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总 存 进入新的世纪,随着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高 校体育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1.目标取向的变化教育部2002年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了高校课程运动参与目标、 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 把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 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同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从2003年新学年 开始在所有高等学校实施。《标准》提出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 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纲要》和 《标准》的公布及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新 的阶段。新的目标取向,参与运动、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学会 保健、提高素质、增进健康,将取代原有体育教学以技能学习为 主的目标取向。 2.社会职能的变化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 校的三大社会职能。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仅仅担当的是培养人才 的一元职能,而且在高校中还往往被人们当成培养人才的配角看 待,很少涉足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全 面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观念的确立,尤其是北 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