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增长。 2012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速已明显放缓,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 “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增速下降明显,尤其是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以 及房地产投资热潮已迅速降温,水泥的赚钱效应正逐步消退。 1.拒绝限产停窑,破局的结局无可避免 业内专家把“去库存”形象地比喻为“吃止痛片”。所谓“去库存”,即是通 过停窑限产来控制短期的产能释放。当一个区域只有几家水泥企业时,各企业之 间利益分配相对容易,自然会因为行业整体性利益产生默契。但当一个区域内有 几十家水泥企业时,企业实力强弱有别,这种默契就相当脆弱,有的企业必然会 拒绝限产停窑,破局的结局无可避免。 历史的教训多次证明,在产能过剩时代,行业涨价像聚沙成塔,历经艰难, 降价如洪水冲沙,瞬间完成。当危机来临时,规模越大受到的冲击反而会越大。 在未来10-20年里,谁也无法保证水泥行业在保持20亿吨需求量的基础上,依 然能够维持每2%3%的增长,更何况还在不断发生不理智的扩大产能行为。所以, 单纯依靠停窑限产“去库存”,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吃止痛片”式的 短期权宜之计。 2.越大越代表“先进技术”,其实质是贪大求洋 淘汰“落后”产能不能简单地以生产线的“新”、“旧”来划界。上世纪80-90 年代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已经运转20-30年,如果没有进行技术升级、节能和环保 改造,淘汰还情有可原。但淘汰21世纪,甚至2005年、2006年新建投产的生 产线则令人思考了。这些新投产的生产线批复时也是代表先进的新型干法技术, 如果因为其市场定位、技术配套等不合理,现在没几年就要淘汰,那么我们有理 由质疑当时批复这些生产线的合理性,这种不合理地新建导致的淘汰其实质是去 国家GDP财富的做法。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万吨线并不是技术性革命,单线产 能的大小也并不是决定工厂“优”和“劣”的关键,其核心在于企业的管理水平。 当前,行业内部分企业打着“优胜劣汰”的旗号鼓吹越大越代表先进技术的 概念,其实质是贪大求洋,其目的是扩大产能。华新在产能扩张上或许保守,但增长。 2012 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速已明显放缓,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 “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增速下降明显,尤其是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以 及房地产投资热潮已迅速降温,水泥的赚钱效应正逐步消退。 1. 拒绝限产停窑,破局的结局无可避免 业内专家把“去库存”形象地比喻为“吃止痛片”。所谓“去库存”,即是通 过停窑限产来控制短期的产能释放。当一个区域只有几家水泥企业时,各企业之 间利益分配相对容易,自然会因为行业整体性利益产生默契。但当一个区域内有 几十家水泥企业时,企业实力强弱有别,这种默契就相当脆弱,有的企业必然会 拒绝限产停窑,破局的结局无可避免。 历史的教训多次证明,在产能过剩时代,行业涨价像聚沙成塔,历经艰难, 降价如洪水冲沙,瞬间完成。当危机来临时,规模越大受到的冲击反而会越大。 在未来 10-20 年里,谁也无法保证水泥行业在保持 20 亿吨需求量的基础上,依 然能够维持每 2%-3%的增长,更何况还在不断发生不理智的扩大产能行为。所以, 单纯依靠停窑限产“去库存”,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吃止痛片”式的 短期权宜之计。 2. 越大越代表“先进技术”,其实质是贪大求洋 淘汰“落后”产能不能简单地以生产线的“新”、“旧”来划界。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已经运转 20-30 年,如果没有进行技术升级、节能和环保 改造,淘汰还情有可原。但淘汰 21 世纪,甚至 2005 年、2006 年新建投产的生 产线则令人思考了。这些新投产的生产线批复时也是代表先进的新型干法技术, 如果因为其市场定位、技术配套等不合理,现在没几年就要淘汰,那么我们有理 由质疑当时批复这些生产线的合理性,这种不合理地新建导致的淘汰其实质是去 国家 GDP 财富的做法。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万吨线并不是技术性革命,单线产 能的大小也并不是决定工厂“优”和“劣”的关键,其核心在于企业的管理水平。 当前,行业内部分企业打着“优胜劣汰”的旗号鼓吹越大越代表先进技术的 概念,其实质是贪大求洋,其目的是扩大产能。华新在产能扩张上或许保守,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