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2.在银行系统中造成不公平现象 目前在我国,救助过程中的监管手段较为落后,风险预警指标没有完全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也存在严重问题,中央银行执行最后贷款人的救助性标 准很难确立,并且即便确立下来,在审核和评估问题银行时也会存在一些不 透明和操作困难,因此最后贷款人的救助机制往往在选择救助目标时会出现 不公平的现象,扰乱银行系统的正常竞争。一般来说,判定银行机构是否出 现系统性风险必须综合考虑银行经营现状,而这些相关指标在双方信息不对 称以及监管部门非现场手段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要及时提供难度较大。 具体来说,在实施最后贷款人制度时,央行往往会考虑先救助那些资产 规模大、受损程度高、挤兑现象非常严重的大型银行机构,因为这些银行机 构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所占份额大,一旦倒闭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而另一方 面,一些小的银行机构在发生挤兑危机时往往因为体量小,受到的波动不那 么严重,且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的影响也较小,因此在救助时往往会忽略这 些小的金融机构。除此之外,受到波及程度高、且占整个银行体系绝大部分 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就成了央行救助措施的“弃儿”,它们没有能力摆脱危机, 但也无法得到央行的直接救助,这就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不公平和无效率 除了对危机银行的救助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之外,对于一些健康的金融机 构来说,央行向无清偿力的机构提供最后贷款援助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救助 本质上是动用公共资金对其进行补贴,接受补贴后的公司获得了非正常的利 益,这从市场公平的角度来说是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和公平竞争的。总 体来说,好的救助政策应该是针对大部分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系统的,而不 仅仅是对于个别问题银行采取特殊援救。12 3.2. 在银行系统中造成不公平现象 目前在我国,救助过程中的监管手段较为落后,风险预警指标没有完全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也存在严重问题,中央银行执行最后贷款人的救助性标 准很难确立,并且即便确立下来,在审核和评估问题银行时也会存在一些不 透明和操作困难,因此最后贷款人的救助机制往往在选择救助目标时会出现 不公平的现象,扰乱银行系统的正常竞争。一般来说,判定银行机构是否出 现系统性风险必须综合考虑银行经营现状,而这些相关指标在双方信息不对 称以及监管部门非现场手段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要及时ᨀ供难度较大。 具体来说,在实施最后贷款人制度时,央行往往会考虑先救助那些资产 规模大、受损程度高、挤兑现象非常严重的大型银行机构,因为这些银行机 构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所占份额大,一旦倒闭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而另一方 面,一些小的银行机构在发生挤兑危机时往往因为体量小,受到的波动不那 么严重,且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的影响也较小,因此在救助时往往会忽略这 些小的金融机构。除此之外,受到波及程度高、且占整个银行体系绝大部分 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就成了央行救助措施的“弃儿”,它们没有能力摆脱危机, 但也无法得到央行的直接救助,这就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的不公平和无效率。 除了对危机银行的救助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之外,对于一些健康的金融机 构来说,央行向无清偿力的机构ᨀ供最后贷款援助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救助 本质上是动用公共资金对其进行补贴,接受补贴后的公司获得了非正常的利 益,这从市场公平的角度来说是不利于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和公平竞争的。总 体来说,好的救助政策应该是针对大部分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系统的,而不 仅仅是对于个别问题银行采取特殊援救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