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安装简易,灵巧的刮渣设备,以便刮渣时不致扰动浮渣层而产生落渣,影响出水水质 2.3.4国内外气浮池的设计参数变化范围很大,我国主要采用以下参数: 接触区: 停留时间 >2.0min 表面负荷率36~72m3/m2h 分离区: 表面负荷率 72~10.8m/m2h 2.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8.29条气浮池可采用矩 形或圆形。矩形气浮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气浮池应设置反应段,反应时间宜为10~15min 每格池宽不应大于45m,长宽比宜为3~4 、有效水深宜为2.0~25m,超高不应小于04m 四、污水在气浮池分离段停留时间不宜大于10h 五、污水在池内的水平流速不宜大于10mm/s 六、气浮池端部应设置集沫槽 七、池内应设刮沫机,刮沫机的移动速度宜为1~5m/min 2.3.6气浮模型研究得出了一些新概念,如饮用水气浮处理需针尖大小(数十微米)的絮体。 pH对絮体形成和气泡粘附一样重要。在最佳pH时颗粒的乙电位接近于0或为负值,可采用 较高的溢流流速度(≤15m/h)。气浮池的最佳设计是接触区和分离区呈长窄形状的活塞流反安装简易,灵巧的刮渣设备,以便刮渣时不致扰动浮渣层而产生落渣,影响出水水质。 2.3.4 国内外气浮池的设计参数变化范围很大,我国主要采用以下参数: 接触区: 停留时间 > 2.0min 表面负荷率 36~72 m3 /m2 •h 分离区: 表面负荷率 7.2~10.8 m3 /m2 •h 2.3.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 8.2.9 条 气浮池可采用矩 形或圆形。矩形气浮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气浮池应设置反应段,反应时间宜为 10~15min; 二、每格池宽不应大于 4.5m,长宽比宜为 3~4; 三、有效水深宜为 2.0~2.5m,超高不应小于 0.4m; 四、污水在气浮池分离段停留时间不宜大于 1.0h; 五、污水在池内的水平流速不宜大于 10mm/s; 六、气浮池端部应设置集沫槽; 七、池内应设刮沫机,刮沫机的移动速度宜为 1~5m/min。 2.3.6 气浮模型研究得出了一些新概念,如饮用水气浮处理需针尖大小(数十微米)的絮体。 pH 对絮体形成和气泡粘附一样重要。在最佳 pH 时,颗粒的 ζ 电位接近于 0 或为负值,可采用 较高的溢流流速度(≤15m/h)。气浮池的最佳设计是接触区和分离区呈长窄形状的活塞流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