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城的挚友黄曾樾,6月16日他写下了《夜坐怀荫亭》这首感人的诗篇。诗 别君匝月如经岁,每对云峦念起居。想见乌山寥寂夜,一灯犹自 理残书。(6) 诗末注:“荫亭闲暇时,辄以修补残书为娱。尝作《为书延寿图》。”此诗似 乎平淡无奇,诗人正是通过自然、凝炼的诗句,来抒写他与黄曾樾之间兄 弟般的情谊。诗中静穆的诗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诗末的注还可以了 解到,黄曾樾曾作《为书延寿图》。 1963年8月黄寿祺赴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1964年4月返回福 州。1963年重阳节,黄寿祺于北京作《次韵答笠山兼怀荫亭》: 南朔遨游任所之,岂缘名利竞奔驰?别来又届重阳节,诗到常钦 字师。治易何曾排正叔,赏音能不忆钟期。怀人独自看秋月,不觉 凉飚掠鬓丝。(7) 诗中表达了诗人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不是为了名利而奔忙。重阳佳节 来临的时候,他十分思念包树棠(字笠山,号伯芾,1900-1981)、黄曾樾 等常作“一字之师”的好友。诗人在“治易何曾排正叔”句末注:“笠山于 《易》宗程氏,而余则妄欲兼宗汉宋,而网罗古今,故亦不排斥正叔之所 长。”黄寿祺研《易》,从不排斥程颐易学。程颐(10333-1107),字正叔, 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学家,著有《伊川经说》、《伊川易传》等 黄寿祺在《论易学之门庭》等论文中论述了他的“从源溯流”“强干弱枝” 等治易思想。这首诗明确表达了他“兼宗汉宋,而网罗古今,故亦不排斥 正叔之所长”的治易主张。诗中饱含着对包树棠、黄曾樾两位好友的思念6 城的挚友黄曾樾,6 月 16 日他写下了《夜坐怀荫亭》这首感人的诗篇。诗 云: 别君匝月如经岁,每对云峦念起居。想见乌山寥寂夜,一灯犹自 理残书。(6) 诗末注:“荫亭闲暇时,辄以修补残书为娱。尝作《为书延寿图》。”此诗似 乎平淡无奇,诗人正是通过自然、凝炼的诗句,来抒写他与黄曾樾之间兄 弟般的情谊。诗中静穆的诗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诗末的注还可以了 解到,黄曾樾曾作《为书延寿图》。 1963 年 8 月黄寿祺赴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1964 年 4 月返回福 州。1963 年重阳节,黄寿祺于北京作《次韵答笠山兼怀荫亭》: 南朔遨游任所之,岂缘名利竞奔驰?别来又届重阳节,诗到常钦 一字师。治易何曾排正叔,赏音能不忆钟期。怀人独自看秋月,不觉 凉飚掠鬓丝。(7) 诗中表达了诗人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不是为了名利而奔忙。重阳佳节 来临的时候,他十分思念包树棠(字笠山,号伯芾,1900-1981)、黄曾樾 等常作“一字之师”的好友。诗人在“治易何曾排正叔”句末注:“笠山于 《易》宗程氏,而余则妄欲兼宗汉宋,而网罗古今,故亦不排斥正叔之所 长。”黄寿祺研《易》,从不排斥程颐易学。程颐(10333-1107),字正叔, 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易学家,著有《伊川经说》、《伊川易传》等。 黄寿祺在《论易学之门庭》(8)等论文中论述了他的“从源溯流”、“强干弱枝” 等治易思想。这首诗明确表达了他“兼宗汉宋,而网罗古今,故亦不排斥 正叔之所长”的治易主张。诗中饱含着对包树棠、黄曾樾两位好友的思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