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史记·商君列传 (4)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世说新语·赏 誉) (5)种瓜于长安城东。(史记·肖相国世家) 上述例子都是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尽管它们都占据ⅹ位置,由于它们的语义范畴 的不同,它们后来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也各有各的特点。从总体上看,X位置一直保 持到宋代,完全消失于元明之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介词短语大规模前移 始于汉代(何乐士1984),最后完成在明代,其间经历了一千五百年以上!在Ⅹ 位置消失以后,各类词语根据自身的语义特征与句子其它成分的相对位置作了重新 安排。比如,有的变成了动补结构,例如“养成翮”;有的则用动词拷贝结构表 示,如“谈琴书谈得愈妙”;有的则作名词宾语的定语,如“属数十个门生”;有 的则移到动词之前作状语,如“在长安城东种瓜”。至于导致X位置消失的机 制,我们在第五章中已作了探讨 汉魏之前,像义词所引进的修饰短语只能出现在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之后。这 与现代汉语的状况截然不同。古汉语的像义词兼具有动词和介词的性质,其所构成 的短语也是谓词性的。如上文所述,该类短语在那时的句法位置,是由当时的句子 结构决定的,即它们占据的是第二谓语位置。 我们利用索引对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后四世纪的四种文献(《论语》、《孟 子》、《淮南子》、《抱朴子》)作了周遍调査,同时也对该时期的大量文献作了 抽样调査,发现带像义词修饰语的句法格式毫无例外地为: VPAP+(像义词+NP) 这时期的像义词主要有三个:如、若、似。“如”最常用,“若”次之,“似”最 少见。比如在《论语》中,“如”为144次,“若”为7次,“似”则只有3次。 至于在谓语之后引进修饰语的用法上,“如”和“若”具有同样的用法,“似”在 《孟子》时期尚不见一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淮南子》时期。但是“似”在谓 语之后引进修饰语的用法至迟在《抱朴子》时期(约3世纪)已开始普遍使用了。 “似”的该用法比“如”和“若”的要晚近千年,它语法化为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 尾的时间也相应地晚许多。这一点进一步说明句法位置与语法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下边是像义词在谓语中心之后引入修饰语的用法。 (6)勃如战色。(论语·乡党 (7)众人熙熙,如享太牢。(老子二十章) (8)寒素清白浊如泥。(抱朴子·卷十五) (9)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0)天下敖然若焦热。(淮南子·兵略训) (1])击之若雷,薄之若风,炎之若火,陵之若波。(淮南子·兵略训) (12)飘乎似飞矢之电经。(抱朴子·卷一) (13)其好说人短也似忠。(抱朴子·卷二十)44 (3)行之十年,秦民大悦。(史记·商君列传) (4)谢公作宣武司马,属门生数十人于田曹中郎赵悦子。(世说新语·赏 誉) (5)种瓜于长安城东。(史记·肖相国世家) 上述例子都是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尽管它们都占据 X 位置,由于它们的语义范畴 的不同,它们后来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也各有各的特点。从总体上看,X 位置一直保 持到宋代,完全消失于元明之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介词短语大规模前移 始于汉代(何乐士 1984),最后完成在明代,其间经历了一千五百年以上!在 X 位置消失以后,各类词语根据自身的语义特征与句子其它成分的相对位置作了重新 安排。比如,有的变成了动补结构,例如“养成翮”;有的则用动词拷贝结构表 示,如“谈琴书谈得愈妙”;有的则作名词宾语的定语,如“属数十个门生”;有 的则移到动词之前作状语,如“在长安城东种瓜”。至于导致 X 位置消失的机 制,我们在第五章中已作了探讨。 汉魏之前,像义词所引进的修饰短语只能出现在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之后。这 与现代汉语的状况截然不同。古汉语的像义词兼具有动词和介词的性质,其所构成 的短语也是谓词性的。如上文所述,该类短语在那时的句法位置,是由当时的句子 结构决定的,即它们占据的是第二谓语位置。 我们利用索引对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后四世纪的四种文献(《论语》、《孟 子》、《淮南子》、《抱朴子》)作了周遍调查,同时也对该时期的大量文献作了 抽样调查,发现带像义词修饰语的句法格式毫无例外地为: VP/AP + (像义词+NP) 这时期的像义词主要有三个:如、若、似。“如”最常用,“若”次之,“似”最 少见。比如在《论语》中,“如”为 144 次,“若”为 7 次,“似”则只有 3 次。 至于在谓语之后引进修饰语的用法上,“如”和“若”具有同样的用法,“似”在 《孟子》时期尚不见一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淮南子》时期。但是“似”在谓 语之后引进修饰语的用法至迟在《抱朴子》时期(约 3 世纪)已开始普遍使用了。 “似”的该用法比“如”和“若”的要晚近千年,它语法化为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 尾的时间也相应地晚许多。这一点进一步说明句法位置与语法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下边是像义词在谓语中心之后引入修饰语的用法。 (6)勃如战色。(论语·乡党) (7)众人熙熙,如享太牢。(老子二十章) (8)寒素清白浊如泥。(抱朴子·卷十五) (9)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0)天下敖然若焦热。(淮南子·兵略训) (11)击之若雷,薄之若风,炎之若火,陵之若波。(淮南子·兵略训) (12)飘乎似飞矢之电经。(抱朴子·卷一) (13)其好说人短也似忠。(抱朴子·卷二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