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就必须要尽职尽责办好惠及广大群众的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 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制定新年预算计划时,要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 倾斜,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大力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切实办好教育、卫生 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在新的一年里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 道”。新年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来到塞北坝上高原和苏北革命老区看望基层群众,其心系百姓冷暖的殷殷之情,犹如春风拂面。2006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今年着力推进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期待着,2007年 成为一个民生问题不断解决的执行年,一个让中国百姓获得实惠的民生年 半月评论3让困难群体沐浴社会和谱的阳光 春节临近,各地纷纷开展送温暖活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人员登穷庐,入寒舍,看望生活困难群众,给急需帮助的人们送去救 金和慰问品。在这个以快乐、祥和、平安为基调的中固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送温暖活动有如三月阳春,让众多困难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 怀,感受到社会的互助.感受到人与人的真情。 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但是,由于财富积累远未达到充足 程度。经济发晨不平衡,加上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社会上仍存在不少困难群众.迫切需要救助。如果按联合国确定的每 人每天1美元的消费标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是很惊人的。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有一些成员尤其应该得到关注,如农村和城 市特困户、零就业家庭、受灾群众、五保户、因病致贫者、残疾人、流浪人员……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缩小他们与大多数人生活 水平的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是制度文明的体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 在它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对困难群体的救济。对于一种“好的市场经济”而言。如果说体现效率的优胜劣汰,表现在经济领域平等 充分的竞争上,那么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在社会领域应该体现公平正义。给困难群体以积极、及时的救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的本质要求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也是社会文明的证明。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者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是一个历 史课题。对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扶危解困传统芙德的发扬光大.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棱心价值现造就时代风尚的具 体体现。 因此,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政府责无旁贷。这不仅是民政部门的分内工作,同时也是政府各部门应同心协力抓好的 事情。根据往年各地开展这一活动的情况,今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开展好春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以往一些地方。在部署这项工作时。习惯安排那些交通便利 的地方作为领导的慰问点:一些示范村、模范户。因为名声响亮,各方争相惠顾.而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偏远村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些在基层干部眼里惹麻烦的“刺头”。尽管境况凄凉.也元人问津。这些。都有悖送温暖活动的初衷。因为送温暖并不只是给困难群 众以物质救济。而是更应该与他们面对面坐下来,真诚沟通与交流。点燃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因此,各级领导最应该去的,恰恰是 那些困难重、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一些群众出现生活困难,作为一方领导,首先应检讨自己工作上的疏失。带着满腔 热忱去帮助他们。但是.过去一些地方在安排这项工作时。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倾向。有的慰问人员身到心不到。人来情不来。甚至有个 别领导干部张扬追势,前呼后拥,要求电视有影、报纸有名、广播有声。将送温暖变成了作秀.引起群众反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拉 近与拜众的距离。反而加深了干群隔阂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把工作做细。作为一项拾遗补缺的工作。送温暖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卅度蚨失和机制不健全.出现群 众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形。作为领导干部。对本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应做到心中有数。春节临近。特困户、五保户是否得到了救济?救助站 是否运转正常?有没有农民工因拖欠拿不到工钱?有没有受灾群众仍无家可归?有哪些家庭因大病出现返贫现象?只有深入了解情况。把工 作做细,送温暖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送温暖活动与建立对社会困难对象救助的长效机制、帮助其中有就业能力的人实现就业并没有矛盾。通过送温 暖活动,可以深入社会底层,了解实情,加深时实现公平分配、解决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的认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再就业机制的 建设。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类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最强烈的社会吁求。在春节到来之际广 泛开展邀温暖活动.让社会困难群体像大多数人一样温饱无忧,欢度快乐祥和的春节。是对中央“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熏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要求的落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体 摘自《半月谈》2007/13 第4期是这个:亿万农民翘盼两会:6000封来信求解七大难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农村建设行进一年,农村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但许多突出矛盾 和问题依然存在,有些方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是一年两会时,许多农村读者希望本刊能抓住机遇,把一年来农民热切关注的各种问题归拢归拢。本刊编辑部从6000多封农 民群众来信中,精挑细选、归纳整理出七大农村社会热点,力图向全社会传递来自新农村建设一线最真切的呼声 涉农违法行政问题严重 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从大量农民读者来信情况看,依法行政仍然是广大农村百姓关注最多、反 映最大的问题。 新疆一位读者的来信很有代表性:“2003年,我们这里开始搞退耕还林。当时乡政府和我们签订合同,规定退一亩补一亩,林 业局验收也全部确认了。但2007年发放补助时,却只按确认面积的73%发放,其余退耕面积一分钱补助也没有。中央规定,用于‘三农 的资金必须阳光运作,这条高压线谁都不能撞。可我们这里‘山高皇帝远’,拳头就是‘知县官’,撞了谁又能咋样?” 现阶段,不少地方行政部门以杈代法、违法行政非常严重。有些乡镇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强拆强迁、赔偿不到位现象还很多。乱 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除了征收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外,还加收“未婚先育费”、“计划外怀孕费” 等。有的政府部门以“公益慈善”、“地方财政困难”等名义,搞强行捐款、摊派,损害农民利益。 政通方能人和。天津一位老年农村读者来信呼吁:“我们国家现在既要多立法,更要严格执法。希望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能好 好关注一下依法行政、从严执法的问题,以顺应民心,推动社会和谐。”2 以制度保障解决民生问题,政府就必须要尽职尽责办好惠及广大群众的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 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制定新年预算计划时,要使公共资源配置更多地向群众直接受益的方面 倾斜,要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大力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切实办好教育、卫生、 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在新的一年里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 道”。新年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来到塞北坝上高原和苏北革命老区看望基层群众,其心系百姓冷暖的殷殷之情,犹如春风拂面。2006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今年着力推进的一项主要任务。我们期待着,2007 年 成为一个民生问题不断解决的执行年,一个让中国百姓获得实惠的民生年 半月评论 3 让困难群体沐浴社会和谐的阳光 春节临近,各地纷纷开展送温暖活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人员登穷庐,入寒舍,看望生活困难群众,给急需帮助的人们送去救济 金和慰问品。在这个以快乐、祥和、平安为基调的中固传统节日到来之际,送温暖活动有如三月阳春,让众多困难群众感受到政府的关 怀,感受到社会的互助.感受到人与人的真情。 20 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但是,由于财富积累远未达到充足 程度。经济发晨不平衡,加上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问题,社会上仍存在不少困难群众.迫切需要救助。如果按联合国确定的每 人每天 1 美元的消费标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是很惊人的。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中。有一些成员尤其应该得到关注,如农村和城 市特困户、零就业家庭、受灾群众、五保户、因病致贫者、残疾人、流浪人员……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缩小他们与大多数人生活 水平的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是制度文明的体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 在它的每一阶段.都不能忽视对困难群体的救济。对于一种“好的市场经济”而言。如果说体现效率的优胜劣汰,表现在经济领域平等、 充分的竞争上,那么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在社会领域应该体现公平正义。给困难群体以积极、及时的救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的本质要求。 使困难群体得到救助,也是社会文明的证明。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先富者如何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富裕.是一个历 史课题。对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扶危解困传统芙德的发扬光大.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棱心价值现造就时代风尚的具 体体现。 因此,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政府责无旁贷。这不仅是民政部门的分内工作,同时也是政府各部门应同心协力抓好的 事情。根据往年各地开展这一活动的情况,今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开展好春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以往一些地方。在部署这项工作时。习惯安排那些交通便利 的地方作为领导的慰问点;一些示范村、模范户。因为名声响亮,各方争相惠顾.而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偏远村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一些在基层干部眼里惹麻烦的“刺头”。尽管境况凄凉.也元人问津。这些。都有悖送温暖活动的初衷。因为送温暖并不只是给困难群 众以物质救济。而是更应该与他们面对面坐下来,真诚沟通与交流。点燃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因此,各级领导最应该去的,恰恰是 那些困难重、问题多、矛盾突出的地方。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一些群众出现生活困难,作为一方领导,首先应检讨自己工作上的疏失。带着满腔 热忱去帮助他们。但是.过去一些地方在安排这项工作时。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倾向。有的慰问人员身到心不到。人来情不来。甚至有个 别领导干部张扬追势,前呼后拥,要求电视有影、报纸有名、广播有声。将送温暖变成了作秀.引起群众反感。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拉 近与拜众的距离。反而加深了干群隔阂。 开展好送温暖活动,一定要把工作做细。作为一项拾遗补缺的工作。送温暖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卅度蚨失和机制不健全.出现群 众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形。作为领导干部。对本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应做到心中有数。春节临近。特困户、五保户是否得到了救济?救助站 是否运转正常?有没有农民工因拖欠拿不到工钱?有没有受灾群众仍无家可归?有哪些家庭因大病出现返贫现象?只有深入了解情况。把工 作做细,送温暖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送温暖活动与建立对社会困难对象救助的长效机制、帮助其中有就业能力的人实现就业并没有矛盾。通过送温 暖活动,可以深入社会底层,了解实情,加深时实现公平分配、解决社会贫富悬殊问题的认识,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再就业机制的 建设。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人类理想。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最强烈的社会吁求。在春节到来之际.广 泛开展邀温暖活动.让社会困难群体像大多数人一样温饱无忧,欢度快乐祥和的春节。是对中央“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熏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要求的落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体 现。 摘自《半月谈》2007/13 第 4 期是这个:亿万农民翘盼两会:6000 封来信求解七大难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农村建设行进一年,农村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但许多突出矛盾 和问题依然存在,有些方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又是一年两会时,许多农村读者希望本刊能抓住机遇,把一年来农民热切关注的各种问题归拢归拢。本刊编辑部从 6000 多封农 民群众来信中,精挑细选、归纳整理出七大农村社会热点,力图向全社会传递来自新农村建设一线最真切的呼声。 涉农违法行政问题严重 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广大农民衷心拥护。从大量农民读者来信情况看,依法行政仍然是广大农村百姓关注最多、反 映最大的问题。 新疆一位读者的来信很有代表性:“2003 年,我们这里开始搞退耕还林。当时乡政府和我们签订合同,规定退一亩补一亩,林 业局验收也全部确认了。但 2007 年发放补助时,却只按确认面积的 73%发放,其余退耕面积一分钱补助也没有。中央规定,用于‘三农’ 的资金必须阳光运作,这条高压线谁都不能撞。可我们这里‘山高皇帝远’,拳头就是‘知县官’,撞了谁又能咋样?” 现阶段,不少地方行政部门以权代法、违法行政非常严重。有些乡镇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强拆强迁、赔偿不到位现象还很多。乱 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地方除了征收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外,还加收“未婚先育费”、“计划外怀孕费” 等。有的政府部门以“公益慈善”、“地方财政困难”等名义,搞强行捐款、摊派,损害农民利益。 政通方能人和。天津一位老年农村读者来信呼吁:“我们国家现在既要多立法,更要严格执法。希望今年两会上,人大代表能好 好关注一下依法行政、从严执法的问题,以顺应民心,推动社会和谐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