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做出反应。这就是说,山于货币投机需求存在,所以,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会减少。在货 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当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减少,这就会抑制利率的进 步上升,甚至会使利率有所下降,从而利率上升有限,挤出效应小。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 政策挤出效应大,甚仝是一,所以财政政策效用不大,甚至无用。他们认为,货币需求只取 决于收入,而不取决于利率,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没有什么反应。这样,利率上升并不会 使货币需求减少,从而利率的上升就会引起挤出效应,使财政政策起不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货币政策涉及到银行、银行创造货币,我们先介绍这些知识。 (1)银行制度 西方国家的银行分为两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的主要职责是:第一,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 行的存款,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并领导与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第二,代表国家发行 货币。第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绎济 商业银行是私人办的银行,它的性质和一般的企业一样。它所从事的业务包括:吸收 存款,发放贷款和代客结算。它从这些活动中获得利润。各国商业银行的组成情况有所不同。 有些国家是有许多大小不同,但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商业银行(例如美国)。有些国家则是有 几家大商业银行,各个商业银行都有许多分行,形成一套独立的体系(例如英国、山本)。 2)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在货币政策调节绎济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机制是·分重要的。这一机制 与法定准备金制度、银行的贷款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等制度相关。 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为了应付存款客户随时取款的需要,确侏银行的信誉 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银行不能把全部存款贷出,必须俫留一部分准备金。法定准备率是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在 吸收存款后,必须按法定准备率侏留准备金,其余的部分才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例如,如果 法定准备率为20%,那么,商业银行在吸收了100力元存款后,就要留20力元准备金,其 余80力元方可作为贷款放出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它可以用支票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活期存 款的增加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因为活期存款就是货币,所以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 而是把所得到的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 用。所以,银行贷款的增加又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増加,货币供给量的増加。这样,商业银行 的存款与贷款活动就会创造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使流通中的货 币量增加。而商业银行所创造货币的多少,取决于法定准备率。我们可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