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河北学刊2011:4 空,追求做“天上人”所独具的精神魅力。 矣。谁欲行路,而不欲至其域乎?”1319 三、人是否应该“面对死亡而生存” 徐光启说:“子之玄语皆实。今世俗之见,谓我念 念言言行行悉向善,即善矣。如念死候之不祥,便目为 中国人素来忌讳谈论“死亡”二字,这不仅因为孔凶心凶口焉。是故讳之。”(叫∞利玛窦说,不然。施我 子有“未知生,焉知死”之说,更因为死亡在一般国人的吉祥,即为吉样;施我凶孽,即为凶孽。正视死亡,能够 心目中是一个不吉利的词,所以极力予以回避。《礼引导我弃恶而从善则人世间再没有比这更吉祥的了! 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人生之行善如逆水行舟,有的人即使明知死期将至,也 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到了后来,一般平民不能免心于纵恣,何况讳言死亡,就更要助长恶行了 百姓也不再直称其“死”了,而是称殁、殂故、终等。然对于为善的人来说,以长寿自许不如以天亡自许。人 而天主教传教士却十分热衷于谈论死亡,并认为人应之所以希望长寿,无非是为了了却平生之事,所以智者 该正视死亡,面对“末日审判”而生存,甚至宣称:“学天未至死,而平生之事就已做完。人们往往把真实急切 主之道无他,学死是已。”这就不免带来两种文化的事情推到“明日”去做,“不知从明日者,必不能得之 之间的隔膜,人是否应该“面对死亡而生存”也就成为焉。已至明日,明日非明日,乃今日也,明日已往 儒耶人生哲学对话所争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矣 1.利玛窦论“面对死亡而生存” 2.利玛窦、艾儒略、罗雅谷论只有善其生,才能善 为了消除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与西方人热中谈论其死 死亡,且把学习哲学看作是学习死亡之间的文化隔膜 基督教哲学之所谓“面对死亡而生存”,并不像有 利玛窦与徐光启就人是否应该正视死亡,乃至面对死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对现实人生的蔑视;相反,传教 亡而生存的问题展开了对话。《畸人十篇》第三篇《常土们强调,只有正视死亡,才能更加重视生,只有善其 念死候利行为祥》和第四篇《常念死候备死后审》就是生,才能善其死。 他们二人对话的记录。 利玛窦《畸人十篇》第一篇《人寿既过误犹为有》 利玛窦首先问徐光启,中国人为什么忌讳谈论死记载了1602年他与明朝吏部尚书李戴的对话。李戴 亡呢?徐光启回答说,忌讳谈论死亡实际上是自我欺问利玛窦有多少岁。利玛窦当时正要过五十岁的生 罔和自我蒙昧,只有智者才不是这样。你们国家的人日,所以就说,已经少了五十岁了。李戴感到意外:我 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利玛窦说,如何看待死亡是一切问你有多少岁,你却回答少了多少岁,难道“贵教以有 严肃的问题中最为严肃的问题。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为无耶”?利玛窦回答说,不是,因为这五十年的人生 界,自然非常可畏,但我们国家的学者生怕死亡来临时光阴已经过去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不知道去什么 自己却没有精神准备,所以常常思念死亡来临的时候,地方了,“故不敢云今有尔”。李戴对这一说法疑惑不 常常讲习讨论之趁着死亡没有来临时预为处置,等其解,利玛窦不得不举例说明:“有人于此,获粟五十斛, 来临时则安然承受。“人有生死两端以行世,如天有南得金五十镒。藏之在其廙若毫中,则可出而用之,资给 北二极以旋绕于宇内,吾不可忘焉。生死之主,不使人任意斯谓之有已。已空廪橐费而犹有乎?夫年以月 知命终之日,盖欲其日日备也有备则无损矣。”)月以日,累结之。吾生世一日,日轮既入地,则年与月 徐光启说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利玛窦说:“生与吾寿悉减一日也。月至晦,年至冬,亦如是。吾斯无 人所明,莫明乎死之定所;不明,莫不明乎死之期。不日无年焉,身日长而命日消矣。年岁已过,云有谬耶? 论王公贱仆,尽人之子,谁不有一日焉?或旦不及暮,云无谬耶?”李戴这才明白了利玛窦的意思,高兴地说 或暮不及旦乎?…故智士时冀死候相值持此为生“然!岁既逝诚不可谓有欤。”3m0其实中国古代早 也。世之大惑视死候若远焉抑孰知此身恒被死耶,就有感念人寿不再的“去日苦多”之说,不过,利玛窦由 吾今已死大半耶!既往之年,皆已为死将去耶! 此而阐发的“身日长而命日消”的道理却是一个颇具新 世人或谬云‘吾命今日如是,诘朝亦如是’,而吾生实汲意的说法。 及趣没无停也。虽误云彼有疾且死,我安且生’,而彼 在这次对话结束时,利玛窦感叹地总结说:“呜呼! 我息息并就终也。有以勺勺尽瓮水将谓末一勺乃竭时之性永流而不可留止焉。已往年不为有,矧未之来 尽之乎?非也,自初至末,每勺竭尽之矣。夫人命亦谓与!”接着他向李戴诵读了他的写的《日晷箴》:“时之 卒日为终,而实日日终之矣。……生人者,如烛耳,恒往者已去而不可追。时之来者,未至而不可迎。时者 自消化,谁益之膏油乎,故渐至烬灭矣。人少而冀长,何在?惟目下遇隙白驹,可修可为。借如用此,以作无 长而冀壮,皆如冀死也。已壮之后随老老之后,随死益则有益者待何时乎?凡物之失,以力可追复,以勤河北学刊 2011·4 空 ,追求做“天上人”所独具的精神魅力。 三、人是否应该“面对死亡而生存" 中国人素来忌讳谈论“死亡”二字 ,这不仅因为孔 子有“未知生,焉知死”之说 ,更因为死亡在一般国人的 心 目中是一个不吉利的词,所 以极力予以回避。《礼 记 ·曲礼下》载:“天子死 日‘崩’,诸侯日‘薨 ’,大夫日 ‘卒 ’,士日‘不禄’,庶人日‘死 ’。”到了后来 ,一般平民 百姓也不再直称其“死”了,而是称殁 、殂 、故、终等。然 而,天主教传教士却十分热衷于谈论死亡,并认为人应 该正视死亡 ,面对“末 日审判”而生存 ,甚至宣称:“学天 主之道无他 ,学死是已。”¨4J(聊 这就不免带来两种文化 之间的隔膜 ,人是否应该“面对死亡而生存”也就成为 儒耶人生哲学对话所争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1.利玛窦论“面对死亡而生存” 为了消除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与西方人热中谈论 死亡,且把学习哲学看作是学习死亡之间的文化隔膜 , 利玛窦与徐光启就人是否应该正视死亡,乃至面对死 亡而生存的问题展开了对话。《畸人十篇》第三篇《常 念死候利行为祥》和第四篇《常念死候备死后审》就是 他们二人对话的记录。 利玛窦首先问徐光启 ,中国人为什么忌讳谈论死 亡呢?徐光启回答说 ,忌讳谈论死亡实际上是 自我欺 罔和自我蒙昧,只有智者才不是这样。你们 国家的人 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利玛窦说 ,如何看待死亡是一切 严肃的问题中最为严肃的问题。死亡是人的生命的终 界 ,自然非常可畏 ,但我们 国家的学者生怕死亡来临时 自己却没有精神准备 ,所以常常思念死亡来临的时候 , 常常讲习讨论之,趁着死亡没有来临时预为处置,等其 来临时则安然承受。“人有生死两端以行世 ,如天有南 北二极以旋绕于宇内,吾不可忘焉。生死之主,不使人 知命终之 日,盖欲其 日日备也,有备则无损矣。”3]( ’ 徐光启说,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利玛窦说 :“生 人所明,莫明乎死之定所;不明,莫不明乎死之期。不 论王公贱仆,尽人之子 ,谁不有一 日焉?或旦不及暮, 或暮不及旦乎?……故智士时冀死候相值,持此为生 也。世之大惑,视死候若远焉,抑孰知此身恒被死耶, 吾今已死大半耶!既往之年 ,皆已为死将去耶!…… 世人或谬云‘吾命今日如是 ,诘朝亦如是’,而吾生实汲 汲趣没无停也。虽误云‘彼有疾且死 ,我安且生’,而彼 我息息并就终也。有以勺勺尽瓮水,将谓末一勺乃竭 尽之乎?非也 ,自初至末 ,每勺竭尽之矣。夫人命亦谓 卒 日为终,而实 日日终之矣。……生人者,如烛耳,恒 自消化 ,谁益之膏油乎,故渐至烬灭矣。人少而冀长, 长而冀壮,皆如冀死也。已壮之后随老,老之后,随死 28 矣。谁欲行路 ,而不欲至其域乎?” ]‘ 圳 ’ 徐光启说 :“子之玄语 皆实。今世俗之见 ,谓我念 念言言行行悉向善,即善矣。如念死候之不祥 ,便 目为 凶心凶口焉。是故讳之。”_3“ ’利玛窦说 ,不然。施我 吉祥,即为吉祥;施我凶孽,即为凶孽。正视死亡,能够 引导我弃恶而从善,则人世间再没有 比这更吉祥的了! 人生之行善如逆水行舟,有的人即使明知死期将至,也 不能免心于纵恣 ,何况讳言死亡,就更要助长恶行了。 对于为善的人来说,以长寿自许不如以天亡自许。人 之所以希望长寿,无非是为了了却平生之事,所以智者 未至死,而平生之事就已做完。人们往往把真实急切 的事情推到“明 日”去做 ,“不知从明 日者 ,必不能得之 焉。已至 明 日,明 日非 明 日,乃今 日也,明 日已往 矣”[3]( “。 2.利玛窦、艾儒略、罗雅谷论只有善其生,才能善 其死 基督教哲学之所谓“面对死亡而生存”,并不像有 的学者所说的那样 ,是对现实人生的蔑视;相反,传教 士们强调,只有正视死亡,才能更加重视生,只有善其 生,才能善其死。 利玛窦《畸人十篇》第一篇《人寿既过误犹为有》 记载了 1602年他与明朝吏部尚书李戴的对话。李戴 问利玛窦有多少岁。利玛窦当时正要过五十岁的生 日,所以就说 ,已经少了五十岁了。李戴感到意外:我 问你有多少岁 ,你却回答少了多少岁,难道“贵教以有 为无耶”?利玛窦回答说,不是,因为这五十年的人生 光阴已经过去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不知道去什么 地方了,“故不敢云今有尔”。李戴对这一说法疑惑不 解,利玛窦不得不举例说明:“有人于此 ,获粟五十斛 , 得金五十镒。藏之在其廪若橐中,则可出而用之,资给 任意,斯谓之有已。已空廪橐费而犹有乎?夫年以月, 月以日,累结之。吾生世一 日,日轮既入地 ,则年与月 与吾寿悉减一 日也。月至晦,年至冬,亦如是。吾斯无 日无年焉,身 日长而命 日消矣。年岁已过,云有谬耶? 云无谬耶?”李戴这才明白了利玛窦的意思,高兴地说 : “然!岁既逝 ,诚不可谓有欤。” j( ’其实 中国古代早 就有感念人寿不再的“去 日苦多”之说,不过,利玛窦由 此而阐发的“身 日长而命 日消”的道理却是一个颇具新 意的说法 。 在这次对话结束时,利玛窦感叹地总结说:“呜呼! 时之性永流,而不可留止焉。已往年不为有,矧未之来 与!”接着 ,他向李戴诵读 了他的写的《日晷箴》:“时之 往者,已去而不可追。时之来者,未至而不可迎。时者 何在?惟 目下遇隙白驹 ,可修可为。借如用此,以作无 益,则有益者待何时乎?凡物之失,以力可追复,以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