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教育?比较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 2、教育学的研究对像是什么?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我们应怎样学好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的构成(5课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教师的概念、性质、职业角色定位;2、了解教师的作用、地位、任务与劳动特点;3、了解教师的权利、义务好素养以及培 养提高:4、了解学生的角色定位、特点、学生的发展以及影响因素;5、理解教育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特点与关系。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教师的作用、任务、劳动特点以及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特点以及各因素的影响 2、教学难点:教师的概念、性质、职业角色定位;教育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特点。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与职业角色定位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 三、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一)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育人价值);教师的社会作用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1、教师的专业地位 2、教师的经济地位 3、教师的政治地位 4、教师的职业声望 四、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 (一)教师的任务: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独特创造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劳动的强烈示范性;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影响 性;教师劳动的任务繁重性:教师劳动的高度责任性。 五、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二)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教学计划、履行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各 方面教育,组织各种活动;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制止各种有害于学生的行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 教学水平 六、教师的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思想素质) (二)现代人的素质 要有进取意识、独立意识、民主精神、主人翁态度、群体意识、守时惜时等。 (三)渊博的知识 (1)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2)具有比较渊博的相关学科文化科学基础知识;(3)广泛的文化艺术修养; (4)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四)多方面的能力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2)表达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6)自我调控能力: (7)人际交往能力等。 (8)掌握教育科学规律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 (五)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身心素质) 六、教师成长的实现—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一)教师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二)培养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四、本章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教育? 比较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我们应怎样学好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的构成(5课时) 一、本章的主要教学目的和要求是: 1、掌握教师的概念、性质、职业角色定位;2、了解教师的作用、地位、任务与劳动特点;3、了解教师的权利、义务好素养以及培 养提高;4、了解学生的角色定位、特点、学生的发展以及影响因素;5、理解教育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特点与关系。 二、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教师的作用、任务、劳动特点以及教师的素养;学生的特点以及各因素的影响 2、教学难点:教师的概念、性质、职业角色定位;教育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特点。 三、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与职业角色定位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 三、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一)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育人价值);教师的社会作用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1、教师的专业地位 2、教师的经济地位 3、教师的政治地位 4、教师的职业声望 四、教师的任务、劳动特点 (一)教师的任务; (二)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独特创造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劳动的强烈示范性;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影响 性;教师劳动的任务繁重性;教师劳动的高度责任性。 五、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 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二)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教学计划、履行聘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各 方面教育,组织各种活动;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制止各种有害于学生的行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 教学水平。 六、教师的素养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思想素质) (二)现代人的素质 要有进取意识、独立意识、民主精神、主人翁态度、群体意识、守时惜时等。 (三)渊博的知识 (1)精通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2)具有比较渊博的相关学科文化科学基础知识;(3)广泛的文化艺术修养; (4)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四)多方面的能力 (1)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2)表达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组织管理能力。 (5)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6)自我调控能力; (7)人际交往能力等。 (8)掌握教育科学规律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 (五)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身心素质) 六、教师成长的实现——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一)教师培养和提高的紧迫性 (二)培养提高教师的主要途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