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章《儒林外史》 第一节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 、吴敬梓的生平 吴敬梓原是醉心举业的儒生,但终于成为弃绝仕进的寒士;原是封建官僚家 族的纨绔浪子,但终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逆子贰臣。他不仅是旧科举、旧礼教 的背叛者,也是新思想、新制度的探索者。其生平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701--1721):为少年读书、准备应举时期。显赫的科举门 第,陪父到赣榆任所,父亲对其思想性格的影响,考取秀才为其一生最髙功名 2.第二阶段(1722--1732):为返回故乡、独立支撑家庭时期。父亲无故 被免、抑郁而死,族人侵夺遗产,放诞不羁以致家产散尽,乡试落第,与故乡的 决裂。 3.第三阶段(1733--1754):为移家南京、从事著书时期。以病坚辞博学 鸿词科廷试,放弃秀才学籍,乾隆南巡时企足髙卧,从事《儒林外史》的写作, 客死扬州。 二、吴敬梓的创作 1.吴敬梓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十二卷,已佚。今存乾隆年间刊行之四卷 本,为他四十岁之前的诗文作品。建国后陆续发现《文木山房集》以外的诗文三 十馀篇;1999年发现《文木山房诗说》,从中可看出他的治经思想。 2.《儒林外史》的版本历来有五十回本、五十五回本、五十六回本等歧说, 但前两个版本迄今均未见到。现存最早的刻本是1803年卧闲草堂的巾箱本,五十 六回。此本的第五十六回是否出自吴敬梓的手笔,学术界有较大争议。 第二节《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文士生活和精神状态的现实主义描写,绘制出一轴 色彩斑斓的士林人物长卷。它以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为中心,站在俯视整个封建 文化的高度,对科举制度统治下的儒林群像和儒林心态作了深刻的剖析,既是-9 第三章 《儒林外史》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 一、吴敬梓的生平 吴敬梓原是醉心举业的儒生,但终于成为弃绝仕进的寒士;原是封建官僚家 族的纨绔浪子,但终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逆子贰臣。他不仅是旧科举、旧礼教 的背叛者,也是新思想、新制度的探索者。其生平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701――1721):为少年读书、准备应举时期。显赫的科举门 第,陪父到赣榆任所,父亲对其思想性格的影响,考取秀才为其一生最高功名。 2. 第二阶段(1722――1732):为返回故乡、独立支撑家庭时期。父亲无故 被免、抑郁而死,族人侵夺遗产,放诞不羁以致家产散尽,乡试落第,与故乡的 决裂。 3. 第三阶段(1733――1754):为移家南京、从事著书时期。以病坚辞博学 鸿词科廷试,放弃秀才学籍,乾隆南巡时企足高卧,从事《儒林外史》的写作, 客死扬州。 二、吴敬梓的创作 1. 吴敬梓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十二卷,已佚。今存乾隆年间刊行之四卷 本,为他四十岁之前的诗文作品。建国后陆续发现《文木山房集》以外的诗文三 十馀篇;1999 年发现《文木山房诗说》,从中可看出他的治经思想。 2. 《儒林外史》的版本历来有五十回本、五十五回本、五十六回本等歧说, 但前两个版本迄今均未见到。现存最早的刻本是 1803 年卧闲草堂的巾箱本,五十 六回。此本的第五十六回是否出自吴敬梓的手笔,学术界有较大争议。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文士生活和精神状态的现实主义描写,绘制出一轴 色彩斑斓的士林人物长卷。它以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为中心,站在俯视整个封建 文化的高度,对科举制度统治下的儒林群像和儒林心态作了深刻的剖析,既是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