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梁启超是改良派的领袖之一,大约从1895年开始的10年间,他写了《变法通议》、《少 年中国说》、《说希望》、《新民说》等一大批很有影响的散文。如《少年中国说》全文充满积 极进取的精神,展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美景,古今中外,纵横议论,思路流畅,半文半白,极 富有感染力。 第四节小说观念的转变与谴责小说 近代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为第一个阶段 这时出现的一些流传较广的作品如《儿女英雄传》、《荡寇志》、《三侠五义》等,基本上还是 受此前小说的流波余韵。但其中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如《海上花列传》就与不久前的 狭邪小说如《花月痕》、《品花宝鉴》等,在题材上虽接近,内涵上却不尽相同,它初步展示 了上海这一发展中的大都市对传统道德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冲击 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是近代小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改 良派的兴起,抛弃了以往轻视小说的观点,从理论上高度评价小说的社会作用,提倡小说为 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服务。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小说与群治之 关系》等论文中。在这种誉论的引导下,出现了一大批所谓“新小说”,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 《孽海花》等,这些小说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特别是官场的腐败,所以鲁迅称之为“谴 责小说”梁启超是改良派的领袖之一,大约从 1895 年开始的 10 年间,他写了《变法通议》、《少 年中国说》、《说希望》、《新民说》等一大批很有影响的散文。如《少年中国说》全文充满积 极进取的精神,展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美景,古今中外,纵横议论,思路流畅,半文半白,极 富有感染力。 第四节 小说观念的转变与谴责小说 近代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1840-1894)为第一个阶段。 这时出现的一些流传较广的作品如《儿女英雄传》、《荡寇志》、《三侠五义》等,基本上还是 受此前小说的流波余韵。但其中也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如《海上花列传》就与不久前的 狭邪小说如《花月痕》、《品花宝鉴》等,在题材上虽接近,内涵上却不尽相同,它初步展示 了上海这一发展中的大都市对传统道德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冲击。 从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是近代小说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改 良派的兴起,抛弃了以往轻视小说的观点,从理论上高度评价小说的社会作用,提倡小说为 改良主义政治运动服务。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梁启超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小说与群治之 关系》等论文中。在这种誉论的引导下,出现了一大批所谓“新小说”,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 《孽海花》等,这些小说尖锐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特别是官场的腐败,所以鲁迅称之为“谴 责小说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