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文琦等:水资源胁迫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与策略研究—一以榆林市为例 表32000~2005年间榆林市水资源胁迫度测算结果 年份 胁迫度 隶属度 重度胁迫 80 重度胁迫 0.517 重度胁迫 中度胁迫 逐60 重度胁迫 2005 0.520 重度胁迫 40 口第三产业 3水资源胁迫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及用水态势 囚第二产业 20 3第一产业 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和当地自然资源的丰度是拉动榆林 市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经济发展依靠当地大储量的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能源矿产作为资本。能源开发需用大量水资源作为保障,对 年份 于维持当地粮食和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也需要 大量的水资源作为保障。因此,榆林市在农业生产和以能源 开发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三者之间产生了激烈 的水资源争夺。 3.1农业产值比例逐渐下降,但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农业结构 致使用水份额仍占绝对比重,粗放式的经营理念和广种薄收 000 的生产方式导致衣业用水效益低下 1978-2005年,榆林市农业产值由2.10亿元增加到274 亿元,但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58.70:2000:21.30演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变到2005年的8.60:6240:29.00图1),28年间农业产值 例下降了50.10%:三次产业用水方面,农业依然是“用水大 户”(图1),2005年农业用水量511亿m,占总用水量的 图12000-2006年榆林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及用水比例 80.72%。农业内部种植业用水占绝对份额,2005年农业用地面积的20.00%上升到6240%,尤其以重工业上升最为迅猛 15871×10hm,其中种植业、林业、牧草业、渔业用地面积分1978年,轻工业与重工业比重分别为6720:3280,1993年 别为14525×10hm2098×10hm2204×10+hm2344×10hm2,重工业产值比例超过了轻工业,2000年以后更是维持在 用水分别为487亿m、011亿m3、0.04亿m3、0.09亿m,分90%以上,2004年达到了98.6%(表4)。重工业主要以煤炭 别占农业总用水量的9530%2.15%、078%、1.77%。种植业、石油、火电等耗水量大的工业为主,煤炭开采量由1978年的 林业、牧草和渔业每公顷用水量分别为335284m/hm2、138221108.20万t增加到2005年的6560万t,火电由1978年的 m/hm2、193628m/hmr2250291m/hm。可以看出,种植业面0.59×10%kw增加到2005年的68.50×10%kw。原油加工也从 积大,用水量多,产出效益低,主要以高耗水的粮食作物种植2000年的4536亿t增加到2005年的79.52亿to用水方面, 为主,而林牧业用水量相对较小,产出效益高。榆林市农业灌虽然万元产值取水量由1998年的20899m3降低到2005年 溉依然采用漫灌方式,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农业所采取的的32.03m,但用水总量从1998年的0.50亿m3上升到2005 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用水效益低下。 年的0.64亿m,增幅为25.4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导 3.2第二产业产值快速上升,用水量也呈现放大趋势,以重致工业用水效益低下,1998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 工业增长为主,重复利用率低,地下水取用量大,与生活用水14.85%,2005年达到最高水平也只有2578%,远低于全国平 挣抢水源 均水平(53%)工业用水一半以上取自于地下水,1998年地下 2005年,榆林市第二产业产值19984亿元,相对于1978水取用比例6599%,2005年减少到51.20%,工业用水取用 年072亿元翻了27756倍,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978年地下水,造成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挣抢水源 表41990-2005年工业产值中轻、重工业产值比例 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轻工业61854.153.044.440.935.532225925517211.65.65 重工业38.245.947.055659.164.567.874.174.582888494.494.696.698.691.1 3.3人口持续增加,未来生活用水呈稳步增长趋势;能源矿325万人左右,大牲畜将达到42万头左右,存栏猪72万头左 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促使右,存栏羊420万只左右。农村年生活用水将达到076亿m, 生态用水猛增 城市每年生活用水达到0.26亿m3。 1978至2005年,榆林市人口由227.52万人增至351.63 2005年,榆林市公共卫生与生态用水总计达768万m 万人,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5‰右。随着人们生活是1998年(111万m)的692倍。随着生态环境示范区的建 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速率的加快,人均生活用水量与生活用设,加之矿区生态重建等,估计2010年全市每年生态用水量 水总量均会快速增加。预计到2010年以后,农业人口将达到约为1.16亿m,2020年全市每年生态用水量约为210亿m3第 1 期 文 琦等:水资源胁迫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与策略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表 3 2000~2005 年间榆林市水资源胁迫度测算结果 年 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胁迫度 0.515 0.501 0.517 0.496 0.510 0.520 隶属度 重度胁迫 重度胁迫 重度胁迫 中度胁迫 重度胁迫 重度胁迫 3 水资源胁迫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及用水态势 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和当地自然资源的丰度是拉动榆林 市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经济发展依靠当地大储量的 能源矿产作为资本。能源开发需用大量水资源作为保障,对 于维持当地粮食和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也需要 大量的水资源作为保障。因此,榆林市在农业生产和以能源 开发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三者之间产生了激烈 的水资源争夺。 3.1 农业产值比例逐渐下降,但以种植业为主导的农业结构 致使用水份额仍占绝对比重,粗放式的经营理念和广种薄收 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用水效益低下 1978- 2005 年,榆林市农业产值由 2.10 亿元增加到 27.47 亿元,但三次产业构成由 1978 年的 58.70∶20.00∶21.30 演 变到 2005 年的 8.60∶62.40∶29.00(图 1),28 年间农业产值 比例下降了 50.10%;三次产业用水方面,农业依然是“用水大 户”(图 1),2005 年农业用水量 5.11 亿 m3 ,占总用水量的 80.72%。农业内部,种植业用水占绝对份额,2005年,农业用地面积 158.71×104 hm2 ,其中种植业、林业、牧草业、渔业用地面积分 别为 145.25×104 hm2 、0.98×104 hm2 、2.04×104 hm2 、3.44×104 hm2 , 用水分别为 4.87 亿 m3 、0.11 亿 m3 、0.04 亿 m3 、0.09 亿 m3 ,分 别占农业总用水量的 95.30%、2.15%、0.78%、1.77%。种植业、 林业、牧草和渔业每公顷用水量分别为 3352.84m3 /hm2 、1382.21 m3 /hm2 、1936.28 m3 /hm2 、2502.91 m3 /hm2 。可以看出,种植业面 积大,用水量多,产出效益低,主要以高耗水的粮食作物种植 为主,而林牧业用水量相对较小,产出效益高。榆林市农业灌 溉依然采用漫灌方式,极大的浪费了水资源,农业所采取的 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用水效益低下。 3.2 第二产业产值快速上升,用水量也呈现放大趋势,以重 工业增长为主,重复利用率低,地下水取用量大,与生活用水 挣抢水源 2005 年,榆林市第二产业产值 199.84 亿元,相对于 1978 年(0.72 亿元)翻了 277.56 倍,产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 1978 年 的 20.00%上升到 62.40%,尤其以重工业上升最为迅猛, 1978 年,轻工业与重工业比重分别为 67.20∶32.80,1993 年 重工业产值比例超过了轻工业,2000 年以后更是维持在 90%以上,2004 年达到了 98.6%(表 4)。重工业主要以煤炭、 石油、火电等耗水量大的工业为主,煤炭开采量由 1978 年的 108.20 万 t 增加到 2005 年的 6560 万 t,火电由 1978 年的 0.59×108 kw增加到 2005 年的 68.50×108 kw。原油加工也从 2000 年的 45.36 亿 t 增加到 2005 年的 79.52 亿 t。用水方面, 虽然万元产值取水量由 1998 年的 208.99 m3 降低到 2005 年 的 32.03m3 ,但用水总量从 1998 年的 0.50 亿 m3 上升到 2005 年的 0.64 亿 m3 ,增幅为 25.49%。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导 致工业用水效益低下,1998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 14.85%,2005 年达到最高水平也只有 25.78%,远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53%)。工业用水一半以上取自于地下水,1998 年地下 水取用比例 65.99%,2005 年减少到 51.20%,工业用水取用 地下水,造成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挣抢水源。 表 4 1990- 2005 年工业产值中轻、重工业产值比例 轻工业 重工业 1990 61.8 38.2 1992 53.0 47.0 1991 54.1 45.9 1993 44.4 55.6 1994 40.9 59.1 1995 35.5 64.5 1996 32.2 67.8 1997 25.9 74.1 1999 17.2 82.8 1998 25.5 74.5 2000 11.6 88.4 2001 5.6 94.4 2002 5.4 94.6 2003 3.4 96.6 2004 1.4 98.6 2005 8.9 91.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三 产 产 值 比 例(%)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三 产 用 水 比 例(%)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图 1 2000- 2006 年榆林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及用水比例 3.3 人口持续增加,未来生活用水呈稳步增长趋势;能源矿 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促使 生态用水猛增 1978 至 2005 年,榆林市人口由 227.52 万人增至 351.63 万人,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维持在 5‰左右。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速率的加快,人均生活用水量与生活用 水总量均会快速增加。预计到 2010 年以后,农业人口将达到 325 万人左右,大牲畜将达到 42 万头左右,存栏猪 72 万头左 右,存栏羊 420 万只左右。农村年生活用水将达到 0.76 亿m3 , 城市每年生活用水达到 0.26 亿 m3 。 2005 年,榆林市公共卫生与生态用水总计达 768 万 m3 , 是 1998 年(111 万 m3 )的 6.92 倍。随着生态环境示范区的建 设,加之矿区生态重建等,估计 2010 年全市每年生态用水量 约为 1.16 亿 m3 ,2020 年全市每年生态用水量约为 2.10 亿 m3 年份 年份 9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