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方法一:在原梁上增加一长度为a的副梁CD,将P作用在副梁上,如图63b所示。使 M。=M面M:-学.M=那a a=4.95m≈5.0m 根据式(67),副梁的截面应为 40×5×10 4 120 -=4.17×103(mm3) 副梁CD工字钢的型号为25b,W.=423cm3。 方法二:在原梁上下艺缘各焊一长度为a,截面为80mm×10mm的钢板条,如图6-3c所 示。加焊钢板后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 1.=711x102+2×(7×80x103+80x10x1452)=10.,47x102(mm 50x10115MPac]-120 MPa 10.47×107 焊钢板后的截面能满足梁的强度条件。 本题要点 1.梁的截面选择 2.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具体采用那种措施,应视具体条件而定。若仅为一次性的载 荷加大,则采用方法一:若为永久性的加大吊车起重载荷,则采用方法二。 例6-4矩形截面梁由两种材料粘结在一起制成,受到弯矩M作用。设梁弯曲时平面假设 仍然成立。已知E,=4E,。(1)绘出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图。(2)求当M=5 kN·m,h=2b=100mm时,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4234MP4 92.0 a (e) (b) 例图6-4 解:()因平面假定仍然成立,故应变沿截面高度为线性分布,式6=二仍然成立。式 中P为中性层的曲率半径,y为截面上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因E,≠E2,但N=0,故中 方法一:在原梁上增加一长度为 a 的副梁 CD,将 P 作用在副梁上,如图 6-3b 所示。使 M [M ] C = ,而 ) 2 2 ( 2 P l a M C = − ,[ ] [] M =Wz 。 ) 10 5.08 10 120 2 2 8 2 40 6 5 −  =   a ( a = 4.95m  5.0m 根据式(6-7),副梁的截面应为   5 6 max 4.17 10 120 40 5 10 4 1 =      =  M Wz (mm3) 副梁 CD 工字钢的型号为№25b,Wz = 423 cm3。 方法二:在原梁上下艺缘各焊一长度为 a,截面为 80mm×10mm 的钢板条,如图 6-3c 所 示。加焊钢板后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为 7 3 2 7 80 10 80 10 145 ) 10.47 10 12 1 I z = 7.1110 + 2 (   +   =  (mm4) 115 10.47 10 80 10 150 7 6 max max max =    = = z I M y  NPa<  =120 NPa 焊钢板后的截面能满足梁的强度条件。 本题要点 1.梁的截面选择 2.提高梁承载能力的措施。具体采用那种措施,应视具体条件而定。若仅为一次性的载 荷加大,则采用方法一;若为永久性的加大吊车起重载荷,则采用方法二。 例 6-4 矩形截面梁由两种材料粘结在一起制成,受到弯矩 M 作用。设梁弯曲时平面假设 仍然成立。已知 E1 = 4E2 。(1)绘出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的分布图。(2)求当 M = 5 kN·m, h = 2b =100 mm 时,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解:(1)因平面假定仍然成立,故应变沿截面高度为线性分布,式   y = 仍然成立。式 中  为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y 为截面上的点到中性轴的距离。因 E1  E2 ,但 N = 0 ,故中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