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内容及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总需求管理和总供给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求学生掌 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方法,理解如何利用宏观经济政策解决实际经 济问题 宏观绎济学的任务是要说明国家为什么必须干预经济,以及应该如何干预经济,即要为 国家干预绎济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指导。因此,经济政策问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占有|分重要 的地位。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绎济学奖获得者J·托宾所说:“宏观经济学的重 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表明如何能够运用中央政府的财政工具和货币工具来稳定经济。”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经济政策是要通过某些手段來达到特定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进行总量调控 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本节就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工具及运用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绎济政策目标是要对经济进行总量调控的,那么,这种调控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呢? 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半衡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维持一定的失业率,这个失业率要在社会可允许的 范围之內,能为社会所接受。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 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绎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绎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 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国际收支平衡则 是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因为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都会对国内经济发展带 来不利影响。 这四种绎济目标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是矛盾的。因为要实现充分就 业,就必须运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这些政策又会山于财政赤字的增加和货币供 给量的增加而引起通货膨胀。充分就业与绎济增长有一致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这就是 说,经济增长一方面会提供史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充分就业: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的技术 进步又会引起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相对地缩小对劳动的需求,使部分工人,尤其是文化技术 水半低的工人失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也有矛盾。因为充分就业的实现引起国民 收入増加,而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加必然引起口增加,从而国际收支 状况恶化。此外,在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因为绎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 是难以避免的。 宏观绎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就要求政策制定者或者确定重点政策目标,或者对这些 政策目标进行协调。政策制定者在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时,既要受自已对各项政策目标重 要程度的理解,考虑国内外各种政治因素,又要受社会可接受程度的制约。不同流派的经济
学家,对政策目标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比较重视充分就业与绎济增长 而货币主义经济学家则比较重视物价稳定。这些对政策目标的确定都有相当的影响。从二戕 后美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时期也有不冋的政策目标偏重,例如在上世纪50年代政策目 标是兼顾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在60年代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与绎济增长,在70年代之后 则强调物价稳定和四个目标的兼顾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来说,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 同的政策工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是一门艺术。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政策 1.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 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 凯恩斯主义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这时经济中资源严重闲置,总供给不是 限制国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经济中的关键是总需求不足。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是在假定总供给无限的条件下说明总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决定作用。因此,山这种理论所 引出的政策工具就是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要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达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 胀的目标。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中会山于需求不足而产业失业,这时就要运用扩张 性的政策工具来刺激总需求。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中会山于需求过度而引起通货膨 胀,这时就要运用紧缩性的政策工具来压抑总需求。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供给管理 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对经济的严重影响,使绎济学家们认识到了总 供给的重要性。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分析了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影响。这样, 宏观经济改策工具中就不仪有需求管理,而且还有供给管理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供给即生产。在短期内影 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成本中的工资成本。在长期内影响供给的主要因 素是生产能力,即经济潜力的增长。因此,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 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第二节需求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 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前,财政政策的目的是为政府的各项开支筹集资金,以实现财政收 支屮衡,它所影响的主要是收入分配,以及资源在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配置。在凯恩 斯主义出现之后,财改改策被作为需求管理的重要工具,以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这种财政
政策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选择:第一,选择开支政策,即开支多少,以及用于哪些方面的 开支。第二,征税,即征收多少税,以及采用何种手段征税。第三,赤字政策,即确定赤字 的规模和分配。 1.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工具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财政政策的一般含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半的 提高,减轻绎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丬所进行 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半所做的决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例如政府 投资兴建基础设施)、政府购买(政府对各种产品与劳务的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不以取 得产品与劳务为目的的支出,例如各种社会俫障支出等)。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 可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行机制 (1)制度性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 某些财政政策山于其本身的特点,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使经济稳定的机制,被称为 内在稳定器,或者自动稳定器。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以及各种转移支付。 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有其固定的起征点和税率。当绎济萧条时,山于收入减少,税收也 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当经济繁荣时,山于 收入增加,税收也会自动增加,从而就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轻山于需求过大 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失业补助与其他社会侏障支出这类转移支付,有其固定的发放标准。当 经济萧条时,山于失业人数和需要其他补助的人数增加,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增加,从而抑 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经济萧条的程度。当经济繁荣时,山于失业人薮和需要 其他补助的人薮减少,这类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有助于减 轻山于需求过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这种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做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 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丨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 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 尽管某些財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要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 (2)行动性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为确俫经济稳定,政改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 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 济中存在失业,改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 财改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
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 率)可以使个人可攴配收入増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 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在纤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 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改策来压抑总霱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包括减少改府支出与增税。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减少有利于抑制投资,转移支付的减 少可以减少个人消费,这样就压抑了总需求。增加个人所得税(主要是提高税率)可以使个人 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增加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减少,从而投资减少,这 样也会压抑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財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究 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则应山政府对经济发展的 形式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 减税刺激经济? 1961年当一个记者问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 他的目的是实行减税,减税増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 虽然税收变动会对总需求有潜在的影响,但也有其他影响。特別是,通过改变人们面 临的激励,税收还会改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肯尼迪建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减免,它给授 资于新资本的企业减税。高投资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而且也增加了经济长期的生产能 力。因此,通过较高的需求增加生产的短期目标与通过较高的总供給増加生产的长期目标 是相对称的。而且,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1964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 济高增长的时期。 自从1964年减税以来,决策者不时地主张把财政政策作为控制总需求的工具。正如 布什总统企图通过减少税收扣除来加快从衰退中复苏。同样,当克林顿总统1993年入主 白宫时,他的笫一批建议之一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揽子刺激”。他宣布的目的是帮助 美国经济更快地从刚剛经历的衰退中复苏。但是,一揽子刺激最后遭到了失败。许多议员 认为克林顿的建议太晩了,以至于对经济没有多大帮助。此外,一般认为减少赤字鼓励长 期经济增长比短期总需求扩张更重要。 (3)功能财政与预算盈余 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改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 ,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改 预算赤字是政府财改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政府支 出就会造成预算赤宁。预算盈余是改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 和减少政府支出,会产生预算盈余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改思想。他们认为能杋械地运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绎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即存在通货紧缩缺口)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 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 盈余甚全不惜出现更大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有 责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如果起初存在预算盈余,不应担心出现史大盈余,而宁肯盈余增 大也要实行紧缩性政策;如果起初存在预算赤字,就应通过紧缩减少赤字,甚仝出现盈余 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 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可见功能财 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改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 彻,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4)赤字财政与公债 按功能财政的思想,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干预经济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 从理论上说是逆绎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但事实上多数是搞扩张性财政,结果是财政 赤宁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积累。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可以为预算赤字融资,使赤字得到弥补。然而,政府 发行了公债要还本付息,一年年木清偿的债务会逐渐累积成巨大的债务净存量,这些债务净 存量所要支付的利息又构成政府预算支出中一个|分可观的部分 面对庞大的并且增长着的政府债务,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债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一些 绎济学家认为,公债无论是内债还是外债,与税收一样,都是政府加在公民身上的一种负担 这是因为公债和私债一样要还本付息,这样就必须用征税和多发行货币的办法来解决,其结 果必然是公众负担的增加。他们还进一步认为,公债不仪是加在当代人身上的负担,而且还 会造成下代人的负担,因为老债往往是用发行新债来偿还的,因此,公债的债务负担会一代 代传下去。 然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财政政策应该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因此,必须放弁 财政收支平衡的旧信条,通过发行公债來实行赤字财政改策。因为:第一,债务人是国家, 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 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休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休证的, 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这就是 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政府发行公债时,公债并个是直接卖给公众或厂商,因为这样可能会减少公众与厂商的 消费和投资,使赤字财政政策起不到应有的刺激经济的作用。公债山政府财政部发行,卖给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向财政部支付货币,财政部就可以用这些货币来进行各项支出,刺激经 济。中央银行购买的政府公债,可以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也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卖出。 戕后美国的赤字财改改策有一个发展过程。在50年代,奉行“补偿性的财政政策” 即在绎济萧条时期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使财政有赤字:而在绎济繁荣时期减少政府支
出,增加税收,使财政有盈余。这样,以求得长期的财政预算平衡。从1952年到1960年的 8年中,有5年有财政赤字,3年有财政盈余,赤字最多时也只是125亿美元。60年代以后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大规模地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使财政赤字迅速增加。1981-1992年间 12个财政年度,赤字总计达到22724亿美元。国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从1981年的 26.5%上升到1992年的51.5%。其中1992年赤字达2920亿美元,政府债务总量达到4万 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人分摊到1.6力美元。正因为如此,消灭赤字实现财政收支半衡是每 届政府的愿望 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支出减少,以政府开支代替了 私人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减弱。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 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减少。可以用图 10—1来说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图10—1是IS一LM模型,当IS曲线为IS0时,IS0与LM相交于E,决定了国民收入 为Y,利率为i。改府支出增加,即自发总需求增加,IS曲线从IS0向右上方半行移动为 IS1,IS1与LM相交于E,国民收人为Y1,利率为i1。在政府支出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 的过程中,山于货币供给量没变(也就是LM曲线没有变动),而货币需求随国民收入的增加 而增加,所以引起利率上升。这种利率上升就减少了私人的投资与消费,即一部分政府支出 的增加,实际上只是对私人支岀的替代,并没有起到増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这就是财政政策 的挤出效应。从图10—1中还可以看出,如果利率仍为i不变,那么国民收人应该增加为 Y2。Y1一Y2就是山于挤出效应所减少的国民收入增加量 财改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 即挤出效应为一,也就是政府的支出增加等于私人支出的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 任何刺激作用。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零而小于一,其大小主要 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利率上升高,则挤出效应大,反之,利率上 升低,则挤出效应小。 各绎济学派对财政改策挤岀效应的大小看法不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挤出效 应不大,所以,财政政策有刺激经济的作用。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货币需求会对利率变动
做出反应。这就是说,山于货币投机需求存在,所以,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会减少。在货 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当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减少,这就会抑制利率的进 步上升,甚至会使利率有所下降,从而利率上升有限,挤出效应小。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 政策挤出效应大,甚仝是一,所以财政政策效用不大,甚至无用。他们认为,货币需求只取 决于收入,而不取决于利率,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没有什么反应。这样,利率上升并不会 使货币需求减少,从而利率的上升就会引起挤出效应,使财政政策起不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 货币政策涉及到银行、银行创造货币,我们先介绍这些知识。 (1)银行制度 西方国家的银行分为两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的主要职责是:第一,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 行的存款,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并领导与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第二,代表国家发行 货币。第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绎济 商业银行是私人办的银行,它的性质和一般的企业一样。它所从事的业务包括:吸收 存款,发放贷款和代客结算。它从这些活动中获得利润。各国商业银行的组成情况有所不同。 有些国家是有许多大小不同,但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商业银行(例如美国)。有些国家则是有 几家大商业银行,各个商业银行都有许多分行,形成一套独立的体系(例如英国、山本)。 2)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在货币政策调节绎济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机制是·分重要的。这一机制 与法定准备金制度、银行的贷款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等制度相关。 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为了应付存款客户随时取款的需要,确侏银行的信誉 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银行不能把全部存款贷出,必须俫留一部分准备金。法定准备率是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银行在 吸收存款后,必须按法定准备率侏留准备金,其余的部分才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例如,如果 法定准备率为20%,那么,商业银行在吸收了100力元存款后,就要留20力元准备金,其 余80力元方可作为贷款放出 在西方,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货币,它可以用支票在市场上流通。所以,活期存 款的增加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因为活期存款就是货币,所以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 而是把所得到的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以便随时开支票使 用。所以,银行贷款的增加又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増加,货币供给量的増加。这样,商业银行 的存款与贷款活动就会创造货币,在中央银行货币发行量并未增加的情况下,使流通中的货 币量增加。而商业银行所创造货币的多少,取决于法定准备率。我们可用一个实例来说明这
点 假设法定准备率为20%,最初某商业银行(A所吸收的存款为100万元,该商业银行可 放款80万元,得到80力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贷款存入另一商业银行(B),该商业银行又可 放款64万元,得到这64万元贷款的客户把这笔贷款存人另一商业银行(C),该商业银行又 可放款51.2万元,…,这样继续下去,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以增加500万元存款,即100 力元的存款创造出了500力元的货币。 如果以R代表最初存款:D代表存款总额,即创造出的货币;r代表法定准备率(0<r<1) 则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的货币量的公式是: 山这一公式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 初存款成正比。 2、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以及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绎 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它 们一般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二大法宝。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其中主要有国库券、其 他政府债券和银行承兑汇票。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是为了调节货币供给量。买进有价证券实 际上就是发行货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卖出有价证券实际上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货 币供给量。公开市场业务是一种灵活而有效地调节货币量,进而影响利息率的工具,因此 它成为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方式。当商业银行资金不是时,可以用客户借款时提 供的票据到中央银行要求再贴现,或者以政府债券或中央银行同意接受的其他“合格的证券” 作为担保来贷款。再贴现与抵押贷款都称为贴现,目前以后一种方式为主。贴现的期限一般 较短,为一天到两周。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行这种贴现时所付的利息率就称为贴现率。贴 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变动贴现率。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 松贴现条件,使商业银行得到史多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放款,放款的增加又 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 贴现率或严格贴现条件,使商业银行资金短缺,这样就不得个减少对客户的放款或收回贷款, 贷款的减少也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此外, 贴现率作为官方利息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一般利息率与之同方向变 准备率是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用做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 的存款。中央银行变动准备率则可以通过对准备金的影响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假定商业银行
的准备率正好达到了法定要求,这时,中央银行降低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 部分超额准备金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量,降 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率就会使商业银行原有的准备金低于法定要求,于是商 业银行不得不收回贷款,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 3.货币政策的机制及运用 (1)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 求。这样,货币政策的机制就是: 货币量→利率→总需求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 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调节利率的目的是要调节总需求,所以总需求变动是政策的最终目标 因此可以看出,要了解货币政策的机制就必须弄清两个问题:第一,货币量如何影响 利率;第二,利率如何影响总需求。 凯恩斯主义之所以认为货币量可以调节利息率,是以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与债券这两 种形式的假设为前提的。在这一假设之下,债券是货币的唯一替代物,人们在保存财富时只 能在货币与债券之间做出选择。持有货币无风险,但也没有收益:持有债券有收益,但也有 风险。人们在保存财富时总要使货币与债券之间俫持一定的比例。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人 们就要以货币购买债券;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人们就要抛出 债券以换取货币,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根据下列公式: 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息率 这就是说,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的大小成正比,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因此,货币量 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就会下降;反之,货币量减少,债券价格下降,利息率就会上 升 利息率的变动会影响总需求,因为利息率的变动首先要影响投资。利息率下降会降低投 资者贷款所付的利息,从而降低投资成本,增加投资的收益。同时,利息率的下降也会使人 们史多地购买股票,从而股票价格上升,而股票价格的上升有利于刺激投资。此外,利息率 的下降也会鼓励人们史多地消费。相反,利息率的上升就会减少投资和消费 (2)货币政策的运用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其中 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这些政 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 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这些政
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 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带来什么结果? 由于低失业率和第二次石油价格的冲击,1979年美国的年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3%,对 经济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美国联邦储备当局决定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这次通货 膨胀。与以往不同的是,美联储倾向于关注准备金和货币供給的增长,而不是利率,以便 能够迅速降低通货膨胀 通过这次政策,美国的货币供給量大幅度减少,利率上升到自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水 平。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及其他利率敏感性支出显著减少。这次政策确实对抑制通货膨 胀产生了很妤的效果,到1982年为止,通货膨胀率已降低到4% 但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过于严厉,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失业 率超过了10%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相机抉择 相机决择是指政府在运用宏观绎济政策來调节绎济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 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宏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各有自己的特点。它们的猛烈程度不同,例如,政府支出 的增加与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作用都比较猛烈:税收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都比较缓慢: 政策效应的时延不一样,例如,货币政策可以山中央银行决定,作用快一些,财政政策从提 案到议会讨论、通过,要绎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大小不一样,例如 政府支出政策影响面就大一些,公开市场业务影响的面则小一些:政策受到阻力的大小也不 同,例如增税与减少政府支岀的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一般说来遇到的阻力较小。因此,在 需要进行调节时,究竞应采取哪一项政策,或者如何对不同的政策手段进行搭配使用,并没 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方式,政府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决定。 这种对政策的配合在于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政策,例如,在经济发生严 重的衰退时,就不能运用作用缓慢的政策,而是要运用作用较猛烈的政策,如紧急增加政府 支出,或举办公共工程;相反,当经济开始岀现衰退的苗头时,不能用作用猛烈的政策,而 要采用一些作用缓慢的政策,例如有计划地在金融市场上收购债券以便缓慢地增加货币供给 量,降低利息率。 相机决择的实质是灵活地运用各种政策,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例如,在什么情况 下不必采用政策措施,可以依靠经济本身的机制自发地调节:什么情况下必须采用政策措施, 等等。这些都属于运用政策的技巧。 前面讲过,财改政策有挤岀效应。当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会山 于挤出效应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加以配合,以便 降低利率,消除挤出效应,有力地刺激经济。我们可以用图10-2来说明这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