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论词专著与专篇、词话、诗话与丛话中的词话、诗文与笔记小说中词论与词评等各种篇 名,未能展开论述。此外,一些综合性的词学论文集,如繆钺与叶嘉莹的《灵谿词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唐圭璋与潘君昭的《唐宋词学论集》(齐鲁书社,1985 年)、华东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的《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8年)和《词学研究论文集(1949-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夏承焘的《月轮山词论集》(中华书局,1979年)和《天风阁词学日记》(浙江 古籍出版社,1992年)、杨海明的《唐宋词论稿》(浙江古籍岀版社,1988年)等,也 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新时期以来词学综合研究的总体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兴荣、吴 熊和、曹济平等主编的《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6年),编者“总览自 唐至清历代词的成就,吸取和汇聚迄今为止的词学硏究成果”(《编写说明》),编成我 国第一部较系统、翔实、完备之大型词茡辞典”。可以说,它是20世纪中国词学研究的又 一大收获。 大陆之外词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容忽视。在港台学者中,饶宗颐的《词集考》是词 学版本目录之学的力作,该著外编'卷11词评类对《复雅歌词》、《碧鸡漫志》、《古 今词话》、《词源》等17种词话类著作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并详录各种著作的版本情 况。日本学者吉川悻幸次郎称赞说:“教授之书...有疏证、有品骘,考词人之生平,叙词 流之升降,字名异同,亦举其要,词之史、之话、之平议寓焉。….今则词山曲海,源 流粲然,教授掩而有之也υ。(14)吴宏-在清诗话硏究之外,对清代词论也有精深的研 究,著有《常州派词学硏究》和《清词四论》等。台湾地区学者黄文吉和林玫仪编辑的 《词学研究书目》(1912-1992)(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和《词学论著总目》 (1901—-1992),汇集了九十多年来海内外词学研究的论著目录,对后学的帮助可谓大 矣、至矣。北美的词学研究中,六十年代哈佛燕京学社的白思达( Glen baxter)曾将 《钦定词谱》译成英文,并就词律的起源进行过硏究。叶嘉莹则是北美中国词茡硏究中 的佼佼者,她的《迦陵论词丛稿》、《清词丛论》、《唐宋词名家论稿》、《唐宋词十 七讲》、《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著,论述范围广阔,论析精深,其深厚的国学功底 和良好的西学素养使得其词学研究常能在中西学间从容出入。如用女性主义的“雌雄同 体”、双性人格"等观念来论述《花间》小词;以现象学精义与佛教六根"论之间的相互印 证来阐发王国维的境界说;以现代符号学理论对张惠言和王国维说词之“衍义¨进行解 析,等等,不但每每切中肯綮,而且显示出比较诗学硏究的宏阔眼光。叶氏论词,以对 中国艺术精神的阐扬为准的,“既重感性之欣赏,又重理性之解说,对词学硏究者无疑是 大鼓舞,同时也为北美词学指出明确的硏究方向。(15)耶鲁大学的孙康宜也是词学 研究中的翘楚。她的《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From Late Tang to Northern Sung, Princeton ,1980)一著,试图阐明词体演进之规律,“把主观之欣赏化为客观之鉴赏”,(16)是 部很有影响的词学专著,其中附录的《北美二十年来词学研究》一文对北美词学硏究之 近况、动力、兴盛原因等都作了详细介绍,为大陆学者了解域外同仁的最新研究动态提 供了方便 重要论题 上我们就20世纪中国词学研究的历程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以下就20世纪词学硏究中 比较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 理论探讨 1、关于词学学科性质的探讨。20世纪早期词学硏究中,虽然已有词学咐的命名,但对词 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所包含的对象却不甚明了,梁启勋之《词学》、吴梅之《词学通 论》、徐珂之《清代词学概论》和胡云翼之《词学ABC》等著,都以“词学"命名并以词为 研究对象,但对词学的概念、范围却很模糊。如梁启勋所谓的“词学仅仅是文学样式之 种,他在《词学》“总论说:“词学二字颇生硬,过去虽有此名,未见通显,计词之传 于世者,今尚得八百三十余调,一千六百七十余体。然而音谱失传,徒供读品,今但视 作文学中之一种以研究之,则词学二字尚可通。”(17)1934年,龙榆生在《词学季刊》 1卷4号上发表《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对词掌的内涵作了认真的探讨,初步确立了 现代词学硏究的内容、对象和框架。龙氏认为:“推求各曲调表情之缓急悲欢,与词体之 渊源流变,乃至各作者利病得失之所由,谓之词学。”他列举了清代词学的五个成就,即 以万树《词律》为代表的图谱之学;以凌廷堪《燕乐考原》和方成培《香研居词塵》为 代表的音律之学;以戈载《词林正韵》为代表的词韵之学;以张宗橚《词林纪事》为代 表的词史之学;以朱孝臧《彊村丛书》为代表的校勘之学。在上述词学五义之外,龙氏论词专著与专篇、词话、诗话与丛话中的词话、诗文与笔记小说中词论与词评等各种篇 名,未能展开论述。此外,一些综合性的词学论文集,如繆钺与叶嘉莹的《灵谿词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唐圭璋与潘君昭的《唐宋词学论集》(齐鲁书社,1985 年)、华东师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的《词学研究论文集(1911--1949)》(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8年)和《词学研究论文集(1949--197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夏承焘的《月轮山词论集》(中华书局,1979年)和《天风阁词学日记》(浙江 古籍出版社,1992年)、杨海明的《唐宋词论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等,也 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新时期以来词学综合研究的总体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兴荣、吴 熊和、曹济平等主编的《中国词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编者“总览自 唐至清历代词的成就,吸取和汇聚迄今为止的词学研究成果”(《编写说明》),编成“我 国第一部较系统、翔实、完备之大型词学辞典”。可以说,它是20世纪中国词学研究的又 一大收获。 大陆之外词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容忽视。在港台学者中,饶宗颐的《词集考》是词 学版本目录之学的力作,该著“外编”卷11“词评类”对《复雅歌词》、《碧鸡漫志》、《古 今词话》、《词源》等17种词话类著作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并详录各种著作的版本情 况。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称赞说:“教授之书……有疏证、有品骘,考词人之生平,叙词 流之升降,字名异同,亦举其要,词之史、之话、之平议寓焉。……今则词山曲海,源 流粲然,教授掩而有之也”。(14)吴宏一在清诗话研究之外,对清代词论也有精深的研 究,著有《常州派词学研究》和《清词四论》等。台湾地区学者黄文吉和林玫仪编辑的 《词学研究书目》(1912—1992)(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和《词学论著总目》 (1901—1992),汇集了九十多年来海内外词学研究的论著目录,对后学的帮助可谓大 矣、至矣。北美的词学研究中,六十年代哈佛燕京学社的白思达(Glen Baxter)曾将 《钦定词谱》译成英文,并就词律的起源进行过研究。叶嘉莹则是北美中国词学研究中 的佼佼者,她的《迦陵论词丛稿》、《清词丛论》、《唐宋词名家论稿》、《唐宋词十 七讲》、《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著,论述范围广阔,论析精深,其深厚的国学功底 和良好的西学素养使得其词学研究常能在中西学间从容出入。如用女性主义的“雌雄同 体”、“双性人格”等观念来论述《花间》小词;以现象学精义与佛教“六根”论之间的相互印 证来阐发王国维的“境界说”;以现代符号学理论对张惠言和王国维说词之“衍义”进行解 析,等等,不但每每切中肯綮,而且显示出比较诗学研究的宏阔眼光。叶氏论词,以对 中国艺术精神的阐扬为准的,“既重感性之欣赏,又重理性之解说,对词学研究者无疑是 一大鼓舞,同时也为北美词学指出明确的研究方向”。(15)耶鲁大学的孙康宜也是词学 研究中的翘楚。她的《晚唐迄北宋词体演进与词人风格》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 From Late Tang to Northern Sung ,Princeton ,1980)一著,试图阐明词体演进之规律,“把主观之欣赏化为客观之鉴赏”,(16)是一 部很有影响的词学专著,其中附录的《北美二十年来词学研究》一文对北美词学研究之 近况、动力、兴盛原因等都作了详细介绍,为大陆学者了解域外同仁的最新研究动态提 供了方便。 二、重要论题 以上我们就20世纪中国词学研究的历程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以下就20世纪词学研究中 比较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 (一) 理论探讨 1、关于词学学科性质的探讨。20世纪早期词学研究中,虽然已有“词学”的命名,但对“词 学”的学科性质及其所包含的对象却不甚明了,梁启勋之《词学》、吴梅之《词学通 论》、徐珂之《清代词学概论》和胡云翼之《词学ABC》等著,都以“词学”命名并以词为 研究对象,但对“词学”的概念、范围却很模糊。如梁启勋所谓的“词学”仅仅是文学样式之 一种,他在《词学》“总论”说:“词学二字颇生硬,过去虽有此名,未见通显,计词之传 于世者,今尚得八百三十余调,一千六百七十余体。然而音谱失传,徒供读品,今但视 作文学中之一种以研究之,则词学二字尚可通。”(17)1934年,龙榆生在《词学季刊》 1卷4号上发表《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对 “词学”的内涵作了认真的探讨,初步确立了 现代词学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框架。龙氏认为:“推求各曲调表情之缓急悲欢,与词体之 渊源流变,乃至各作者利病得失之所由,谓之词学。”他列举了清代词学的五个成就,即 以万树《词律》为代表的图谱之学;以凌廷堪《燕乐考原》和方成培《香研居词塵》为 代表的音律之学;以戈载《词林正韵》为代表的词韵之学;以张宗橚《词林纪事》为代 表的词史之学;以朱孝臧《彊村丛书》为代表的校勘之学。在上述词学五义之外,龙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