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又一條:“問(文言)前後章俱明卦辭而不道‘用九’之義,在中二章唯 明‘用九’,尚闕卦辭之說,何耶?答:劉先生、朱仰之並通此義,唯以相乎明 義耳。”《義記》作者非其說,言“今義不然,第一章是論道之初”云云,惜劉 先生說義,其詳不可得而聞也。此殘卷所引“劉先生”,狩野直喜《跋》以為即 劉瓛,其說是也。按梁元帝《金櫻子·興王篇》稱“沛國劉瓛,當時馬鄭,上(森 按:指梁武帝蕭衍)每析疑義,雅相推揖。”34又《南齊書》劉瓛本傳,謂瓛 儒學冠於當時,京師士子貴遊,莫不下席受業:竟陵王蕭子良親往修謁。瓛卒後, 梁武帝下詔立碑,謐曰貞簡先生。35故學者相沿,多稱劉先生而不名,36敦煌 文書伯三二七四號佚名《孝經義記》殘卷,中引瓛說,亦稱“劉先生”,37即 其比也。然則《講周易疏論家義記》殘卷所引劉先生說,蓋劉瓛《周易乾坤義》 佚說無疑。瓛解易《文言》,李鼎祚《周易集解》但引“劉瓛曰:依文而言其 理,故曰文言。”38尚秉和先生非之,斥為“望文生義,浮泛不切”,39實則 《文言》義諦,據《義記》所引劉瓛說推之,《乾坤義》中宜有詳說,特其書今 亡不可見耳,後人但執片語隻義責之,以為依文泛釋,非持平之論也 臧庸輯本《子夏易傅》 漢代所傳《子夏易傳》一書久亡,清代學者裒輯遺文者數家,吳鶱、臧庸、 張惠言、張澍、孫堂、馬國翰、黄奭等並有輯本。余嘗參校諸家所輯,就中以《問 經堂叢書》本采擇最為矜慎不苟。《續修四庫總目提要》柯劭忞所撰提要云: 清孫馮翼撰,臧庸述。庸有《馬王易義》,已著錄。馮翼字徳卿,直隸承 徳人,官候選道。此書據陸《釋文》、晁《音訓》,校勘文字異同,頗為 詳審;惟從庸說,題曰“韓易”,則殊嫌武斷。阮文達公作李富孫《李氏 集解賸義·序》,稱“韓子夏”,以子夏為韓嬰之字,亦據臧氏說。然殆 34梁元帝《金樓子》,《知不足齋叢書》本,卷一,頁15。 35《南齊書》,1972年,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頁679、680 36別詳拙作《隋志所載劉先生尚書義作者考》,1998年,《中央硏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4分,頁827-839。 37參拙作《孝經學史叢考》“劉瓛《孝經》義”條,載於《嚴耕望先生紀念論 文集》,1998年,臺北:稻香出版社,頁53-72。 38《周易集解》,《古經解彙函》本,卷一,頁3 39《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1993年,北京:中華書局,頁21《劉瓛 乾坤義》黃奭輯本,尚氏所撰《提要》 66 耳。”又一條:“問(文言)前後章俱明卦辭而不道‘用九’之義,在中二章唯 明‘用九’,尚闕卦辭之說,何耶﹖答:劉先生、朱仰之並通此義,唯以相乎明 義耳。”《義記》作者非其說,言“今義不然,第一章是論道之初”云云,惜劉 先生說義,其詳不可得而聞也。此殘卷所引“劉先生”,狩野直喜《跋》以為即 劉瓛,其說是也。按梁元帝《金樓子·興王篇》稱“沛國劉瓛,當時馬鄭,上(森 按:指梁武帝蕭衍)每析疑義,雅相推揖。”34 又《南齊書》劉瓛本傳,謂瓛 儒學冠於當時,京師士子貴遊,莫不下席受業;竟陵王蕭子良親往修謁。瓛卒後, 梁武帝下詔立碑,謚曰貞簡先生。35 故學者相沿,多稱劉先生而不名,36 敦煌 文書伯三二七四號佚名《孝經義記》殘卷,中引瓛說,亦稱“劉先生”,37 即 其比也。然則《講周易疏論家義記》殘卷所引劉先生說,蓋劉瓛《周易乾坤義》 佚說無疑。瓛解易《文言》,李鼎祚《周易集解》但引“劉瓛曰:依文而言其 理,故曰文言。”38 尚秉和先生非之,斥為“望文生義,浮泛不切”,39 實則 《文言》義諦,據《義記》所引劉瓛說推之,《乾坤義》中宜有詳說,特其書今 亡不可見耳,後人但執片語隻義責之,以為依文泛釋,非持平之論也。 臧庸輯本《子夏易傳》 漢代所傳《子夏易傳》一書久亡,清代學者裒輯遺文者數家,吳騫、臧庸、 張惠言、張澍、孫堂、馬國翰、黃奭等並有輯本。余嘗參校諸家所輯,就中以《問 經堂叢書》本采擇最為矜慎不苟。《續修四庫總目提要》柯劭忞所撰提要云: 清孫馮翼撰,臧庸述。庸有《馬王易義》,已著錄。馮翼字德卿,直隸承 德人,官候選道。此書據陸《釋文》、晁《音訓》,校勘文字異同,頗為 詳審;惟從庸說,題曰“韓易”,則殊嫌武斷。阮文達公作李富孫《李氏 集解賸義·序》,稱“韓子夏”,以子夏為韓嬰之字,亦據臧氏說。然殆 34 梁元帝《金樓子》,《知不足齋叢書》本,卷一,頁 15。 35 《南齊書》,1972 年,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頁 679、680。 36 別詳拙作《隋志所載劉先生尚書義作者考》,1998 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第 69 本第 4 分,頁 827-839。 37 參拙作《孝經學史叢考》“劉瓛《孝經》義”條,載於《嚴耕望先生紀念論 文集》,1998 年,臺北:稻香出版社,頁 53-72。 38 《周易集解》,《古經解彙函》本,卷一,頁 3。 39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1993 年,北京:中華書局,頁 21《劉瓛 乾坤義》黃奭輯本,尚氏所撰《提要》