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章酸碱滴定法 基本内容 1·酸碱的基本概念 目前,有关酸碱的理论约有十余种,主要有电离理论,溶剂理论,电子理论和质子理 论,但在分析化学中广泛采用的是布朗斯台德的质子理论。下面有关酸碱的定义都是根 据质子理论给出的。 1.1酸碱的定义 酸: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如:HCI、HCO、NH等。 碱: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OH、CO}、NH,、HCO;等。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HCO;、H,PO:、HPO?、H,O 等。 1.2酸碱的强度 酸的强度是指给出质子的能力,其强弱以K,值来衡量。 碱的强度是指得到质子的能力,其强弱以K。值来衡量。K,值越大,或pK,越小,其酸性 越强;K,值越大,或pK。越小,其碱性越强。 共轭酸碱对:某酸B给出一个质子形成相应的碱B,称B为B的共轭碱;反之,B得到 一个质子而形成相应的酸B,称B为B的共轭酸,共轭酸碱对之间只相差一个质子。 如:HAc一Acˉ、H,O一OH、NH,一NH、H,PO,一H,PO:等是共轭酸碱对:而 H,PO,一PO则不是共轭酸碱对。对于共轭酸碱对来说,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 性战弱。 1.3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就是溶液中“有效浓度”。a=rc,比例系数r,称为i种离子的活度系数,它是衡 量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偏差大小的尺度。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当溶液的浓度极稀时, 离子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小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可 视为等于1,所以a=c。对于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活度系数,由于情况太复杂,48 第 5 章 酸碱滴定法 基本内容 1 . 酸碱的基本概念 目前,有关酸碱的理论约有十余种,主要有电离理论,溶剂理论,电子理论和质子理 论,但在分析化学中广泛采用的是布朗斯台德的质子理论。下面有关酸碱的定义都是根 据质子理论给出的。 1.1 酸碱的定义 酸: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如: HCl 、 − HCO3 、 + NH4 等。 碱: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 − OH 、 2− CO3 、 NH3 、 − HCO3 等。 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如: − HCO3 、 − H2PO4 、 2− HPO4 、 H2O 等。 1.2 酸碱的强度 酸的强度是指给出质子的能力,其强弱以 Ka 值来衡量。 碱的强度是指得到质子的能力,其强弱以 Kb 值来衡量。 Ka 值越大,或 p Ka 越小,其酸性 越强; Kb 值越大,或 p Kb 越小,其碱性越强。 共轭酸碱对:某酸 HB 给出一个质子形成相应的碱 B ― ,称 B ―为 HB 的共轭碱;反之,B ―得到 一个质子而形成相应的酸 HB,称 HB 为 B ―的共轭酸,共轭酸碱对之间只相差一个质子。 如:HAc ―—Ac ―、 H2O — − OH 、 NH3 — + NH4 、 H3PO4 — − H2PO4 等是共轭酸碱对;而 H3PO4 — 3− PO4 则不是共轭酸碱对。对于共轭酸碱对来说,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的碱 性越弱。 1.3 浓度,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就是溶液中“有效浓度”。a r c = i ,比例系数 ri称为 i 种离子的活度系数,它是衡 量实际溶液和理想溶液之间偏差大小的尺度。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当溶液的浓度极稀时, 离子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小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时 ri可 视为等于 1,所以 a = c 。对于高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活度系数,由于情况太复杂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