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况,叶锈病菌夏孢子原生质浓缩成1个圆球,而条锈病菌夏孢子的原生质则浓缩成多个圆球 (四)小麦赤霉病( Gibberella zeae) 1症状赤霉病以穗腐症状最为常见,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 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后期病部出现黑色颗粒状物。籽粒发 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观察病穗,注意病穗颜色 变化,病部有无粉红色霉层和黑色颗粒状物产生?籽粒与健粒有何区别? 2病原有性态属于子囊菌亚门赤霉属真菌。子囊壳烧瓶状,深蓝至紫黑色,表面光滑,顶 端有瘤状突起为孔口。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8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无色, 弯纺缍形,多有3个隔膜。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mminearun)。大型分生孢子多为 镰刀形,稍弯曲,顶端钝,基部有明显足胞。一般有3~5个隔膜,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 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挑取病部霉层,制成临时玻片观察,注意病 菌分生孢子形状,有无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观察子囊壳切片,注意子囊壳形状、颜色、 子囊和子囊孢子特征。 (五)小麦白粉病(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1症状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 茎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 霉层,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病斑多时可愈合 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病株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观察病株,注意危害部位,病 部霉层特点及有无黑色颗粒状物产生? 2病原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真菌。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形 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闭囊壳为球形,黑色,外有发育不 全的丝状附属丝。闭囊壳内含有子囊9~30个。子囊为长椭圆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或4个。子 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用镊子撕取病叶表皮,观察病菌分生孢子梗特点,分生孢子着生 方式及其特征。挑取病部小黑点制片镜检,注意闭囊壳形状、颜色、附属丝特征。用挑针轻压 盖片,观察闭囊壳破裂后有几个子囊散出,子囊和子囊孢子特点如何? (六)小麦雪霉叶枯病( Monographella nivalis) 症状自幼苗到灌浆期均可危害。造成芽腐、叶枯、鞘腐和穗腐等症状,以叶枯为主。病 斑初为水浸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叶片上病斑较大或 较多时即可造成叶枯,潮湿时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有时产生黑色小粒点。观察病叶, 注意病斑特点,有无霉层产生及其特征如何? 2病原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埋生,球形或卵形,顶端乳头状,有孔口,内有侧 丝。子囊棍棒状或圆柱状,内有δ^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纺锤形至椭圆形,无色,13个隔 膜。无性态为 Microdochium nivale。病菌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两端尖细,无脚胞。分生 孢子梗短而直,棍棒状,无隔,产孢细胞瓶状或倒梨形,有环痕。挑取病部霉层制片观察,注 意病菌分生孢子形状、颜色等特征。观察病菌子囊壳切片,注意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特点。 (七)链格孢叶枯病( ALternaria triticina) 1症状小麦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黑胚症状。初期在叶片 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病斑在适宜条件 下可愈合形成不规则大斑,造成叶枯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籽粒受害后,胚部变为 黑褐色。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大小、形状、颜色、病部霉层等方面与雪腐叶枯病的区别。观察 受害籽粒,注意与健粒的区别。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病部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 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直立,黄褐色,从气孔伸出。分生孢子单生或24个串生,褐色,卵圆形况,叶锈病菌夏孢子原生质浓缩成 1 个圆球,而条锈病菌夏孢子的原生质则浓缩成多个圆球。 (四)小麦赤霉病(Gibberella zeae) 1.症状 赤霉病以穗腐症状最为常见,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 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后期病部出现黑色颗粒状物。籽粒发 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观察病穗,注意病穗颜色 变化,病部有无粉红色霉层和黑色颗粒状物产生?籽粒与健粒有何区别? 2.病原 有性态属于子囊菌亚门赤霉属真菌。子囊壳烧瓶状,深蓝至紫黑色,表面光滑,顶 端有瘤状突起为孔口。子囊棍棒状,无色,内生 8 个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子囊孢子无色, 弯纺缍形,多有 3 个隔膜。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大型分生孢子多为 镰刀形,稍弯曲,顶端钝,基部有明显足胞。一般有 3~5 个隔膜,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成堆时 呈粉红色,一般不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挑取病部霉层,制成临时玻片观察,注意病 菌分生孢子形状,有无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观察子囊壳切片,注意子囊壳形状、颜色、 子囊和子囊孢子特征。 (五)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 1.症状 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 茎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 霉层,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病斑多时可愈合 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病株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观察病株,注意危害部位,病 部霉层特点及有无黑色颗粒状物产生? 2.病原 属子囊菌亚门布氏白粉菌属真菌。菌丝上垂直生成分生孢子梗,基部膨大成球形, 梗上生有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形,单胞,无色。闭囊壳为球形,黑色,外有发育不 全的丝状附属丝。闭囊壳内含有子囊 9~30 个。子囊为长椭圆形,内含子囊孢子 8 个或 4 个。子 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用镊子撕取病叶表皮,观察病菌分生孢子梗特点,分生孢子着生 方式及其特征。挑取病部小黑点制片镜检,注意闭囊壳形状、颜色、附属丝特征。用挑针轻压 盖片,观察闭囊壳破裂后有几个子囊散出,子囊和子囊孢子特点如何? (六)小麦雪霉叶枯病(Monographella nivalis) 1.症状 自幼苗到灌浆期均可危害。造成芽腐、叶枯、鞘腐和穗腐等症状,以叶枯为主。病 斑初为水浸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边缘灰绿色,中央污褐色。叶片上病斑较大或 较多时即可造成叶枯,潮湿时病斑表面常形成砖红色霉层,有时产生黑色小粒点。观察病叶, 注意病斑特点,有无霉层产生及其特征如何? 2.病原 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埋生,球形或卵形,顶端乳头状,有孔口,内有侧 丝。子囊棍棒状或圆柱状,内有 6~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纺锤形至椭圆形,无色,1~3 个隔 膜。无性态为 Microdochium nivale。病菌分生孢子无色,镰刀形,两端尖细,无脚胞。分生 孢子梗短而直,棍棒状,无隔,产孢细胞瓶状或倒梨形,有环痕。挑取病部霉层制片观察,注 意病菌分生孢子形状、颜色等特征。观察病菌子囊壳切片,注意子囊壳、子囊和子囊孢子特点。 (七)链格孢叶枯病(Alternaria triticina) 1.症状 小麦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黑胚症状。初期在叶片 上形成较小的黄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病斑在适宜条件 下可愈合形成不规则大斑,造成叶枯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籽粒受害后,胚部变为 黑褐色。观察病叶,注意病斑大小、形状、颜色、病部霉层等方面与雪腐叶枯病的区别。观察 受害籽粒,注意与健粒的区别。 2.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病部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 孢子梗单生或丛生,直立,黄褐色,从气孔伸出。分生孢子单生或 2~4 个串生,褐色,卵圆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