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高257公分。正面额题篆文‘桥亭卜卦砚’,左右两侧草书:‘此石吾友也, 不食而坚。语有之:人心如石,不如石坚。谁似当年采薇不食守义贤也’。 砚根篆文‘大清乾隆丙申(二十一年、1756)秋八月广西太平太守査礼宝 藏’。砚背面楷书题:‘宋谢侍郎砚’,‘程文海铭’,‘大明永乐丙申(十四 年,1416)七月,洪水去,桥亭易为先生祠,扣(音hu,古掘字)地得之, 闽后学赵元’。”③虽然黄寿祺不知道“桥亭卜卦砚”尚在天津,但这并不影 响这首诗的内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谢枋得这位爱国英雄的敬意,这也 是黄寿祺进一步对好友黄曾樾爱国思想和行为的肯定。在《六庵吟稿·朝 阳集》未刊稿中,黄寿祺在这两首诗的后一行写道:“荫亭曾嘱书好赠之, 迄今未书,附记于此。”这说明,黄曾樾十分喜爱这两首诗。 在《六庵吟稿·朝阳集》未刊稿中,存有黄寿褀1960年秋所作《闻荫 亭长子能容结婚,书此以贺》诗一首,诗云: 海上清秋月倍囻,欣闻嘉耦缔良缘。一书远慰阿翁意,红烛高烧 照绮筵。 黄曾樾长子黄海(字能容),1948年7月自厦门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在台湾 电力公司工作。1960年,海峡两岸一衣带水,但亲人无法相见。“一书远慰 阿翁意”,使人联想起“家书抵万金”的岁月。黄海报喜的家书,跨越海峡 远慰亲人。黄寿祺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抒发自己欣闻黄海喜结良缘、内 心充满喜悦之情,同时,他以诗表达自己对黄海一家真诚、美好的祝福。 黄寿祺与黄曾樾亲密的友谊跃然纸上 1961年5月至6月,黄寿祺与福建师范学院管长墉、俞元桂等好友一 起在武夷山疗养院疗养。黄寿褀身在武夷山的仙境中,依然惦念着远在榕5 高 2.57 公分。正面额题篆文‘桥亭卜卦砚’,左右两侧草书:‘此石吾友也, 不食而坚。语有之:人心如石,不如石坚。谁似当年采薇不食守义贤也’。 砚根篆文‘大清乾隆丙申(二十一年、1756)秋八月广西太平太守查礼宝 藏’。砚背面楷书题:‘宋谢侍郎砚’,‘程文海铭’,‘大明永乐丙申(十四 年,1416)七月,洪水去,桥亭易为先生祠,抇(音 hu,古掘字)地得之, 闽后学赵元’。”(5)虽然黄寿祺不知道“桥亭卜卦砚”尚在天津,但这并不影 响这首诗的内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谢枋得这位爱国英雄的敬意,这也 是黄寿祺进一步对好友黄曾樾爱国思想和行为的肯定。在《六庵吟稿·朝 阳集》未刊稿中,黄寿祺在这两首诗的后一行写道:“荫亭曾嘱书好赠之, 迄今未书,附记于此。”这说明,黄曾樾十分喜爱这两首诗。 在《六庵吟稿·朝阳集》未刊稿中,存有黄寿祺 1960 年秋所作《闻荫 亭长子能容结婚,书此以贺》诗一首,诗云: 海上清秋月倍圆,欣闻嘉耦缔良缘。一书远慰阿翁意,红烛高烧 照绮筵。 黄曾樾长子黄海(字能容),1948 年 7 月自厦门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在台湾 电力公司工作。1960 年,海峡两岸一衣带水,但亲人无法相见。“一书远慰 阿翁意”,使人联想起“家书抵万金”的岁月。黄海报喜的家书,跨越海峡 远慰亲人。黄寿祺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抒发自己欣闻黄海喜结良缘、内 心充满喜悦之情,同时,他以诗表达自己对黄海一家真诚、美好的祝福。 黄寿祺与黄曾樾亲密的友谊跃然纸上。 1961 年 5 月至 6 月,黄寿祺与福建师范学院管长墉、俞元桂等好友一 起在武夷山疗养院疗养。黄寿祺身在武夷山的仙境中,依然惦念着远在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