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高行健作品集·长篇小说卷 位了。他这本小册子立刻获得了其他作家的共鸣,王蒙、刘心 武、冯骥才、李陀都曾先后发表意见和书评。 当然,谈论小说的艺术是一回事,在创作上把艺术表现出 来是另一回事。在同代的小说作家中,钟阿城、韩少功、莫言、 古华、张贤亮、史铁生、贾平凹、残雪、李锐、叶之蓁、郑万隆等 都表现出了极不相同的独特风格,高行健也是其中的一位。 虽然他的声名主要来自戏剧的创新,但他在小说方面却一直 在默默地耕耘,所流的汗水,并不下于在戏剧创作方面的辛 劳。他在小说创作上第一张出色的成绩单,是《联合文学》于 一九八九年为他出版的(给我老爷买鱼竿》短篇小说集,共收 录了十七个短篇。关注小说艺术的人,不难发现高行健不想 重复写实主义所遵循的反映社会人生的老路,甚至于他企图 摆脱一向认为是小说核心成分的情节和人物。那么一篇小 说,既不企图反映社会和人生,又不专注于情节的建构和人物 的塑造,还能剩下些什么呢?用高行健自己的话来说:“我以 为小说这门语言的艺术归根结柢是语言的实现,而非对现实 的模写。小说之所以有趣,因为用语言居然也能唤起读者真 切的感受。”(《给我老爷买鱼竿,跋》)。 把小说的写作提升到语言艺术的层次,其实也正是伟大 的小说家早已服膺的原则。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 《语言学通论》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有两个基础的概 念:一是“意符”(Signifiant)与“意旨”(Signifie)之间的相应关 系;二是这二者的关系所具有的“符号的专断性”(L'arbitaire de Signe)。十九世纪的小说家所追求的正是意符与意旨的相 应。福楼拜曾强调每一片树叶都是独一无二的,好的小说家 mr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