关联。孔颖 · 71 · 论《恒 》卦

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达倜易正义》总结卦序时提出了一个卦变原则,即“非覆即变”。我们看第一组履》、 嫌慊兼》、復复》三者的卦象,儸肟嫌謙湜变,而缣谦肟復复》乎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有 点也许是我们所忽略的,过去在研究孔颖达所言“非覆即变时,往往只是将其定义在对 通行本卦序的解释之上,所以,只注意了将一个卦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而忽略了卦自身 的组成。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叠加而成,而八卦的产生则明显早于六十四卦,特别是帛书 的出土,出现了新的八卦叠加方式,我们更应注意将每一个别卦不再简单地视为一个整 体,而是发掘其内卦与外卦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孔颖达所言,会发现《谦》 与復复湜内卦作覆。再看第二组倔》、陨》嗌》,缬损肟《益》的关系不言自明,而 腓与嗌腓则是内外两卦相覆,为上雷下风,缢谥为上风下雷。剩下的就是关 键的第三组了我们先将最后一卦定义为焕》,那么睏》、併》、焕》卦中,咽》与 併潲关系是一卦而覆,在通行本中,两者相邻,而焕与併测是我们所言的内外两 卦相覆,涣是上风下水,併测是上水下风。这与第二组的变化不谋而合。而如果第 九卦是馔》,以上变化则无法成立,所以,笔者认为此处当是焕》,今本《系辞传》之 僎错误的 由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这九卦的顺序符合通行本卦序,而)篇文字中的“占曰 说明通行本卦序极有可能也与占筮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笔者大胆推测不同的卦序可 能代表了倜易潲转变历程。在婤易》十四卦诞生之初,应当是类似于帛书《易经》 的卦序,这时的易肭容与功能是以占卜为主,后来随着关于碉易》行思想的出现, 特别是在孔子时代,夫子重视道德修养,主张:“易我後亓祝卜矣!我觀亓德義耳也。在 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体现德行修养的新卦序,即我们今日所见的通行本卦序。这样的卦 序内涵上是“德占并举的,即如同我们在帛书易传》中所见的内容那样,而单纯保留 占卜意义的卦序则演变成为了西汉的“纳甲筮法 氿三爻,今本: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帛书:不恒亓德,或承之羞,貞間 仁二三子胂关于恒》九三爻的解释是:“[卦]:不恒亓德,國或承之忧,贞蔺 孔子曰:此言小人知善而弗为,攻进而无止,损几则择矣,能[无蔺乎?”和篇也有关 于这一爻的解释:“子曰:恒之九三曰:不恒亓德,或承之羞,贞[蔺J。子曰不恒亓德,言 亓德行之无恒也。德行无道,则亲疏无;亲疏无,则必将口口口口口口蔺,故曰不恒亓 德,或[承之羞,贞蔺。”对照这两段文字来看,前者用现实的例证解释什么是“不恒其德”, 后者则直接阐明了“不恒其德'的结果。我们再看一下今本中的解释,像传》:“不恒 其德’,无所容也。孔颖达疏曰:“无所容'者,谓不恒之人,所往之处,皆不纳之,故无 所容'也。更早的王弼的解读则是:“处三阳之中,居下体之上,处上体之下,上不至尊,下 不至卑,中不在体体在乎恒,而分无所定,无恒者也。德行无恒,自相违错,不可致诘,故 域承之羞也。施德于斯,物莫之纳,鄙贱甚矣,故曰侦贞吝'也。氅者认为从这些解释 18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达《周易正义 》总结卦序时提出了一个卦变原则 ,即“非覆即变 ”。我们看第一组《履 》、 《谦 》、《复 》三者的卦象 ,《履 》与《谦 》是变 ,而《谦 》与《复 》似乎没有什么关联 ,但是有一 点也许是我们所忽略的 ,过去在研究孔颖达所言“非覆即变 ”时 ,往往只是将其定义在对 通行本卦序的解释之上 ,所以 ,只注意了将一个卦作为一个整体去看待 ,而忽略了卦自身 的组成。六十四卦是由八卦相叠加而成 ,而八卦的产生则明显早于六十四卦 ,特别是帛书 的出土 ,出现了新的八卦叠加方式 ,我们更应注意将每一个别卦不再简单地视为一个整 体 ,而是发掘其内卦与外卦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出发 ,重新审视孔颖达所言 ,会发现《谦 》 与《复 》是内卦作覆。再看第二组《恒 》、《损 》、《益 》,《损 》与《益 》的关系不言自明 ,而 《恒 》卦与《益 》卦则是内外两卦相覆 ,《恒 》为上雷下风 ,《益 》为上风下雷。剩下的就是关 键的第三组了 ,我们先将最后一卦定义为《涣 》,那么《困 》、《井 》、《涣 》三卦中 ,《困 》与 《井 》的关系是一卦而覆 ,在通行本中 ,两者相邻 ,而《涣 》与《井 》则是我们所言的内外两 卦相覆 ,《涣 》是上风下水 ,《井 》则是上水下风。这与第二组的变化不谋而合。而如果第 九卦是《巽 》,以上变化则无法成立 ,所以 ,笔者认为此处当是《涣 》卦 ,今本《系辞传 》之 《巽 》是错误的。 由以上分析 ,我们发现 ,这九卦的顺序符合通行本卦序 ,而《衷 》篇文字中的“占曰 ”, 说明通行本卦序极有可能也与占筮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 ,笔者大胆推测不同的卦序可 能代表了《周易 》的转变历程。在《周易 》六十四卦诞生之初 ,应当是类似于帛书《易经 》 的卦序 ,这时的《周易 》内容与功能是以占卜为主 ,后来随着关于《周易 》德行思想的出现 , 特别是在孔子时代 ,夫子重视道德修养 ,主张 :“易我後亓祝卜矣 ! 我觀亓德義耳也。”在 这样的背景下 ,出现了体现德行修养的新卦序 ,即我们今日所见的通行本卦序。这样的卦 序内涵上是“德占并举 ”的 ,即如同我们在帛书《易传 》之中所见的内容那样 ,而单纯保留 占卜意义的卦序则演变成为了西汉的“纳甲筮法 ”。 《恒 》九三爻 ,今本 :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 ,贞吝。帛书 :不恒亓德 ,或承之羞 ,貞閵。 《二三子 》中关于《恒 》卦九三爻的解释是 :“[卦 ]曰 :不恒亓德 , [或 ]承之忧 ,贞蔺。 孔子曰 :此言小人知善而弗为 ,攻进而无止 ,损几则 □择矣 ,能 [无蔺乎 ?”《缪和 》篇也有关 于这一爻的解释 :“子曰 :恒之九三曰 :不恒亓德 ,或承之羞 ,贞 [蔺 ]。子曰 :不恒亓德 ,言 亓德行之无恒也。德行无道 ,则亲疏无 ;亲疏无 , [则 ]必将 □□□□□□蔺 ,故曰不恒亓 德 ,或 [承之羞 ,贞蔺。”对照这两段文字来看 ,前者用现实的例证解释什么是“不恒其德 ”, 后者则直接阐明了“不恒其德 ”的结果。我们再看一下今本中的解释 ,《象传 》曰 :“‘不恒 其德 ’,无所容也。”孔颖达疏曰 :“‘无所容 ’者 ,谓不恒之人 ,所往之处 ,皆不纳之 ,故‘无 所容 ’也。”更早的王弼的解读则是 :“处三阳之中 ,居下体之上 ,处上体之下 ,上不至尊 ,下 不至卑 ,中不在体 ,体在乎恒 ,而分无所定 ,无恒者也。德行无恒 ,自相违错 ,不可致诘 ,故 ‘或承之羞 ’也。施德于斯 ,物莫之纳 ,鄙贱甚矣 ,故曰‘贞吝 ’也。”笔者认为从这些解释 · 81 · 孔子研究 2007年第 3期

论《恒》卦 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关系。先看一下帛书嘐和冲的亲疏无”什么是“亲 疏无呢?笔者认为合理的解释应当是亲疏不分”儒家是一个讲究血缘亲情的学派,所 谓宗亲而仁民”这与春秋时代同样为显学的墨家学派所谓“兼爱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 对立。显然,在儒家的视野之下,墨家所推崇的“兼爱骯就是“亲疏无”,就是一种“不恒其 德的表现。从这个视角出发我们再审视一下帛书锡易传肟像传说法。《三子》 中的“小人″说,应当早于缨和》,因为仁二三子蹴于这一爻的理解只是落实在君子与 小人的层次,认为小人的行为知善而弗为,攻进而无止”,正是“不恒其德“体现,而时 间上晚于仁三子舶缨缪和测发挥了这种观点,在其看来,“善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 亲情的基础之上,故“百善孝为先”。而忽略亲情、亲疏不分,恰恰就是一种“知善而弗 为”。缨和腑“知善而弗为”“宗疏无怍作为对于“不恒其德'的解读,正是体现了其思 想来源于仁三子》。而像象传》思路则比较明显来源于嘐和》,一个人不分亲疏、不恒 其德,其必然的结局就是“无所容也”,因为儒家认为泯灭了人们之间的血缘亲情,人就失 去了其作为万物之灵的基础本性,也就无异于禽兽了。试问一个如同禽兽的人又如何会 有容身之所呢?这正是(象传厮要阐述的道理,而王弼与孔颖达的解读,都是建立在像象 传基础之上,其含义也都是秉承了像象传主体思想。值得注意的是王弼从卦象上解 释了“不恒其德的原因,这说明他还是受到了汉代象数易学的影响,而并非完全“象不 谈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二三子缪和时间上的先后问题。对比仁三子肟缨缪 和》中几处相同卦爻辞的解释①,我们发现醪和肿的思想与今本比较接近,而《二 子测不然。经由比较,似可得出结论,就是仁三子时间上早于和》,而和焊 于今本,其原因如下:第一,从缨和像传》像传》内容相似来看,仁二三子》不可 能存在于两者之间,必是或早于两者,或晚于两者第二,在对于嫌腓的解释上,和》 的内容要比像传炐富,但在语言的系统性、整体性上却要差于像传》,这表明缳传》 极有可能是在繆缪和胎基础之上予以总结,故缨和腰早于传》;第三,从文章的结 构来看,仁二三子内容上主要是对卦爻辞的解释,其全篇所涉及二十余卦,大多为“以 象释易域“以理释易”。而嘐和测是以问答体、自述体等方式出现,内容上则是引用 《周易》的卦爻辞来说明做人,特别是做君主的道理。从结构上看,仁二三子》结构比 较松散,极有可能是当时孔门弟子关于易学的学习笔记,而和在结构上更为严密,有 可能是后世对当时的一些解惕易》思想的综合。李学勤先生也曾就这个问题指出 子舶文辞更为古朴,因此,缨和时间上要晚于《二三子》。综上所述,三者在时间上 的顺序应当是仁三子焊于嘐和》,繆和踔于今本侷易传》。 除了恒褂九三爻之外,仁三子肟缨和蹰于饨腓九五爻、嫌腓卦辞等相同的内容都 有不尽相同的解释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enki,net

中 ,可以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关系。先看一下帛书《缪和 》中的“亲疏无 ”,什么是“亲 疏无 ”呢 ? 笔者认为合理的解释应当是“亲疏不分 ”,儒家是一个讲究血缘亲情的学派 ,所 谓“亲亲而仁民 ”,这与春秋时代同样为显学的墨家学派所谓“兼爱 ”的思想形成了鲜明的 对立。显然 ,在儒家的视野之下 ,墨家所推崇的“兼爱 ”就是“亲疏无 ”,就是一种“不恒其 德 ”的表现。从这个视角出发 ,我们再审视一下帛书《易传 》与《象传 》的说法。《二三子 》 中的“小人 ”之说 ,应当早于《缪和 》,因为《二三子 》对于这一爻的理解只是落实在君子与 小人的层次 ,认为小人的行为“知善而弗为 ,攻进而无止 ”,正是“不恒其德 ”的体现 ,而时 间上晚于《二三子 》的《缪和 》则发挥了这种观点 ,在其看来 ,“善 ”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 亲情的基础之上 ,故“百善孝为先 ”。而忽略亲情、亲疏不分 ,恰恰就是一种“知善而弗 为 ”。《缪和 》将“知善而弗为 ”、“亲疏无 ”作为对于“不恒其德 ”的解读 ,正是体现了其思 想来源于《二三子 》。而《象传 》的思路则比较明显来源于《缪和 》,一个人不分亲疏、不恒 其德 ,其必然的结局就是“无所容也 ”,因为儒家认为泯灭了人们之间的血缘亲情 ,人就失 去了其作为万物之灵的基础本性 ,也就无异于禽兽了。试问一个如同禽兽的人又如何会 有容身之所呢 ? 这正是《象传 》所要阐述的道理 ,而王弼与孔颖达的解读 ,都是建立在《象 传 》基础之上 ,其含义也都是秉承了《象传 》的主体思想。值得注意的是王弼从卦象上解 释了“不恒其德 ”的原因 ,这说明他还是受到了汉代象数易学的影响 ,而并非完全“扫象不 谈 ”。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二三子 》与《缪和 》在时间上的先后问题。对比《二三子 》与《缪 和 》之中几处相同卦爻辞的解释 ①,我们发现《缪和 》中的思想与今本比较接近 ,而《二三 子 》则不然。经由比较 ,似可得出结论 ,就是《二三子 》在时间上早于《缪和 》,而《缪和 》早 于今本 ,其原因如下 :第一 ,从《缪和 》与《彖传 》、《象传 》的内容相似来看 ,《二三子 》不可 能存在于两者之间 ,必是或早于两者 ,或晚于两者 ;第二 ,在对于《谦 》卦的解释上 ,《缪和 》 的内容要比《彖传 》丰富 ,但在语言的系统性、整体性上却要差于《彖传 》,这表明《彖传 》 极有可能是在《缪和 》的基础之上予以总结 ,故《缪和 》要早于《彖传 》;第三 ,从文章的结 构来看 ,《二三子 》在内容上主要是对卦爻辞的解释 ,其全篇所涉及二十余卦 ,大多为“以 象释易 ”或“以理释易 ”。而《缪和 》则是以问答体、自述体等方式出现 ,内容上则是引用 《周易 》中的卦爻辞来说明做人 ,特别是做君主的道理。从结构上看 ,《二三子 》的结构比 较松散 ,极有可能是当时孔门弟子关于易学的学习笔记 ,而《缪和 》在结构上更为严密 ,有 可能是后世对当时的一些解《易 》思想的综合。李学勤先生也曾就这个问题指出《二三 子 》的文辞更为古朴 ,因此 ,《缪和 》在时间上要晚于《二三子 》。综上所述 ,三者在时间上 的顺序应当是《二三子 》早于《缪和 》,《缪和 》早于今本《易传 》。 · 91 · 论《恒 》卦 ① 除了《恒 》卦九三爻之外 ,《二三子 》与《缪和 》对于《屯 》卦九五爻、《谦 》卦卦辞等相同的内容都 有不尽相同的解释

孔子研究2007年第3期 恒》五爻,今本: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帛书: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 帛书惕易传)解说是:“曰:恒之仇五曰: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婦德一,人 之口,可以又它。又它矣,凶口焉,故曰8其德,貞,婦人吉,□男德不口匚安者之又弱 德,必立而好比於人,賢不宵人得亓宜,則吉;自恒也,則凶。故曰恒亓德,貞,婦人吉,夫子 凶。这里,孔子首先指出古代妇女最为重要的品德是坚贞守一”,就卦义而言,妇女坚 持恒腓的卦德‘恒无疑是吉利的,故曰“婦人吉”。而后面的“夫子凶“并不是说丈夫 在爱情上忠贞就会带来凶险,而是针对男子于事业上所言。在孔子看来,男子在社会上有 所作为,就必须懂得学习他人的长处,特别是在德行方面,一定要积极向他人借鉴,即所谓 “安者之又弱德,必立而好比於人”,假如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以不向他人学习而保 持自身的德行修养,而假若你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却又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其结果只有 个囟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一,孔子对于男女之间有着不同的分析,而这种分析 并不是一种我们通常理解下的性别歧视”,而是基于男女不同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诉求所 提出的,妇女在生活情感上的忠贞与男子在生活事业上的道德自律是同样重要的。其 孔子十分重视的“德崔在人际之间的地位,认为道德的高低决定了人的高低,特别是对于 个男子而言,修其德屿“恒其德”样重要,特别是在道德未曾达到完满,更要加强德 行修养 分析了帛书裼易传胎内容我们再来看看今本之中是如何论述与解释这一爻辞的 像象传厢: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王弼曰:“居得尊位,为恒之 主,不能制义’,而系应在二,用心专贞,从唱而已。妇人之吉,夫子之凶也。”個易正义》 中解释像传Ⅺ:“从一而终’者,谓用心贞一,从其贞一而自终也。从妇凶'者,五与 二相应,五居尊位,在震为夫,二处下体,在僎为妇。五系于二,故曰从妇凶'也。·而解 释王弼之言曰:“恒其德贞者,六五系应在二,不能傍及他人,是恒常贞一其德,故曰恒 其德贞也。妇人吉'者,用心专贞,从唱而巳,是妇人之吉也。失子凶'者,夫子须制断 事宜,不可专贞从唱,故曰失子凶也。呗内容来看,今本从像传汧始,就将“夫子"之 囟定义为“从妇凶也”,这里体现出了对妇女的歧视;同时,这也与爻位有着一定的关 系。五爻是帝王之位,而这里的爻辞却是人吉,夫子凶”,这与男权当道的传统显然有 所背离,故而在解释上将夫子之“吲导向“妇”而阐发了妇女听从丈夫即是正确,丈 夫服从妻子就是错误的理念,这与帛书侷易传》谓大相径庭,其背后的原因则是源于礼 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帛书易传胜时代与传承上都与今本惕传所差别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m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恒 》六五爻 ,今本 :恒其德 ,貞。婦人吉 ,夫子凶。帛书 :恒其德 ,貞 ,婦人吉 ,夫子凶。 帛书《易传 》的解说是 :“子曰 :恒之 ]九五曰 :恒其德 ,貞 ,婦人吉 ,夫子凶。婦德一 ,人 之 □,可以又它。又它矣 ,凶 □ 焉 ,故曰 8 其德 ,貞 ,婦人吉 , □男德不 □□安者之又弱 德 ,必立而好比於人 ,賢不宵人得亓宜 ,則吉 ;自恒也 ,則凶。故曰恒亓德 ,貞 ,婦人吉 ,夫子 凶。”在这里 ,孔子首先指出古代妇女最为重要的品德是“坚贞守一 ”,就卦义而言 ,妇女坚 持《恒 》卦的卦德“恒 ”无疑是吉利的 ,故曰“婦人吉 ”。而后面的“夫子凶 ”并不是说丈夫 在爱情上忠贞就会带来凶险 ,而是针对男子于事业上所言。在孔子看来 ,男子在社会上有 所作为 ,就必须懂得学习他人的长处 ,特别是在德行方面 ,一定要积极向他人借鉴 ,即所谓 “安者之又弱德 ,必立而好比於人 ”;假如你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可以不向他人学习而保 持自身的德行修养 ,而假若你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却又固步自封 ,自以为是 ,其结果只有一 个“凶 ”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其一 ,孔子对于男女之间有着不同的分析 ,而这种分析 并不是一种我们通常理解下的“性别歧视 ”,而是基于男女不同的生活背景与社会诉求所 提出的 ,妇女在生活情感上的忠贞与男子在生活事业上的道德自律是同样重要的。其二 , 孔子十分重视的“德 ”在人际之间的地位 ,认为道德的高低决定了人的高低 ,特别是对于 一个男子而言 ,“修其德 ”与“恒其德 ”一样重要 ,特别是在道德未曾达到完满 ,更要加强德 行修养。 分析了帛书《易传 》的内容 ,我们再来看看今本之中是如何论述与解释这一爻辞的。 《象传 》曰 :“妇人贞吉 ,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 ,从妇凶也。”王弼曰 :“居得尊位 ,为恒之 主 ,不能‘制义 ’,而系应在二 ,用心专贞 ,从唱而已。妇人之吉 ,夫子之凶也。”《周易正义 》 中解释《象传 》曰 :“‘从一而终 ’者 ,谓用心贞一 ,从其贞一而自终也。‘从妇凶 ’者 ,五与 二相应 ,五居尊位 ,在震为夫 ,二处下体 ,在《巽 》为妇。五系于二 ,故曰‘从妇凶 ’也。”而解 释王弼之言曰 :“‘恒其德贞 ’者 ,六五系应在二 ,不能傍及他人 ,是恒常贞一其德 ,故曰‘恒 其德贞 ’也。‘妇人吉 ’者 ,用心专贞 ,从唱而巳 ,是妇人之吉也。‘夫子凶 ’者 ,夫子须制断 事宜 ,不可专贞从唱 ,故曰‘夫子凶 ’也。”从内容来看 ,今本从《象传 》开始 ,就将“夫子 ”之 “凶 ”定义为“从妇凶也 ”,这里体现出了对妇女的歧视 ;同时 ,这也与爻位有着一定的关 系。五爻是帝王之位 ,而这里的爻辞却是“妇人吉 ,夫子凶 ”,这与男权当道的传统显然有 所背离 ,故而在解释上将夫子之“凶 ”引导向“妇 ”从而阐发了妇女听从丈夫即是正确 ,丈 夫服从妻子就是错误的理念 ,这与帛书《易传 》可谓大相径庭 ,其背后的原因则是源于礼 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帛书《易传 》在时代与传承上都与今本《易传 》有所差别。 · 02 · 孔子研究 2007年第 3期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