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本金和利息。按照借款合同,公司在借款逾期未还期间,仍然必须按照原利率支付利息,如 果逾期期间超过2个月,银行还将加收1%的罚息。 月10日,银行将其对甲公司的债权全部划给资产管理公司。 12月1日,甲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重组日为12月1日,与债 务重组有关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的所有权划转及相关法律手续均于当日办理完毕。有关债务 重组及相关资料如下: ①资产管理公司首先豁免甲公司所有积欠利息。 ②甲公司用一辆小轿车和一栋别墅抵偿债务640万元。该小轿车的原价为150万元,累 计折旧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该别墅原价为600万元,累计折旧为100万元,公 允价值为550万元。两项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③资产管理公司对甲公司的剩余债权实施债权转股,资产管理公司由此获得甲公司普通 股1000万股,每股市价为4元 (3)20×4年发生的与资产置换有关的事项如下: 12月1日,甲公司由于经营业绩滑坡,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与资产管 理公司控股的乙公司(该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资产置换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将 前述新建厂房、部分库存商品和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与乙公司所开发的商品房和一栋办公楼进 行置换。资产置换日为12月1日。与资产置换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所换出库存商品和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400万元和400万元,公允 价值分别为200万元和1800万元;甲公司已为库存商品计提了202万元的跌价准备,没有 为土地使用权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所换出的新建厂房的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甲公司对 新建厂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10万元。 ②乙公司用于置换的商品房和办公楼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000万元和2000万元,公允价 值分别为6500万元和1500万元。其中,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3000万元。 假定甲公司对换入的商品房和办公楼没有改变其原来的用途,12月1日的公允价值即 为当年年末的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 假定不考虑与厂房建造、债务重组和资产置换相关的税费 要求: (1)确定与所建造厂房有关的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并计算确定为建造厂房应 当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2)编制甲公司在20×2年12月31日与该专门借款利息有关的会计分录。本金和利息。按照借款合同,公司在借款逾期未还期间,仍然必须按照原利率支付利息,如 果逾期期间超过 2 个月,银行还将加收 1%的罚息。 11 月 10 日,银行将其对甲公司的债权全部划给资产管理公司。 12 月 1 日,甲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债务重组日为 12 月 1 日,与债 务重组有关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的所有权划转及相关法律手续均于当日办理完毕。有关债务 重组及相关资料如下: ①资产管理公司首先豁免甲公司所有积欠利息。 ②甲公司用一辆小轿车和一栋别墅抵偿债务 640 万元。该小轿车的原价为 150 万元,累 计折旧为 30 万元,公允价值为 90 万元。该别墅原价为 6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100 万元,公 允价值为 550 万元。两项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 ③资产管理公司对甲公司的剩余债权实施债权转股,资产管理公司由此获得甲公司普通 股 1000 万股,每股市价为 4 元。 (3)20×4 年发生的与资产置换有关的事项如下: 12 月 1 日,甲公司由于经营业绩滑坡,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与资产管 理公司控股的乙公司(该公司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资产置换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将 前述新建厂房、部分库存商品和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与乙公司所开发的商品房和一栋办公楼进 行置换。资产置换日为 12 月 1 日。与资产置换有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所换出库存商品和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分别为 1400 万元和 400 万元,公允 价值分别为 200 万元和 1800 万元;甲公司已为库存商品计提了 202 万元的跌价准备,没有 为土地使用权计提减值准备。甲公司所换出的新建厂房的公允价值为 6000 万元。甲公司对 新建厂房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 210 万元。 ②乙公司用于置换的商品房和办公楼的账面价值分别为 4000 万元和 2000 万元,公允价 值分别为 6500 万元和 1500 万元。其中,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 3000 万元。 假定甲公司对换入的商品房和办公楼没有改变其原来的用途,12 月 1 日的公允价值即 为当年年末的可变现净值和可收回金额。 假定不考虑与厂房建造、债务重组和资产置换相关的税费。 要求: (1) 确定与所建造厂房有关的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并计算确定为建造厂房应 当予以资本化的利息金额。 (2) 编制甲公司在 20×2 年 12 月 31 日与该专门借款利息有关的会计分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