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我所经历的三明医改 ◆0000000 下了三明医改“倒逼的改革,为全民健康谋福祉”的发展轨迹。 在我亲历三明医改的7年间,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正在将三明医改目标 变成现实。在青山绿水间,逐步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化作甘霖雨露,普惠 着全市人民。在这里,我愿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改革背后的故事,一同叩开“健康 三明”的大门。 倒逼的改革 三明市自发启动改革主要是源于医疗费用年年高幅增长、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和医 保基金出险的压力。三明是因国家小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城市,但“未富先老”特别明 显,退休人员比重颇大,城镇职工医保离退休的不用缴费,2011年改革前,城镇职工 赡养比为2.06:1,到2017年时,变为1.57:1,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1.2010 年,三明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当年统筹基金亏损1.4亿多元,到2011年, 实际亏损量达到2亿多元。这个亏损量,当时在全省排在前列,占全市当年本级财 政近15%,财政无法兜底。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还欠付全市22家公立医院医药费1700 多万元,财政压力不言而喻。当时我们既不是全国17个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地 区,也不是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县,而三明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严重亏 损,才是促使我们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启动医改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三明医改是倒 逼的改革。 改革“以药养医”破冰记 “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句流传十多年的俗语,我以前时常从医生 的口中听到。我有几个在市第一医院工作的朋友,他们告诉我,2012年以前,医院 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挂号费分别是1.5元、2元、4.5元和 7元,这一收费标准沿用了多年。 薄利自然要靠多销,多收患者,多开药。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医改前,三明 22家公立医院每年的收入中60%以上为药品(含耗材)收入,检查化验20%多,体现医 务人员劳务收入的不到20%,这种“以药养医”,收入倒挂的畸形状态,使整个医疗行 业走入一条“药代”靠医院牟利、医生靠“药代”挣钱、群众花高价看病的歧途。 改革初期,我曾编了一首打油诗,至今我仍记忆犹新。“药品不像药,倒是像 股票;工厂到医院,倒了太多道;医院几十元,出厂才几毛;医生开啥药,关键看 323我所经历的三明医改 323 下了三明医改“倒逼的改革,为全民健康谋福祉”的发展轨迹。 在我亲历三明医改的7年间,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正在将三明医改目标 变成现实。在青山绿水间,逐步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正化作甘霖雨露,普惠 着全市人民。在这里,我愿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改革背后的故事,一同叩开“健康 三明”的大门。 倒逼的改革 三明市自发启动改革主要是源于医疗费用年年高幅增长、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和医 保基金出险的压力。三明是因国家小三线建设而诞生的城市,但“未富先老”特别明 显,退休人员比重颇大,城镇职工医保离退休的不用缴费,2011年改革前,城镇职工 赡养比为2.06∶1,到2017年时,变为1.57∶1,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2∶1。2010 年,三明城镇职工医保实现市级统筹,当年统筹基金亏损1.4亿多元,到2011年, 实际亏损量达到2亿多元。这个亏损量,当时在全省排在前列,占全市当年本级财 政近15%,财政无法兜底。城镇职工医保基金还欠付全市22家公立医院医药费1700 多万元,财政压力不言而喻。当时我们既不是全国17个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地 区,也不是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县,而三明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严重亏 损,才是促使我们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启动医改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三明医改是倒 逼的改革。 改革“以药养医”破冰记 “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句流传十多年的俗语,我以前时常从医生 的口中听到。我有几个在市第一医院工作的朋友,他们告诉我,2012年以前,医院 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挂号费分别是1.5元、2元、4.5元和 7元,这一收费标准沿用了多年。 薄利自然要靠多销,多收患者,多开药。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医改前,三明 22家公立医院每年的收入中60%以上为药品(含耗材)收入,检查化验20%多,体现医 务人员劳务收入的不到20%,这种“以药养医”,收入倒挂的畸形状态,使整个医疗行 业走入一条“药代”靠医院牟利、医生靠“药代”挣钱、群众花高价看病的歧途。 改革初期,我曾编了一首打油诗,至今我仍记忆犹新。“药品不像药,倒是像 股票;工厂到医院,倒了太多道;医院几十元,出厂才几毛;医生开啥药,关键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