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材料价款为10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该企业本期 销售产品,销售价格总额为90万元(含税),假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尚未收到。根据上述经济业务 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购进货物时 物资采购 1170000 贷:应付票据 1170000 (2)销售货物时 不含税价格=90÷(1+6%)=849057(万元) 应交增值税=849057×6%=50943(万元) 借:应收账款 9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49057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50943 【例题2】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10000元,增值税17 700元, 在购入材料的过程中另支付运杂费300元。则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12000 B.10300 C.10270 D.1170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0000+-1700+300=12000元 【例题3】下列增值税,应计入有关成本的有()。 A.以原材料对外投资应交的增值税 B在建工程使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应交的增值税 C.小规模的纳税企业购入商品已交的增值税 D.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工程物资己交的增值税 E.一般纳税企业购入材料已交的增值税 【答案】ABCD (二)消费税 企业将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外销售的,对外销售产品应交纳的消费税,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 核算 P146例7: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本期销售生产的应纳消费税产 品,应纳消费税产品的售价为24万元(不含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产品成本为15万元。该产品的 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产品已经发岀,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款项尚未收到。根据这项经 济业务,企业可作如下会计处理: (1)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240000×17%=40800(元) (2)应交的消费税=240000×10%=24000(元)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0800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 2.企业以生产的商品作为股权投资、用于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等其他方面,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材料价款为 100 万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 17 万元,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该企业本期 销售产品,销售价格总额为 90 万元(含税),假定符合收入确认条件,货款尚未收到。根据上述经济业务, 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 购进货物时 借:物资采购 1170000 贷:应付票据 1170000 (2)销售货物时 不含税价格=90÷(1+6%)=84.9057(万元) 应交增值税=84.9057×6%=5.0943(万元) 借:应收账款 9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49057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50943 【例题 2】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货款 10000 元,增值税 1700 元, 在购入材料的过程中另支付运杂费 300 元。则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12000 B.10300 C.10270 D.11700 【答案】A 【解析】该企业原材料的入账价值=10000+1700+300=12000 元 【例题 3】下列增值税,应计入有关成本的有( )。 A.以原材料对外投资应交的增值税 B.在建工程使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应交的增值税 C.小规模的纳税企业购入商品已交的增值税 D.一般纳税企业购入工程物资已交的增值税 E.一般纳税企业购入材料已交的增值税 【答案】ABCD (二)消费税 1.企业将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外销售的,对外销售产品应交纳的消费税,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核算。 P146 例 7: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本期销售生产的应纳消费税产 品,应纳消费税产品的售价为 24 万元(不含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产品成本为 15 万元。该产品的 增值税税率为 17%,消费税税率为 10%。产品已经发出,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款项尚未收到。根据这项经 济业务,企业可作如下会计处理: (1)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240000×17%=40800(元) (2)应交的消费税=240000×10%=24000(元) 借:应收账款 2808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0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4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2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 2.企业以生产的商品作为股权投资、用于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等其他方面,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