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经济理论 结论:()民主制下政府倾向于实行收入再分配(将高收入人群收人的一 部分通过财政手段分配给低收人人群):(2)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倾向于部 分地抵消选票的平等分配的影响,尤其是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3) 政府可以同时从事收益率极其不同的公共工程。作者的-,个基本结论 是:即使私人部门是完全竞争的,政府的选票最大化行为仍然会阻碍经 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三部分(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研究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的问题: 信息成本对选民行为的影响。选民获得政治信息是为了两个目的:() 帮助他们作出关于投票的决策,(2)构成可以影响政府政策的奥论。作 者强调指出了:()理性的决策者仅仅获得一部分信息,(2)信息提供者 提供的信息均是有偏的(biased):(3)理性的选民选择系统地依赖特定的 信息来源。信息成本的存在及劳动分工,导致选民知情程度的差别, 并由此导致政治权力实际分配的不平等。一个特别的后果是:理性的 政府的经济决策倾向于有利于生产者而不利于消费者。这可以看作是 “集中的少数打败分散的多数”的一个特例。另一个后果是影响选民 是否投票的行为。投票成本的存在,使得一部分选民选择弃权,这进 一步影响到政治权力的分配。一般而言,低收人群体中的弃权率高于 高收人群体。 本书最后一部分对全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精练的总结。第十五章 对传统的关于政府行为的经济理论做了-一个概括的评述。这里特别值 得提出注意的是作者强调指出的下述事实:传统的关于政府行为的经济 理论中隐含的利他主义的假设与经济学理论中关于私人经济行为的自利 假设之间存在蓉明显的不一致。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的任何政策 行为(最大化全社会的福利或仅仅某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取决于将 政府成员的自利与上述行为联系起来的制度安排。由此引出作者的两 个基本主张:()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必须置于一个特定的政治制度 中,(2)经济学的分析必须同政治学的分析结合起来。第十六章(最后一 章)对从两个基本假设(政党的最大化选票假设与选民的政治理性假设)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