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巴西 第二章巴西农产品市场概沭 农业用地及农业生产概况 巴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用地面积在世界上位居第四,仅次于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其 中四分之三的农业用地为永久性草场。巴西的农业用地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南部地区, 占农业用地的1/2到2/3,为亚热带气候,降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和投入 都处于较高水平,农民的生产技术也较高,巴西大部分的谷物、油料作物和出口的农作物都产 自这个地区;第二类地区包括东北部干旱地带和亚马逊盆地,降雨量不均匀,土壤欠肥沃,农 业技术及基础设施欠发达,农民生产的衣作物一般仅供自己消费。但这个地区出产林木和热带 农产品以供出口。 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耕地面积仍 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可利用开发的土地 约12亿公顷。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 2002年巴西土地总面积85150万公顷,农业用地面积26306万公顷,其中耕地5900万公 顷,永久草场19700公顷。(世界经济年鉴2004/205) 巴西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低于10%,但农业劳动人口的数量却占到了劳动力总 量约20%,巴西农业生产率的低下反映了其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2000年农牧业产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8%。2001年农业增长率为5.11%。咖啡、甘蔗、柑桔产量居世界第一,其 中橙汁约占世界市场的85%,大豆产量为世界第二,玉米居世界第三。除小麦尚需进口外,粮 食基本自给。畜牧业较发达,1980年起实现人均一头牛(资料来源:巴西地理统计局,巴西 年鉴)。 1990年巴西农业人口比重为23%,2001年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到154%(引自国际统计年鉴 2004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改革后,巴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和研究力度,特别是对 那些面向出口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大农场的投资。巴西农业部门又重新焕发生机,巩固了世 界咖啡、大豆出口国的领先地位,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1992 2002年10年间,农牧业总产值累计增长47.31%,年均增长4.31%。据巴西农业部的统计数字 显示,2003年农业总产值为50827亿雷亚尔(约合17527亿美元),同比增长6.54%。农业是 巴西三大产业中最有活力的产业,农业及相关产业在巴西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约40%的 贸易额为农产品贸易。2003年农产品出口总值为30639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44%,进口总 值4791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5848亿美元 二、农业生产结构 1.主要农作物以玉米、稻谷、木薯、大豆、甘蔗、小麦、马铃薯等为主 由于灌溉面积微不足道,巴西农作物产量受气候影响很大。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桔类水 果、桔子汁、甘蔗和咖啡供应国,是世界第二大大豆供应国,世界第三大烟草供应国,也是玉 米、稻谷的主要生产国。2003年巴西主要农作物收获面积及主要农作物的产量见表6 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 巴 西 第二章 巴西农产品市场概述 一、农业用地及农业生产概况 巴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用地面积在世界上位居第四,仅次于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其 中四分之三的农业用地为永久性草场。巴西的农业用地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南部地区, 占农业用地的1/2到2/3,为亚热带气候,降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和投入 都处于较高水平,农民的生产技术也较高,巴西大部分的谷物、油料作物和出口的农作物都产 自这个地区;第二类地区包括东北部干旱地带和亚马逊盆地,降雨量不均匀,土壤欠肥沃,农 业技术及基础设施欠发达,农民生产的农作物一般仅供自己消费。但这个地区出产林木和热带 农产品以供出口。 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耕地面积仍 在不断扩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树草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可利用开发的土地 约12 亿公顷。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甚至有专家认为,巴西将是“21 世纪的世界粮仓”。 2002 年巴西土地总面积 85150 万公顷,农业用地面积 26306 万公顷,其中耕地 5900 万公 顷,永久草场 19700 公顷。(世界经济年鉴 2004/2005) 巴西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份额低于10%,但农业劳动人口的数量却占到了劳动力总 量约 20%,巴西农业生产率的低下反映了其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2000 年农牧业产值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8%。2001年农业增长率为5.11%。咖啡、甘蔗、柑桔产量居世界第一,其 中橙汁约占世界市场的85%,大豆产量为世界第二,玉米居世界第三。除小麦尚需进口外,粮 食基本自给。畜牧业较发达,1980 年起实现人均一头牛(资料来源:巴西地理统计局,巴西 年鉴)。 1990年巴西农业人口比重为23%,2001年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到15.4%(引自国际统计年鉴 2004 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改革后,巴西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和研究力度,特别是对 那些面向出口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的大农场的投资。巴西农业部门又重新焕发生机,巩固了世 界咖啡、大豆出口国的领先地位,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产量。1992~ 2002年10年间,农牧业总产值累计增长47.31%,年均增长4.31%。据巴西农业部的统计数字 显示,2003年农业总产值为5082.7亿雷亚尔(约合1752.7亿美元),同比增长6.54%。农业是 巴西三大产业中最有活力的产业,农业及相关产业在巴西国际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约 40% 的 贸易额为农产品贸易。2003 年农产品出口总值为 306.39 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 44%,进口总 值 47.91 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 258.48 亿美元。 二、农业生产结构 1.主要农作物以玉米、稻谷、木薯、大豆、甘蔗、小麦、马铃薯等为主。 由于灌溉面积微不足道,巴西农作物产量受气候影响很大。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桔类水 果、桔子汁、甘蔗和咖啡供应国,是世界第二大大豆供应国,世界第三大烟草供应国,也是玉 米、稻谷的主要生产国。2003 年巴西主要农作物收获面积及主要农作物的产量见表 2 - 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