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1年第1期 美国宪法解释方法之要素分析 ·107 法的含义集中于具体条文的语言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于体现在宪法之中的‘人类尊严的观念’,这种法学 方法导致了某些不寻常的和不幸的结论。”®米瑟指出:“宪法的语言是具体的,必须得到遵守。”即使语 言文字模糊需要明确其含义,解释者需要做到解释时至少与宪法自身的文本不冲突,“如果将宪法作为 一个空瓶子而允许每一代都将其激情与偏见装进其中,是危险的”。④大法官胡果·布莱克指出:“我宁 愿把我的信仰建立在成文宪法自身文字之上,而不愿将这种信仰建立在具有流变性和即时性的个人判 断的公平之上。”@他还曾说过:宪法是“我的法律圣经”,他“珍视宪法的每一个字,从第一个字到最后 一个字.我个人认为对宪法最轻微之要求的最小背离都感到悲痛”。布莱克追随神圣原文的原初含 义,而拒绝承认这些原文可能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关于宪法解释是否应当探究文字的含义基本上存在着三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法官不要受文字含 义的限制:第二种观点主张,当文字的含义清楚时尊重文字的含义,只有当文字的含义模糊时才能将判 决的理由建立在其他正当理由之上;第三种观点主张,含义具有某种力量,除非在发生冲突时能够被其 他理由所推翻。这三种观点尽管存在着差异,但是皆承认文字的含义是解释宪法时需要首先考虑的。 毕竞宪法解释首先是对宪法文字的解读,没有对宪法文字的理解与解释,何谓宪法解释?正如没有阅读 报纸的文字就不能解释报纸一样,没有阅读宪法文本的语言文字就不能解释宪法。没有含义或意义的 文字是无用的。在看到宪法第2条修正案关于“rght of the peop上to keep and bear am s”这句话时,如果 将“ams”理解为人的身体之部分的话,就不能准确地解释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持有枪支的权利的含义。 所以,“宪法文字的含义即使不是解释的最终目的,也至少是宪法解释的开始”。⑦然而,将宪法解释诉诸 于文字的含义这一貌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隐含着错综复杂的问题,这就是:如果仅仅凭借宪法文字的普 通含义或者公开含义进行解释,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荒谬的解释。为此,就需要通过价值判断进行解 释。所以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探求文字的含义是否能够避免法官的价值判断?避免价值判断不是将解 释建立在文字含义基础上之唯一理由,而是原意主义者强调文字含义的主要目的之一。 原意主义者的目的是基于确保判决的公正、合法与稳定而要求法官必须保持中立(neutral)。然而, 原意主义者也不得不面对以下问题: 第一,原意主义者甚至也不得不承认,如果由法律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解释权,那么法官的价值判 断是不可避免的。米瑟也承认:宪法不是一面镜子,仅仅简单地折射出站在它面前的人的思想和观念, 因为“宪法裁判显然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它需要诉诸于理性和自由裁量”。®被认为是美国比较保守的 罗伯特·H博克也承认:“当然,法官每一次审理案件都在某种程度上必须造法,不过只是在小的空隙 间造法。”®因为在博克看来,“法官的适当的任务不是机械的”,他引用CardnalN ewman的话说:“历史 不是一种教条或问答式教育,它给人以教训而不是规则”。从宪法文本语言来看,如果立宪者或者批准 者欲让未来的法官遵照他们所确立的标准的话,他们应当会将这类标准作出明确与具体的表达,但是遗 憾的是,他们并未这样做。实际上,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保持了沉默,使之成为了秘密。这种沉默说明,立 宪者是希望赋予未来法官使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立宪者的标准的权力。另外一个对此可能的解释是, 虽然立宪者不会同意具体的标准,但是很难说就赞成将未来的法官限制于任何特别的标准上。所以,即 使探求文字的含义,也不能避免所有的价值判断。 第二,宪法中的一些文字似乎直接允许法官利用他们自己的价值判断,譬如,宪法第四修正案中的 “非正当(unreasonab le)”、第五修正案中的“正当(due)”和“公正(jus0”、第八修正案中的“过于(exces ③前引②,P17. ④前引②.P18 ⑤hReWnp397U.S358t378(1970) ©[美]莫顿·』霍维茨:《饫伦法院与正义的追求》信春鹰、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Contmporary Perpecties on Constiational Ineprettion Susan J Brison&W alter Snnott-Amstrong ed W estv iw P ress 1993 p 5. ⑧前引②.p17. ⑨前引②,p5 ⑩前引②,P352 C 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法的含义集中于具体条文的语言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于体现在宪法之中的 ∃人类尊严的观念 % , 这种法学 方法导致了某些不寻常的和不幸的结论。 & 米瑟指出: 宪法的语言是具体的, 必须得到遵守。即使语 言文字模糊需要明确其含义, 解释者需要做到解释时至少与宪法自身的文本不冲突,  如果将宪法作为 一个空瓶子而允许每一代都将其激情与偏见装进其中, 是危险的 。 ∋ 大法官胡果 # 布莱克指出: 我宁 愿把我的信仰建立在成文宪法自身文字之上, 而不愿将这种信仰建立在具有流变性和即时性的个人判 断的公平之上。 ( 他还曾说过: 宪法是 我的法律圣经, 他  珍视宪法的每一个字, 从第一个字到最后 一个字 ))我个人认为对宪法最轻微之要求的最小背离都感到悲痛 。布莱克追随神圣原文的原初含 义, 而拒绝承认这些原文可能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 关于宪法解释是否应当探究文字的含义基本上存在着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主张, 法官不要受文字含 义的限制; 第二种观点主张, 当文字的含义清楚时尊重文字的含义, 只有当文字的含义模糊时才能将判 决的理由建立在其他正当理由之上; 第三种观点主张, 含义具有某种力量, 除非在发生冲突时能够被其 他理由所推翻。这三种观点尽管存在着差异, 但是皆承认文字的含义是解释宪法时需要首先考虑的。 毕竟宪法解释首先是对宪法文字的解读, 没有对宪法文字的理解与解释, 何谓宪法解释? 正如没有阅读 报纸的文字就不能解释报纸一样, 没有阅读宪法文本的语言文字就不能解释宪法。没有含义或意义的 文字是无用的。在看到宪法第 2条修正案关于  right o f the peop le to keep and bear arm s这句话时, 如果 将  arms理解为人的身体之部分的话, 就不能准确地解释宪法所赋予的公民持有枪支的权利的含义。 所以,  宪法文字的含义即使不是解释的最终目的, 也至少是宪法解释的开始 。 + 然而, 将宪法解释诉诸 于文字的含义这一貌似简单的问题, 其实隐含着错综复杂的问题, 这就是: 如果仅仅凭借宪法文字的普 通含义或者公开含义进行解释, 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荒谬的解释。为此, 就需要通过价值判断进行解 释。所以提出了一个问题: 即探求文字的含义是否能够避免法官的价值判断? 避免价值判断不是将解 释建立在文字含义基础上之唯一理由, 而是原意主义者强调文字含义的主要目的之一。 原意主义者的目的是基于确保判决的公正、合法与稳定而要求法官必须保持中立 ( neutral)。然而, 原意主义者也不得不面对以下问题: 第一, 原意主义者甚至也不得不承认, 如果由法律赋予法官自由裁量的解释权, 那么法官的价值判 断是不可避免的。米瑟也承认: 宪法不是一面镜子, 仅仅简单地折射出站在它面前的人的思想和观念, 因为宪法裁判显然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 它需要诉诸于理性和自由裁量。 ,被认为是美国比较保守的 罗伯特 # H. 博克也承认: 当然, 法官每一次审理案件都在某种程度上必须造法, 不过只是在小的空隙 间造法。 − 因为在博克看来, 法官的适当的任务不是机械的 , 他引用 Card inalN ewman的话说: 历史 不是一种教条或问答式教育, 它给人以教训而不是规则。 .从宪法文本语言来看, 如果立宪者或者批准 者欲让未来的法官遵照他们所确立的标准的话, 他们应当会将这类标准作出明确与具体的表达, 但是遗 憾的是, 他们并未这样做。实际上,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保持了沉默, 使之成为了秘密。这种沉默说明, 立 宪者是希望赋予未来法官使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立宪者的标准的权力。另外一个对此可能的解释是, 虽然立宪者不会同意具体的标准, 但是很难说就赞成将未来的法官限制于任何特别的标准上。所以, 即 使探求文字的含义, 也不能避免所有的价值判断。 & 前引∀ , p. 17. ∋ 前引∀ , p. 18. ( In R eW in sh ip, 397 U. S. 358 at 378 ( 1970 ). ∗ [美 ]莫顿# J. 霍维茨: /沃伦法院与正义的追求0, 信春鹰、张志铭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第 191页。 + Con tem porary P erspectives on Con stitu tional In terpreta tion, Su san J. Brison & W alter S innott- Arm strong, ed. W estv iew P ress, 1993, p. 5. , 前引∀ , p. 17. − 前引∀ , p. 5. . 前引∀ , p. 352. 第二, 宪法中的一些文字似乎直接允许法官利用他们自己的价值判断, 譬如, 宪法第四修正案中的 非正当 ( unreasonab le) 、第五修正案中的 正当 ( due) 和公正 ( just) 、第八修正案中的  过于 ( exces 2011年第 1期 美国宪法解释方法之要素分析 # 10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