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救命,现在血液只够一个人用,此时的确不能说救援老人而让青年人死去比起来更合乎道德。 现在实际的情况是青年人发现有人处于危急之中,他考虑的并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替换别人 的生命,而是如果他要去救险将可能付出极高的代价,但他毅然决定支付高代价去实践自己 的道德义务。人的道德水准正是在这一点上被度量出来一一你准备用多高的代价去实践道德 的呼唤 如果一定要问,不同的人的生命是否有不同的价值?答案是明确的“否”,因为人 生而平等。严格来说,价值的观念不适用于生命。因为价值观念只有在下列条件才可应用, 这个条件是人只能在有限的可能下作出选择。所谓“有限的可能”是指非此即彼而不能得 兼,此时我们可以比较两个目的物的相对价值,由此作为选择的根据。 譬如我一个月收人为100元,买了衣服不能买皮鞋,究竟买什么,要从衣服和皮 鞋对我的使用价值来决定。但各人的生命并不是非此即彼,甲的生存并不排斥乙的生存。正 因为这样,生存才能成为人的基本权利。选举权利、听和说的权利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它 们也属于人权的一部分。如果人们挤在漂浮于大海里的一只小船上,生存权就不再是基本人 权,生命成为彼此排斥的活动,个别生命的价值比较问题才会被提出来。 人生而平等是人权理论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却不平等, 富人和达官贵人的生命就是比穷人和普通老百姓的生命更值钱更重要。飞机失事对死亡者赔 款额的不同或许可以表明生命的价值。死亡的外国人获得赔款额数倍于中国人的。同为中国 人,坐飞机出事比坐火车出事得到的赔款也更高。但这些规定正在改变中。而贫富等差别又 是一个现实,这种差别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完全消失(不一定继续表现为贫富或官民)。所以唯 的途径只能是限制这种差别,尤其是不能人为地去制造或扩大差别。正因为人权、道德这 些理想经常地与现实生活中因不平等而发生的价值观相冲突,人们才愈发珍视实现道德理想 的行为。 过去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会逐渐淡去,但如果回顾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仍可 见到许多杰出的人物屹立其间,恰如黑夜星空中最灿烂的星斗。他们之所以永远留在人们的 记忆中,很少是因为他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绝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德行。所以我国 有“立言立德”的古训,意思是人要想活得有意义,要想留芳后世,只有用自己创造性的思 想和高尚的德行来产生影响。 岳飞、文天祥以及当代的雷锋、焦裕禄,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星斗。俄 国的彼得大帝一世(1672~1721)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竟在俄国寒冷的深秋季节,跳入冰冷 的河中救援溺水的土兵,因而身染重疾,几个月后死亡。他们的事迹表现着巨大的道德力量, 所以他们永远被人们怀念。由此可见人们对于道德价值的评价远远超越对于其他价值的评 价。大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明朝哲学家李贽在《初谭集》的序言中写道:“有德行而后有言语,非德行则言语不成矣; 有德行而后有政事、文学,非德行则政事、文学亦不成矣。” 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1救命,现在血液只够一个人用,此时的确不能说救援老人而让青年人死去比起来更合乎道德。 现在实际的情况是青年人发现有人处于危急之中,他考虑的并不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替换别人 的生命,而是如果他要去救险将可能付出极高的代价,但他毅然决定支付高代价去实践自己 的道德义务。人的道德水准正是在这一点上被度量出来——你准备用多高的代价去实践道德 的呼唤。 如果一定要问,不同的人的生命是否有不同的价值?答案是明确的“否”,因为人 生而平等。严格来说,价值的观念不适用于生命。因为价值观念只有在下列条件才可应用, 这个条件是人只能在有限的可能下作出选择。所谓“有限的可能”是指非此即彼而不能得 兼,此时我们可以比较两个目的物的相对价值,由此作为选择的根据。 譬如我一个月收人为 1000 元,买了衣服不能买皮鞋,究竟买什么,要从衣服和皮 鞋对我的使用价值来决定。但各人的生命并不是非此即彼,甲的生存并不排斥乙的生存。正 因为这样,生存才能成为人的基本权利。选举权利、听和说的权利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它 们也属于人权的一部分。如果人们挤在漂浮于大海里的一只小船上,生存权就不再是基本人 权,生命成为彼此排斥的活动,个别生命的价值比较问题才会被提出来。 人生而平等是人权理论能够得出的唯一结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却不平等, 富人和达官贵人的生命就是比穷人和普通老百姓的生命更值钱更重要。飞机失事对死亡者赔 款额的不同或许可以表明生命的价值。死亡的外国人获得赔款额数倍于中国人的。同为中国 人,坐飞机出事比坐火车出事得到的赔款也更高。但这些规定正在改变中。而贫富等差别又 是一个现实,这种差别到什么时候也不会完全消失(不一定继续表现为贫富或官民)。所以唯 一的途径只能是限制这种差别,尤其是不能人为地去制造或扩大差别。正因为人权、道德这 些理想经常地与现实生活中因不平等而发生的价值观相冲突,人们才愈发珍视实现道德理想 的行为。 过去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会逐渐淡去,但如果回顾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仍可 见到许多杰出的人物屹立其间,恰如黑夜星空中最灿烂的星斗。他们之所以永远留在人们的 记忆中,很少是因为他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绝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德行。所以我国 有“立言立德”的古训,意思是人要想活得有意义,要想留芳后世,只有用自己创造性的思 想和高尚的德行来产生影响。 岳飞、文天祥以及当代的雷锋、焦裕禄,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星斗。俄 国的彼得大帝一世(1672~1721)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竟在俄国寒冷的深秋季节,跳入冰冷 的河中救援溺水的土兵,因而身染重疾,几个月后死亡。他们的事迹表现着巨大的道德力量, 所以他们永远被人们怀念。由此可见人们对于道德价值的评价远远超越对于其他价值的评 价。大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明朝哲学家李贽在《初谭集》的序言中写道:“有德行而后有言语,非德行则言语不成矣; 有德行而后有政事、文学,非德行则政事、文学亦不成矣。” 茅于轼著.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1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