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中国近现代园林 19世纪末,中国封律文化浦着封律社会的解体而日趋没落,古典园林亦更加暴成其衰微 的倾向。进人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园林作为世界性的文化潮流不晰地 冲击着古老民族的传统。处在这样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社会急剧变革的时候,中国新园林的 发展也相应地经历着一个严峻的由现代化启蒙而导致的变革过程 一由封闭的、古典的体系 向着开放的、非古典体系的转化过程。 (一)、中国近代公园 1840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园林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标志 是: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人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 中国园林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得到了 发展。一些高等院校,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开设了造园课程。1928年曾成 立中国造园学会。 1、租界的公园鸦片战争后,帝因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建立租界。他们用掠 夺的中国人民的财富,在租界建造公园,以满足殖民者的需要,并长期不准中国人进入。 这种公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的外滩公园,或称外滩花园(现黄浦公园,建于1868年),虹口 公园(建于1900年),法国公园(又名顾家宅公园,现复兴公园.建于1908年):天津的英 因公园(现解放公园,建于1887年、。法国公园(现中山公园.建于1917年)等。1926年, 在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影响下,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才内定将公园对中国人开放,后于 1928年付诸实施。 2、中国自建的公园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年便出现了首批中国 自建的公园。其中有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建于1897年),无锡的城中公园(建于1906年), 北京农事实验常附属公园(现北京动物园的一部分),南京玄武湖公园等。这些公园多为清朝 地方当局所开辟,只右无锡城中公园为当地商人华济营建。 许多城市(主要在沿海和长江流域)也陆续建立公园。有些是新建的,如广州的中央公园和 重庆中央公园(建于1926年,现人民公园):南京的中山陵(建于1926一1929年)。有些是 将过去的衙署园林或孔庙开放,供公众游览,如四川新繁的东湖公园(1926年开放),上海 的文庙公园(1927年开放,现南市区文化馆)。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 抗日战争爆发直至1949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3.西方造园艺术的传入西方造园艺术传人中国,虽然可上溯到清代乾隆时期的圆明园 西洋楼,甚至明末清初东南沿海一带一些绅商的私人花园,但影响很小。租界建造的公园 和宅园才使西方造园艺术为较多的人所认识。租界公园的风格,以当时盛行世界的英国式为 主。小公园以英国维多利亚式较多,如上海的外滩公园和天津的英国公园:大公园如上海的 虹口公园和兆风公园(现中山公园,建于1914年)多为英国风景式的 其他风格的造园手法,在租界的公园和那个时期的一些中国园林中也可以找到。例如上海的 凡尔登公园(现国际俱乐部)和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法因勒诺特式风格:河南鸡公山 的顾楼和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显然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上海的汇山公园(现杨浦区 劳动人民文化宫)局部风景区是荷兰式的风格。四、中国近现代园林 19 世纪末,中国封建文化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而日趋没落,古典园林亦更加暴露其衰微 的倾向。进人 20 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园林作为世界性的文化潮流不断地 冲击着古老民族的传统。处在这样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社会急剧变革的时候,中国新园林的 发展也相应地经历着一个严峻的由现代化启蒙而导致的变革过程——由封闭的、古典的体系 向着开放的、非古典体系的转化过程。 (一)、中国近代公园 1840 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园林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标志 是: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人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 中国园林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得到了 发展。一些高等院校,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开设了造园课程。1928 年曾成 立中国造园学会。 1、租界的公园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建立租界。他们用掠 夺 的中国人民的财富,在租界建造公园,以满足殖民者的需要,并长期不准中国人进入。 这种公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的外滩公园,或称外滩花园(现黄浦公园,建于 1868 年),虹口 公园(建于 1900 年),法国公园(又名顾家宅公园,现复兴公园.建于 1908 年);天津的英 国公园(现解放公园,建于 1887 年、。法国公园(现中山公园.建于 1917 年)等。1926 年, 在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影响下,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才内定将公园对中国人开放,后于 1928 年付诸实施。 2、中国自建的公园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年便出现了首批中国 自建的公园。其中有齐齐哈尔的龙沙公园(建于 1897 年),无锡的城中公园(建于 1906 年), 北京农事实验常附属公园(现北京动物园的一部分),南京玄武湖公园等。这些公园多为清朝 地方当局所开辟,只有无锡城中公园为当地商人集资营建。 许多城市(主要在沿海和长江流域)也陆续建立公园。有些是新建的,如广州的中央公园和 重庆中央公园(建于 1926 年,现人民公园);南京的中山陵(建于 1926—1929 年)。有些是 将过去的衙署园林或孔庙开放,供公众游览,如四川新繁的东湖公园(1926 年开放),上海 的文庙公园(1927 年开放,现南市区文化馆)。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国已经建有数百座公园。 抗日战争爆发直至 1949 年,各地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3.西方造园艺术的传入 西方造园艺术传人中国,虽然可上溯到清代乾隆时期的圆明园 西 洋楼,甚至明末清初东南沿海一带一些绅商的私人花园,但影响很小。租界建造的公园 和宅园才使西方造园艺术为较多的人所认识。租界公园的风格,以当时盛行世界的英国式为 主。小公园以英国维多利亚式较多,如上海的外滩公园和天津的英国公园;大公园如上海的 虹口公园和兆风公园(现中山公园,建于 1914 年)多为英国风景式的。 其他风格的造园手法,在租界的公园和那个时期的一些中国园林中也可以找到。例如上海的 凡尔登公园(现国际俱乐部)和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法国勒诺特式风格;河南鸡公山 的颐楼和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显然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上海的汇山公园(现杨浦区 劳动人民文化宫)局部风景区是荷兰式的风格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