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易传》论文汇编_论易传的解释学交感与会通兼论易传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之异同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268.7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周易研究 2008年第5期(总第九十一期) 论《易传》的解释学:交感与会通 兼论《易传》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之异同 林忠军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该文以现代西方哲学视角分析了埸传洨感与会通的解释学思想。指出:易文本与解释者同源同构同德是理解 解释的原因,易文本与解释者交感是易学理解前提,性往嗎‘来"彩屿微”道与物之视域融合是理解与解释实质,生命 与易道互诠互显是理解与解释的终极目标。最后通过与西方解释学比较,提出了埸传廨解释学特征是融创造与循环、理性 与非理性、方法解释到哲学解释为一体 键词:易传;交感;视域融合;生命与易道;创造与循环;理性与非理性;方法解释与哲学解释 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08)05-0049-06 Hem eneutics n yizhuan: Stim ula tion-Respon se and comm un ica tion LN Zhong-Jun (Center for Zhouyi Ancient Chinese Phib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 inan 250100, China) A 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hemeneutics of stmulaton-response and communication conceived in Yihuan though the lens of con- temporary westem philosoph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ext of Yi and the inte p meters share the same origin, construction and attribution, and this is the cause fr the interpreters b intem ret and camp rehend the yi, the premise of camp rehenson is the stmulatin-respo beween the Text of Yi and interpreters the fusion of visions of the past and future, manifest and m inute, metaphysical Dao(way) and physical issues constitute the substance of camp rehension and interp retaton, the ultimate am of camp rehension and intepretation ter's life and the Dao of Yi could nterpret and demonstrate each tics with the westem one, the paper posits that Yihuan s hemeneutics inoo portes creaton and iteration, atonality and intuition, thod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ter retations into one entity Key words: Yihuan, smulation-response, fuson of visions, life and the Dao of Yi creation intuition, rationality intuition, me- thodical philosophical nterpretatons 理解与解释的可能性:易文本与解释者同源同构同德 易文本与其他典籍最大不同在于他有一套排列整齐富有逻辑性的符号,而且这套符号直接源于世 界万物,是对于世界万物的效法与模拟,整体地表达了世界的意义。在《易传盾来,易文本是圣人长期 仰观俯察结果,即法天地阴阳而成,即观变阴阳而立卦,发挥刚柔而生爻,依据易象而系辞。文辞表达的 是卦象意蕴,而卦象显现的是世界意义,故“彖者,象也;象者,像也”(《系辞》)。由于易文本中卦爻象 和表达卦爻象意义的文辞是天地万物的符号,涵摄整体世界意义,故易之道即万物之道,易与天地准,弥 纶天地之道。“易》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 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係系辞》)不仅如此,只要错综易之蓍数,就可以定天下之象,成天下之文。这种 收稿日期:2008-08-10 作者简介: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周易研究 2008年第 5期 (总第九十一期 ) 收稿日期 : 2008 - 08 - 10 作者简介 :林忠军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论《易传 》的解释学 :交感与会通 ———兼论《易传 》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之异同 林 忠 军 (山东大学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 :该文以现代西方哲学视角分析了《易传 》交感与会通的解释学思想。指出 :易文本与解释者同源同构同德是理解 解释的原因 ,易文本与解释者交感是易学理解前提 ,“往 ”与“来 ”、“彰 ”与“微 ”、道与物之视域融合是理解与解释实质 ,生命 与易道互诠互显是理解与解释的终极目标。最后通过与西方解释学比较 ,提出了《易传 》解释学特征是融创造与循环、理性 与非理性、方法解释到哲学解释为一体。 关键词 :易传 ;交感 ;视域融合 ;生命与易道 ;创造与循环 ;理性与非理性 ;方法解释与哲学解释 中图分类号 : B22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 3882 (2008) 05 - 0049 - 06 Herm eneutics in Yizhuan : Stim ula tion2Respon se and Comm un ica tion L IN Zhong2jun (Center for Zhouyi &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hermeneutics of stimulation2response and communication conceived in Yizhuan through the lens of con2 temporarywestern philosoph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ext of Yi and the interp reters share the same origin, construction and attribution, and this is the cause for the interp reters to interp ret and comp rehend the Yi; the p remise of comp rehension is the stimulation2response between the Text of Yi and interp reters; the fusion of visions of the past and future, manifest and minute, metaphysical Dao (Way) and physical issues constitute the substance of comp rehension and interp retation; the ultimate aim of comp rehension and interp retation lies in that interp reter’s life and the Dao of Yi could interp ret and demonstrate each other. A t last, by contrasting Yizhuan’s hermener2 tics with the western one, the paper posits that Yizhuan’s hermeneutics incorporates creation and iteration, rationality and intuition, methodical and philosophical interp retations into one entity. Key words: Yizhuan; simulation2response; fusion of visions; life and the Dao of Yi; creation & intuition; rationality & intuition; me2 thodical & philosophical interp retations 一、理解与解释的可能性 :易文本与解释者同源同构同德 易文本与其他典籍最大不同在于他有一套排列整齐富有逻辑性的符号 ,而且这套符号直接源于世 界万物 ,是对于世界万物的效法与模拟 ,整体地表达了世界的意义。在《易传 》看来 ,易文本是圣人长期 仰观俯察结果 ,即法天地阴阳而成 ,即观变阴阳而立卦 ,发挥刚柔而生爻 ,依据易象而系辞。文辞表达的 是卦象意蕴 ,而卦象显现的是世界意义 ,故“彖者 ,象也 ;象者 ,像也 ”(《系辞 》)。由于易文本中卦爻象 和表达卦爻象意义的文辞是天地万物的符号 ,涵摄整体世界意义 ,故易之道即万物之道 ,易与天地准 ,弥 纶天地之道。“《易 》之为书也 ,广大悉备。有天道焉 ,有人道焉 ,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故六。六者 非它也 ,三才之道也。”(《系辞 》)不仅如此 ,只要错综易之蓍数 ,就可以定天下之象 ,成天下之文。这种 94

天下之象和天下之文,既是易文本的卦爻象符号,又是真实的世界万物。阴阳符号推移变化,不是抽象 空洞的符号推演而是真实世界的生生不息变化。“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系辞》卦爻象显示 的吉凶正是外部世界的吉凶。从这个意义说,易文本不仅形式上效法世界和谐结构、表达世界全部意 义,而且它本身就是世界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方式 人作为解释者,与世间的万物一样,由天地交媾而化生,立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平等相处,内涵天地 阴阳之道和生生之德。所谓解释者的阴阳之道,表现在君臣、夫妇、父子以及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惜者,圣人之作锡易地,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侻卦》)“天地之道即阴阳刚柔,表示自然界的结构与功能;人之道即仁义,则表示社会的人 伦道德,这在性质上显然是有区别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但又是社会主体,仁义不等于阴阳,刚 柔。”(第124页)但有一种以类相从的同构关系,“表现了阴柔的一面,义表现了阳刚的一面,从 类'上说,他们是一致的,从本’上说,则不离天地之道”(第124页)。解释者与自然万物同产生与 天地,故他又与天地万物同德,纹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 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这是说作为解释者之一的大人,应该具备一种德性和境界。陽易传厮说的“大人”,除了有权势外,其他 方面当与圣人一样,皆为才德兼备之人,是世界的化身。圣人之意,即阴阳之道,即易之道。而易文本又 是德才兼备理想人格的圣人所作,故理论上解释者与文本同源同构同德,人与文本所内含的道之间所具 有的内在关联性或本质上的同一性,是道之所以能够被人理解和解释或人之所以能够解释、更准确地说 是解释之所以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 如果所有解释者与文本之间完全同理同道同德,一致不二,则易学的理解和解释则变得多余。然 而,现实世界并非如此。依惕易传》见,由于禀受天地之气不同,现实中的人分为两大类,有本乎天者 有本乎地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故惕传厮理解的人性有阴阳之分。人性之 阴阳,不仅指人的性别差异,也有善恶吉凶之意蕴,即阳善吉,阴恶凶。而这种阴阳善恶没有绝对界限, 往往相互交汇,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人德性是比较复杂的,这种复杂的德性不会也不 可能与道完全一致,即使完美无缺的圣人,也不能与道完全等同。圣人是有形可见的、有情感意识的,而 道则是形而上的,无思无为的。係辞厮说的“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指明了圣人 与道最根本的区别。一言以蔽之,人继善成性,但又不能完全地呈现道的属性,这正是人理解和解释易 文本或易道的真正动因 二、理解与解释的发生过程:易文本与解释者交感 交感学说是陽易传期阳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思想之一,也是易学解释中最为关键的学说。众所周 知,倜易洧一咸卦,惕易传洲咸为感,以此阐发“感道,认为交感是存在于世界的普遍的规律,是万 物化生的根本原因。减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 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缄咸·彖》)此 是说易》之咸卦是讲阴阳交感之道的,其卦爻符号上兑为泽,为少女;下艮为山,为少男。又山泽 上下交感通气,男女阴阳交感相与,反映的是自然万物和社会人心交感之情状。掌握感道,即驾驭了天 地万物之道。这里易传未提出人与物憾感”,或人与道“”,但已经将“感作为世间一个普遍的规 律,把观感作为一个思考问题和认知事物的方式和原则。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交感理论,是以效法 客观自然的易文本咸卦符号为对象,是以解释者为主体。“观其所感”,是就解释者而言的,是解释者作 用于易文本与之交感再现天地万物人之间交感之情形 解释者借助一定方法反复研读易文本是解释者与文本交感表现形式之 般说来,易学理解与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天下之象和天下之文 ,既是易文本的卦爻象符号 ,又是真实的世界万物。阴阳符号推移变化 ,不是抽象 空洞的符号推演 ,而是真实世界的生生不息变化。“爻象动乎内 ,吉凶见乎外。”(《系辞 》)卦爻象显示 的吉凶正是外部世界的吉凶。从这个意义说 ,易文本不仅形式上效法世界和谐结构、表达世界全部意 义 ,而且它本身就是世界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方式。 人作为解释者 ,与世间的万物一样 ,由天地交媾而化生 ,立于天地之间 ,与天地平等相处 ,内涵天地 阴阳之道和生生之德。所谓解释者的阴阳之道 ,表现在君臣、夫妇、父子以及以仁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昔者 ,圣人之作《易 》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立人之道曰仁 与义。”(《说卦 》)“天地之道即阴阳、刚柔 ,表示自然界的结构与功能 ;人之道即仁义 ,则表示社会的人 伦道德 ,这在性质上显然是有区别的 ,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但又是社会主体 ,仁义不等于阴阳 ,刚 柔。”(第 124页 ) [ 1 ]但有一种以类相从的同构关系 ,“仁表现了阴柔的一面 ,义表现了阳刚的一面 ,从 ‘类 ’上说 ,他们是一致的 ,从‘本 ’上说 ,则不离天地之道 ”(第 124页 ) [ 1 ]。解释者与自然万物同产生与 天地 ,故他又与天地万物同德 ,《文言 》: 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 ,后 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 ,而况于人乎 ? 况于鬼神乎 ? 这是说作为解释者之一的大人 ,应该具备一种德性和境界。《易传 》所说的“大人 ”,除了有权势外 ,其他 方面当与圣人一样 ,皆为才德兼备之人 ,是世界的化身。圣人之意 ,即阴阳之道 ,即易之道。而易文本又 是德才兼备理想人格的圣人所作 ,故理论上解释者与文本同源同构同德 ,人与文本所内含的道之间所具 有的内在关联性或本质上的同一性 ,是道之所以能够被人理解和解释或人之所以能够解释、更准确地说 是解释之所以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 如果所有解释者与文本之间完全同理同道同德 ,一致不二 ,则易学的理解和解释则变得多余。然 而 ,现实世界并非如此。依《易传 》之见 ,由于禀受天地之气不同 ,现实中的人分为两大类 ,有本乎天者 , 有本乎地者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故《易传 》所理解的人性有阴阳之分。人性之 阴阳 ,不仅指人的性别差异 ,也有善恶吉凶之意蕴 ,即阳善吉 ,阴恶凶。而这种阴阳善恶没有绝对界限 , 往往相互交汇 ,阳中有阴 ,阴中有阳 ,也就是说现实中的人德性是比较复杂的 ,这种复杂的德性不会也不 可能与道完全一致 ,即使完美无缺的圣人 ,也不能与道完全等同。圣人是有形可见的、有情感意识的 ,而 道则是形而上的 ,无思无为的。《系辞 》所说的“显诸仁 ,藏诸用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 ”指明了圣人 与道最根本的区别。一言以蔽之 ,人继善成性 ,但又不能完全地呈现道的属性 ,这正是人理解和解释易 文本或易道的真正动因。 二、理解与解释的发生过程 :易文本与解释者交感 交感学说是《易传 》阴阳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思想之一 ,也是易学解释中最为关键的学说。众所周 知 ,《周易 》有一咸卦 ,《易传 》训咸为感 ,以此阐发“感 ”道 ,认为交感是存在于世界的普遍的规律 ,是万 物化生的根本原因。“咸 ,感也。柔上而刚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 ,止而说 ,男下女 ,是以亨利贞 ,取女吉 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 ,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 ”(《咸 ·彖 》)此 是说《周易 》之咸卦是讲阴阳交感之道的 ,其卦爻符号 上兑为泽 ,为少女 ;下艮为山 ,为少男。又山泽 上下交感通气 ,男女阴阳交感相与 ,反映的是自然万物和社会人心交感之情状。掌握感道 ,即驾驭了天 地万物之道。这里《易传 》虽未提出人与物“感 ”,或人与道“感 ”,但已经将“感 ”作为世间一个普遍的规 律 ,把“观感 ”作为一个思考问题和认知事物的方式和原则。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交感理论 ,是以效法 客观自然的易文本咸卦符号为对象 ,是以解释者为主体。“观其所感 ”,是就解释者而言的 ,是解释者作 用于易文本与之交感、再现天地万物人之间交感之情形。 解释者借助一定方法反复研读易文本是解释者与文本交感表现形式之一。一般说来 ,易学理解与 05

解释是以象数、义理和训诂为方法。所谓象数方法,即以象数解易。按照係辞廨解说,卦爻符号不仅是 人们用于占筮的标记,也是系辞的重要依据,即倜易减书,先有卦爻符号,后有文辞,文辞依易象符号 而作,所谓观象系辞”。既然卦爻辞本于卦象,表达卦象的意义,那么理解和诠释卦爻辞,则必须揭示 系辞的依据,探寻象辞之间联系。这就是所谓“观象玩辞”。与此相联系的是文字训诂方法。这种方法 是把易学文本置于当时历史背景和话语系统之下解释其字义和语句本来意义,恢复《易》本义和再现 作者原来的生活世界。但这种以象解辞和文字训诂只停留在文字意思和作者本意的层面上,还未涉及 易文本深层意义即圣人之意。义理方法是用已有的儒家观念解说倜易炆辞,或借綢周易》辞来阐 发带有普遍意义思想。易传》为,圣人之意深奥博大,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而易文本成书,旨在尽圣 人之言和圣人之意,易学解释在于超越以恢复本义为指归的象数和文字训诂方法,进一步探赜索隐、钩 深致远,探求卦爻象符号所蕴含的圣人之意(就是道或易道),是易学解释目标。故单靠解释者用义理 方法似难以实现易学确立的目标 因为在惕传盾来,真正哲学意义上的理解,不是单方面的,即交感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 动感动对方,如同天地交感生成万物、君臣心志交感而天下和谐、男女交感繁衍后代一样,是相互吸引 相互作用,离开了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不可能产生理解。係系辞猫述了解释者与易文本交互交感而产生 的理解过程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 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 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况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 其孰能与于此?夫倜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 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此段话本是讲的婤易漩法,是说易文本的特点“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但人通过“参伍以 变,错综其数酌的过程以“神物”(蓍草汭沟通天人,“其受命也如响”确立卦象,占问福祸吉凶,“遂通天 下之故”。显然,圆而神酌的行蓍过程,是从蓍草开始的,没有蓍草这种神物,不可能沟通天人、通达天 下之故,但这个过程绝非单凭“神物蓍草完成的,必须有秉承天地德性的人和现成的易文本作为前提。 换言之,在沟通天人、感通天下之故的行蓍活动中,蓍草、人和易文本三者缺一不可。蓍草是天生的“神 物”,具有灵性却无意识;文本无思无为,寂然不动;人是天地氤氲构精而生,为万物之灵长。他不仅是 易的创造者,也是感通万物的关键:“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嗬非其人,道不虚行”。因此,筮占,其实质 就是人以蓍草为媒介,来理解文本和借助于文本感知世界。 惕易传胐这种理解通常称为‘通”。何谓通?係辞》:“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 形而上意义的“通”,说的是宇宙间阴阳不间断地推行、感应、碰撞、交会,而达到圆融无碍。就其解释学 而言,嗵通蹴就是人与易文本交互渗透、融为一体,文本内涵的天地万物之道,与人之性及其原有的观念 吻合,而显现于人的内心世界之中。换言之,人的内心世界所显现的正是文本中那个“显诸仁、藏诸用” 的道,人心与文本互显互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易文本是一部反映会通万物的书,爻象是圣人效法自 然会通而成。“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係系 辞》) 按照锡易传》法,通,是说人与文本交感,表现为知几入神。几,是几微机密,说的是事物萌动吉 凶初显的一种状态。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凶①之先见者 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係系辞》)惕易传》以颜回为例,说明知几入神:濒氏之子,其庶几乎。 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倛其实,係系辞“知几吓仅仅是道德自我反省,而见之于行动,更 重要的是指解释者与易文本“感而遂通”、豁然开朗、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一种神化的状态,即所谓“入 ①通行本无“字,有的版本据蚁书·楚元王传跏凶字。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解释是以象数、义理和训诂为方法。所谓象数方法 ,即以象数解易。按照《系辞 》解说 ,卦爻符号不仅是 人们用于占筮的标记 ,也是系辞的重要依据 ,即《周易 》成书 ,先有卦爻符号 ,后有文辞 ,文辞依易象符号 而作 ,所谓“观象系辞 ”。既然卦爻辞本于卦象 ,表达卦象的意义 ,那么理解和诠释卦爻辞 ,则必须揭示 系辞的依据 ,探寻象辞之间联系。这就是所谓“观象玩辞 ”。与此相联系的是文字训诂方法。这种方法 是把易学文本置于当时历史背景和话语系统之下解释其字义和语句本来意义 ,恢复《周易 》本义和再现 作者原来的生活世界。但这种以象解辞和文字训诂只停留在文字意思和作者本意的层面上 ,还未涉及 易文本深层意义 ,即圣人之意。义理方法是用已有的儒家观念解说《周易 》文辞 ,或借《周易 》文辞来阐 发带有普遍意义思想。《易传 》认为 ,圣人之意深奥博大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而易文本成书 ,旨在尽圣 人之言和圣人之意 ,易学解释在于超越以恢复本义为指归的象数和文字训诂方法 ,进一步探赜索隐、钩 深致远 ,探求卦爻象符号所蕴含的圣人之意 (就是道或易道 ) ,是易学解释目标。故单靠解释者用义理 方法似难以实现易学确立的目标。 因为在《易传 》看来 ,真正哲学意义上的理解 ,不是单方面的 ,即交感不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积极主 动感动对方 ,如同天地交感生成万物、君臣心志交感而天下和谐、男女交感繁衍后代一样 ,是相互吸引、 相互作用 ,离开了任何一方的作用都不可能产生理解。《系辞 》描述了解释者与易文本交互交感而产生 的理解过程 :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 ,将有行也 ,问焉而以言 ,其受命也如响 ,无有远近幽深 ,遂知来物。非天下 之至精 ,其孰能与于此 ? 参伍以变 ,错综其数 ,通其变 ,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 ,遂定天下之象。非 天下之至变 ,其孰能与于此 ?《易 》无思也 ,无为也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 , 其孰能与于此 ? 夫《易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 ,故能成天 下之务。惟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此段话本是讲的《周易 》筮法 ,是说易文本的特点“无思也 ,无为也 ,寂然不动 ”,但人通过“参伍以 变 ,错综其数 ”的过程 ,以“神物 ”(蓍草 )沟通天人 ,“其受命也如响 ”,确立卦象 ,占问福祸吉凶 ,“遂通天 下之故 ”。显然 ,“圆而神 ”的行蓍过程 ,是从蓍草开始的 ,没有蓍草这种神物 ,不可能沟通天人、通达天 下之故 ,但这个过程绝非单凭“神物 ”蓍草完成的 ,必须有秉承天地德性的人和现成的易文本作为前提。 换言之 ,在沟通天人、感通天下之故的行蓍活动中 ,蓍草、人和易文本三者缺一不可。蓍草是天生的“神 物 ”,具有灵性却无意识 ;文本无思无为 ,寂然不动 ;人是天地氤氲构精而生 ,为万物之灵长。他不仅是 易的创造者 ,也是感通万物的关键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苟非其人 ,道不虚行 ”。因此 ,筮占 ,其实质 就是人以蓍草为媒介 ,来理解文本和借助于文本感知世界。 《易传 》把这种理解通常称为“通 ”。何谓通 ?《系辞 》云 :“往来不穷谓之通 ”,“推而行之谓之通 ”。 形而上意义的“通 ”,说的是宇宙间阴阳不间断地推行、感应、碰撞、交会 ,而达到圆融无碍。就其解释学 而言 ,“通 ”就是人与易文本交互渗透、融为一体 ,文本内涵的天地万物之道 ,与人之性及其原有的观念 吻合 ,而显现于人的内心世界之中。换言之 ,人的内心世界所显现的正是文本中那个“显诸仁、藏诸用 ” 的道 ,人心与文本互显互诠。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易文本是一部反映会通万物的书 ,爻象是圣人效法自 然会通而成。“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 ,而观其会通 ,以行其典礼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 ,是故谓之爻。”(《系 辞 》) 按照《易传 》说法 ,通 ,是说人与文本交感 ,表现为知几入神。几 ,是几微机密 ,说的是事物萌动、吉 凶初显的一种状态。“知几 ,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 ,下交不渎 ,其知几乎 ,几者动之微 ,吉凶 ①之先见者 也。君子见几而作 ,不俟终日。”(《系辞 》)《易传 》以颜回为例 ,说明知几入神 :“颜氏之子 ,其庶几乎。 有不善未尝不知 ,知之未尝复行也。”其实 ,《系辞 》的“知几 ”不仅仅是道德自我反省 ,而见之于行动 ,更 重要的是指解释者与易文本“感而遂通 ”、豁然开朗、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的一种神化的状态 ,即所谓“入 15 ① 通行本无“凶 ”字 ,有的版本据《汉书 ·楚元王传 》加凶字

神”。按照蒙培元先生的理解,“神”,是妙万物的功能,也是实体道的体现,又是人的神明。寂然不动 者即是道,‘感而遂通唧即是神,神无方怔说明神明的能动性,人心之功能是人的神明,“神而明之,存 乎其人”。“天地之神与人之神,是内外相通的,穷天地万物变化之神,本来就是实现人之神,这就是易 传凘说的感通’。在这里,不是以己知彼,而是彼此相感而通,即通神明之德’。”(第94页)2此状 态即是“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知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知鬼神之情状”。需要指出的是,侷易 传舶理解与解释,即从交感到知几入神,是在瞬间完成的,“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说的就 是人与文本感通的速度之快,是常人难以揣摩和预料的。其实,这是中国古人独有的一种直觉意义下的 理解与解释 理解与解释的实质:往鴆來来”、微”道与物之视域融合 裼易传默以天与人、解释者与文本交感作用为前提的理解,其实质是嗎來来”彰屿“微”视域 的融合。所谓嗎“来视域的融合,就解释者而言,不完全取决于文本意义,而更依据理解者个体不同 的天赋禀性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而形成的一种见解。这种见解,锡传之为“”知”。《辞》 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 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道的意义是非常确定的,它内涵阴阳,阴阳表现为仁知。阴安静敦厚为仁。阳生 生不息为知,由于道本身存在仁和知两个方面的内涵,而解释者个体又有智力之差异,故对于道的解释 或偏于仁,或偏于知,或既无仁也无知,从而对于道的理解和解释表现出三种倾向:偏重于仁者将道理解 为仁之道,偏重于知者将道理解为知之道,从事体力而无仁无知的劳动者则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却无法理 解道。“者”之“`和“知者”“知"认同了理解前见的存在,见仁见知承认了自我理解或偏见的 合理性,更说明了视域融合,是理解者已有的仁知与文本仁知(阴阳)之融合。理解者已有的仁知是 唯往媞彰”,文本仁知在未与解释者交感之前是來来媞馓微”。理解者与文本交感会通,实现了已有仁 知与文本仁知融合 就易文本而言,文本蕴藏过去圣人的智慧,“卦之德方以知”,“知以藏往”。这种智慧,指的是六十 四卦符号及其文辞中所内涵的天地之道或圣人之意。《系辞: 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惕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 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在易传盾来,绸易汶辞各有所指,卦名“杂而不越”,立意深远,所反映的是殷末周初“衰世之 意”,故其内容跌宕起伏,有吉凶,有险易,并且吉凶、险易变换。堤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 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道也。”(系辞》) 卦爻象显现于外,“见乃谓之象”(係系辞》);卦爻辞记载事物也清晰易知,故卦爻符号及其文辞所 记载的事物,是湿显”而藏于内的易之道是“幽懺馓微”。冯友兰先生曾把易象比喻为显现于外的数学 公式,这个数学公式表达深奥的易道。他说:場易中所包括底是很多底公式;每一公式,皆表示一道或许 多道;总易中底公式,可以完全表示所有底道。”第74页)依冯先生之见,易象是显,易道是微。如他 指出:“夫‘《易》,彰往而察来’,说出的公式是显,其所表示底道是微是幽。”(同上)卦爻辞及所记载的 事物是显,而所反映的道是隐。“此类或甚近而易知,彼类或甚远而难知,所以说倛旨远’。于辞中常 不直说彼类,由此类可以见彼类,所以说其辞文,其言曲而中’,辞中所说,或只是事物。但其所表示则 是道。所以说其事肆而隐’。”(同上)因此文本与所含之理是媪显嗎微关系。 虽然,易道精深,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声无息,相对于易文本乃至有形可见的具体事物是幽、是 微,但当它用于解释和洞察瞬息万变的客观事物时,却是已有的、现成的,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往” 是愠显”宋儒朱熹曾将道喻为明净的镜子,“易脚一个镜相似”(卷六十九)4,说的道是显是往。而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神 ”。按照蒙培元先生的理解 ,“神 ”,是妙万物的功能 ,也是实体道的体现 ,又是人的神明。“寂然不动 ” 者即是道 ,“感而遂通 ”即是神 ,“神无方 ”正说明神明的能动性 ,人心之功能是人的神明 ,“神而明之 ,存 乎其人 ”。“天地之神与人之神 ,是内外相通的 ,穷天地万物变化之神 ,本来就是实现人之神 ,这就是《易 传 》所说的‘感通 ’。在这里 ,不是以己知彼 ,而是彼此相感而通 ,即‘通神明之德 ’。”(第 94页 ) [ 2 ]此状 态即是“知微知彰 ,知柔知刚 ”,“知幽明之故 ”,“知死生之说 ”,“知鬼神之情状 ”。需要指出的是 ,《易 传 》的理解与解释 ,即从交感到知几入神 ,是在瞬间完成的 ,“惟神也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说的就 是人与文本感通的速度之快 ,是常人难以揣摩和预料的。其实 ,这是中国古人独有的一种直觉意义下的 理解与解释。 三、理解与解释的实质 :“往 ”与“来 ”、“彰 ”与“微 ”、道与物之视域融合 《易传 》以天与人、解释者与文本交感作用为前提的理解 ,其实质是“往 ”与“来 ”、“彰 ”与“微 ”之视域 的融合。所谓“往 ”与“来 ”视域的融合 ,就解释者而言 ,不完全取决于文本意义 ,而更依据理解者个体不同 的天赋禀性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而形成的一种见解。这种见解 ,《易传 》称之为“仁 ”“知 ”。《系辞 》云: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 ,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 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道的意义是非常确定的 ,它内涵阴阳 ,阴阳表现为仁知。阴安静敦厚为仁。阳生 生不息为知 ,由于道本身存在仁和知两个方面的内涵 ,而解释者个体又有智力之差异 ,故对于道的解释 , 或偏于仁 ,或偏于知 ,或既无仁也无知 ,从而对于道的理解和解释表现出三种倾向 :偏重于仁者将道理解 为仁之道 ,偏重于知者将道理解为知之道 ,从事体力而无仁无知的劳动者则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却无法理 解道。“仁者 ”之“仁 ”和“知者 ”之“知 ”是认同了理解前见的存在 ,见仁见知承认了自我理解或偏见的 合理性 ,更说明了视域融合 ,是理解者已有的仁知与文本仁知 (阴阳 )之融合。理解者已有的仁知是 “往 ”是“彰 ”,文本仁知在未与解释者交感之前是“来 ”是“微 ”。理解者与文本交感会通 ,实现了已有仁 知与文本仁知融合。 就易文本而言 ,文本蕴藏过去圣人的智慧 ,“卦之德方以知 ”,“知以藏往 ”。这种智慧 ,指的是六十 四卦符号及其文辞中所内涵的天地之道或圣人之意。《系辞 》曰 : 其称名也 ,杂而不越。于稽其类 ,其衰世之意邪 ? 夫《易 》,彰往而察来 ,而微显阐幽 ,开而当名 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 ,其取类也大。其旨远 ,其辞文 ,其言曲而中 ,其事肆而隐。 在《易传 》看来 ,《周易 》文辞各有所指 ,卦名“杂而不越 ”,立意深远 ,所反映的是殷末周初“衰世之 意 ”,故其内容跌宕起伏 ,有吉凶 ,有险易 ,并且吉凶、险易变换。“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 ,易者使倾。 其道甚大 ,百物不废。惧以终始 ,其要无咎 ,此之谓《易 》之道也。”(《系辞 》) 卦爻象显现于外 ,“见乃谓之象 ”(《系辞 》) ;卦爻辞记载事物也清晰易知 ,故卦爻符号及其文辞所 记载的事物 ,是“显 ”;而藏于内的易之道是“幽 ”或“微 ”。冯友兰先生曾把易象比喻为显现于外的数学 公式 ,这个数学公式表达深奥的易道。他说 :“易中所包括底是很多底公式 ;每一公式 ,皆表示一道或许 多道 ;总易中底公式 ,可以完全表示所有底道。”(第 74页 ) [ 3 ]依冯先生之见 ,易象是显 ,易道是微。如他 指出 :“夫‘《易 》,彰往而察来 ’,说出的公式是显 ,其所表示底道是微是幽。”(同上 )卦爻辞及所记载的 事物是显 ,而所反映的道是隐。“此类或甚近而易知 ,彼类或甚远而难知 ,所以说‘其旨远 ’。于辞中常 不直说彼类 ,由此类可以见彼类 ,所以说‘其辞文 ,其言曲而中 ’,辞中所说 ,或只是事物。但其所表示则 是道。所以说‘其事肆而隐 ’。”(同上 )因此文本与所含之理是“显 ”与“微 ”的关系。 虽然 ,易道精深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无声无息 ,相对于易文本乃至有形可见的具体事物是幽、是 微 ,但当它用于解释和洞察瞬息万变的客观事物时 ,却是已有的、现成的 ,在这个意义上 ,它又是“往 ”、 是“显 ”,宋儒朱熹曾将道喻为明净的镜子 ,“《易 》如一个镜相似 ”(卷六十九 ) [ 4 ] ,说的道是显是往。而 25

即将发生的、未知的事物是來来媞微”,如惕传厮言:“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係系辞》) 因此,这种牲嗎、来”之视域的融合,不仅是理解者已有仁知与文本中仁知之融合,更是解释者立 足文本于传统,融旧铸新彰显过去圣人的智慧,用文本已有的圣人智慧洞察观照未来,从而达到旧与 新、往与来的贯通融合。係系辞厮谓桾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即是此意。按照此逻辑类 推,惕易传》理解与解释,其实就是往与来、显与微、道与物视域融合的过程。 四、理解与解释的终极目标:生命与易道互诠互显 从表面看,运用象数和训诂方法解说卦爻辞固有意义是理解和解释的开始,以义理方法尽圣人之意 是理解和解释结束。尽圣人之意则是解释者与文本互动交感,实现往来、彰微、新旧之视域之融合。其 实不尽然。当进一步追问,尽意目的何在?我们就会发现(易传》理解和解释,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乃是 生命与易道互诠互现。人作为生命的存在,通过反复观象玩辞,法象自然,体悟易道,获得理解和解释 并逐渐失去后天形成的习性和私欲情感,融入天地之间,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合而为一。这是理解和 解释最终所呈显天与人、解释者与文本、生命与易道交感互诠互显的一种境界。《系辞蹭曾描述了这样 一种境界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显道神德行”人知神、佑神、与神酬酢,说的就是生命与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易道交集会通、互诠 互显。就解释者而言,理解本来是由理解者与文本双方交感互动而实现的,但是,易文本是圣人的作品 内涵圣人之意,理解与解释易文本则是尽圣人之意,尽圣人之情伪,尽圣人之言,故理解和解释易文本等 于理解人自身。换言之,理解与解释是在新的视域下的重新展示秉承易道而形成的人所固有的生生不 息的、无私的德性。因为有这种仁爱至善的属性或德性,人之生命才能真正融于宇宙天地大化之流中 前后薪火相传,绵绵不绝。在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和解释文本是解释者自我体认、发掘和展现人性活动 也是提升、超越和完善解释者个体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易道自我理解、解释和展现的过程。虽然文本是圣人之精神作品,但圣人与一般 的人均是易道天地阴阳生成的,继善成性,人由此而生,人所秉承的是易道阴阳属性。“从形而上的观 点看,人的存在体现了天地生生之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人的存在 体现了自然界的目的。”(第15页)而易文本也是圣人效法天地自然之性而成,也就是说,易文本所 内涵圣人之意,并非圣人闭门杜撰,正是大化流行的易道或天地阴阳之道,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在于他至 善至美,清明洁静,与道或易道合而为一,是道或易道的化身。因此,秉道而生的解释者理解和解释文 本,其实是道自我理解与解释:道生人,人性是道赋予的,人理解道,是道自我反思理解。因此,理解与解 释归根到底是生命与道互诠互显,神明其德的生命过程,故呵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 五、裼易传獬释学特征:融创造与循环、理性与非理性、方法解释与 哲学解释为一体 易学解释是一种经典解释,而经典解释最大特点是不能完全脱离文本进行解释,倜易》为卜筮 之书,易传测以“见仁见知和“后亓祝卜、观亓德义“的方法对待易文本,即一方面承认易文本是卜 筮之书,解释婤易》卜筮的形成、依据、作用等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发现了易文本中有圣人之遗言,即 所谓文王之道以及在现实中所展现“刚者使知瞿(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惭人为而去诈 (崾要》)的教化作用,从而对易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和解释,以儒家独特的视域实行了话语系统的 转换,改变了解释对象—易文本的性质,把卜筮的书转换为德性之书或哲学之书,建立中国早期比较 成熟的易学解释学,成为中国古代解释学的典范。这就是易传)解释学,也是中国早期独具特色的 20190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即将发生的、未知的事物是“来 ”是“微 ”,如《易传 》所言 :“几者动之微 ,吉凶之先见者也。”(《系辞 》) 因此 ,这种“往 ”与“来 ”之视域的融合 ,不仅是理解者已有仁知与文本中仁知之融合 ,更是解释者立 足文本于传统 ,融旧铸新 ,彰显过去圣人的智慧 ,用文本已有的圣人智慧洞察观照未来 ,从而达到旧与 新、往与来的贯通融合。《系辞 》所谓“君子知微知彰 ,知柔知刚 ,万夫之望 ”,即是此意。按照此逻辑类 推 ,《易传 》的理解与解释 ,其实就是往与来、显与微、道与物视域融合的过程。 四、理解与解释的终极目标 :生命与易道互诠互显 从表面看 ,运用象数和训诂方法解说卦爻辞固有意义是理解和解释的开始 ,以义理方法尽圣人之意 是理解和解释结束。尽圣人之意则是解释者与文本互动交感 ,实现往来、彰微、新旧之视域之融合。其 实不尽然。当进一步追问 ,尽意目的何在 ? 我们就会发现《易传 》理解和解释 ,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乃是 生命与易道互诠互现。人作为生命的存在 ,通过反复观象玩辞 ,法象自然 ,体悟易道 ,获得理解和解释 , 并逐渐失去后天形成的习性和私欲情感 ,融入天地之间 ,回归大自然 ,与大自然合而为一。这是理解和 解释最终所呈显天与人、解释者与文本、生命与易道交感互诠互显的一种境界。《系辞 》曾描述了这样 一种境界 : 显道神德行 ,是故可与酬酢 ,可与佑神矣。子曰 :“知变化之道者 ,其知神之所为乎 ! ” “显道神德行 ”之人知神、佑神、与神酬酢 ,说的就是生命与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易道交集会通、互诠 互显。就解释者而言 ,理解本来是由理解者与文本双方交感互动而实现的 ,但是 ,易文本是圣人的作品 , 内涵圣人之意 ,理解与解释易文本则是尽圣人之意 ,尽圣人之情伪 ,尽圣人之言 ,故理解和解释易文本等 于理解人自身。换言之 ,理解与解释是在新的视域下的重新展示秉承易道而形成的人所固有的生生不 息的、无私的德性。因为有这种仁爱至善的属性或德性 ,人之生命才能真正融于宇宙天地大化之流中 , 前后薪火相传 ,绵绵不绝。在这个意义上说 ,理解和解释文本是解释者自我体认、发掘和展现人性活动 , 也是提升、超越和完善解释者个体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易道自我理解、解释和展现的过程。虽然文本是圣人之精神作品 ,但圣人与一般 的人均是易道天地阴阳生成的 ,继善成性 ,人由此而生 ,人所秉承的是易道阴阳属性。“从形而上的观 点看 ,人的存在体现了天地生生之德 ,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 》) ,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下 》) ,人的存在 体现了自然界的目的。”(第 125页 ) [ 1 ]而易文本也是圣人效法天地自然之性而成 ,也就是说 ,易文本所 内涵圣人之意 ,并非圣人闭门杜撰 ,正是大化流行的易道或天地阴阳之道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在于他至 善至美 ,清明洁静 ,与道或易道合而为一 ,是道或易道的化身。因此 ,秉道而生的解释者理解和解释文 本 ,其实是道自我理解与解释 :道生人 ,人性是道赋予的 ,人理解道 ,是道自我反思理解。因此 ,理解与解 释归根到底是生命与道互诠互显 ,神明其德的生命过程 ,故“可与酬酢 ,可与佑神矣 ”。 五、《易传 》解释学特征 :融创造与循环、理性与非理性、方法解释与 哲学解释为一体 易学解释是一种经典解释 ,而经典解释最大特点是不能完全脱离文本进行解释 ,《周易 》本为卜筮 之书 ,《易传 》则以“见仁见知 ”和“后亓祝卜、观亓德义 ”的方法对待易文本 ,即一方面承认易文本是卜 筮之书 ,解释《周易 》卜筮的形成、依据、作用等理论问题 ;另一方面 ,发现了易文本中有圣人之遗言 ,即 所谓文王之道以及在现实中所展现“刚者使知瞿 (惧 )、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惭人为而去诈 ” (《要 》)的教化作用 ,从而对易文本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和解释 ,以儒家独特的视域实行了话语系统的 转换 ,改变了解释对象 ———易文本的性质 ,把卜筮的书转换为德性之书或哲学之书 ,建立中国早期比较 成熟的易学解释学 ,成为中国古代解释学的典范。这就是《易传 》的解释学 ,也是中国早期独具特色的 35

解释学。 《易传廨释学已经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意味。如它提出“感通”,与伽达默尔“视域融合唷有 相类似之处。伽德默尔说:“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第393 页)与西方不同的是埸传解和解释总是笼罩在神秘的非理性之下。固然,它提出“感通和“神 明确实有理解的意义,有视域融合的意义,但不是西方严格意义上的理解和视域融合,在许多情况之 下是对于“方以知酌倜易本、“天生神物”蓍、“惯而神“的卜筮的神化。在这样非理性的神秘的 话语系统中,理解和解释是一种神秘的直观思维、瞬间的觉悟,即是借助一种冥冥超自然得力量,感通人 与天、人与神的过程。因此,《易传獅獬释学始终充满着神秘色彩,是一种笼罩在神秘色彩话语系统下的 解释学。 裼易传騠出“仁见知”(笔者他文对此有详细阐述)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前见”“偷前理 解湘相类似。海德格尔认为,理解和解释总是在前结构基础上进行的,作为前结构的要素—·前见碮 理解和解释的出发点,“解释向来奠基于先见之中”第119页)。伽达默尔指出:“一切诠释学条件中 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这种前理解来自于与同一事情相关联的存在。正是这种前理解规定了什么 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并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第378页)1如前所言,伽达 默尔有时把这种前见和以这种前见形成的新理解称为偏见。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所说的偷前见”是指 人们长期形成的、已有的概念、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偏见则是用后天获得的知识做出的理解和解释。 而易传厮谓“见仁见知罪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知识或德性的知识,这种先天知识制约着人们的理 解和解释的趋向。 从锡易传獬解释内容看,“伷于道的基本内容为阴阳,清晰确定不容混淆,而解释者又是秉承道而产 生,具有道的某种属性,故无论解释者的解释是如何创造和开放,都不能超出道之阴阳仁知意义,因此 这种见仁见知的理解和解释宏观上说,最后必然归于解释的循环。更确切地说,孔子及其后学的易学解 释学,是道的自我解释循环。烑这种解释循环,类似于西方狄尔泰的解释学。按照狄尔泰说法,“理解 永远与生命进程本身一起前进”(第103页),解释者总是根据自身体验来理解和解释作品,生命存在 于体验表达的本质中。因此,狄尔泰的理解是自我理解,是一种理解的循环。不同的是易传廨解释学 不仅是人解释的循环,而且更是易道解释的循环。因此,易传廨释学是创造与循环的混合物 易传廨解释学重视方法:崇尚象数、义理、文字训诂等方法,与西方早期技艺学有共通的特点:关注 方法,重视文本。但《易传》又不囿于易学解释方法,不以建立解释方法论为目的,而是以文字学为基 石、以方法为路径、以德性(晢学)解释为目的,由卜筮转向德性解说。这种具有创造性解说的易学解释 学与西方心理解释学理论有异曲同功之妙。当然,《易传》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哲学解释学 如伽达默尔解释学排斥方法解释,认为“诠释现象本来就不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它不涉及那种使本文像 所有其他经验对象那样承受科学探索的理解方法,而且一般来说,它根本就不是为构造一种能满足科学 方法论理想的确切知识”第17页)1。故易传"一部从方法到哲学,以哲学解释为目的、与西方哲 学解释学不同的易学解释学著作。 参考文献 [1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j冯友兰.中国哲学之精神[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4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伽德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6林忠军中国早期解释学:埸易传》易学解释三个转向[J]学术月刊,2007,(7) 7海德格尔.理解和解释[AJ洪汉鼎理解与解释一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 [8林忠军.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J北京大学学报,2007,(3) [9狄尔泰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A]洪汉鼎理解与解释一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张克宾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解释学。 《易传 》解释学已经具有了西方哲学解释学的意味。如它提出“感通 ”,与伽达默尔“视域融合 ”有 相类似之处。伽德默尔说 :“理解其实总是这样一些被误认为是独自存在的视域的融合过程。”(第 393 页 ) [ 5 ]与西方不同的是《易传 》理解和解释总是笼罩在神秘的非理性之下。固然 ,它提出“感通 ”和“神 明 ”确实有理解的意义 ,有视域融合的意义 ,但不是西方严格意义上的理解和视域融合 ,在许多情况之 下是对于“方以知 ”的《周易 》文本、“天生神物 ”之蓍、“圆而神 ”的卜筮的神化。在这样非理性的神秘的 话语系统中 ,理解和解释是一种神秘的直观思维、瞬间的觉悟 ,即是借助一种冥冥超自然得力量 ,感通人 与天、人与神的过程。因此 ,《易传 》解释学始终充满着神秘色彩 ,是一种笼罩在神秘色彩话语系统下的 解释学。 《易传 》提出“见仁见知 ”(笔者他文对此有详细阐述 ) [ 6 ]与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前见 ”或“前理 解 ”相类似。海德格尔认为 ,理解和解释总是在前结构基础上进行的 ,作为前结构的要素 ———“前见 ”是 理解和解释的出发点 ,“解释向来奠基于先见之中 ”(第 119页 ) [ 7 ]。伽达默尔指出 :“一切诠释学条件中 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 ,这种前理解来自于与同一事情相关联的存在。正是这种前理解规定了什么 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 ,并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第 378页 ) [ 5 ]如前所言 ,伽达 默尔有时把这种前见和以这种前见形成的新理解称为偏见。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所说的“前见 ”是指 人们长期形成的、已有的概念、观点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偏见则是用后天获得的知识做出的理解和解释。 而《易传 》所谓“见仁见知 ”指的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知识或德性的知识 ,这种先天知识制约着人们的理 解和解释的趋向。 从《易传 》解释内容看 ,“由于道的基本内容为阴阳 ,清晰确定不容混淆 ,而解释者又是秉承道而产 生 ,具有道的某种属性 ,故无论解释者的解释是如何创造和开放 ,都不能超出道之阴阳仁知意义 ,因此 , 这种见仁见知的理解和解释宏观上说 ,最后必然归于解释的循环。更确切地说 ,孔子及其后学的易学解 释学 ,是道的自我解释循环。” [ 8 ]这种解释循环 ,类似于西方狄尔泰的解释学。按照狄尔泰说法 ,“理解 永远与生命进程本身一起前进 ”(第 103页 ) [ 9 ] ,解释者总是根据自身体验来理解和解释作品 ,生命存在 于体验表达的本质中。因此 ,狄尔泰的理解是自我理解 ,是一种理解的循环。不同的是《易传 》解释学 不仅是人解释的循环 ,而且更是易道解释的循环。因此 ,《易传 》解释学是创造与循环的混合物。 《易传 》解释学重视方法 :崇尚象数、义理、文字训诂等方法 ,与西方早期技艺学有共通的特点 :关注 方法 ,重视文本。但《易传 》又不囿于易学解释方法 ,不以建立解释方法论为目的 ,而是以文字学为基 石、以方法为路径、以德性 (哲学 )解释为目的 ,由卜筮转向德性解说。这种具有创造性解说的易学解释 学与西方心理解释学理论有异曲同功之妙。当然 ,《易传 》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哲学解释学。 如伽达默尔解释学排斥方法解释 ,认为“诠释现象本来就不是一个方法论问题 ,它不涉及那种使本文像 所有其他经验对象那样承受科学探索的理解方法 ,而且一般来说 ,它根本就不是为构造一种能满足科学 方法论理想的确切知识 ”(第 17页 ) [ 5 ]。故《易传 》是一部从方法到哲学 ,以哲学解释为目的、与西方哲 学解释学不同的易学解释学著作。 参考文献 : [ 1 ]蒙培元. 心灵超越与境界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005. [ 2 ]蒙培元. 中国哲学主体思维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2005. [ 3 ]冯友兰. 中国哲学之精神 [M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 2005. [ 4 ]黎靖德. 朱子语类 [M ]. 北京 :中华书局 , 1986. [ 5 ]伽德默尔. 真理与方法 :上卷 [M ]. 上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 2002. [ 6 ]林忠军. 中国早期解释学 :《易传 》易学解释三个转向 [J ]. 学术月刊 , 2007, (7). [ 7 ]海德格尔. 理解和解释 [A ]. 洪汉鼎. 理解与解释 ———诠释学经典文选 [ C ]. 北京 :东方出版社 , 2001. [ 8 ]林忠军. 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 [J ]. 北京大学学报 , 2007, (3). [ 9 ]狄尔泰. 对他人及其生命表现的理解 [A ]. 洪汉鼎. 理解与解释 ———诠释学经典文选 [ C ]. 北京 :东方出版社 , 2001. 责任编辑 :张克宾 45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