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Fig.7 Proposed pathways for the formation of H-H and H and pathways of BOB40 圆8在H气氛下BPE在NiAC上加氢解聚的途径, Fig.Proposed pathway for catalytic hydrogenolysis of BPE over Ni/AC under H2 atmosphere Ni基催化剂也广泛用于酚类加氢脱氧反应。Caterina等将WZr(OH:在700C的空 气中煅烧2h得到WOZO2,然后以六水合硝酸镍为镍源通过湿浸渍负载Ni制备出Ni WOZO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其对苯酚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在N/ZO2催化 剂中加入WO,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酸性、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率,众而使笨酚在较低温 度150℃、30baH条件下就可以完全发生加氢脱氧反应生成环己烷并且无副产物生成。 除此之外,Ni/WO,-ZO2催化剂在催化烷基酚的HDO中也表现出很强的活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双金属或三金属催化剂由于其优异的活性位点分散性和电子性能, 对木质素的加氢解聚、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脱氧和抑制活性痘点的烧结具有积极的作用。 CoMo/Al:O,双金属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木质素加氢速率,Ha等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 将其作为加氢裂解的催化剂,在300℃下反应120mn,对木质素进行氢解。实验结果表 明,以CoMo/AlO3为催化剂的液体油产率为947%,V集产物主要为脱氧芳香族化合物和环 烷烃。Ni-CuAl,O,和Ni-Fc/Al,O,7等双金属何的协向效应可以提高生物油的氢气利用 率和脱氧率。在超临界抗溶剂(SCCO2)-SAS沉淀是合成多相催化剂的一种绿色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使用硝酸盐水溶液的情况木获得高度分散的催化剂体系。近日, Nesterov等sI人通过超临界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由具有不同金属比例的SiO2稳定的NiCu催化 剂4,0,并以苯甲醚为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加氢脱氧催化性能实验。该催化体系主要的反应 途径是芳香环氢化(HYD)后,形成甲氧基环己烷,再氢化为环己烯,最后环己烯被氢化 为环己烷。其他反应路径包括通过氢解-O-CH键,然后形成苯酚(检测到微量的苯酚)和 苯。该催化剂可使苯甲醚完全转化,环己烷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 Xu等例以拟水铝看在空气中焙烧得到氧化铝为载体,然后以 Ni(NO3)26HO、CuNO0和CoNO26HO为金属源通过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种三金 属Ni-Cu-Co/Al2O催化,并将其应用于生物质衍生物苯酚的原位加氢脱氧。与单金属Ni/ AlO,催化剂双金属Ni-Cu/AlO和Ni-Co/Al,O,催化剂相比,Ni-Cu-Co/AlO催化剂表现 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如图9所示。在240℃、4MPaH2的条件下反应6h就可以得到100% 的苯酚转化率和98.3%的环己烷收率。Ni、C0和Cu三金属之间的协同效应不仅对制氢有 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氢解活性,可以加速环己醇转化为环己烷。 8Fig.7 Proposed pathways for the formation of H⋯H and H+ and pathways of BOB[40] 图 8 在 H2气氛下 BPE 在 Ni/AC 上加氢解聚的途径[42] Fig.8 Proposed pathway for catalytic hydrogenolysis of BPE over Ni/AC under H2 atmosphere[42] Ni 基催化剂也广泛用于酚类加氢脱氧反应。Caterina 等[44]将 W/Zr(OH)4在 700 ℃的空 气中煅烧 2 h 得到 WO3/ZrO2,然后以六水合硝酸镍为镍源通过湿浸渍负载 Ni 制备出 Ni/ WO3/ZrO2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其对苯酚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在 Ni/ZrO2催化 剂中加入 WO3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酸性、比表面积和有序介孔率,从而使苯酚在较低温 度 150 ℃、30 bar H2条件下就可以完全发生加氢脱氧反应生成环己烷并且无副产物生成。 除此之外,Ni/WO3-ZrO2催化剂在催化烷基酚的 HDO 中也表现出很强的活性。 大量的研究表明,双金属或三金属催化剂由于其优异的活性位点分散性和电子性能, 对木质素的加氢解聚、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脱氧和抑制活性位点的烧结具有积极的作用。 CoMo/Al2O3双金属的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木质素加氢速率,Ha 等[45]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 将其作为加氢裂解的催化剂,在 300 ℃下反应 120 min,对木质素进行氢解。实验结果表 明,以 CoMo/Al2O3为催化剂的液体油产率为 94.7%,其产物主要为脱氧芳香族化合物和环 烷烃。Ni-Cu/Al2O3 [46]和 Ni-Fe/Al2O3 [47]等双金属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提高生物油的氢气利用 率和脱氧率。在超临界抗溶剂(SC CO2)-SAS 中沉淀是合成多相催化剂的一种绿色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使用硝酸盐水溶液的情况下获得高度分散的催化剂体系。近日 , Nesterov 等[48]人通过超临界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由具有不同金属比例的 SiO2稳定的 NiCu 催化 剂[49,50],并以苯甲醚为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加氢脱氧催化性能实验。该催化体系主要的反应 途径是芳香环氢化(HYD)后,形成甲氧基环己烷,再氢化为环己烯,最后环己烯被氢化 为环己烷。其他反应路径包括通过氢解-O-CH3键,然后形成苯酚(检测到微量的苯酚)和 苯。该催化剂可使苯甲醚完全转化,环己烷的选择性达到 90%以上。 Xue 等 [51] 以 拟 水 铝 石 在 空 气 中 焙 烧 得 到 氧 化 铝 为 载 体 , 然 后 以 Ni(NO3)2·6H2O、Cu(NO3)2·6H2O 和 Co(NO3)2·6H2O 为金属源通过共浸渍法制备了一种三金 属 Ni-Cu-Co/Al2O3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生物质衍生物苯酚的原位加氢脱氧。与单金属 Ni/ Al2O3催化剂、双金属 Ni-Cu/Al2O3和 Ni-Co/Al2O3催化剂相比,Ni-Cu-Co/Al2O3催化剂表现 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如图 9 所示。在 240 ℃、4 MPa H2的条件下反应 6 h 就可以得到 100% 的苯酚转化率和 98.3%的环己烷收率。Ni、Co 和 Cu 三金属之间的协同效应不仅对制氢有 促进作用,而且具有良好的氢解活性,可以加速环己醇转化为环己烷。 8 录用稿件,非最终出版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